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57590
明治三十年代,弥合与革新之际,世人惘惘,文人争鸣。东京郊外,一间名为“吊堂”的神秘书店,堆着浩如烟海的古今东西各类书籍。吊堂主人是一个不明来历、绝尘拔俗的书痴,一袭白衣坐镇其中。出身富裕士族的塔子,受家人逼婚,因害怕改变,逃至郊外排遣忧闷,偶入隐于世外的书楼吊堂,遇到身份不凡的神秘探书者同时造访吊堂。
混沌乱世,平凡女子也好,文艺大家也罢,皆因是否该改变的问题,烦忧不堪。
洞若观火的吊堂主人,为心有迷惑的探书之人,寻得指引各自方向的生命之书。
探书柒 事件
探书捌 普遍
探书玖 隐秘
探书拾 变节
探书拾壹 无常
探书拾贰 常世
妖怪作家全新书楼系列,白昼明光,神奇书楼,女性首次登场!
催眠与幽灵,爱情与亲情,种种议题,巨匠走场,对话思辨,终究探究,书之奥义!
此番不仅切中女性立场,更有历史名人阅读史,反思近代变革时期的日本文化走向,
书如法术,语词施咒。凭吊好书,唯有读书。
——作家、翻译家 于是
探书柒 事件
莲花好似糕点,芙蓉花却像妖怪。为何我会这么想?就只是这么感觉,没有个所以然。
儿时我常被遣去寺院。
那所寺院每到夏季,中庭的池塘便开满了莲花。莲花花瓣的尖梢染成鲜红,看在幼童眼中,感觉似乎甜蜜蜜的。中间是黄的,纯白的花瓣由此伸出,渐渐地晕成淡红,再倏地转为浓艳,边缘处与其说是红,不如说更像牡丹的丹红。
看起来就像砂糖糕点吧。
不过看似相同的花,睡莲却不像糕点。睡莲同样开在水面上,形状和颜色亦相去不远,却不知何故,看上去就只是漂亮的花。
莲花即使是纯白的,也像是糕点。
我觉得有点好笑。
当然,我未曾试着去吃它。不管看上去有多美味,我也不曾想过要吃莲花。尽管十岁前的事我早已不复记忆,但应该知道那并非食物。
但是,每当看到莲花,就不可思议地感到甜蜜。
不消去尝,甜蜜也溢了满口。
现在已不会如此,但莲花像糕点的印象就是挥之不去。
然而即使看到睡莲,也不会涌出甜味。
芙蓉也长得像莲花。有人告诉我,莲花以前也叫作芙蓉。至于是日本还是中国如此称呼,就不清楚了。据说为了区别,莲花叫水芙蓉,芙蓉叫木芙蓉。
我不记得第一次看到芙蓉是什么时候了。
但我依稀记得,它令我相当困惑。
没错,是困惑。
芙蓉并非什么稀奇古怪之物。我记得这种美丽的花,也被拿来比喻佳人丽人。
然而,我却觉得它看起来像妖怪。
什么地方像妖怪,我解释不来。况且妖怪是什么,我也懵懵懂懂。不过,不是古时的戏里头出现的幽魂那些,而是孩童将包袱巾之类的布摊开或披在身上,哄闹“妖怪来啦!”的那种,所以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
不。
应该有那么一丁点可怕吧。但不是背脊发凉、毛骨悚然那种可怕。
就像忽然开了个大洞。
或是被异国的人目不转睛地凝视。
类似那种感觉吧。
就像是大小、色彩,所有的一切都有那么一点儿不对劲的花。
我现在依然这么感觉。
还有,芙蓉总是突然出现在眼前。
或许也是这个缘故。吓一跳是不至于,但会让人有点愣住。不过这样说或许像在找碴,毕竟芙蓉又不会自个儿冷不防冒出来。花只是兀自在那儿绽放着,应该说是我自说自话地去到看得到芙蓉的地方,自说自话地愣住才正确。
即使如此,我就是觉得芙蓉看起来不同于其他的花。芙蓉总是毫无前兆地突然跃入眼帘。
这也是让我觉得像妖怪的地方。
妖怪这个比喻,也让人莫名其妙呢。妖怪总是既唐突又诡异,外观有一点——有那么一丁点不对劲——就是这样的东西。就是那一丁点不同,有时让人害怕,有时让人失笑,有时让人悲伤。我这么感觉。
我恍惚地想着这些。
这是我生平头一回思考妖怪。
需要思考妖怪的状况,原本就难以想象,纵然遇上那种状况,也不会去想吧。
这种花到了傍晚就会凋萎。
芙蓉是只开一天的花。
与真的妖怪不同,入夜以后就不见了。
然后到了明早,又轮到别的妖怪绽开怒放。
我对着这妖怪花看得心旌摇曳。
没想到这种地方居然开着芙蓉。
芙蓉树另一头的土地低洼,看不清楚,但深处有一片杂林,再过去有条河。河的对岸已是一片朦胧,再过去看得到疑似城镇的黑影。
应该是邻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