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93914

章 东岳庙概述… 001
第二章 东岳庙的建筑… 013
第三章 东岳庙的善会… 023
第四章 东岳大帝… 029
第五章 东岳庙的守护神… 035
第六章 财神… 039
第七章 子孙娘娘… 047
第八章 药神… 067
第九章 瘟疫神… 093
第十章 官职神… 101
第十一章 行业守护神… 119
第十二章 鬼魅神… 139
第十三章 道德神… 149
第十四章 动物神… 155
第十五章 地方神… 167
第十六章 阴司诸神… 177
第十七章 其他神… 189
附录1927年的北岳庙… 201
致谢… 231
参考书目… 233
图片部分… 257
译者后记… 277
不敢自诩这本书是探讨中国宗教的学术著作,也不敢说是对东岳庙全面深入的研究,因为仍然有很多内容需要探索。本书只是对居住在东岳庙附近的施老师的口述内容,以及东岳庙内所供奉诸神的翔实记录。在施老师讲述内容之外,还增加了一些从其他地方获取的补充信息,作为他讲述内容的背景资料,或者是更进一步的解释,抑或是一种对照。是所有人都同意他的观点,居住在东岳庙附近的其他人,对东岳庙里的司或者神都有自己的观点。本书也把这些不同观点收录其中。施老师对我的这种方式没有提出异议,这样,东岳庙的故事就更加完整了。
1930—1932年,我生活在北京,并对东岳庙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眼里,比起北京城里的其他庙宇,光顾这里的百姓要更多一些,东岳庙在他们心目中占有很特别的位置。不管是在节假日还是在平时,我经常会去那里走走。漫步庙区,眼前是许多小祠堂,还有如此多的塑像。于我而言,许多塑像看起来都一模一样(图片XIb)。这些神都是谁?他们曾经做过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来烧香?一天,在中文课上,我问我的老师——施老师,想知道他是否了解关于东岳庙的一些情况。他说,他知道。此外,他还告诉我,他就一直住在东岳庙附
近,并且常常为庙里的道士做抄录。即使他不知道的东西也可以找到答案,因为他可以看到庙里的藏书。于是,我画了一张东岳庙的布局图,记下悬挂在每座殿或司门口上方的名字,然后拿着去问施老师:这座殿是什么?哪位神仙在这里供奉?他负责什么?我把施老师讲的内容都记下来。当他说“这座庙里的神……”的时候,我就开始记录他所说的内容。我用的是现在时态来记录,原因有两点:,那是他讲述时的方式;第二,在他讲述的当下,所说内容是正确的。在他讲述的内容中,也有一些错误,这些都被我略去了。毕竟,民间传说不能取代历史。
关于一些术语,“庙”指的是任何一座供奉着一尊或几尊神的建筑。“司”专指环绕中路的七十二间只有三面墙的小房间中的任意一间。“殿”指的是供奉着一尊神的地方,通常还有一张供桌,上边放有供品,在一个建筑内可能有许多这样的地方。“魂”专指包含在一种物质形态中但又不囿于其中的生命,可能以肉体形式存在,也可能不是。“神”有时候和“魂”一样,是可以享受供奉的“魂”,并且在阴间世界有职位。“鬼”是级别上比“神”低的“魂”,尽管偶尔可以享受供奉,但没有官方职位,他们是游魂、鬼,通常是不受欢迎的一类。“怪”是容易招惹是非的小魔鬼,没有任何级别,通常专指事物的生命,而不是人的生命。
承蒙恩惠,在此,还要表达我的感激之情。首先,感谢施老师,为我讲述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安·班宁(Anne Banningan)承担了本书的录入工作;玛格丽特·布洛克(Marguerite Block)博士和罗依果(Igorde Rachewiltz)博士提供关键阶段的手稿文本;漥德忠(Noritada Kubo)博士提供日文参考资料。本书使用的部分图片由戴何都(Robert des Rotours)先生提供,还有珍妮特·里纳克·坦恩·布洛克(Janet Rinaker Ten Broeck)女士允许将其未发表的文章收录于本书,其中绝大多数内容,让我作为本书的补充资料发表。此外,还有她绘制的图表和詹姆斯·卡什(James Cash)博士送给她的照片,这些她都允许我在本书中使用。卡什博士授权可以发表他拍的照片,还有蒋彝(Chiang Yee)的诗歌也获准发表。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甘博(Sidney D. Gamble)博士的鼓励,并在阅读次草稿之后,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其未发表的资料和照片都允许本书收录。感谢《华裔学志》的编辑不辞辛苦地编辑本书手稿。还要感谢傅路(L.Carrington Goodrich)博士向本书提供其未发表的资料,以及在手稿修改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
