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733900
章 绪论 2
节 本书的主要课题 2
第二节 中央文献的定义与翻译研究成果综述 2
(一)中央文献中译外研究 2
(二)政府工作报告外译研究现状 2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2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 2
第二章 理论基础——功能翻译理论 2
节 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与观点 2
(一)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2
(二)曼塔里的翻译行为论 2
(三)弗米尔的目的论 2
(四)诺德的功能加忠诚论 2
第二节 功能翻译理论与文献翻译实践结合 2
第三节 关于翻译行为参与者的理论框架 2
(一)翻译过程 2
(二)翻译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理论框架 2
第四节小结 2
第三章 政府工作报告翻译行为论分析 2
节 发起人 2
第二节 原文作者 2
第三节 译者 2
第四节受众 2
(一)目的语文本使用者与目的语接受者 2
(二)专业型受众与普通型受众 2
(三)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本的受众与定位 2
第五节 文本类型 2
第六节翻译目的 2
(一)发起人、原作者与译者的目的 2
(二)受众的目的 2
(三)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目的 2
第四章译者访谈 2
节 译者访谈的背景介绍 2
第二节 译者对翻译目的与文本类型的认知 2
第三节 译者对翻译难点的认知 2
第四节译者对翻译理论和策略的认知 2
第五节译者对现有译本问题点的认知 2
第六节 小结 2
第五章 三次小规模受众调查的分析与启发(2013~2015年) 2
节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本受众访谈调查 2
(一) 调查方法与受众 2
(二)调查结果归纳与分析 2
(三) 对2013年访谈结果的思考 2
(四) “2013年访谈”的小结 2
第二节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本的受众调查研究 2
(一) 调查方法与受众 2
(二) 调查结果归纳与分析 2
(三) “2014年调查”的小结 2
第三节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本的受众调查研究 2
(一)调查方法与受众 2
(二)调查结果归纳与分析 2
(三) “2015年调查”的小结 2
第四节三次小规模受众调查的成果与不足 2
(一) 三次小规模受众调查的成果 2
(二) 三次小规模受众调查存在的不足 2
第六章 较大规模的受众调查分析与启示 2
节 问卷设计 2
(一)题型:选择为主、开放式填写为辅 2
(二)调查目的 2
第二节 调查概要 2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2
第四节 调查结果的定量分析 2
(一)“年龄”与“评价”之间的相关性 2
(二) “职业”与“评价”之间的相关性 2
(三) “学历”与“评价”之间的相关性 2
(四) “中文程度”与“评价”之间的相关性 2
(五) 调查结果的启示 2
第五节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受众反馈译例探讨 2
(一)文本类型 2
(二)目的论三原则 2
(三)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对策 2
第七章 基于“功能加忠诚”原则考察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日译 2
节翻译背景介绍 2
第二节政府工作报告对外翻译任务的特点 2
(一)背景知识要求高 2
(二)术语多 2
(三)遣词造句高度浓缩 2
第三节 基于诺德“功能加忠诚”理论的考察 2
(一) 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2
(二) 从“功能”原则进行考察 2
(三) 从“忠诚”原则进行考察 2
第四节 小结 2
第八章 《政府工作报告》文体风格的变化与传播方式创新 2
节 政府工作报告的性质与功能 2
第二节 政府工作报告的制定、文本特征与历年变化 2
(一)制定过程(以2016年为例) 2
(二)从语料库统计看《政府工作报告》文体历年变化 2
(三) 2016年报告的文体特点与受众反应 2
第三节《政府工作报告》的传播与传播方式创新 2
(一)对内传播与创新 2
(二)《政府工作报告》对外传播方式创新——以日本为例 2
第四节小结 2
第九章结论——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的对策与建议 2
节 对政府工作报告中译日行为的再思考 2
(一)目的:发起者、原文作者、译者、受众的目的及评价 2
(二)功能:译者、受众认为的功能及评价 2
(三)与对日传播的关系及思考 2
第二节对策与建议 2
(一)发起者 2
(二)原作者 2
(三)译者 2
(四)传播者 2
第三节本书的价值及今后课题 2
参考文献 2
附录 中国『政府活動報告書』日訳文の日本人読者アンケート 2
后记 2
节 本书的主要课题
2015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的重要批示中指出,外宣工作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这是继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之后,书记再次明确指示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在内的中央文献(或称“党政重要文献”)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翻译与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打造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每年3月两会上由国务院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着中国的大政方针,是中央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到位的政府工作报告外译本,是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在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和所取得的进步,帮助世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重要载体。
在“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宏观背景下,本书以政府工作报告的日译为例,探讨中央文献的对外翻译与传播问题。主要探讨以下四个问题:
,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框架下,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中译日翻译视作一个跨文化交际行为时,该翻译行为涉及哪些主体?他们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第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本的功能和目的是什么?现有译本是否实现了该功能与目的?
第三,日本受众是跨文化交际行为中的另一方,他们对于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现有日译本评价如何?
第四,译者和相关主体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在哪些方面努力,以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效果?
第二节 中央文献的定义与翻译研究成果综述
本节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论文调查,结合图书馆等途径搜集到的相关研究成果,归纳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研究现状,总结现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下从中央文献的对外翻译研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对外翻译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述评。
(一)中央文献中译外研究
由于政府工作报告属于中央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研究现状的分析之前,有必要先明确中央文献翻译研究的对象与研究现状,以便更好地把握政府工作报告对外翻译的定位与研究状况。就中央文献翻译研究而言,从笔者检索到的研究成果的数据来看,直至20世纪末,其受关注程度较低,相关研究成果较少,进入21世纪以后相关研究成果才逐渐增多,并呈迅速增长的态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专门从事中央文献翻译研究的研究基地:2011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编译局与天津外国语大学联合创办的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举行揭牌仪式,向社会各界宣布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正式成立。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翻译研究及培养高层次对外翻译人才,开展中央文献翻译人才培养项目和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项目。该基地的学术刊物《中译外研究》于2013年下半年创刊,每半年一辑,主要刊发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为主题的论文。可以认为,该研究基地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央文献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讨论中央文献翻译研究现状之前,首先有必要明确“中央文献”的具体所指。结合百度与中国知网的搜索结果,目前与翻译有关的“中央文献”一词的使用者主要是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及与其有关的译者、研究者,因此可以借鉴该部门与相关译者专家的论述来界定“中央文献”的具体内容及其特点。
根据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部的官方网页简介 ,“中央文献”应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文件。卢敏(2002)对中央文献翻译的具体内容的描述更为详细,根据卢敏(2002)所述,中央文献翻译对象具体包括如下内容: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中央重要文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财政报告等文件以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贾毓玲(2011)指出,中央文献翻译包括领袖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党代会主要文件、中央全会决议、全国两会主要文件等重要文献的翻译。卢敏与贾毓玲均为中央编译局译审,其描述与官网简介一样,都应视为权威可信的。
综合上述描述可见,目前中央文献的翻译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领袖著作,如《选集》、《邓小平文选》、《文选》;(2)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3)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文件,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主要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财政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