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传记女性人物心之归所:央视主持人方静的故事与温暖

心之归所:央视主持人方静的故事与温暖

崔永元、马未都、钱理群、皇甫平、康辉、安东尼·赛奇等亲笔撰写

作者:黄开蒙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ISBN: 9787516638422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女性人物 SKU:5d83fac15f98491045400aa1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638422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皇甫平、康辉、崔永元、安东尼·赛奇、马未都、钱理群等亲笔撰写。

 

内容简介

本书系记录央视原著名主持人方静生平的文章汇编,作者包括方静本人,母亲樊宝珠等亲人,关心方静成长的诸位老师、领导,方静幼儿园至大学、读研及交流期间的同学,央视等单位同事及其他关心爱护方静的诸位社会各界人士等。全书共六个部分,按方静成长、学习、工作等各阶段的时间顺序排列,亦收录方静本人生前八篇比较有代表性文章,详细真实地记录了方静在各个阶段的状况,多角度全方位呈现了方静生前对待生活和工作的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及豁达心态,并深切表达了对方静英年早逝的惋惜和真切怀念。

本书亦独家收录方静从儿时到工作的珍贵照片、《我是方静》自述视频、康辉读诵《方静志》及方静作词和演唱的《心之归所》歌曲,读者可直接扫书中二维码进行视听。

作者简介

黄开蒙 女,方静生前挚友,香港知行教育基金会执委,美国明德国际研究院史迪威将军奖学金委员会委员。

 

文章作者包括方静本人及其母亲樊宝珠、周瑞金(笔名皇甫平,著名撰稿人,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华东分社社长,解放日报社党委书记)、樊辉(北京颐和园小学退休教师)、兰静(虎坊路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原宣武区幼教科科长)、王晓青(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办公室副主任)、秦孝瑞(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退休教师)、孙明明(中国煤矿文工团原手风琴演奏员,现北京元盛达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兵(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崔文华(原北京广播学院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叶咏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作家)、方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理事长,国家语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获*多项大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陈汉元(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著名撰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彭建明(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康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董浩(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中国对外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获国家“金话筒”个人贡献奖)、王雪纯(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蒋虎(北京新媒体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北京时间”总裁)、文清(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制片人,中央电视台资深节目主持人,策划人)、崔征(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新闻主播)、李雨龙(中央电视台《防务新观察》栏目组原编辑,现北京巨联方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姜文文(中央电视台《防务新观察》栏目组原编导)、安东尼·赛奇(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中心主任,费正清研究中心终身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黄开蒙(香港知行教育基金会执委,美国明德国际研究院史迪威将军奖学金委员会委员)、马炯(CL投资集团纽约投资总监)、徐方清(《中国新闻周刊》国际部主任)、白明(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陶瓷艺术系主任,教授)、陈博涵(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国学研究交流中心)、王健民(自由撰稿人)、刘倩文(腾讯新闻主编)、杨耕书(腾讯新闻高级编辑)、何雪荣(北京准点沸腾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吉冈(资深导演)、吕睿(传媒公司董事长)、吴迪(北京准点沸腾国际广告有限公司高级策划总监)、赵亮(独立创作人)、姜洪(国家行政学院原教务长,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朱耀忠(浙江省军区原副参谋长)、黄立成(总参通信部后勤部原政委)及周和萍、李晓云(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原副院长,文化教育学者)、郭浩(北京神马娱乐董事长)、徐卫国(原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及创始人,现东西精华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刘树生(著名剧作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目  录

痛惜 歉疚——在方静追思会上的讲话(代序)/周瑞金

 

壹

心之归所/方静

由这段视频想到的/方静

珍惜人类的“女性因子”/方静

测算你的碳足迹/方静

由专访罗格所想到的/方静

我见过的酷的老头儿/方静

我的老船长/方静

生亦何欢,死亦何哀/方静

 

贰

我家的小精灵/樊辉

幼儿园的一朵小奇葩——童年方静在幼儿园成长的一个侧面/兰静

小学时的小方静/王晓青、秦孝瑞

忆方静妹妹/孙明明

一哭一笑一世界/吴兵

喜欢读书的小女孩/崔文华

永远的思念——忆我心中的方静/叶咏梅

我的学生方静/方明

 

