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682110
看民国“网红公知”邹韬奋如何答各类“奇葩网友”提问。
你想知道民国时期每日的“热搜”话题吗?大龄剩女、留学、刑事案、女性歧视……各种话题应有尽有——当下人们所焦虑关心的,民国时期的老百姓也同样焦虑关心!
120篇精彩问答,篇幅不长,万花筒般的生动案例,读来轻松有趣,偶引人深思。
以民国初版为底本,史料价值高,是相关研究者的案头书。
复古设计精美雅致,全套购买,装点书房。
1926年,邹韬奋接编《生活》周刊,开设了《信箱》专栏,专为读者解答各类疑难问题,在编辑与读者之间设立了一个思想往来的公共空间。后成为报刊史上编读互动案例的成功典范。本书书名为《读者信箱》,以20世纪30年代生活书店出版的“信箱外集”之《该走那条路》《迟疑不决》《迷途的羔羊》和“信箱汇集”之《*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悬想》为底本,精心挑选了其中的120篇书信问答,分成六大板块,主题涉及教育、职业、恋爱、婚姻、法律、政治、社会问题,等等。其中既有当年在《生活》周刊上刊载出来的,也有只私下回复未发表的。内容丰富,有诙谐有严肃,某些事件情节可谓离奇,引人入胜;某些社会问题和现象与眼下社会的并无二致,读来有时空重叠之感。而“编者的回答,更能体察原意,考虑周详,设身处地的代为解决,文笔之隽永有趣,犹其余事”。《读者信箱》很好地体现了邹韬奋的办刊理念:重视受众意识,强调“服务精神”,倡导创造性的启蒙。同时,《读者信箱》也是一本让人读来津津有味的有趣小书。
目录
辑一
求学与教育
一个失学的青年/003
将何以自处/005
中学生的留学问题/009
霹雳/012
男女不平等的原因/016
我不愿就此堕落/018
决定投身农业/021
何处有较佳的幼稚园/024
想学音乐/025
升学与体弱问题/027
助友求学/030
迟疑不决/033
明年怎样/035
无一事可学/038
说不出什么理由/042
一段争论/045
求学……做事……讨老婆……怎样好呢?/048
我们的读书合作/053
学校与商场/057
错误的眼光/064
辑二
职业与出路
吃尽资格的苦/075
萦回脑际已有半年的问题/080
一时没有办法/085
我又有不能去之势/088
执业以后/090破口大骂/092
要怎样去办/094
北平的女招待/098
有些觉悟了/101
剩余的孩子/104
很欢喜做冒险的事情/109
女教员问题/111
“搭架子”与“触霉头”/113
需要一条出路/116
忍受不住的苦闷/125
辑三
恋爱与社交
接吻和道德/135
不知“情”是怎么样/137
快跟牢前面一辆女子的车子/139
租了小房子以后/143
又想又不敢/147
两造星数不合/153
师生恋爱/156
我简直不得过问了/159
没有勇气/162
要我拯拔她出火坑/164
找不着如意人来/167
有四位之多/170
AB的两个问题/173
是真爱情吗?/176
有个难问题/179
过意不去/181
未讨论过的一个问题/184
女性化的怕羞性/190
求爱/197
很惭愧/203
辑四
婚姻与家庭
暗无天日/209
不该那样亲蜜/211
实在不好意思出之于口/212
替姊姊平一口冤气/216
欲根本脱离关系/219
姊夫对我发生了爱/222
宁可上父母的当/229
组织“婚姻介绍所”/232
不知所措/236
急的睡觉不安/239
求他作一个主裁/242
使我左右为难/245
顽固不化的祖父/248
结婚的仪式/250
事前失于检察/252
宗教和婚姻/254
珠胎暗结/256
究竟原因安在/258
嫁富还是嫁贫/261
从本身做起/267
已经太晚了/271
我实在难以启口/275两难/278
力促其成/280
生活的剧变/282
仇人做夫妻/289
勇敢乎?/292
对于简易离婚的疑问/299
胡适先生确当否?/303
久在喉咙里/306
一度之诱惑/310
那知不能如愿/312
出于意料之外/317
辑五
法律与疾病
异姓承继问题/327
立嗣问题/330
押租/332
被人诬陷/333
妻妾的遗产分配/336
父子关系/338
复籍/341
遗嘱/343
典产/345
代理期间的酬劳/347
属意鄙人/349
堂兄妹/355
心中彷徨无定/358
