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98290
引 言 1
第一章 源自尧裔 望出高平 5
第一节 帝尧之裔 刘累得氏 7
第二节 杜伯冤死 子孙仁晋 11
第三节 士会封范 得姓之始 14
第四节 春秋至晋 范氏名人 27
第五节 望出高平 支脉播迁 32
第二章 我先本唐相 子孙志四方 35
第一节 谱系始祖 36
第二节 范氏南迁 39
第三节 生父范墉 41
第三章 幼孤家贫 随母改嫁 49
第一节 读书少年 50
第二节 求学南都 60
第三节 中举与复姓 67
第四章 直道而不枉 甘为三黜人 69
第一节 道义在身任浮沉 71
第二节 直言上书 忤逆太后 73
第三节 有犯无隐 阻帝废后 81
第四节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87
第五章 塞垣草木识威名 89
第一节 宋夏之战 92
第二节 韩琦的“战” 99
第三节 范仲淹的“守” 105
第六章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107
第一节 筑堤治水 109
第二节 兴学育才 114
第三节 义田活族 121
第七章 重父必重母 123
第一节 母教典范 124
第二节 继室淑贤 138
第三节 范家儿媳 142
第四节 范家女儿 145
第八章 雅道有子继 149
第一节 范纯祐:天才英纵 150
第二节 范纯仁:布衣宰相 158
第三节 范纯礼:爱民勤政 175
第四节 范纯粹:沉静有略 183
第五节 范家后辈有贤名 188
第九章 家声代代传 191
第一节 孝悌忠恕 192
第二节 节俭持家 199
第三节 乐善好施 206
第四节 清廉守正 209
第五节 诗文传家 222
第十章 持家秘籍说家训 227
附录 范氏祖茔天平山 233
参考文献 238
总 序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性格。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气。这样一种看不见的风尚习惯、摸不着的精神风貌,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
“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的诗中。与潘岳有“双璧”之称的夏侯湛,自恃文才超群,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成篇。潘岳为与友人唱和,写作了《家风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勉。
“家风”又称“门风”,这个词语在西晋出现并在随后流行,显然和“士族”“世族”“势族”“大族”“世家大族”成为社会上的统治力量有关。无论是以宗族为根基、以武力为特质的地方豪族,还是以官宦为标志、以文化为表征的名家大姓,他们政治上累世贵显,经济上广占土地,文化上世传家学,垄断了全社会的主要资源。除通过九品中正制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之外,他们还自矜门户、标树家风,用以抵御皇权和寒人的侵渔。正因为如此,两晋以后,这个词语渐次流行。从发轫之初,
“家风”就往往和“门风”互用。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作一个家庭的传统、一个家庭的文化。
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淀,就形成不了传统。在《论传统》的作者希尔斯看来,至少要持续三代人,才能成为传统。尽管世代本身的长短不一,但无论是信仰还是行动范式要成为传统,至少需要三代人的两次延传。家风作为特定家庭的传统,是该家庭长时期历史汰选、传统沉淀的结果,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在历史文献中,“家风”或与“世德”共举,或与“世业”并称,足见家风有别于时尚,而与“世”即很多年代、好几辈子紧密关联。在时间上持续的短暂性是时尚的特征,而家风则是历经延传并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孙后代身上一再出现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含对传统的继承。如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家风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家风。实际上,这只是说者的一种期许、一种渴盼,家风本身并不蕴含这样的意味。否则,“良好家风”就是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正如“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一样,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它完全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跋扈凶横。如同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风习我们称之为校风、班风,而校风有好坏之分,班风有高下之别,并不总是值得弘扬一样,家风同样也有不良的,并不都是传家宝。正因为如此,对家风或门风则就既有称誉,也有贬损。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
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
