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1742296
第一类 平韵格
十六字令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 / 003
南歌子 (又名《南柯子》《风蝶令》) / 003
渔歌子 (又名《渔父》) / 004
忆江南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 / 005
潇湘神 / 006
捣练子 (又名《深院月》) / 007
浪淘沙 (又名《卖花声》,附《浪淘沙令》) / 008
江南春 / 011
忆王孙 (又名《豆叶黄》《阑干万里心》) / 012
江城子 (一作《江神子》) / 012
长相思 (又名《双红豆》) / 014
醉太平 / 015
玉蝴蝶 / 016
浣溪沙 (又名《山花子》,附《摊破浣溪沙》) / 017
巫山一段云 / 019
采桑子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 / 020
画堂春 / 022
阮郎归 (又名《醉桃源》《碧桃春》) / 023
三字令 / 024
朝中措 / 025
眼儿媚 (又名《秋波媚》) / 026
人月圆 (又名《青衫湿》) / 027
柳梢青 (又名《陇头月》) / 028
太常引 / 029
少年游 / 030
临江仙 / 032
鹧鸪天 (又名《思佳客》) / 036
小重山 (又名《小重山令》) / 038
一剪梅 / 039
唐多令 (又名《南楼令》) / 040
破阵子 (又名《十拍子》) / 041
喝火令 / 042
行香子 / 043
风入松 / 044
金人捧露盘 (又名《铜人捧露盘引》《上西平》《西平曲》) / 045
八六子 / 047
雪梅香 / 048
满庭芳 (又名《锁阳台》) / 049
水调歌头 / 051
凤凰台上忆吹箫 / 053
汉宫春 / 054
八声甘州 / 055
扬州慢 / 058
高阳台 (又名《庆春泽》) / 059
锦堂春慢 / 060
寿楼春 / 061
忆旧游 / 062
夜飞鹊 / 064
望海潮 / 065
沁园春 (又名《寿星明》) / 067
多丽 (又名《绿头鸭》) / 069
六州歌头 / 071
第二类 仄韵格
如梦令 (又名《忆仙姿》《宴桃源》) / 077
归自谣 (一作《归国谣》) / 078
天仙子 / 078
生查子 / 080
醉花间 / 081
点绛唇 / 082
霜天晓角 (又名《月当窗》) / 083
伤春怨 / 085
卜算子 (附《卜算子慢》) / 086
谒金门 / 088
好事近 (又名《钓船笛》) / 089
忆少年 (又名《十二时》) / 090
忆秦娥 (又名《秦楼月》) / 091
烛影摇红 (或名《忆故人》) / 092
醉花阴 / 094
望江东 / 095
木兰花 (附《木兰花令》《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
《木兰花慢》) / 096
鹊桥仙 / 101
夜游宫 / 102
踏莎行 (附《转调踏莎行》) / 103
钗头凤 (又名《折红英》) / 105
蝶恋花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 106
渔家傲 / 108
苏幕遮 / 109
淡黄柳 / 111
锦缠道 (一名《锦缠头》) / 111
酷相思 / 112
解佩令 / 113
青玉案 / 114
千秋岁 (附《千秋岁引》) / 115
离亭燕 (一作《离亭宴》) / 117
粉蝶儿 / 118
御街行 (又名《孤雁儿》) / 118
祝英台近 (又名《月底修箫谱》) / 120
蓦山溪 (又名《上阳春》) / 121
洞仙歌 / 123
惜红衣 / 125
法曲献仙音 / 126
满江红 / 128
天香 / 131
声声慢 / 132
黄莺儿 / 133
剑器近 / 134
醉蓬莱 / 135
暗香 / 136
长亭怨慢 / 138
双双燕 / 139
宴山亭 (一作《燕山亭》) / 140
念奴娇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
《壶中天》《湘月》) / 141
绕佛阁 / 145
绛都春 / 146
桂枝香 (又名《疏帘淡月》) / 147
翠楼吟 / 148
霓裳中序第一 / 149
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 150
石州慢 (一作《石州引》) / 153
瑞鹤仙 / 155
宴清都 / 157
齐天乐 (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 / 158
雨霖铃 / 160
眉妩 (一名《百宜娇》) / 161
永遇乐 / 162
二郎神 / 163
拜星月慢 / 164
西河 / 165
西吴曲 / 166
望远行 / 167
疏影 (附《绿意》) / 168
摸鱼儿 (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
《迈陂塘》《双蕖怨》) / 170
贺新郎 (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 / 171
兰陵王 / 174
六丑 / 176
夜半乐 / 178
宝鼎现 / 179
莺啼序 / 182
第三类 平仄韵转换格
南乡子 / 187
蕃女怨 / 189
调笑令 (又名《古调笑》《宫中调笑》
《调啸词》《转应曲》) / 190
昭君怨 (又名《宴西园》《一痕沙》) / 191
菩萨蛮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 / 192
更漏子 / 194
喜迁莺 (又名《鹤冲天》《万年枝》
《喜迁莺令》《燕归来》) / 195
清平乐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 / 196
忆余杭 / 197
河渎神 / 198
河传 / 199
虞美人 / 201
第四类 平仄韵通叶格
西江月 (又名《步虚词》《江月令》) / 205
醉翁操 / 206
渡江云 (又名《三犯渡江云》) / 207
曲玉管 / 209
哨遍 (一作《稍遍》) / 210
戚氏 / 212
第五类 平仄韵错叶格
荷叶杯 / 217
诉衷情 / 218
定西番 / 219
相见欢 (一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 / 219
上行杯 / 220
酒泉子 / 221
定风波 (一作《定风波令》) / 222
最高楼 / 224
十六字令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十六字,三平韵。
定 格
—(韵)+|——||—(韵)——|(句)+||——(韵)
例 一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蔡伸
例 二
归!猎猎西风卷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
——张孝祥
南歌子
又名《南柯子》《风蝶令》。唐教坊曲,《金奁集》入“仙吕宫”。二十六字,三平韵,例用对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
定 格
||——|(句)——||—(韵)+—+||——(韵)+|+—+||——(韵)
例 一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晚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张泌
例 二 (双调)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原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吕本中(旅思)
渔歌子
又名《渔父》。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二十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
定 格
+|——||—(韵)+——||——(韵)—||(句)|——(韵)——|||——(韵)
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
忆江南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定 格
—+|(句)+||——(韵)+|+——||(句)+—+||——(韵)+||——(韵)
例 一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例 二
天上月,遥望似(“似”是衬字)一团银。日暮更阑风渐紧,为侬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敦煌无名氏
例 三 (双调)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超然台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