结舌/360
一桌吃饭/362
脑钝/364
失眠/366
缠脚遗毒/368
满面汗毛/370
宿妓一次/371
辑六
杂类
永远结不成朋友/375
大异畴昔/377
颜色/381
二者不可得兼/383
整个的民族抵抗问题/385
有什么可笑?/391
人生意义/396
不同的待遇/402
外轮/405
野鸡丝厂/408
盲同志/411
阳历之外的新历/417
写在前面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为韬奋图书馆拟写的嵌名联,今天仍挂在韬奋图书馆的门口。今年适值三联书店成立八十五周年,经邹嘉骊先生提议,我们合议出版一套“韬奋著译文丛”,以纪念三联书店创始人韬奋先生。
韬奋先生倡导的“竭诚为读者服务”宗旨,开创的书刊互动的事业格局、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既是当年生活书店的特色,也是三联书店延承至今的传统。我们相信,纪念韬奋先生好的方式莫过于读他的作品,传承与弘扬韬奋精神,好的方式莫过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能展现韬奋先生著译实绩和基本面相的代表作品。因此,我们精选其生前编订的别集,辑为这套文丛,希望既能反映韬奋先生文字生涯的基本面貌、韬奋思想的主要脉络,又适合普通读者购藏阅读。
1925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了《生活》周刊。周刊创办初期,由于主事人非内行,办事人手少,宗旨与定位不明确,所以期发量低,多为赠阅。1926年邹韬奋接手《生活》周刊,开始了他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出版实践。件事就是大刀阔斧地改进《生活》周刊。邹韬奋意识到,如果将周刊定位在大众型,就必须与读者积极地沟通与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于是,他对《生活》周刊的栏目和内容做了大胆的调整。其中,在第2卷第1期新开设的《读者信箱》(第5卷第45期后名称改为《信箱》),成为存在时间长、富有特色、影响力的专栏之一。该栏目的形式是读者来信,提出问题、阐述观点,编者就问题进行解答,提供自己的观点,讨论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读者信箱》在编辑与读者之间搭建起一个思想往来的公共空间,使读者可以直接参与周刊内容的组成,十分受到读者的青睐;编者则依凭这个直接渠道,不断获得调整、改进《生活》周刊的新思路。可以说《读者信箱》栏目及读者的来信对《生活》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读者信箱》之所以能在周刊中成为延续时间长、办得成功的一个栏目,除了因为邹韬奋“不忘读者”的办刊理念取得实效外,还与他的敬业精神分不开。陈象恭曾在《忆韬奋先生》中这样写道:“一九三三年先生在《生活》编辑部时,主要办理生活信箱复信的工作。每天读者的来信,多至几十封,形形式式的问题都有,步,他先亲手拆看,分了类别:如果是托买书的,就交代办部(生活书店的前身);倘是一些有关医药、职业等问题,转交其他有关工作部门解决,并签注意见,后仍由《生活》来答复;对一些重要的、有关键性的问题,由他亲自答复。来信如有代表性或特殊性,则在《信箱》公开发表;一般性的问题,才交给我们处理。他先指示复信内容的重点,根据他的指示,拟好信稿,由他修改后,交给我们誊清,誊清后再交给他,由他作后一次校阅,直到他认为满意了,才在信的后一行具名‘生活周刊社’的下面用蓝铅笔签上一个‘润’字(邹先生原名为‘恩润’),才交发行部寄出。一天几十封信都是这样办理,常常占用他工作时间的大半天。”由于稿件众多,《生活》周刊社组织专门的人力去处理,但能在栏目里登载的复信是很有限的,邹韬奋认为除了少数发表过的来信外,其中还有不少有可供阅览的价值,如果将信件全当作废纸处理了,未免可惜。恰巧作为《生活》周刊读者的银行家邹君斐曾来信建议,将未能发表的汇订成册出版。邹韬奋认为可取又可行,于是按照主题组织篇目,删去文中客套、不重要的话,按嘱托隐去或保留寄信人和相关人物姓名,力避重复,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汇编成册。