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29609
1. 可作伟人传记,以现实为基础,以虚构的方式对故事细节加以润色,文学笔法写就,阅读体验良好;
2. 可作小说,面对爱因斯坦,放弃一贯说教或权威口吻,在辗转流离的故事中体验伟人一生的爱与愁;
3. 对热爱科学、敬仰爱因斯坦的年轻人而言,此书是了解这位伟人一生的很好选择,既有生活细节和爱情、友情,又讲述了在物理学界的成就。既不俯视,也不仰视,而是让人仿佛就呆在爱因斯坦身边,将其还原成一个普通人,有喜有悲,真实可感。
1954年3月的一个寻常日子,一个名叫咪咪的女孩误打误撞把电话打到了爱因斯坦家里,并初次进行了友好而有趣的简短对话。这通错误的电话,促成一段令彼此终生难忘的友情。一个是享誉世界、备受尊敬的科学家,一个是新泽西的普通学生。从这个电话开始,我们得以沿着时间线,以诗意的视角回顾爱因斯坦一生的始末。
译者序
“你好,我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谁?”女孩在电话里问。
1954年3月14日,一个叫咪咪·蒲福的女孩拨错了电话号码,并无意间结识了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从此,女孩进入了爱因斯坦的世界,爱因斯坦的晚年生活也因女孩而焕发着生机和活力。但这个女孩真的存在吗?大人物爱因斯坦的感情经历和家庭生活确实如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吗?
事实真相,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正如爱因斯坦在书中反复提到的“虚无的虚无,一切都是虚无”,因此,我们有时会很难区分真实和虚假。或许正因为作者不执迷于真相,他才能把关于爱因斯坦生平的史料巧妙地串联起来,加之以娴熟有趣的虚构,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爱因斯坦丰富多彩的一生。
故事源于爱因斯坦75岁生日那天,他结束了女孩的电话后,像往常一样继续工作,继续和管家杜卡斯女士交谈,但却始终好奇咪咪·蒲福的模样。现在,他已是垂暮之年了,这通电话无疑为他所剩无几的日子带来了新的希望。于是,他又追忆起往事,想到了自己在欧洲的青少年时期,想到了在战争中死去的家人和朋友,想到了他这一生的信仰和追求。
接下来,小说转向了爱因斯坦从1879年3月14日呱呱落地,到1954年3月14日,直至1955年4月18日离世后的全部人生历程。其中,既讲述了他在学校接受的固定教育模式,也一次又一次地展现了他自幼养成的独立探究精神及成果,尤其是他对科学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事迹之外,我们还会发现爱因斯坦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渴望爱情、关切犹太同胞的命运并心系人类和平事业发展。在他的一生中,曾发生过三段难忘的恋情——他和初恋女友玛丽·温特勒的情投意合、和大学同学米列娃·马里奇的伉俪之情以及和堂姐埃尔莎·爱因斯坦的半生情缘。然而,对爱因斯坦来说,最重要的感情应该是他同犹太人之间牢不可破的纽带关系,尽管他在德国曾遭遇针对犹太人的种族歧视和虐待,但他却用尽一生的时间去为犹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四处奔走,为全人类的和平奋力疾呼。
此外,小说中引用了大量关于爱因斯坦的书信内容、诗歌创造、演讲公告等一手资料,这些无不迸发着智慧之花和真理之光,让我们深深地折服。爱因斯坦坚信,一个从来不犯错误的人也尝试不到任何新事物,而创造力则是“时间被浪费掉之后的残渣”。法国物理学家亨利·庞加莱称爱因斯坦是“我见过最具有独创精神的思想家之一”;美国普林斯顿前高等研究院院长(1947-1966年)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评价,爱因斯坦最突出的品质是善良和非凡的创造力。伟大的创造离不开伟大的思考,爱因斯坦无时无刻不在大脑中进行着自己的“思想实验”,甚至可以说思考才是他理解世界的唯一方式。据爱因斯坦晚年的挚友兼同事库尔特·哥德尔回忆,他听爱因斯坦说过一千次“我要想一想”。正是这颗热爱思考的大脑引发了后人无尽的思考,人们不禁问道,爱因斯坦的大脑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迄今为止,这个谜题尚未揭晓,但小说却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一方面,爱因斯坦的人生轨迹注定是不平凡的,他才华横溢、智商惊人,伴随他成长路上的重要人物如璀璨星辰般让我们仰望,而爱因斯坦则比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距离上帝也更近,俨然是天之骄子;另一方面,爱因斯坦又像是如你我一般的凡夫俗子,他也有生而为人的七情六欲和悲欢离合,在某种意义上似乎不再是那位遥不可及的“世纪伟人”了。
那么,这不也是一种真实吗?
“在爱因斯坦的各种记录资料之外,R·J·加德尼完成了一部具有魔幻色彩的小说。他以一个优秀小说家的技法,完成了一部奇特而明亮的作品,一个在历史真相与丰富想象之间优美而巧妙地平衡的文学瑰宝。结局令人动容。”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
“这不是事实,也不是虚构。这只是一次精彩的撰述。”
—-E·L·多克托罗(E. L. Doctorow)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