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98276
9000余首。其中,专门训子或者言及教子的就有191首之多。他将吴郡陆氏一族的儒雅继世,自己做人、做学、做官的智慧灵光注入诗中。字里行间,既洋溢着这位爱国诗人热忱的报国之心,又饱含着一位慈祥的老者对子孙们的浓浓亲情。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和言行规范中有记挂、有担心、有劝勉,至情殷切的谆谆教诲背后分明是一份血浓于水的关爱。
《贵学重德示儿知: 陆游与陆氏家风》是“名人家风丛书”中的一本,重点叙述了南宋爱国词人陆游家族的家风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本书共分五章,具体内容包括“赤心报国”“嗜学读书”“居官忠廉”“世守农桑”“贵德兼艺”。
陆游家风的形成以陆游的《示儿知》开始,并由此形成了陆氏家族的家风、家训,陆氏家风主要有谨孝悌,位卑未敢忘忧国,世守诗书为业,勤俭持家等。陆游开创的陆氏家风,不仅对当时陆氏家族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当下家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引 言 1
第一章 赤心报国 3
第一节 父辈激儿爱国心 5
第二节 一身报国有万死 14
第三节 家祭如何告乃翁 22
第二章 嗜书笃学 33
第一节 我今仅守诗书业 35
第二节 七世相传一束书 48
第三节 不及同君叩老师 64
第四节 莫改家传折角巾 75
第三章 居官忠廉 81
第一节 我年十六游名场 83
第二节 位卑未敢忘国忧 95
第三节 长成勉作功名计 109
第四章 世守农桑 115
第一节 春耕秋钓旧家风 117
第二节 白首为农信乐哉 120
第三节 愿儿力耕足衣食 131
第五章 贵德艺兼 139
第一节 唯要闭门修孝悌 142
第二节 从来简俭作家风 151
第三节 遥遥桑苎家风在 164
第四节 勿与浮薄者游处 175
第五节 棋子声疏识苦心 183
第六节 心空万象提寸管 189
参考文献 197
总 序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性格。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气。这样一种看不见的风尚习惯、摸不着的精神风貌,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
“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的诗中。与潘岳有“双璧”之称的夏侯湛,自恃文才超群,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成篇。潘岳为与友人唱和,写作了《家风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勉。
“家风”又称“门风”,这个词语在西晋出现并在随后流行,显然和“士族”“世族”“势族”“大族”“世家大族”成为社会上的统治力量有关。无论是以宗族为根基、以武力为特质的地方豪族,还是以官宦为标志、以文化为表征的名家大姓,他们政治上累世贵显,经济上广占土地,文化上世传家学,垄断了全社会的主要资源。除通过九品中正制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之外,他们还自矜门户、标树家风,用以抵御皇权和寒人的侵渔。正因为如此,两晋以后,这个词语渐次流行。从发轫之初,
“家风”就往往和“门风”互用。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作一个家庭的传统、一个家庭的文化。
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淀,就形成不了传统。在《论传统》的作者希尔斯看来,至少要持续三代人,才能成为传统。尽管世代本身的长短不一,但无论是信仰还是行动范式要成为传统,至少需要三代人的两次延传。家风作为特定家庭的传统,是该家庭长时期历史汰选、传统沉淀的结果,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在历史文献中,“家风”或与“世德”共举,或与“世业”并称,足见家风有别于时尚,而与“世”即很多年代、好几辈子紧密关联。在时间上持续的短暂性是时尚的特征,而家风则是历经延传并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孙后代身上一再出现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含对传统的继承。如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家风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家风。实际上,这只是说者的一种期许、一种渴盼,家风本身并不蕴含这样的意味。否则,“良好家风”就是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正如“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一样,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它完全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跋扈凶横。如同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风习我们称之为校风、班风,而校风有好坏之分,班风有高下之别,并不总是值得弘扬一样,家风同样也有不良的,并不都是传家宝。正因为如此,对家风或门风则就既有称誉,也有贬损。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