的确,家风的特征在前现代、在乡村社会、在大家庭中表现得十分鲜明,格外生动,而在现代城市家庭中却不那么明显。但是,只要一个组织存在,就会有这个组织的文化,特别是这个组织如果有历史的厚重,有传统的积淀,就更是如此。作为家庭的文化,家风是附丽于家庭而存在的,
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风。家风并不必然会因为农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丧失,或者说,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情势的变化,家风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变化,但家风仍然会存在。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的当今社会,人们感叹“家风”的荡然无存,其实是指家庭所秉持的“只耕田,只读书,自然富贵;不欠债,不健讼,何等安宁”
这样一些古典原则的式微,是指“耕读两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俭二字,勤能创业俭能盈”这样一些传统内容的沦落,是“志欲光前,惟是诗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传家”这样一些旧时理念的散淡,而不是家风本身的消逝。
此外,家风不同于家规。虽然这两个词都与家庭教育相关,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差异。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仪、家教、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行于口头、针对性强的具体教诫,是见诸家书、目的明确的谆谆训诲,是载诸家谱、可供讽诵的文本规条。家规可以有多种分类,如: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教诫活动的家规和文献形式的家规两种;根据内容,则可以分为针对一人一事、起因明确、内容具体、结果显豁的非规范性家规和针对整个人生、涉及方方面面的规范性家规。有的家规,着重家庭子弟的道德修养,教授为人处世要法;有的家规,集中居家治生,以至是祠堂、义庄、学塾等的管理规条。但无论如何,相对于家风,家规一个总的特点是有形的,是可视可见的。
一个家庭的家风有别于这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它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
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历史文献中的“渐渍家风”,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家规看作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同。这一报道对于引导人们自觉省思,培植良好的家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夯实家庭这一社会的堡垒,进而培养全社会的良风美俗,疗治现今社会的乱象,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用心,《寻根》杂志主编郑强胜代表大象出版社,约请我主编这套“名人家风丛书”。
第一辑十种出版之后,广受读者好评、社会欢迎。众多媒体都曾予以推荐,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入选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50种图书推荐目录,出版社也一印再印。受这种情势鼓舞,强胜兄按此前我们商议好的计划,不失时机地敦促我们启动了第二辑的编写工作。2016年5月18日,他给我发来了《“名人家风丛书”第二辑编写建议》,第二辑的编写工作由此启动。
受201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于丹教授的邀请,我担任了这一课题子课题“当代中国伦理文明与家教门风的重建”的负责人一职。本辑十种的编写,也是该子课题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并受到了该课题的资助,王立刚居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辑的编写者,依然主要是我的学生,也吸纳了个别对此有热情、有研究的朋友参加。由于时间仓促,特别是水平所限,其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诚挚地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们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徐梓
2018年1月
第二节 直言上书 忤逆太后
天圣六年,为母亲服丧期满,范仲淹可以返回官场做事了。在晏殊推荐下,他获得秘阁校理一职,从基层“选人”成为“京官”。
“秘阁校理”这个职务职级不算高,地位却很优越,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知晓不少朝廷大事,对于不少人来说这是一条飞黄腾达的捷径。尽管晏殊与范仲淹早已相交,而且之前晏殊就曾举荐过他,然而这一次的推荐却是当朝宰相王曾提醒的。王曾初见范仲淹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对他特别看重。王曾对回到枢密府的晏殊说:不是得选一个秘阁校理吗?你了解范仲淹这个人,除了他,还有谁更合适?晏殊上奏说:“范仲淹,为学精勤,属文典雅,略分吏局,亦著清声。”晏殊的举荐之恩,令范仲淹内心非常感激。范仲淹一生都诚心诚意把小自己两岁的晏殊当成师长来对待。其尊师义行,令后人敬仰。
