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学文学评论与鉴赏莎剧的黑历史——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型故事”之旅

莎剧的黑历史——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型故事”之旅

(一本书,了解风靡世界的莎剧创作原型。著名文学评论家陈思和、著名翻译学家谢天振、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宋炳辉、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副教授宋明炜联荐!)

作者:傅光明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19年04月 

ISBN: 978754731426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6.99

类别: 文学评论与鉴赏 SKU:5d83fb4d5f98491045400c8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14265

编辑推荐

☆一本书,了解风靡世界的莎剧创作原型。著名学者傅光明经过认真、详实的研究,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素材来源作了丰富而有趣的探索。为我们展示了莎学研究高峰背后一派气象万千的群峦。

☆语言鲜活、灵动,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阅读体验。作者傅光明诠释的莎士比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莎士比亚,语言鲜活、灵动,为新一代读者打开了不同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著名学者傅光明经过认真、详实的研究,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素材来源作了丰富而有趣的探索,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莎剧文本的延伸和拓展。书中每篇文章读来妙趣横生、鲜活灵动,为新一代读者提供了解密莎剧的金钥匙。

作者简介

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河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著有《萧乾:未带地图,行旅人生》《老舍之死口述实录》《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老舍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天地一莎翁》《戏梦一莎翁》等。译有《古韵》《我的童话人生:安徒生自传》《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新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一辑)等。

 

目  录

目录:

 

莎剧的黑历史——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型故事”之旅(代序) 熊辉

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

                  永恒之爱从何而来?

二   《威尼斯商人》:

                 “一磅肉的故事”和“择匣选婿”

三  《仲夏夜之梦》:

                 一部“原创”的梦幻剧?

四   《皆大欢喜》:

                “加米林的故事”和洛奇的《罗莎琳德》

五  《第十二夜》:

               《欺骗》与里奇“西拉的故事”

六   《哈姆雷特》:

               “阿姆雷特”如何变成“哈姆雷特”?

七   《奥赛罗》:

                从“摩尔上尉”到“摩尔将军”

八   《李尔王》:

                新旧“李尔”孰优孰劣?

九  《麦克白》:

               “麦克白故事”与“三女巫”

参考文献

莎士比亚致中国北京文青的一封信(代后记) 

媒体评论

 

傅光明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者,而且还立志成为中国的莎学专家。他引经据典,根据溯源,对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的原型作了丰富而有趣的探索,大大拓展了莎剧的学术视野。如果说,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之*,那么傅光明先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展示了高峰背后一派气象万千的群峦。

—— 陈思和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

 

傅光明先生经过认真而详实的研究,为他新译莎剧所撰写的一篇篇导言,无疑都是集文献考析与文本分析为一体的精彩论文,可以视作译介学近年来罕见的优秀成果,而且篇篇读起来妙趣横生,又是为新一代读者打开莎剧这个宝库的一把把金钥匙。

——谢天振 国际知名比较文学家、翻译学家

 

经典重译即重释。它既回应当代读者的期待,也是译者和阐释者精神生命的灌注,更是经典的延续和拓展。傅光明以一己之力重新译莎和释莎,都给我们带来了趣味、慰藉和惊喜。

——宋炳辉 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授

 

傅译莎士比亚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莎士比亚。傅光明先生用学者的功夫来考释词语典故文化,用诗人的热情来把莎剧语言翻译得通畅流利。在好好地读一本傅译莎剧之前,不妨先从这本所谓暗黑莎剧诠释入手,你会发现,西方经典也可以那样鲜活、灵动。

——宋明炜 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副教授

 

免费在线读

 

莎士比亚致中国北京文青的一封信(代后记)

 