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
的确,家风的特征在前现代、在乡村社会、在大家庭中表现得十分鲜明,格外生动,而在现代城市家庭中却不那么明显。但是,只要一个组织存在,就会有这个组织的文化,特别是这个组织如果有历史的厚重,有传统的积淀,就更是如此。作为家庭的文化,家风是附丽于家庭而存在的,
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风。家风并不必然会因为农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丧失,或者说,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情势的变化,家风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变化,但家风仍然会存在。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的当今社会,人们感叹“家风”的荡然无存,其实是指家庭所秉持的“只耕田,只读书,自然富贵;不欠债,不健讼,何等安宁”
这样一些古典原则的式微,是指“耕读两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俭二字,勤能创业俭能盈”这样一些传统内容的沦落,是“志欲光前,惟是诗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传家”这样一些旧时理念的散淡,而不是家风本身的消逝。
此外,家风不同于家规。虽然这两个词都与家庭教育相关,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差异。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仪、家教、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行于口头、针对性强的具体教诫,是见诸家书、目的明确的谆谆训诲,是载诸家谱、可供讽诵的文本规条。家规可以有多种分类,如: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教诫活动的家规和文献形式的家规两种;根据内容,则可以分为针对一人一事、起因明确、内容具体、结果显豁的非规范性家规和针对整个人生、涉及方方面面的规范性家规。有的家规,着重家庭子弟的道德修养,教授为人处世要法;有的家规,集中居家治生,以至是祠堂、义庄、学塾等的管理规条。但无论如何,相对于家风,家规一个总的特点是有形的,是可视可见的。
一个家庭的家风有别于这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它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
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历史文献中的“渐渍家风”,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家规看作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同。这一报道对于引导人们自觉省思,培植良好的家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夯实家庭这一社会的堡垒,进而培养全社会的良风美俗,疗治现今社会的乱象,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用心,《寻根》杂志主编郑强胜代表大象出版社,约请我主编这套“名人家风丛书”。
第一辑十种出版之后,广受读者好评、社会欢迎。众多媒体都曾予以推荐,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入选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50种图书推荐目录,出版社也一印再印。受这种情势鼓舞,强胜兄按此前我们商议好的计划,不失时机地敦促我们启动了第二辑的编写工作。2016年5月18日,他给我发来了《“名人家风丛书”第二辑编写建议》,第二辑的编写工作由此启动。
受201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于丹教授的邀请,我担任了这一课题子课题“当代中国伦理文明与家教门风的重建”的负责人一职。本辑十种的编写,也是该子课题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并受到了该课题的资助,王立刚居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辑的编写者,依然主要是我的学生,也吸纳了个别对此有热情、有研究的朋友参加。由于时间仓促,特别是水平所限,其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诚挚地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们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徐梓