从1930年,陆续出版了《读者信箱外集(辑)》(1930年5月初版)、《读者信箱外集(第二辑)》(1931年7月初版)、《该走那条路(信箱外集之一)》(1930年5月初版)、《迟疑不决(信箱外集之二)》(1931年7月初版)、《迷途的羔羊(信箱外集之三)》(1932年11月初版)。接着,邹韬奋又将在周刊上发表过的信件汇编成册,陆续出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信箱汇集之一)(上、下)》(1932年4月初版)、《悬想(信箱汇集之二)》(1933年6月初版)。在1933年12月《生活》被迫停刊后,还出版过“信箱汇集”的选集《一生的幸福前途(生活信箱选集)》(1936年7月初版)。
本书名沿用初的专栏名《读者信箱》,加“精编本”以示区别。以“信箱外集”之《该走那条路》(1935年5月9版)、《迟疑不决》(1934年6月7版)、《迷途的羔羊》(1935年2月4版),“信箱汇集”之《难解决的一个问题》(下册,1933年10月6版)、《悬想》(1933年12月版)和“信箱选集”《一生的幸福前途》(1946年7月版)为底本。挑选了其中的120篇问答,分为六辑:求学与教育(20篇)、职业与出路(15篇)、恋爱与社交(20篇)、婚姻与家庭(33篇)、法律与疾病(20篇)、杂类(12篇)。
针对本册的编辑工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该走那条路》《迟疑不决》和《迷途的羔羊》三集的编者虽为邹韬奋的同事艾寒松,但根据文集的弁言和上文可知,周刊社对信件的处理方法有三种:邹韬奋亲笔回复;邹韬奋口授大意他人代笔回复;编者直接回复。代写和他人回复的信件又都会经邹韬奋审阅后再刊发。故编者虽为他人,实绩仍可记在邹韬奋的名下。二、原则上无编者回复的篇目不选,辑三中《租了小房子以后》虽无编者回复,但因与下篇《又想又不敢》前后呼应,形成一个连续整体的关系,读来颇有趣味,故破例选录。
在“文丛”的编辑过程中,编者以保持作品原貌为基本原则,参照各版本厘定文字差异,订正文字、标点错误,同时对全书体例进行统一。编者对原文内容不做任何改动,只做技术性校注。作者本人的注释按原样保留,删去原编者所加注释,“文丛”编者所加新注注明“编者注”。由于彼时各种原因隐去的内容,均用×表示。
本文丛和本集的编选成书,得到了韬奋先生的亲属,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邹家华、资深编辑家邹嘉骊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上海韬奋纪念馆、出版博物馆慷慨援手提供图片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 编辑部
2017年9月
男女不平等的原因
我觉得男女不平等,的原因,是因为女子没有职业,经济不能独立的缘故。
我家本有田地共一百余亩,估值一万余元。我是一个失学的女子,我现在预备进××市成年妇女补习学校。经费每年一百元。这钱预备向母家要,因为我没有亲兄弟,现在的阿哥是远房承继进来的,现在还有八十五岁祖母在堂。先生,这笔遗产可以追溯吗?
我不欢喜学歌舞,加之我性子不好,够不上做幼稚班小学生的导师。我的性子疏懒,也不可学缝纫。我想妇女校三年毕业,入产科医校,将来做个助产士可吗?或有别种宜于女子的职业?
十八,十,六。
〔答〕女子欲获自由,须先养成自立能力,女士有志力谋补习,卓见甚佩,选科一节,我国女子以习教育及产科为普遍,女子在各机关任文书职务者,近亦渐多,女士既愿为助产则入产科学校,似亦相宜。承询承继母家遗产问题,如父母尚在则为时尚早。现需入学费用只可向父母婉转商量请求津贴,暂时似尚不能提出承继一说也。
十八,十,七。
“搭架子”与“触霉头”
试观世界上压迫者与被压迫者,触目皆是。压迫者势日蔓延;被压迫者生活愈困,殊可非也。言其小者,则同服务于一机关,先进者较后来者势大,同一服务而有高卑之区别,位卑者因此而受位高者之压迫。夫人之得安适生活,精神快乐为上;被压迫者即减少精神上之快乐;减少精神快乐,即困苦之生活也,余目击心伤,特记之以告先生,未知可得一良好之解决办法否?