叁

发型/陈汉元

永远的温暖——纪念好友方静/彭建明

总忆起初相识,天上人间/康辉

你好,方静/崔永元

永远的怀念/董浩

一封信/王雪纯

对不起!方静,我还是忍不住哭了/蒋虎

忆姐妹方静/文清

忆姐姐方静/崔征

静姐如梅/李雨龙

美好的记忆/姜文文

方静的哈佛时光/安东尼·赛奇

唯有爱与理想不可辜负——回忆我的挚友方静在美国游学的日子/黄开蒙

在水一方  静女其姝/马炯

 

肆

远方的远方还是远方/徐方清

我相信你的离开是一次星际旅行/白明

落落大方  静涵其美——追忆方静老师在国学中心的日子/陈博涵

万丈红尘  一方静水/王健民

忆方静/刘倩文  杨耕书

永远和你在一起/何雪荣

风吹的记忆——纪念方静老师/吉冈

思念/吕睿

方老师你好——纪念真实的你/吴迪

永远的怀念/赵亮

 

伍

灿若春花——方静侧影记/姜洪

主持人方静/马未都

至静而德方——深切怀念我的好友方静/朱耀忠

竭诚寸草心  完报三春晖/黄立成  周和萍

永恒的小静/李晓云

静水流深忆方静/郭浩

方圆有道静动有时/徐卫国

心之归所/刘树生

 

陆

家书/樊宝珠  方静

“有声音常在前面叫唤我,我息不下……”——读纪念方静文章有感(代后记)/钱理群

方静年谱

鸣谢

媒体评论

她是那么文静、贤淑,带着她那种特有的风度、气质和亲和力。让我*次感受到了央视金牌主持人的丰富内涵和出色的风采。

——周瑞金 笔名皇甫平,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解放日报社党委书记

每当想起她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涌出温暖和她美丽的笑容。

——彭建明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

也许正因为内心太过于强大了,她其实是孤独的。

——康辉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著名主持人

方静给我的印象始终停留在优雅的微笑上。

——崔永元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在镜头前的合影,你总是笑得明媚灿烂,总是能让人一眼就找到你。

——蒋虎 北京新媒体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北京时间公司总裁

方静是一位理想的中国形象大使,她一直被那些在哈佛期间认识她的人们深深怀念着。

——安东尼·赛奇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中心主任,

费正清中心终身教授, 著名中国问题专家

她就像著名的故事书中的“小王子”一样,流浪,追寻,幻灭,重启,似乎命中注定她要一直去寻觅。

——黄开蒙 美国明德国际研究院史迪威将军奖学金委员会委员

上天总是那么慷慨地把一切美好、才情和机遇赋予一个人,同时也将灾难和苦痛附在其中。

她的声音像水晶般透亮,毫无杂质,又带有丝绸般柔韧的气质并折射光彩,都是天然的高贵且不能通过学习获得,像她的心灵一样。

——白明 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陶瓷艺术系主任,教授

众人皆晓方静的美艳、知性,但罕有知晓她精神世界的特立独行。

——姜洪 国家行政学院原教务长,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

她的播音*能感受到的是不卑不亢,字正腔圆。

——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创办人

方静顺利时的追寻,逆境中的坚守,都是在试图建立自己的信仰,所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心之所归”的人生根本命题。

——钱理群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

在线试读

 

 

我是方静

 

 

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欣交集处;

你若寻找,我在人情浓处。

 

我知道我的很多感情在心里,

不管对谁,

父母也好,朋友也好

我觉得我有这份感情在,

然后我做就是了。

我觉得,

我特别不善于说我怎么感动,

你们如何如何的怎么好,

说不出来。

我是一个大家能看不见我就看不见我,

我躲在后面、心里特别踏实的一个人。

 

我开始唱歌,

次上台是四岁半,

唱郭兰英老师的歌,

像《绣金匾》《南泥湾》这类的歌。

那时候人特别小,

老师们生怕我不会从台旁边走到麦克风处,

所以干脆想了一个办法:

他给我在地上画一个圈,

让我站在圈里面。

所以那个幕一打开,

就见一个特别小的小孩端着肩站在那,

顿时全场的人都笑了。

但是唱完句以后,

全场就开始有掌声,

这是后来听我妈妈说的。

还有人说,

我小时候不是小明星,

是大明星。

我上小学之后还经常有演出,

老师经常是把我放在别的班,

比如说来外宾了,

一年级的一个班要接待外宾,

那就把三年级的我放在后一排,

让我当一年级的学生,

然后让我到前面去唱歌;

要是五年级的班接待外宾,

就让我坐在个,

我做五年级的学生唱歌;

因此我经常跟同班的同学,

业余的时间不在一起,

从小就是种孤零零的感觉。

后来我上了实验中学,

高中景山,

压力一直是很大的,

学习压力很重,

所以就没有时间再去唱歌了。

 

我考广院是非常偶然的事,

在北京地区大概有将近一千个考生吧,

后就录取了四个人。

我在广院的时候,

学习成绩一直是在前面,

而且说句不太谦虚的话,

是比较轻松的。

我基本上每天晚上吃完饭以后,

就是背着我的书包上图书馆,

读的是哲学,

从康德到黑格尔。

有人感觉不可思议,

一个女孩子为何喜欢哲学。

我现在想起来,

一个女孩子,

除了上课之外,

天天在那读哲学,

是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关于专业课,

对于我来说,

曾有过比较大的争议。

有些老师觉得我有天生的一些缺陷,

比如说我的气息不够,

说我的声音比较发飘。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

我的这个颤音“遭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有很多人说我们就是喜欢你的那个颤音,

大家喜欢主持人是喜欢主持人有自己的特点,

这是观众让我明白的一个道理。

 

每年毕业生都要集体录一个像,

录完像以后送到各个电视台,

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去挑人。

我的录像就是被(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挑中了。

后来部里有一期节目叫《美国起步在北京》,

这个节目让我去做采访,

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

节目后做得也很顺利。

台长看到我的采访以后,

就问编导:

这个孩子她是学外语的吗?

编导说:

不是,她是学播音的。

然后台长说:

学播音的英语能这么好,

那真是一个人才,

我们应该留下她。

 

我觉得我非常幸运的是,

我曾做过两个非常好的栏目:

《焦点访谈》我就不说了,这是大家非常喜欢的;

《国际观察》是一个我很喜欢的栏目,

因为它的知识含量很大,

而且对主持人挑战很大、要求很高。

主持《国际观察》这个栏目,

是非常非常累的,

节目直播的时候,

你要把全部的精力都调动起来:

你既要听嘉宾在说什么,

同时你的耳机里有导播跟你说的话,

电脑上还有他们给你发的指令,

你还要兼顾那么多的画面,

同时还要注意时间的掌握,

时间到什么程度了,

你的话题说了多少,

此外还要照顾广告,

所以真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有人曾问我的感受,

我老说四个字非常寂寞。

可能细心的观众也注意到,

就是在台里面,

除了我自己的栏目之外,

在其他的地方你很少能够看到我。

 

当时还是在工作过程中,

遇到挫折的那一段,

因为觉得工作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

所以有很苦闷的时候,

有很痛苦的时候。

我的一个高中老师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

当你很痛苦的时候,你就去读书。

我觉得我一辈子受益匪浅,

我一辈子记着这句话。

我当时几乎在工作的两三年的时间里,

拿到了所有主持人可能拿到的奖,

而且届政府奖,

是我拿到的。

 

你一旦选择了做记者,

就意味着你的生活方式,

会与常人有所不同。

意味着你要放弃许多生活中的乐趣,

在履职尽责中,

会经历独特的人生体验,

也会有坎坷和挫折的磨砺。

我觉得在屏幕上的形象,

就是要光彩照人,

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特气质。

我并不认为,

这会影响到新闻的严肃性,

会影响到新闻主持人的定位。

 

我在这里,

我还是那个你们熟悉又陌生的人。

我爱这个世界,

以一种深沉而又羞涩的方式。

我更爱你们,

我的亲人和朋友们。

我也感谢你们一如既往地爱我。

我在这里,

我是方静。

 