2018年1月
家传文化的盛衰对于世家大族的重要意义在于:“一个大门第,绝非全赖于外在之权势与财力,而能保泰盈达于数百年之久;更非清虚与奢汰,所能使闺门雍睦,子弟循谨,维持此门户于不衰。当时极重家教门风,孝弟妇德,皆从两汉儒学传来。诗文艺术,皆有卓越之造诣;经史著述,亦灿然可观;品德高洁,堪称中国史上第一、第二流人物者,亦复多有。”(钱穆:《国史大纲》)
陆游深谙此道,因为他曾认真研究过晁氏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文学、文化盛族,观察其家族繁衍兴旺的原因,更重视家学、学业的传承对保持家族长盛不衰、门风不坠、绵延久远的意义。
陆游为晁冲之姐之外孙,从其父母那里获悉许多有关晁氏讲究风操、诵诗习文的逸闻趣事。他在《晁伯咎诗集序》中云:
盖晁氏自文元公以大手笔用于祥符、天禧间,方吾宋极盛时,封泰山,礼百神,歌颂德业,冶金伐石,极文章翰墨之用。汪洋渟滀,五世百余年,文献相望,以及建炎、绍兴,公独殿其后。又少时所交,
皆中州名胜,讲习磨砻之益深矣。是岂窭书生闻见局陋者敢望其涯哉!伯咎学问赡博,胸中恢疏,勇于为义,视死生祸福无如也。至他文亦皆豪奇,不独其诗可贵,尚力求而尽传之。
晁迥为真宗所重用,之后晁氏累代诗书传家,此风即自他而起。从宋初至南宋的两百年间,晁氏一门三支连绵数代,“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产生了以晁迥、晁补之、晁冲之、晁公武为代表的一批知名文人作家。“盖养以文元之事业(晁迥),而畅以太史之风骚(晁无咎),景迂之道数以根其中(晁以道),崇福之词华以丽其外(晁之道)。”晁氏家族允推两宋首屈一指的文学世家。在陆游看来,晁公迈文学上的建树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就是深厚的家学渊源,另一个就是他年青时候在京城一带的交游、学习。
陆游受到晁氏门风间接的熏陶,他注意研究过晁氏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文学、文化盛族,观察其家族的繁衍兴旺的原因,更重视家学、学业的承传对保持家族长盛不衰、门风不坠、绵延久远的意义。对此,从小即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陆游,是深有感受的。
虽然生逢乱世,但是出身于书香之家的陆游,其幼年的启蒙教育受到相当的重视。对于陆游的童稚发蒙并将其琢璞成玉,父亲陆宰的身教和家族环境的陶冶,其助力不可谓不大。他曾说:“吾幼从父师,所患经不明。”年少的陆游在父亲的指导下,主要还是在经书上下功夫,这是当时儒生的根本之学。古代的儒生研习经书,不仅仅对经书的学习或作为科考的手段,更重要的在于它是一种教化的方式,儒生能通过对经书的学习传习“圣人之操”。
父母对小小的陆游也是寄予厚望的,从陆游的名字中,就可见父母的用心。
生活在宋代的陆宰,在为儿子取名的时候,是沿用长幼亲疏、昭穆有序的原则,按“宗行第”辈分取名。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一种独特的习俗制度——昭穆制。今天知道这一习俗的人也许不多了,但它在中国的名字文化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学术界似乎有一种普遍的看法,昭穆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初期,是宗法制度的一项主要内容。所谓“昭穆制度”,系指古人祖先墓葬的次序、神位在宗庙中的班次和祭祀中族人位置的排列,为始祖居中,以下父、子、孙等递分昭穆依次排列,昭的位次在左,穆的位次在右,即父在左,子在右,孙在左,曾孙在右,依此类推,把始祖以下的同一宗族的许多世代的男子,按一昭一穆的次序轮流排列。
按照《周礼•春官•冢人》记载,昭穆是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先王之葬居中,昭、穆分别为左、右,而且祭祀时,子孙也按照这种规定排列。《礼记•祭统》说:“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从此引申开,昭穆在过去讲究尊卑长幼之亲属关系的宗族社会里,也泛称一般宗族的辈分。
至今还有人按照昭穆制来取名,构成中国人姓名特有的辈行现象:不同辈分的人,名字体现出纵向的、前后相继的关系;相同辈分的人,名字体现出横向的、平行配合的关系。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一个比较庞大的宗族组织内,能够做到尊卑有伦、长幼有序,世系有条不紊。
一般族谱中有关于以字序辈的记载部分,其资料多是一些富有训勉与期许内涵的诗句,而所制定的文字正是族人为新生儿取名时,可以作为世代遵循的重要依据,因为只有透过它,才能达到为族人定尊卑、序伦常之功能。生活在宋代的陆宰,在为儿子取名的时候,也沿用长幼亲疏、昭穆有序的原则,按“宗行第”辈分取名。
从谱系考虑,陆家有自己的字辈谱,到了陆游这一辈,统一的字辈标志应在偏旁部首上体现出来,从偏旁“水”。古人取名时往往还联系着身世,陆游生在淮水边上,如果父亲从这两方面考虑,陆游的名也许会被取作“淮”。但是陆宰的远房从兄陆宣,早在宣和二年(1120)生下第四子,取名为“淮”,陆宰自然不能重复取此名了。
