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8158315
有关《红楼梦》成书的研究是“红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很多红学爱好者以为这方面的研究会很枯燥,其实不然,不但有意思,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乐趣,尤其是真正搞懂了其中的奥秘后,会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实际上,这个领域里真是“遍地黄金”。
在研究的过程中,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成书问题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并将这些结果互相参照和验证,令结论显得更加丰富,也更有创意,更加深入地领略出成书增删过程中的意图,甚至可以清晰辨别出曹雪芹“增删五次”的大致过程,破解了书中的诸多秘密,也让书中很多矛盾和匪夷所思的地方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壹 《红楼梦》中的那些避无可避Bug
一 黛玉进贾府时的年龄002
二 秦可卿和贾瑞故事的时间线错乱006
三 宝钗的年龄到底应该多大008
四 香菱的年龄为什么偏小012
五 宝玉的年龄忽大忽小013
六 袭人到底比宝玉大多少016
七 黛玉年龄的错乱017
八 王熙凤的年龄错乱019
九 元春的年龄比宝玉大多少021
十 永远长不大的巧姐022
十一 贾母的年龄024
十二 薛姨妈有两个生日025
十三 李嬷嬷的年龄严重偏老027
十四 奇怪的四月二十六日028
十五 第三回的回目矛盾030
十六 惜春的古怪年龄031
十七 贾赦家到底在哪儿032
十八 贾琏为什么被称为『二爷』034
十九 『二尤』故事的时间错乱035
二十 冬寒十月到底是几月038
二十一 金陵十二钗正钗名单039
二十二 晴雯为何敢欺负小红042
二十三 晴雯的悲剧是否与袭人有关044
二十四 神秘的贾蓉之妻050
二十五 重复引用的诗句和俗语051
二十六 鲍二是哪个府里的054
二十七 多姑娘和灯姑娘055
二十八 贾家到底在哪里056
二十九 若隐若现的檀云060
三十 黛玉家的财产哪儿去了061
三十一 芳官改名的奇怪现象063
三十二 人名的奇怪现象065
三十三 从三月中浣到四月二十六日068
三十四 宝钗真的在远着宝玉吗069
三十五 凤姐与板儿关系071
三十六 柳湘莲与秦钟是怎么认识的072
三十七 《芙蓉儿女诔》中的古怪073
三十八 倒霉的茜雪076
三十九 蘅芜君和潇湘妃子078
四十 《葬花吟》与《桃花行》079
四十一 绛芸轩还是紫芸轩?081
四十二 宝玉真的不读书吗083
四十三 贾母为何对湘云很冷淡086
贰 《红楼梦》成书研究
一 宝玉与石头的关系090
二 此书不是一人创作的099
三 黛玉进贾府的年龄107
四 第九回到第十八回114
五 黛玉何时丧父121
六 增删的配套情节125
七 甄士隐和贾雨村130
八 宝钗的早死与晚死134
九 元春内容的增删138
十 巧姐与刘姥姥145
十一 富察·明义看到的本子153
十二 增加十回的前因后果159
十三 芹溪的增删170
十四 加入『二尤』故事的证据177
十五 尴尬的第七十回190
十六 『三春』与四个元宵节197
十七 第四个元宵节之后202
十八 司棋故事的奇怪之处211
十九 宝玉生日的前因后果217
二十 贾政出差大有内涵222
二十一 茗烟与焙茗的玄机230
二十二 第二十五回的插入239
二十三 拼接的痕迹252
二十四 湘云故事的更改257
二十五 巧姐的年龄问题272
二十六 宁国府的来龙去脉276
二十七 贾家家败的原因286
二十八 林四娘的故事的增入292
二十九 第一次增删296
三十 第二次增删306
三十一 第三次增删312
三十二 第四次增删317
三十三 第五次增删321
后记
前言
有关《红楼梦》成书的研究是“红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很多红学爱好者以为这方面的研究会很枯燥,其实不然,不但有意思,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乐趣,尤其是真正搞懂了其中的奥秘后,会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实际上,这个领域里真是“遍地黄金”。“红学”界的老前辈已对成书问题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为今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这也让本人受益匪浅,少走了不少弯路,对此,本人表示衷心感谢。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本人对作者的构思和写作方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因而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成书问题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并将这些结果互相参照和验证,令本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丰富,也更有创意。本人从事IT开发类的工作,因而有着较强的逻辑性思维,这让我的研究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在成书领域很快有了一系列非常可喜的发现,更加深入地领略出作者增删过程中的很多意图,甚至可以清晰辨别出曹雪芹“增删五次”的大致过程,破解了书中的诸多秘密,也让书中很多矛盾和匪夷所思的地方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红楼梦》中出现的各种瑕疵和矛盾,本人借用IT的术数称之为“Bug”,尽可能列出书中各种奇怪、不合理的现象,让大家体会到此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第二部分主要以成书研究为主,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运用强大的逻辑推理,并以各种可靠的证据为基础,将曹雪芹“增删五次”的过程科学地论证出来,并尽可能逐一对书中那些瑕疵和矛盾给出合理的解释,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但大方向应该不会有误。这些成果可以帮助大家更准确、深入地理解此书,从而避免一些方向性的错误,无论您从属于哪个“红学”流派,相信都会从中得到很多启发,甚至会彻底推翻之前已经得出的理论,也未可知!