然而,没过多久,恩师晏殊就被范仲淹的一次举动吓得心惊肉跳!范仲淹居然去招惹皇帝背后真正的掌权者刘太后!
刘太后,名叫刘娥,是宋真宗第三位皇后,谥号庄献明肃,史书称为“明肃太后”“明肃”。刘太后是宋朝乃至中国历代后妃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女性。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故事中,刘娘娘的原型就是她。而这个故事并非完全虚构,很多情节是真实的,特别是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身世。
事情要从宋真宗赵恒讲起。赵恒原配妻子是潘美的女儿,在他即位前已去世。他即位后所立的郭皇后在景德四年(1007)病故。后位虚悬多年,而真宗属意的皇后人选是德妃——刘娥。刘娘娘是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出身微贱,是个孤女,不得已十来岁就嫁给当地的银匠龚美。龚美走街串巷为人打造银器,她就摇拨浪鼓招徕顾客。雍熙初年,小夫妻一起来到京城谋生。真宗当时还是皇子,被封为襄王,他的神女梦是想娶一个川妹子,认为蜀地女子“多材慧”。而此时龚美恰好认识了襄王府给事张耆。张耆说服龚美与刘娥以兄妹相称,并把刘娥送进王府。襄王对十五岁的刘娥一见钟情,宠爱有加。很快,有人向太宗皇帝赵光义汇报了此事,皇帝命令儿子将刘娥逐出王府。襄王对她割舍不下,又不得不遵命,就让她寄居在张耆家中。十几年后,太宗皇帝去世,襄王继位成为真宗皇帝,才将她接回重圆鸳梦。其后,她在后宫的地位上升很快。《宋史》说刘皇后原籍太原,父祖都是五代高级将领,这是她得势后为了掩饰自己家世寒微编造出来的。刘娥做了皇后以后,总以各种美差为诱饵,拉拢刘姓高官认同宗。她先找权知开封府的刘综攀近族,刘综说自己是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人,没有亲属在宫中。不久,刘皇后又召见权发遣开封府的刘烨,他虽是名族,却是洛阳人,刘后对他说:“想看一看你的家谱,咱俩恐怕是同宗。”刘烨忙说不敢不敢。正因为刘娥不是太原刘氏的破落户,真宗打算立她为后时遭到大臣们激烈反对。但真宗仍力排众议,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立她为皇后。她没有娘家亲族,就让前夫龚美改姓刘,认作兄长,还让真宗皇帝给这位兄长安排了职位。其实,
后人从这桩婚事也能看出一点,北宋时妇女改嫁并没有严格的贞节观念束缚。
刘娥是个聪明的女性,她知道美色不能长久取悦男人。在张耆家那十几年,她刻苦自学,读书识字,坚持不懈。后来她不但博览群书,
还研习琴棋书画。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几年后,再次来到真宗身边的刘娥,不仅不再是个没文化的歌舞伎,而且成了能为皇上排忧解难出主意的贤内助。据说真宗皇帝临终前那段时间,刘娥实际上已经是行使皇权的人。
仁宗皇帝继位时尚年幼,大权实际掌握在太后刘娥手中。真宗遗诏说刘太后可以对“军国重事,权取处分”,使得刘娥获得合法干预国事的权力。她在朝臣中有相当的影响力,甚至有的大臣力主去掉诏书中“权”
字,由刘太后全权处理朝政之事。好在当时一位叫王曾的大臣坚决反对更改诏书,此事才作罢。仁宗继位次年,改元天圣。其实这年号里边也暗含玄机。“天圣”,拆字即为“二人圣”,即指宋仁宗与刘太后两位圣人。“明道”是刘太后在世时的第二个年号,“明”字由日、月两字合成,与天圣一样,也是为了取悦刘太后。刘太后垂帘听政达十一年,成为宋朝第一位临朝的母后,仁宗朝前期之政就是她统治的产物。《宋史》的评价倒也大体公允,说:“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朝政无大阙失。”
那么,范仲淹与这位幕后掌权者刘太后之间的冲突,是因何而起的呢?事情起因于一次冬至日的庆祝仪式。
话说范仲淹荣任秘阁校理到京城做官时,北宋第四任皇帝——仁宗皇帝赵祯继位五六年了,且已经年近二十岁,刘太后丝毫没有结束称制、还政于仁宗的迹象。天圣七年(1029)冬天,朝中传下消息,冬至那天,
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在会庆殿为刘太后叩头祝寿,举办仪式。这不合礼仪,但皇帝和众大臣谁也不敢多说。不识相的范仲淹却递上了一道折子,
文章照样写得很雅:
臣闻王者尊称,仪法配天,故所以齿辂马、践厩刍尚皆有谏, 况屈万乘之重,冕旒行北面之礼乎?此乃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也。陛下果欲为大宫履长之贺,于闱掖以家人承颜之礼行之可也;抑又慈庆之容御轩陛,使百官瞻奉,于礼不顺。a
文章虽然写得很雅,但表达的意思却一点儿都不留情面:让一国之君率领文武百官给母后叩头贺寿,这不合规矩,而且还有可能给后世压制皇帝权力留下空间,强化母后权力的坏影响。皇帝表达对母后孝心的合适方式,应该是在后宫按家人之礼举办仪式。让母后到外殿接见文武百官,受人瞻仰,这无论如何也不合礼制!
折子递上之后,没有任何回音,也许是刘太后深富涵养,不跟他计较;也许是刘太后根本不把一个小小秘阁校理的折子放在心上,因为他起不了什么作用。
不过范仲淹却没完,他觉得既然开了头,索性把自己的想法统统表达出来。新年过后,他又呈送了一道更猛的奏折——《乞太后还政奏》,说请太后“卷收大权,还上真主”。文章名恭恭敬敬地加上“乞”字,实际上就是明着提醒:太后您该交出大权了!皇帝年富力强,聪明睿智,您掌握着实权让他担着虚名,这可不是什么吉祥事。您啊,赶快交出大权,好好享享清福,这多好啊!