名字既留下了家族血统的烙印,又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陆宰捻着胡须,斟酌推敲,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决定以被奉为中国文学史上诗词“婉约派”之宗的秦观的字“少游”作为孩子的名。生非同世的两人,名与字恰恰是对易的这种巧合并非偶然,是事出有因的。宋人有这样一个传说,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陆放翁”条谓:“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韦居安《梅诗话》卷中亦载梦生之说。陆游母亲因梦见秦观而生陆游,迷信地以为是秦观投胎,因此以秦观的名和字分别作陆游的字和名。正如陆游在《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中所云:“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陆游的名与秦观的字中的“游”字正相同,而陆游的字——“务观”,与秦观的名中的“观”字也正相同。
秦观(1049—1100),原字太虚,后改字少游。秦观的父亲秦元化曾在太学学习,对两位学友——海陵人王观及其堂弟王觌的才华,极为褒扬,称其有高才力学,力学从文,文士没有能与他相比的。秦元化佩服王观、王觌兄弟的高才力学,于是以王观及其从弟的大名,分别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即秦观、秦觌。
孔颖达为《礼记•檀弓》的“幼名,冠字”作疏,幼名乃“生若无名,
不可分别。故始生三月而加名”,冠字乃“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古代男子一般在十五岁即可冠字,而秦观是在弱冠之后。秦观在两次应举不中的情况下,有鉴于孙莘老、苏轼所经历的官场风波,
“不待蹈险而悔及之”,重新选择了这样的人生道路:“愿还四方之事,
归老邑里,如马少游”,并声称“改字少游,以识吾过”。由此可知,秦观少年倜傥,仰慕汉代马少游的淡泊为人,不愿求名利而自苦。
古人强调“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给其子女取名一般都是十分慎重的。陆游的父母将心中所盼,寄托于儿子的姓名。以秦观的名字给陆游取名,这既表现了父母对陆游的厚望,希冀陆游读书仕进、出人头地的衷肠,也是对他的鞭策,充分体现出父辈勉励儿子成为才高学厚之良才的良苦用心。
在陆游的家庭教育中,不独父训,母教亦有素。“先亲爱我读书声, 追慕慈颜涕每倾。”(陆游:《读书》)陆游的母亲唐氏秉承了丈夫的心意,融入了自己的才学与心血课督子弟。陆夫人出身名门,父亲是唐义问,祖父是北宋神宗熙宁初参知政事唐介。陆夫人颇有大家闺秀的风度,
个性果敢坚毅而又仁慈善良,像孟子的母亲又严又慈,在注重自身以德守之的同时,肩负着对后代的德才教育的重任。
在父母的精心调教和悉心引导下,陆游学业进步极快,七岁的时候就能按题赋句。宋人叶釐所著《爱日斋丛钞》(《丛书集成》本)卷二记载:“左丞之孙,是为务观待制,甫七岁,父少师指乌命赋。遽对曰:‘穷达得非吾有命,吉凶谁谓汝前知?’事见家语。……吾乡陆氏,最称故家,诗礼之泽深矣。世以颖悟早闻于时,亦盛事也。”
陆游的族伯父陆彦远,治学极精,熟知礼典,乃乡校之师。陆游回忆道:“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堂堂韩有功,英概今可想。从父有彦远,早以直自养。始终临川学,力守非有党。纷纷名佗师,有泚在其颡。
二公生气存,千载可畏仰。”(陆游:《斋中杂兴十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韵》)陆游在正式入学之后,伯父以王安石学说进行教育。其中,陆彦远还将王安石讲《礼记》“曾参易箦”一节,仔细讲给陆游听,这给陆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子的弟子曾参病情严重,卧床不起。他的学生和儿子近身侍疾,弟子乐正子春坐在床下,两个儿子曾元和曾申坐在脚边,童仆坐在墙角,手拿烛火照明。
童仆说:“您用的席子真是华丽光洁!这是大夫用的竹席吗?”乐正子春说:“不要说了!”曾子听了童仆的话,猛然惊悟,突然睁开眼,说:“对,这是季孙先生送的,我还没来得及换下来。元儿,赶快把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当时,正值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制度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原来周代实行的严格的等级礼制已经开始瓦解,鲁大夫季孙把只有大夫才能享用的华美光泽的席子,送给未曾做过大夫的曾参,但是曾参仍然恪守礼制的严谨作风。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经很重了,现在不能换。请等到天亮,再让我恭敬地为您老人家换掉它。”曾子说:“你爱我还不如这个童仆。君子爱别人注重品德,小人爱别人则是纵容迁就。我现在还求什么呢?我只求合于正礼而死,这就可以了。”众人听罢,抬起曾子,换了席子,又把他抬回床上,还没有安卧,他就去世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