在北京两座东城门之一的齐化门(译者注:现称朝阳门)外,通往通州的一条路上,矗立着一座用来祭祀泰山的皇家庙宇——东岳庙,它是忽必烈在位(1260—1294年)时期,或更早的时候建成的。在这座由许多大大小小的院子组成的庙宇中,坐落着一百零五座各式建筑,安放有一百八十尊主要塑像,以及不计其数的、规模较小的侍从塑像。这里是北京香火旺的庙宇之一,几乎每天都有大批民众到此,一个殿座接着一个殿座地烧香。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特殊的祭拜日,通常会举办一些小规模的活动。不过春节期间,这里总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在这个欢庆的日子里,庙门对面的牌楼装饰有五彩纸花,门前小广场挤满了摊贩——卖香的、卖头饰的、卖首饰的、卖药的,还有卖吃食的。瞧,这里蹲着一位,一手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一手用筷子迅速地把滚烫滑溜的面条送进嘴里,就着白菜或萝卜干咸菜;那儿有一位老太太正在挑选假发,来遮住她日渐稀疏的头顶;姑娘买来白茉莉花,插在乌黑发亮的头发上;孩子们手里拿着长长的糖葫芦,鲜红的果子外边裹着亮晶晶的蜜糖,还飘着一面彩色的小纸旗;到处都是拉洋片的(译者注:拉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使用的道具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箱内装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卷动,观看者通过镜头观察到画面的变化。通常内置的图片是完整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内容,表演者同时配以演唱,解释图片的内容)和说书的,他们身边总是围着一大群人;乞丐们小心翼翼地在人群中穿梭,伸着手讨要生活。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味道:栗子在灼热的、放了糖的沙子中上下翻腾;滚烫的油锅里放进了年糕;烤红薯散发出温润软糯的香气,肉在微热的油中“滋滋”作响……然而,主要的还是燃香散发出的味道。
在瘟癀宝殿里供奉着七尊主要塑像,它们都身着武将服装,沿南墙面朝门端坐。靠边墙的是一些较小的塑像,东西两边各站五尊。两边的组塑像头上都长有角,一尊手执短棍,另一尊背着篮子;第二组都长着红头发,手里拿着罐子;第三组头戴道士帽子,一尊手拿篮子,另一尊手拿罐子;第四组东边的手执卷轴,西边的长着红头发,但手里什么都没有;第五组东边的手里拿着一只葫芦,西边的手执锯齿形的剑。
在七尊主要塑像中,居中的那尊脸是黄色的,长着红色的眉毛和头发,手执一把宝剑。他戴着两只巨大的耳环,帽子上装饰有动物头(图片XVb),面前的牌位上写着“灵应将军”。他就是瘟癀宝殿的主神,掌管控制传染病。施老师说,主神名叫吕岳,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但吕岳只是曾经供奉在瘟癀宝殿里,现在真正的神是宋朝时期被封神的宗广,封号钟文。然而,清朝不承认宋朝所封之神,仍旧尊封由姜子牙分封的吕岳为瘟癀大帝。康熙把这尊吕岳塑像放在东岳庙里,以期保护北京城不受瘟疫侵扰。
通往西路较大的一道门被一道照壁保护着,后边是一座被树木掩映着的方形院子。在这座院子没有看到恶狗,也没看到人们用早已举在手里长长的鞭子出来吆喝,似乎已经废弃了。普通香客不会到此祭拜,没有神谕从这里散发,也没有描述过什么磨难的过程,倒是道士会在这些殿里完成他们日常的道教仪轨并且诵读经文。与道教仪轨相关的神都在这里,没有擅入者,这个时候他们都在其他殿里。在入口对面是岱宗宝殿。高大的镀金东岳大帝塑像似乎要穿透屋顶,显得这个小房间更加矮小。在大一点儿的殿里,神都戴着挂有珠串的旒,没有胡子表明是暴君,面无表情,呆板,身体造型粗糙。不过,塑像的高大宏伟只能靠华丽的披风、肩膀上边厚厚的灰尘和杂乱的房间簇拥的各种塑像,以及架子上积满灰尘的书显现出来。这个房间里的钟上显示的时间是万历九年(1581年),可能塑像也是那个时期的,之前是东岳庙主要的一个塑像。主殿西边的一通碑上记载,在万历三十年(1602年)九月,万历的母亲和其他亲戚集资铸造了一尊鎏金铜像放在主殿。
在这座殿后边的第二个院子是供奉玉皇的,他是现代道教众神中引人注目的一位。在这里,玉皇的塑像英俊潇洒,殿座刚刚被粉刷过,挂着厚重的布帘。他身着黄色缎袍,头戴悬珠旒冠,前面的牌位上刻着“玉皇”。
这座殿后边往西,靠着东岳庙后围墙是一个两层建筑。层的房子,尊位供奉着三官。这些塑像保存非常完好,在他们前边的供桌上,除常见的花瓶以外,还有漆制镀金的一套八个佛门标志。左边是雷公的镀金塑像,他头顶扁平,额头上有第三只眼睛。第二层是各种玉皇和其他神的塑像,有镀金的,也有漆制的。
在这座殿的正前方,往南,穿过长长的院子,是娘娘殿,这里供奉着九位娘娘,之前在东岳庙里已经见到过很多次了。中间的三尊塑像是镀金的,她们戴着五凤头冠。其他塑像是泥塑、漆制或者彩绘的,戴着镀金的皇冠。这些塑像与屋子的前半部分用三对雕花木门隔开,上边的格子用纸糊起来。塑像面前的小供桌上放着三只巨大的景泰蓝组塑,即一只香炉和两只烛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