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99778
一 和谐发展与社会建设研究
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的文化生态思考
彰显中原伦理精神,构建河南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支撑
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式和途径
刍论社会学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举措与方式
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
社会学的想象力
和谐的伦理蕴含及实践品质
加强社会建设,实现和谐发展
我国社会文化创新能力培育探讨
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加强和完善河南社区管理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发展观及其当代发展
略论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学意蕴
在破解民生难题中提高我国民生建设的质量及效能
论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学理论建构
南水北调对中原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应研究
二 爱情婚姻家庭研究
第三者插足的主要社会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伦理思想
爱情与家庭生活
家庭题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价值取向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爱情观的发展
大众文化中的情爱错觉
当代爱情心理变异的成因、特征及其消解
论青年与爱情文明建设
论爱情伦理的建构和爱情伦理教育的意义
营造幸福婚姻的文化路径
儒学、基督教与婚爱文化
提高家庭美德建设成效的思考与建议
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认识误区、伦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新型城镇化要求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托夫勒婚恋家庭观的基本内涵、主要缺陷及借鉴价值
女性在建设现代家庭伦理道德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妇女研究
论妇女观的特色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论西方女权主义思潮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社会性别分析的思想意义和实践价值
我国存在某些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探析
给予孤寡老年女性以家庭式关怀
马克思妇女人权伦理理念解析
略论妇女民生改善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关于我国妇女发展的理性思考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妇女发展的理性思考
自序
我于1970年年底考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被分配至哲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82年3-6月,被院方派至武汉社会学研究班学习社会学,又于1986年7-8月被派至桂林伦理学研究班学习社会伦理学。那一时期,社会学和伦理学刚刚恢复,亟待充实相关研究人员。顺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和不少原来从事文、史、哲研究的科研人员转至与现实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社会伦理学,从事恋爱婚姻家庭伦理研究。本来,哲学就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能够为其他学科提供依据和支撑,同时也能为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提供科学指导。所以,我研究方向的这一转变总体上比较顺畅,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为何我对恋爱婚姻家庭伦理情有独钟呢?回想起来,这大概与1980年9月颁布修改后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所引发的婚姻伦理争论,以及与当时恋爱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关。由于恋爱婚姻家庭问题与妇女儿童问题、老人问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自然而然地我的研究兴趣也就延伸至这些方面。这一阶段,社会上产生了对“遇罗锦离婚案”“第三者插足”“二保一”“妇女回家”“妇女阶段就业”等事件引发的问题的争论,正是这些争论引发我的思考,促使我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去寻求思想理论上的答案。同时,这一时期,围绕“婚外恋”“离婚潮”“妇女就业”“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出生性别比失衡”“城乡弱势女性群体”“人口老龄化”及人口均衡发展问题,我也在全省城乡进行了大量社会调查活动,相应地也就写出一些涉及这方面内容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当然,这一时期,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我也就社会伦理学研究及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有关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2007年12月,我被调入刚刚组建的社会发展研究所工作。面临新的工作环境及新的科研任务,又适逢院里加大科研转型力度,自然而然地我就给自己定下了科研转型的目标任务,即从微观及中观视角对具体问题的质性研究,转向在社会变迁及社会转型大背景下较为宏观的理论研究,譬如和谐社会建设研究、基本民生建设研究、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等。说实在的,对于新的研究领域,一开始我真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着实存在“本领恐慌”问题。由于时间紧迫,我只能在干中学,并且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抓紧补课。多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先后对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路和对策、全面提高社会治理创新水平、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学理论建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妇女发展、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生育政策调整、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综合治理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国内一些报刊杂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类文章中的观点和看法有些比较成熟,顺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潮流且具有一定的学理性和思想性,但有些观点和看法则不太成熟,或
学理性和思想性尚浅,或前瞻性和创造性不足,或流于一般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鉴于此,我对近年来发表的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的一些探讨性文章,此次基本上没有将其选入文集。
回顾自己所走过的科研历程,我总的感受是“知识积累和善于学习是理论创新的前提”,而“深入基层和联系实际则是科研能力赖以提升的要件”。没有对古今中外思想大家和文化大师经典著作持之以恒地阅读、分析和思考,任何思想理论方面的创新则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往能使我们文化视野更广、理性自觉意识更强、思想道德境界更高,少走那些不必要的弯路。同时,只有向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人请教自己所不懂或似懂非懂的事物,才能博采各家之长以补自身之短,从中获取创作的智慧和灵感。至于深入基层