两道奏折一上,可把晏殊吓坏了。晏殊对他一通指责:范仲淹,你就是这么报答我的吗?你得罪了太后,作为举荐人我也得受牵连啊!你说的那些仪式啊、还政啊,这中间的道理大臣们谁不懂啊,可这么多年谁站出来了?偏偏就你行!你知道大家怎么评价你吗?“非忠非直”“好奇邀名”!你这么做不是出于忠,不是因为直,只是沽名钓誉,想用特别的手段引起太后的注意罢了!范仲淹听到这儿想要辩白,晏殊一挥手打断他:
别说了,我可不想与众人为敌。晏殊此人,为人正直、为国公忠、唯才是举是他优秀的一面,而他的另一面则是处事圆滑,从不会迎难而上,不避风险地去担当一件事。正如他的门生欧阳修在挽词中所写的那样:“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范仲淹的言行,他真的无法理解,所以是真的生气了。范仲淹心里也憋得慌,别人误解他可以不在乎,晏殊可是自己的恩人、自己心目中认定要毕生尊敬的师长,且事关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一定要把理说个清清楚楚。于是,洋洋洒洒,范仲淹就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叫作《上资政晏侍郎书》,信中与晏殊推心置腹,引古比今,非常精彩。
范仲淹说,我“信圣人之书,师古人之行,上诚于君,下诚于民”,如果说我的言行喜欢标新立异是错误的,那么古代那些圣贤的所作所为,比如:伊尹为了吸引汤王,充作陪嫁之臣,背着鼎给汤王讲五味调和;姜太公为了得到周文王赏识,用直钩钓鱼;孔子在夹谷之会当众诛杀嘲笑鲁定公的优伶而受到鲁国尊重;管仲做了齐桓公的俘虏却最终助他称霸;蔺相如在秦国夺回和氏璧;诸葛亮在草庐等候刘先主……不都是“奇行”吗?我做的与他们相比还远远不够呢。如果说我所做的是为了捞取名声,那么古代圣人正是通过宣传名教才教化天下的啊。……如果人人都不爱名,那么圣人教化之工具就失去作用了啊。经书上说,“立身扬名”,又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又说“耻没世而名不称”,还说“荣名以为宝”。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教化之道在名之后,古代圣贤,哪一个不是名垂千古呢?我离他们还差得远呢……再来说礼,古代先王制礼,并不是为满足一时之需,而是为了长远的利益。……礼乐等可以因时而变,而帝王名器之类则是如同乾坤一般确定无疑的,哪有什么变化沿革之说?……
最后范仲淹说,我这个人“不以富贵屈其身,不以贫贱移其心”。如果朝廷重用我,我一定会比今天做得更好,也不会辜负您一番举荐之恩;可是,如果您真正喜欢的是“少言少过自全”的人,全天下能找到无数那样的人,您又何必举荐我呢?
这一篇文章,既是写给晏殊的,也是写给范仲淹自己的。这是他自己为人为官的准则。
范仲淹是中国古代士君子文化培育的一位真正的君子,从开始做官的那一刻起,他要的都不是个人的名与利,而是天下的利与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人格的底色,“民为贵,君为轻”是他为官行事的大道。而当执着的信念遇到暴君、奸臣,他会挺身而出,不惧冲突、不畏高压,可以面折廷争、冒死直谏,从不顾个人荣辱安危!
上了《乞太后还政奏》后,范仲淹等了很长时间,宫中却并未传来任何消息。他不觉略感伤感:毕竟自己目前人微言轻,刘太后压根儿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儿。既然这样,我只好辞去京官到地方去了。他立即写了个报告,要求下放。这次倒很快得到了回复,四十一岁的范仲淹在京城待了不到两年,就被贬出京,担任河中府通判。
宋代的河中府在今山西永济一带。通判是个州级官员,副职,辅助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那些兵民、钱谷、*、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
须通判联署才能生效。通判还有监察官吏之权,号称“监州”。其实看起来,这个工作比秘阁校理更有实权。由此也能看出,宋朝对于大臣还是比较宽容的。明清时代如果有官员敢向皇帝、太后说出那样的话来,即使死罪能免,牢狱之灾肯定是难逃的了。
离京前,秘阁同事们到城门外为范仲淹设酒饯别。他神色自若,同事们笑说“范君此行极光”,意思是说,范大人虽然是被贬,但您的所作所为其实是极光耀的啊!
这是范仲淹与宋朝中枢权力的第一次碰撞。他身上那种不计个人前程,只问事情之理的刚正气节已经显露无遗。他心中的理想是实现儒家经典中所描述的礼制社会,但在现实中,读过“六经”的儒生从政后,大都转向了追求功名富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失去了曾经的理想和追求,范仲淹反而显得不合时宜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