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4415327
内容简介
汪永泉(1904~1987),杨式太极拳的传人。曾任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汪永泉从7岁起随父亲一起跟杨健侯学拳,14岁时拜杨健侯的三子杨澄甫为师,深得杨式太极拳的真谛。他德艺双馨,是杨澄甫的得意门生。《汪永泉授杨式太极拳语录及拳照(修订版)》上篇是作者刘金印于1977~1987年间随汪永泉学拳时用心记录的汪先生授拳语录,保持了原话的原汁原味,是难得的授拳精华;下篇则展示了汪老生前宝贵的拳照图像。
目 录
序
编者的话
修订版说明
上篇 汪永泉先生授拳语录
一、总论
(一)武德为先
(二)老师“访”学生要三年,学生“访”老师要三年
(三)教拳先教武德
(四)虚心向前辈、同辈、晚辈请教
(五)揉手要有正确的目的
(六)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舒服、得意、大方
(七)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八)路子正,方法对
(九)杨式太极拳属内家拳一注重内功
(十)内劲是神意气的化合,不是神意气的集中
(十一)练拳主要是练神、意、气
(十二)意气为君,骨肉为臣
(十三)“气球”
(十四)注重“养”,避免“伤”
(十五)性命双修
(十六)追求无的境界
(十七)太极拳功夫有两个部分——知己之功与知彼之功
(十八)养生与技击——两种不同的练法
(十九)练太极拳的七个要求和步骤
(二十)随时随地练功夫
二、知己之功——松、“散”、通、空
(一)松
(二)“散”
(三)通
(四)空
(五)虚灵项劲
(六)开胸张肘、松肩阔背
(七)气沉丹田不是气压丹田
(八)轻松腰胯
(九)松垂散尾闾
(十)长三关竖三关
(十一)臂如鞭绳
(十二)灵活腕手
(十三)圆裆松膝
(十四)脚心吻地
(十五)松沉直竖,中正安舒
(十六)身形手势关系得当
(十七)方向明确
(十八)阴、阳、虚、实分明
(十九)动静相宜
(二十)呼吸自然
(二十一)开合任自由
(二十二)动作走螺旋
(二十三)姿势运行有四个步骤
(二十四)功夫须从架子出
(二十五)练太极剑须知
(二十六)练太极刀须知
三、知彼之功——听、问、拿、放
(一)以“中”碰“中”
(二)“中心”与“重心”要分清
(三)“中”不是固定的
(四)得“中”最重要
(五)“气球”崩人
(六)手中气球代表“中”
(七)听、问、拿、放是术不是招
(八)“听”
(九)“问”
(十)“拿”
(十一)“放”
(十二)意念始终在对方身上
(十三)把对方当作球来接
(十四)听、问、拿、放的点及劲儿
(十五)九曲串珠
(十六)接手意在先
(十七)手的功能是侦察、掌舵、通劲儿,不是打人的
(十八)接手要轻,刺皮不刺骨
(十九)一接点中求,要点不要面
(二十)求侧
(二十一)“找缝儿”、“叫开门”
(二十二)通过接触点,掌控对方的“中”
(二十三)定和断
(二十四)“散”(san)
(二十五)化是为了发
(二十六)引进落空,揪劲根儿
(二十七)实中求虚,以虚带实
(二十八)拿、打1/3
(二十九)变点打劲源侧之侧
(三十)攻击点根据对方劲源确定
(三十一)时机和奥妙
(三十二)发劲儿是动神、意、气
(三十三)发劲儿是一松,不是一紧
(三十四)中指根出劲儿,手指指方向
(三十五)发劲儿“有球”、“有线”
(三十六)内线、外线和中线
(三十七)“枣核”、“杏核”
(三十八)扇面
(三十九)平圆、立圆、斜圆
(四十)劲儿要旋转前进
(四十一)劲儿最后要走平
(四十二)八种劲法的本质是内气
(四十三)掤劲儿
(四十四)捋劲儿
(四十五)挤劲儿
(四十六)按劲儿
(四十七)采劲儿
(四十八)捌劲儿
(四十九)肘劲儿
(五十)靠劲儿
(五十一)渗劲儿
(五十二)顺劲儿
(五十三)弹簧劲儿
(五十四)踏劲儿
(五十五)混合劲儿
(五十六)凌空劲儿”
(五十七)《三十字诀》
(五十八)乱环诀
(五十九)招术兼备,才能胜人
四、各种姿势动作的要领及用法
(一)预备势
(二)起势
(三)右踏
(四)揽雀尾
(五)单鞭
(六)提手上势
(七)白鹤亮翅
(八)搂膝拗步
(九)手挥琵琶
(十)进步搬拦捶
(十一)如封似闭
(十二)十字手
(十三)抱虎归山
(十四)肘底看捶
(十五)倒撵猴
(十六)斜飞势
(十七)海底针
(十八)扇通背
(十九)撇身捶
(二十)云手
(二十一)高探马
(二十二)左右分脚
(二十三)左右蹬脚
(二十四)进步栽捶
(二十五)左右打虎势
(二十六)双风贯耳
(二十七)野马分鬃
(二十八)玉女穿梭
(二十九)单鞭下势
(三十)金鸡独立
(三十一)白蛇吐信
(三十二)十字摆莲
(三十三)搂膝指裆捶
(三十四)上步七星
(三十五)退步跨虎
(三十六)转身双摆莲
(三十七)弯弓射虎