朋友:您好! 您绝想不到,这是一封453岁英国老头儿的来信。 是呀,我也没想到,老莎我在家乡出生时受洗的斯特拉福德圣三一教堂
,已安睡401年,才过忌日没几天,灵魂就不消停了,非得给您写这么一封穿越时空的信,闲聊几句。 不管您属于北京土著,还是“北漂”一族,都算缘分吧。说实话,想当年我从乡下跟着剧团跑到帝都伦敦,开始写戏谋生,你们现在叫搞文创,不也属于“北漂”吗?
我成年以后,不时有伦敦的剧团来我家乡巡演,耳濡目染,我便对演戏、写戏有了兴趣。23岁时,心血来潮,给一个剧团当临时演员,并随它一起来到帝都。人这辈子,有许多事匪夷所思。再有,实不相瞒,我老婆比我大八岁,先后生了三个孩子。您想,若成天窝在家里油盐酱醋的过日子,多烦!不如出去闯荡一番。
我到帝都第二年(1588年),女王的海军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我亲眼见证了整个伦敦的沸腾,国人陷入爱国的狂热之中,并开始关注自家历史,正好为我写历史剧提供了契机。
我经历过伊丽莎白女王和詹姆斯一世国王两个朝代,两位国王对我都挺好。当然,为能顺顺东东地写戏、挣钱,吃得香,睡得踏实,我很会讨好国王。 比如,女王观看《亨利四世》,被剧中的福斯塔夫逗得开心不已,凤颜大悦,演出一结束,便命我三个礼拜之内写一部福斯塔夫谈情说爱的新戏。这便是五幕喜剧《温莎的快乐夫人们》。哦,对了,听说您那儿将该剧译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可无论“风流”,还是“娘儿们”,都不仅不忠于原文,且极易令人产生歧义的联想。
再如,为让詹姆斯一世开心,写《麦克白》时,我特意把他说成班柯的后人,并将万世为王。不提也罢! 我在喜剧里写了不少阴差阳错的爱情,是觉得真爱之路永不平坦,祝福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在悲剧里写复仇、写流血,是希望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别再发生战争、重演悲剧,祝福世间和平安宁。用心良苦啊!
最后嗦一句,我写戏只是为让剧团尽快上演,并不是写给读者的。从没想过我的戏日后会成为文学经典,更没想过不朽。我没留下一份手稿,我活着时出版的一些剧本没一部经我过目,有的版本十分糟糕,这给后世研究我的人添了麻烦。
感谢19世纪的德国人将我的戏奉为经典,感谢我的同胞把我定为“国家诗人”。自我感觉超好!话一多就累,就此打住,接着安睡。
上帝保佑,祝福一切!                                               
您诚挚的莎士比亚  

                                                      2017年4月29日                                          于斯特拉福德圣三一教堂地下

 

这封信是我应“凤凰文化”之邀,以戏仿莎士比亚说中文的口吻所写。 莎士比亚不会说中文,这口吻从何而来?源自新译莎剧的中文。我是北京人,这封信便自然带上了京腔儿。
从1921年田汉翻译的《哈孟雷特》在《少年中国》杂志第2卷第12期发表,至今已近百年,在此期间,每一位译莎的国人不都是在替莎士比亚说中文吗?也因此,每一位替他说的中文,无疑体现出不同译者各自的性情、文调,即朱译有“朱风”,梁译有“梁调”。
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的莎翁译本,简言之,这便是我新译莎剧的初衷。 由新译进入研究,我眼前越发清晰显现出莎翁如何写戏这样一幅图景。他的写戏生涯不算长,大体从1590年始,1610年终,整二十载。以三十七部戏和一部十四行诗集来算,平均半年,甚或精力旺盛时不到半年写一部戏。
我在这封“戏仿信”里交代得很清楚,莎翁写戏的初衷很简单,只想赶紧为剧团编剧,并尽快上演;只有写得又快又好,剧团和自己才能挣大钱。可见,莎翁是被后人尊奉到文学经典的庙堂之上的,遥想当初,在他那个时代,他不过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剧作家。而且,他的戏,尤其早中期的戏,大都是写给下九流看的。
莎翁为什么能写这么快呢?简单说,是他擅于、精于利用一切已有的素材、资料,从他编写历史剧《亨利六世》即可见一斑,在这上中下三部共计6 043诗行中,有1 771行出自他之前某位佚名作家之手,2 373行是在前人基础上改写,只有1 899行属于原创。原创刚接近三分之一。
这个事实更能证明,莎翁并非一个原创性的戏剧诗人,而是一个天才编剧。但不得不承认,且必须表达由衷钦佩的是,他是一位世所罕见的顺手擒“借”的奇才,干脆说,他简直是一个既擅、又能,还特别会由“借”而编出“原创剧”的天才。中国读者所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都是他从别处“借来的”。
书中所收九篇文章,写的正是这九部戏所来自的“原型故事”。从中不难看出,不论什么样的“人物原型”与“故事原型”,只要经莎翁的艺术巧手灵妙一“借”,便笔补神功,结果,几乎无一不是一个又一个的“原型”销声匿迹无处可寻,莎剧人物却神奇一“借”化不朽。  最后,感谢郑纳新兄的邀约,使这九篇莎剧的“原型故事”独立成书。特别感谢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所长熊辉教授,专为此书写序。  

 2018年1月5日    

抢先评论了 “莎剧的黑历史——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型故事”之旅”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套装)

EUR €134.97
阅读更多
缺货

红楼梦魇(张爱玲全集08,2012年全新修订版)

EUR €34.97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唐宋词十七讲

EUR €2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科幻之书(套装4册):科幻史上短篇小说全集,100年来100位名作家的100部科幻小说扛鼎代表作,含刘慈欣、阿西莫夫作品

EUR €187.96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