和联系实际,更是我们在人生价值上实现从“职业型”学者向“济世型”学者精神提升的必要途径。综观这两大方面,本文集所收录的文章均有不足之处,所以在此仅仅作为“抛砖引玉”之作。能够带给后来者以点滴启发,笔者也就十分欣慰了。后,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工作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以及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正是在他们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下,我才能在科研方面取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成果。三十四年来,作为这一温暖如春的大集体中的一员,我受益匪浅,深感荣幸。面对年复一年培育我逐步成长的这一温馨家园,本人心中唯有感激之情。唯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蒸蒸日上,兴旺发达!同时,我也要感谢妻子廖如兰,多年来,正是受益于她的鼓励和支持,我在科研上才能有所收获。
周全德
2018年10月于郑州
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伦理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学》一书,以其透彻的实例、深邃的观察力,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家庭伦理的思想,给我们以有益的教育和启迪。
他提倡家庭中爱的启蒙和教育,坚决反对对人的冷漠无情和麻木不仁。他断定对人漠不关心的人,不会有真正的个性,对人漠不关心会使心灵日趋空虚,必然导致道德堕落。在他的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心、对人的赞颂,体现着人道主义的巨大感化力量。他真挚地认为人的原则就是要以人的眼光来看待人,而心灵的麻痹,就是对人的冷酷无情;人的原则体现在家庭生活中就应当做到家庭成员之间细微、真诚、敏锐地体贴。总体而论,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由于家庭本身意味着人的多重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精神的社会关系、人自身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综合,其幸福和美满尤其需要人们用智慧和情感去精心培育。具体来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是要爱戴地、尊敬地纪念死去的老人;二是丈夫要以刚强的、高尚的男人气度和眼光来看待做了母亲的妻子,并且认为上述这些就是家庭赖以支持的精神力量。
夫妻之间的真挚爱情是和睦家庭的基石,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物理学家、数学家或其他专业领域的名家,而是所有的人都可能成为父母、丈夫或妻子,这是谁也回避不了的一个人生课题。教人以生活中的这些实际知识远比十分深奥的数理化知识重要。因此,对婚姻、家庭知识的藐视,不是无知,就是道德和精神发育水平的低下所致。他得出结论,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真心地喜爱自己的妻子,因为在父母相依为命、相亲相爱着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然心地温和善良,宁静而心灵健康,真诚地相信人的美好。在我们今天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实际上远不是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能当个好父亲、好母亲的。往往夫妻双方囿于自己的意见纠纷,小至吵闹,大至离婚,全不顾如此做会给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多么难以磨灭的阴影。为了孩子,父母应当彼此忍让彼此和睦相处,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话是不无教益的。
他把家庭定义为人们多方面关系(即经济的、道德的、精神—心理的、美学的)的基层细胞,它的琴瑟和谐要靠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的力量去培育。在劳动教育中,他主张用日常生活劳动的细节对人进行教育的智慧,这是其他任何东西代替不了的。因为人的劳动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着他的成功与幸福,因为人们能在自己的劳动果实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及体力的创造力,这些也是其他任何东西代替不了的。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及观察经验,把劳动教育作用归纳为几点:1.父母不断辛勤劳动的家庭将成为对孩子进行情感、道德教育的学校。2.家务劳动在家庭里是人们相互关系修养的基础。3.手脑并用的劳动更易于发展人们的创造性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感。4.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5.谁于早期童年时代能够在自己劳动中认识自己,谁就能真正获得人的高尚风格和品质。对于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相信它应寓于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对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追求中,而不能仅限于在球场、跳舞场、台球台子等文化娱乐场所的安置得当上,更不能寄希望于这样做青少年就会减少犯罪率。原因是,道德上的坚强意志力以及对坏事的抵抗力并不决定于跳舞场、台球台子等文化娱乐场所,而取决于明确的生活目的和高尚的、丰富的精神需求。他指出,增强家庭成员的审美感受、体验,忌单调无味的活动,
因为单调无味的活动对人美好感情及智力的发展是一种可怕的障碍。他还指出,一位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有文化的、有广泛的社交兴趣的、有自尊心的、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的、有严格要求和百折不挠精神的、对坏事不妥协和不容忍的母亲,在家庭中应该是道德和精神上的主宰和领导者,同时也是美的化身,这所具有的教育力量是有些东西无可比拟的。对于艺术教育,他也相当关注。他主张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带领孩子进入美好的自然界中。要使孩子看看花朵的盛开和凋谢,蜜蜂是怎样采蜜的,雪花又是怎么像神话中的巧匠所雕刻的那样。让他们迷恋地去观看那些在晨雾中耸立在他们面前的城市或村镇,观看那彩虹惊人的闪变和那波浪翻滚的金色麦苗。苏霍姆林斯基敏锐地感觉到,从一个孩子如何对待鸟、花、树木,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道德,这个孩子对人的态度,由此提醒家长们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对实际生活中美好事物细微的感受力。
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义务责任感,是苏霍姆林斯基家庭伦理思想的一大特色,他多次强调,有关人类愿望的文化修养问题应放在位。他提出一个人婚后是否善于生活,就是看一个人是否善于去爱、去尊敬和体贴他(她)身旁的人;能否善于掌握、控制自己的欲望,能否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其他人而放弃自己部分愿望。他总结出人类的爱是心灵和肉体、智慧和思想、幸福和义务的结合,它把人带向喜悦和愉快,同时也带向困难、复杂、重大的人类义务中去。他说爱的教育力量,就是指完成完美的人的义务,爱就意味着用心灵去体会别人细微的精神需要。他还坚信,义务感———这是人内心的审判者,激起天良的重要的兴奋剂。义务感对天良来说,好比独木舟上的舵和桨。没有义务就没有天良,就没有高尚的人的原则。一个人如果在崇高的人的义务中没有自己的亲身体验,他就不会得到真正的人的幸福和生活的欢乐,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幸福有赖于他人的劳动,也就不会产生感激之情。
苏霍姆林斯基上述这些精心阐发的观点,对于建立和维护正常的家庭关系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过着和睦的生活。但是,这些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人们辛勤的劳动汗水去浇灌。作为父母,怎样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和子女的关系,怎样尽到对父母的责任,这些都不是一句空话能解决了的。读一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家长教育学》,对我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些关系无疑是很有裨益的。
(原载《道德与文明》1985年第6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