(三十八)合太极
下篇 汪永泉先生拳照
一、拳照
二、剑照
三、师徒合影
四、生活照
附录
一、汪传杨式太极拳、剑、刀、枪谱
(一)太极拳名目
(二)太极剑名目
(三)太极刀歌诀
(四)四刀赞
(五)太极枪法
二、太极拳经典拳论
三、杨家太极功夫轶事
后记
编者的话
修订版说明
上篇 汪永泉先生授拳语录
一、总论
(一)武德为先
(二)老师“访”学生要三年,学生“访”老师要三年
(三)教拳先教武德
(四)虚心向前辈、同辈、晚辈请教
(五)揉手要有正确的目的
(六)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舒服、得意、大方
(七)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八)路子正,方法对
(九)杨式太极拳属内家拳一注重内功
(十)内劲是神意气的化合,不是神意气的集中
(十一)练拳主要是练神、意、气
(十二)意气为君,骨肉为臣
(十三)“气球”
(十四)注重“养”,避免“伤”
(十五)性命双修
(十六)追求无的境界
(十七)太极拳功夫有两个部分——知己之功与知彼之功
(十八)养生与技击——两种不同的练法
(十九)练太极拳的七个要求和步骤
(二十)随时随地练功夫
二、知己之功——松、“散”、通、空
(一)松
(二)“散”
(三)通
(四)空
(五)虚灵项劲
(六)开胸张肘、松肩阔背
(七)气沉丹田不是气压丹田
(八)轻松腰胯
(九)松垂散尾闾
(十)长三关竖三关
(十一)臂如鞭绳
(十二)灵活腕手
(十三)圆裆松膝
(十四)脚心吻地
(十五)松沉直竖,中正安舒
(十六)身形手势关系得当
(十七)方向明确
(十八)阴、阳、虚、实分明
(十九)动静相宜
(二十)呼吸自然
(二十一)开合任自由
(二十二)动作走螺旋
(二十三)姿势运行有四个步骤
(二十四)功夫须从架子出
(二十五)练太极剑须知
(二十六)练太极刀须知
三、知彼之功——听、问、拿、放
(一)以“中”碰“中”
(二)“中心”与“重心”要分清
(三)“中”不是固定的
(四)得“中”最重要
(五)“气球”崩人
(六)手中气球代表“中”
(七)听、问、拿、放是术不是招
(八)“听”
(九)“问”
(十)“拿”
(十一)“放”
(十二)意念始终在对方身上
(十三)把对方当作球来接
(十四)听、问、拿、放的点及劲儿
(十五)九曲串珠
(十六)接手意在先
(十七)手的功能是侦察、掌舵、通劲儿,不是打人的
(十八)接手要轻,刺皮不刺骨
(十九)一接点中求,要点不要面
(二十)求侧
(二十一)“找缝儿”、“叫开门”
(二十二)通过接触点,掌控对方的“中”
(二十三)定和断
(二十四)“散”(san)
(二十五)化是为了发
(二十六)引进落空,揪劲根儿
(二十七)实中求虚,以虚带实
(二十八)拿、打1/3
(二十九)变点打劲源侧之侧
(三十)攻击点根据对方劲源确定
(三十一)时机和奥妙
(三十二)发劲儿是动神、意、气
(三十三)发劲儿是一松,不是一紧
(三十四)中指根出劲儿,手指指方向
(三十五)发劲儿“有球”、“有线”
(三十六)内线、外线和中线
(三十七)“枣核”、“杏核”
(三十八)扇面
(三十九)平圆、立圆、斜圆
(四十)劲儿要旋转前进
(四十一)劲儿最后要走平
(四十二)八种劲法的本质是内气
(四十三)掤劲儿
(四十四)捋劲儿
(四十五)挤劲儿
(四十六)按劲儿
(四十七)采劲儿
(四十八)捌劲儿
(四十九)肘劲儿
(五十)靠劲儿
(五十一)渗劲儿
(五十二)顺劲儿
(五十三)弹簧劲儿
(五十四)踏劲儿
(五十五)混合劲儿
(五十六)凌空劲儿”
(五十七)《三十字诀》
(五十八)乱环诀
(五十九)招术兼备,才能胜人
四、各种姿势动作的要领及用法
(一)预备势
(二)起势
(三)右踏
(四)揽雀尾
(五)单鞭
(六)提手上势
(七)白鹤亮翅
(八)搂膝拗步
(九)手挥琵琶
(十)进步搬拦捶
(十一)如封似闭
(十二)十字手
(十三)抱虎归山
(十四)肘底看捶
(十五)倒撵猴
(十六)斜飞势
(十七)海底针
(十八)扇通背
(十九)撇身捶
(二十)云手
(二十一)高探马
(二十二)左右分脚
(二十三)左右蹬脚
(二十四)进步栽捶
(二十五)左右打虎势
(二十六)双风贯耳
(二十七)野马分鬃
(二十八)玉女穿梭
(二十九)单鞭下势
(三十)金鸡独立
(三十一)白蛇吐信
(三十二)十字摆莲
(三十三)搂膝指裆捶
(三十四)上步七星
(三十五)退步跨虎
(三十六)转身双摆莲
(三十七)弯弓射虎
(三十八)合太极
下篇 汪永泉先生拳照
一、拳照
二、剑照
三、师徒合影
四、生活照
附录
一、汪传杨式太极拳、剑、刀、枪谱
(一)太极拳名目
(二)太极剑名目
(三)太极刀歌诀
(四)四刀赞
(五)太极枪法
二、太极拳经典拳论
三、杨家太极功夫轶事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