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35771
节气研究
二十四节气形成过程初探【刘晓峰】
二十四节气歌形成时间及流变路径初探【张隽波】
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刘宗迪】
论二十四节气:精英与民众共同创造的简明物候历【陈连山】
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的一个视角【王加华】
从节气歌谣、谚语看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季中扬 师 慧】
危机·转机·生机:二十四节气保护及其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张 勃】
二十四节气在日本的传播与实践应用【毕雪飞】
自媒体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以二十四节气为例【方 云】
二十四节气与民俗【萧 放】
农具研究
物质文化研究的格局与民具学在中国的成长【周 星】
农具:肢体功能的延伸与象征意义的衍化
——以辽东沙河沟人的农具制作与使用为例【詹 娜】
苏州稻作木制农具及俗事考【金 煦 陆志明】
江南稻作农具民俗遗产的文化表现及其意义【丁晓蕾 孙 建 王思明】
近代华北农村农具、役畜的使用习俗探讨【朱洪启】
水车与秧苗:清代江南稻田排涝与生产恢复场景【王建革】
乡土景观研究
找回老家:乡土社会之家园景观【彭兆荣】
日本乡土景观研究的历史与方法
——从柳田国男的“乡土研究”谈起【张 颖】
河浜·墓地·桥梁:太湖东部平原传统聚落的景观与乡土文化【吴俊范】
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内涵、成因与特点【陈 燕】
文化景观遗产及构成要素探析——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王 林】
兴化垛田的历史渊源与保护传承【卢 勇 王思明】
前 言
在走出“民间文学”“口头传承”研究之后,中国民俗学围绕“生活文化”范畴,建构了涵盖物质生产与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文艺诸方面的宏大研究框架。在这个研究框架中,农业民俗是物质生产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及其相关的知识、技术、工具、习俗被纳入当代民俗学的研究视野。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董晓萍的《现代民俗学讲演录》等著作均将农业民俗视为民俗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尤其是董晓萍的《现代民俗学讲演录》一书,专章讨论了粮食民俗、水利民俗、土地民俗等。
古代中国创造了极为辉煌的农耕文明,大多传统民俗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不研究农业民俗,就不可能真正把握中国民俗学。现代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还有近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直接或间接从事着农业生产,研究农业民俗是理解农民、农业、农村,从而真正理解现代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因此,不管从民俗学学科发展自身来看,还是从学术研究应有的现实关怀来看,都应该重视农业民俗研究。然而,农业民俗虽然已经进入当代民俗学的研究视域,却一直处在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角落,就专著而言,仅有詹娜的《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戴嘉艳的《生存智慧与文化选择——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惠明与王勇超的《关中农业生产民俗》等寥寥几本。
为了促进民俗学界对农业民俗研究的关注,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在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资助下,于2016年12月、2017年9月以“二十四节气研究”为中心议题,召开了两次学术研讨会。其后,我们决定出版一本“二十四节气研究”论文集。在编选论文过程中,我们不断研讨,不断调整编选理念,结果改变了原初的编选设想,最终决定编选的论文集涵盖“节气研究”“农具研究”“乡土景观研究”三个方面。之所以要涵盖这三个方面,一是因为二十四节气研究只有放置在农业民俗研究框架内,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