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614990
本书聚焦民国时期,将民国散文英译作为研究主题,选题具有新意,有助于推动汉语散文的英译研究,并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增加徐英才、卜立德等译者的译本,为散文英译研究增添了崭新的语料,扩大了研究范围。此外,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了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在翻译美学的基础上,增加描述翻译学、操控理论等理论支撑,体现了多维度与宽视角。
本书以翻译美学理论为视角,融合翻译美学、描述翻译学和操控理论等多个理论,对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进行分析。作者自行创建了民国散文张培基译本、徐英才译本和卜立德译本的语料库,以及英美现代散文语料库。首先,通过不同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从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等层面深入研究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其次,从词语、句子和语篇等层面比较张译本、徐译本和卜译本,通过定量分析描写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此外,将三个英译本与原创散文的风格进行比较,分析英译散文与原创散文在风格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操控理论的角度揭示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对民国散文译者风格产生的作用。*后,对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进行思考,分析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探索散文译者风格研究的有效模式。
序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难点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依据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中国散文英译研究
2.1.1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现状
2.1.2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思考
2.2翻译美学研究
2.2.1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渊源
2.2.2 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2.2.3翻译美学理论的思考
2.3 译者风格研究
2.3.1 传统译者风格研究
2.3.2 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的译者风格研究
2.3.3 译者风格研究的思考
2.4文化学派理论研究
2.4.1文化学派理论
2.4.2文化学派理论的研究现状
2.4.3 文化学派理论的思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性研究
3.1 民国散文概述
3.1.1 散文概述
3.1.2 民国散文的繁荣
3.2 非形式系统的翻译审美
3.2.1 情志
3.2.2 意象
3.2.3 意境
3.3形式系统的翻译审美
3.3.1 语音层
3.3.2 词语层
3.3.3 句段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量研究
4.1 定量研究方法
4.1.1 研究目标
4.1.2 语料库与语料库工具
4.1.3 研究方法
4.2 民国散文文体特征的定量研究
4.2.1 高频字
4.2.2 主题字
4.2.3 民国散文的文体特征
4.3 张培基与徐英才英译风格比较分析
4.3.1 词汇层面
4.3.2 句子层面
4.3.3 篇章层面
4.4 张培基与卜立德英译风格比较分析
4.4.1 词汇层面
4.4.2 句子层面
4.4.3 篇章层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美现代散文对比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
5.1 英美现代散文的文体风格
5.1.1英美散文概要
5.1.2 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定量研究
5.1.3 英美现代散文的文体特征
5.2 张培基译本与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比较研究
5.2.1 词汇层面
5.2.2 句子层面
5.2.3 篇章层面
5.3 卜立德译本与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比较研究
5.3.1 词汇层面
5.3.2 句子层面
5.3.3 篇章层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之分析
6.1 外部因素
6.1.1 意识形态
6.1.2 赞助人
6.1.3 主流诗学
6.2 内部因素
6.2.1 翻译原则
6.2.2译者素养
6.2.3 翻译目的
6.3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1.1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
7.1.2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
7.1.3散文译者风格的研究模式
7.1.4译者风格研究的思考
7.2 研究价值、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2.1研究价值
7.2.2研究局限与不足
7.2.3 未来研究方向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序
散文富有美感,魅力独具。但是,在文学英译研究的大花园中,散文英译之花似乎总是隐藏在鲜为人知的角落。令人欣喜的是,宋颉不仅注意到其存在,而且将其独有的色彩在书中一一展示。
本书独辟蹊径。以翻译美学理论为视角,融合翻译美学、描述翻译学和操控理论等多个理论,对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进行分析。还自行创建了民国散文张培基、徐英才和卜立德译本的语料库以及英美现代散文语料库。
本书结构完整。分为7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文献综述;第3章是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性研究;第4章是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量研究,从词语、句子、语篇等层面比较张培基、徐英才以及卜立德三位译者的英译本,通过定量分析描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第5章是英语散文对比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第6章是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之分析,从操控理论的角度,揭示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以及翻译目的等内部因素对民国散文译者风格产生的作用;第7章是结论,分析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探索散文译者风格研究的有效模式。
本书不乏创新。聚焦民国时期,将民国散文英译作为研究主题,选题具有新意,有助于推动汉语散文的英译研究,并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增加徐英才、卜立德等译者的译本,为散文英译研究增添了崭新的语料,扩大了研究范围。此外,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了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在翻译美学的基础上,增加描述翻译学、操控理论等理论支撑,体现了多维度与宽视角。
冯庆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