(本文根据《我是方静》视频整理)

 

《我是方静》视频

 

 

方静志

 

方君讳静,字一涵,京华人士。品方正,性静好。

敬业乐道,芝兰其生,为友辈称颂。幼而颖慧,迥乎常人。

艺从郭师兰英习声乐,童星斐然。恩承泰斗方明专播音,拔萃英范。

央视主播近廿年,朗音天籁,大气磅礴,颇具侠风古韵。

哈佛访学凡二回,家数自成,上下求索,深谙西洋之法。

始自东方时空,名扬回归大典,访谈焦点,观察防务,静观环球风云。

遽然月蔽星陨,望断云山,音容宛在,泣泪无声。

天故隐其形,地犹传其音,悠悠心之归所,绵绵思颂穹灵。

生彼长歌以咏志,眠此短铭以寄怀。

 

《方静志》康辉读诵

痛惜 歉疚

在方静追思会上的讲话(代序)

周瑞金

昨天(2016年11月18日,编者注),是方静忌辰一周年,我特地从上海赶来参加今天的追思会。

今天,我是怀着很复杂的心情,来参加方静的追思会的。首先一种心情是痛惜,非常痛惜方静芳年早逝。我不是在方静当央视金牌主持人的风光时期认识她的,而是在2009年发生谣传风波以后认识方静的。我们次在上海见面,她是那么文静、贤淑,带着她那种特有的风度、气质和亲和力。当了解到她生于1971年6月,只比我女儿大一个月时,我对她更有一种亲切感。当时她与我一起话语很少,一直微笑不言,我却隐约看到她美丽的眼睛中透露出一丝忧郁的神情。

我与她直接交往的主要有三次。次是2009年秋天,我陪同她到苏州庙港太湖大学堂拜见南怀瑾先生。南先生是当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代宗师,精通儒、释、道,尤其对佛学佛法有精深的研究、修持和领悟。92岁高龄的南先生一见到方静,就流露出喜欢、怜惜的神色,他慈祥地抚摸了一下方静的脸颊,说:姑娘,您招人忌了。因为您年轻漂亮,有才华,出人头地了,必然招人嫉妒,向你泼脏水、打击你。没有关系,您要想得开,放得下,不受干扰,走自己的路。接着,南先生嘱咐身边跟他修炼了几十年的比丘尼宏忍师,给方静面授准提咒,要她坚持念咒,消灾祈福。那天晚上,我看见方静脸上绽放出奇异的光彩,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没有了丝毫的忧郁神情。

我第二次见到方静是在2010年的春天。那时,清华大学一届EMBA班的同学会,在上海举办年会,会长是我温州同乡,一位年轻优秀的企业家。他特邀我到年会做一个关于社会治理创新与中国改革前景的演讲。想不到的是,他们邀请的年会主持人竟是我熟悉的方静。我们在这样的场合偶然相遇,会心地相视一笑。那天,方静充满激情,轻松自如地介绍了我,并对我的演讲作了睿智、精彩的评述,让我次感受到了央视金牌主持人的丰富内涵和出色的风采。