本书中引用的《红楼梦》原文,如未经特别指明,则主要来自“庚辰本”。
壹 《红楼梦》中的那些避无可避Bug
《红楼梦》是古今天下第一奇书,不仅故事异彩纷呈,其中的矛盾和混乱现象也非常严重,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更乱,让人相当困惑。在“甲戌本”中有一条批语提到:“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书中这么多奇怪的矛盾,乃至错误也是作者有意为之的?最为突出的就是人物年龄和时间顺序上的矛盾之处,人们争论了几百年也没有定论,看似无解。“红学”研究过程中,“挑毛病”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书中的毛病实在太多。有人认为这是古旧书的通病;也有人认为其中大有深意,于是开始无限遐想,希望从中索隐出明清时期的各种秘史;还有人认为作者借助“矛盾”来塑造人物,乃曹氏独创,借用“太平闲人”张新之的话来说,就是“故意以矛盾见长也”;更多人认为这可能是作者“增删五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书中出现的这些矛盾点简单地推到一个“梦”字上——“梦”自然不可能那么精准,所以读者也不用过于较真。然而,如果要深入研究“红学”,我们就不能回避这些问题,实际上,这些矛盾对于《红楼梦》成书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就像一块块闪光的金子般默默地藏于泥土之中,一旦被发掘出来,会让我们对此书的认识有一个质的飞跃。
一 黛玉进贾府时的年龄
黛玉是几岁进贾府的?这一直是“红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一桩大大的悬案。对此,书中有着相当矛盾又十分明确的交代。第二回里提到:“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然后又说“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此时,黛玉肯定是六岁,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故事里提到宝玉“如今长了七八岁”。在第三回里,黛玉也说过:“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这说明,此时宝玉确实应该是七八岁的样子。第三回,黛玉进贾府,王熙凤问其年龄一节,多数《红楼梦》的钞本对此避而不答,然而在“己卯本”和“梦稿本”中却多出黛玉的回答:
(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黛玉答道:“十三岁了。”
黛玉怎么一下子大了七岁?难道她在进贾府的路上走了七年?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从黛玉丧母到进贾府之间的故事非常连贯,一环套一环,中间没有任何多余的情节容得下七年的时间。黛玉进贾府的时候,丧母的痛苦期还没过去,贾母搂着她还为此一起哭过鼻子:
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这说明贾敏刚刚去世不久,这自然成了黛玉进贾府时最重要的话题。若仔细体会第三回黛玉的表现,不难发现她正值十三岁应是合理的,不但表现得非常懂事,说出的话亦相当得体,而且她提到自己“只上了一年学”,还读了《四书》,这是六岁小儿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第二回出现了一个清代读者写的批语:
女学生侍汤奉药,〖补拙斋侧批:雨村为黛玉师时系五岁,过一年为六岁。其母病时已能侍奉汤药,又能守丧尽礼。吾恐无此奇怪女娃也,五六岁说话多不明白。〗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
六岁的孩童如此懂事,确实是不合理的,不太符合常识。宝玉出场的时候,被描写成“一位年轻的公子”,如果这时他才七八岁的话,该描写就不太合适了。宝玉不但读过《四书》,而且懂得也挺多,看到黛玉总喜欢皱眉的样子马上能够联想到西施,还为她取了“颦颦”的表字,可见,两人的表现都比较成熟,更像是十几岁的样子。既然宝玉比黛玉大一岁,那么,在第三回里,黛玉十三岁、宝玉十四岁应是合理的,却与第二回中提到的黛玉六岁、宝玉七八岁相矛盾。于是,我们发现在第二回和第三回的故事里,黛玉和宝玉各有两个年龄,都有证据支持,到底应该是哪个?怎么会有两个年龄系统?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晚上住的地方也很特别:
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他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他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
黛玉被安排碧纱橱里,宝玉睡在碧纱橱外,所以袭人侍候宝玉睡下后转身进到里面与黛玉聊天。如果这个时候,黛玉十三岁、宝玉十四岁,早已渐通人事,恐怕这样的睡法不太合适。贾家是个极为富贵的大家族,绝对不缺房间,根本没必要如此瞎凑合。第五回一开始有这样的描写: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正因宝黛这时的年龄特别小,所以才能“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书中还有不少描写都支持黛玉六岁进贾府这个年龄系列,比如第二十回里,宝玉对黛玉说过这样的话:
“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
如果黛玉是十三岁进的贾府,那跟宝玉“一桌吃,一床睡”就显得太不合适了。另外,还有很多类似的描写:
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第二十七回)
“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瞎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第二十八回)
薛姨妈劝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第五十七回)
凤姐笑道:“宝玉和他们从小儿在一处混了几年,这自然是宝玉的旧东西。这也不算什么罕事,撂下再往别处去是正经。”(第七十四回)
这些都说明黛玉应该是六岁进的贾府,跟宝玉自幼一起长大。第三回里雪雁出场了:
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
贾母感觉十岁的雪雁甚小,那这一回黛玉是什么样呢?描写如下: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总不会六岁的被称为“小”,十岁的被称为“甚小”吧?如果十岁的雪雁给人感觉“一团孩气”,那黛玉不更得孩气了?可总体上看,黛玉的表现要比雪雁成熟得多,所以怎么看都不像六岁,应该是十三岁。那么,黛玉进贾府时到底应是多大?如果十三岁是合理的,为什么会提到六岁丧母进贾府?如果六岁合理,她又为什么表现得如此成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