我第三次见方静是在2012年的夏天。她特地从北京到上海,住在波特曼大酒店,单独约我与她共进西式晚餐。那天晚上,她兴致很高,向我倾诉了她要从主持人向制片人转型的愿望。她带来了几集纪录片解说类的片子,其中有几集我事先看过。这些都是从美国电视台放映的纪录片中,优选出一部分科技类节目,经翻译再创作,制作出来的。一集约半小时左右,提供给国内的电视观众。我看了几集,认为方静这个创意很棒,这种科技类纪录片能开阔观众视野,了解世界科技发展新动向,品位很高,确实很有传播和观赏的价值。其中一集给我印象很深,是反映现代电子战争新技术的,真实记录了美国高级军官在华盛顿的作战室,自如指挥伊拉克前线作战,在电子屏幕上只按几次按钮,导弹就从海湾舰队准确发射,这种残酷的血淋淋战争场面,指挥者却躲在几千上万公里外操作,晚上他还温文尔雅地端着盛满红葡萄酒的杯子,与妻子、子女共进晚餐,满不在乎。先进的电子科技运用到战争,可以让战争操作手转换成慈爱的父亲和有情调的丈夫,生活在普通的家庭中,既不遭民众的谴责,也不受自己心灵的折磨。这让我看了非常震撼。当时,方静很想把自己翻译制作的这类纪录片解说类节目,放在上海电视台推出,以扩大影响。我对她这个主意很赞赏,当场就打电话与上海电视台的台长联系,举荐方静的创意节目。这位台长曾是我在《解放日报》工作时的同事,他很尊重我,当场表示欢迎,约定方静第二天下午就去台长办公室找他。方静后来告诉我,第二天台长很热情地接待了她,收下她提供的样片,恳切地说看了后会给她回复的。然而,过了两个月,如泥牛入海了无消息。我终于悟到,谣传的阴影还在发酵,让方静的打算落空了。结果,这档好节目只好转到中国教育电视台,以《静观》栏目于2013年初陆续播出。这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痛,想象得到,方静的内心肯定比我痛得更深、更巨!

此后,我与方静就只有几次交往,但没有单独的交流了。直到2015年5月9日,我在腾讯播放的节目中,看到她担任俄罗斯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红场盛大阅兵式的实况转播主持人,她又神采奕奕地出现在荧屏上,重现金牌主持人的风采与魅力。我真打心底为她感到高兴,我仿佛觉得风光时期的方静又回来了。

然而,想不到只相隔六个月,悲从天降,倏然听到她身患重症医治无效香消玉殒的噩耗,令人目瞪口呆。一个年仅44岁、深受观众喜爱的年轻美丽的电视主持人,一个追求专业主义、完美主义、风靡一时的大众媒体明星,就这样突然陨落了,多么令人痛心!多么令人惋惜!

由此,我今天参加方静追思会的另一种心情,就是悲愤。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方静是招人忌了,有人造谣污蔑,恶毒攻击,致使她身心遭受严重摧残,长期的压抑、忧虑、困惑、哀怨,导致她患上恶性肿瘤,从体检发现到医疗抢救无效,只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夺走她年轻、富有活力的生命。这是谣言杀人啊!大家都知道,在旧社会,一代演艺明星阮玲玉曾被谣言夺走了生命,至今人们记忆犹新。想不到在改革开放年代,又发生这类谣言杀人事件。当年阮玲玉,只是生活绯闻就承受不了,而今方静遭受如此政治恶名的折磨和打击,又怎能咽得下这口恶气?所以郁闷成疾,势所必然。这是多么令人悲愤啊!

由此,我参加今天追思会又带来另一种心情,就是歉疚,深深的内疚和抱歉!在2009年6月的谣传风波中,人民日报社下属的人民网,于6月11日下午也转发了关于方静的谣言新闻,虽然只短短几小时,当晚八时就删除了。但它产生的恶劣影响是无法挽回的。因为,它的传播扩大了谣言的效应,造成了很大的杀伤力,对方静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作为人民日报社的前副总编,我今天坐在这里如坐针毡,愧对方静,难以言表。虽然我作为77岁退休的老人,今天不能代表组织在这里表态。但作为报社前领导人,我有责任和义务,以个人的身份,在这个庄严的场合,向方静,向方静的妈妈和方静的亲人,向方静生前的所有亲朋好友,向所有关心过爱戴过方静的人们,诚挚地表示我的无比内疚和真心道歉!我将永远为方静祈福,祝她在另一个世界永远幸福、快乐!这也是我们今天在座的追思方静的所有人的共同心愿!

(作者周瑞金,笔名皇甫平,著名撰稿人,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华东分社社长,解放日报社党委书记)

抢先评论了 “心之归所:央视主持人方静的故事与温暖”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典范。杨绛之后再无纯德才名媛。《南渡北归》作者岳南倾情作序!)

EUR €2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董明珠传:营销女皇的倔强人生

EUR €28.99
评分 4.00 / 5
加入购物车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杨绛传记的标杆之作)

EUR €22.99
加入购物车

宋氏三姐妹

EUR €28.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