吴文浩
〔答〕初入一个机关做事的人,其中老同事对于他往往有“像煞有介事”的“令人难堪”的“臭架子”,为讨厌,怪不得吴君要“目击心伤”。讲到良好的解决办法,虽然要看特殊的情形,不能找出一瓶“万应如意油”,但是大概也有一点意思可以说一说。这类事情的当局可以分作两方面:用上海话来说,一方面是“搭架子”的人;一方面是“触霉头”的人。用普通话来说,一方面是“排架子”的人,一方面是“倒霉”的人。我们对于搭架子的人当然要奉劝他们说,世界上的学识经验是无穷的,世界上人的本领大了还有大的,平心静气想一想,实在没有什么架子可搭!做一个人,要人敬重呢?还是要人看不起?当然是要人敬重。搭起架子,无论什么人都要看他不起!这样说来,搭架子的人不但是天下卑鄙龌龊的人,而且是天下至愚极蠢的一位“憨大”,我们这样劝,搭架子的人能听好,如不肯听,我们当然也没有法子。所以我要转过来替触霉头的人想一个法子。我以为触霉头的人在这种地方要用一点反省的功夫。不可轻举妄动的对搭架子,对闹脾气,倘若如此,触了霉头,还不免也做一个憨大。因为总是硬他不过,就是发脾气不干,也还不能算胜利。不过怎样反省呢?就是初做事的人,大概样样都不大懂;就是懂了一点,也不免手忙脚乱,或是憨头憨脑;再不然,或是做得太慢。总之难免有一点“阿木林”的色彩,此中也有一点令人讨厌的地方。此时的方法,就是不必在意气上做工夫,且从心灵手敏上做工夫。做得有了效率,触霉头的机会便可减少,或竟至消灭。不过将来自己地位高了,或是自己做了老手了,却应当改良改良,不可“效尤”,也搭起臭架子,害得别人触霉头;倘若如此,终究还是一个憨大!
两造星数不合
我的朋友C君年二十岁,现在本市某大学肄业。她弟弟系C君同学,交情甚好,她系中等学校毕业生,现二十一岁。C君由她弟弟介绍,认识了她(约有两年之久),彼此均以至诚友谊相见。C君(以下简称他)品学尚优,稳重自持,甚得她的父母器重,所以时常到她家里和她谈天,或切磋学问,情感甚投,互慕尤殷。可是他俩总没有勇气,不敢开口来说一声甚么爱和情,只得在心里明白。
我承他告我以上消息之后,就想替他玉成这事,刚好知道她的父亲也是教育界里一位有名人物,而且又是我家兄的挚友。所以我就请他(指家兄)做了月老,和他说合,她父亲很重视他(因为他的一切,已印入她父亲头脑),当家兄提起他与她的事情,那时他尚和颜悦色地说:“他俩自己能够称心,我也当然喜欢玉成,而且我也很信任他,容我晚上与内子一说,明天回你的信,好吗?”我知道得了这种复音之后,非常愉快,以为这事是不难成功的,同时也深为C君庆幸。孰知好事总属多磨,不幸的事情就由此发生了!
她爸爸是一个深信星数的人,虽然开着眼睛,居然也做起瞎子来了。当晚就将她与他的时辰,拿来合婚,命运不辰的他,不知道什么阻碍,竟合不来。翌日他致书给他(家兄)说:什么“……两造星数不合……”使一个完满好事,一变而成昙花,星数的害人是何其深啊!
C君得了这样失望消息之后,悲痛欲绝,我为他斡旋得了这样成绩,已经很够失望,复以C君如是悲痛,慰亦无效,我也为他急得废寝忘食,又想不出法子来。究竟星数是甚么东西?能破裂人们的情感,这是我一个重大的疑问。现事已至此,有无补救方法?假若星数不合而强配,于前途命运有无影响?恳先生费神代想一下。
十九,二,二五。
〔答〕星相事全系迷信,在思想正确者不至惑于迷信。此事唯有设法婉劝其父,或请亲友共同设法婉劝。依法律言,如双方本人年在二十岁以上,则婚姻有自主权,虽须征求父母同意,如父母无理阻碍,在子女方面,亦可各行其是,可以不受拘束。惟在此种情形之下,亦有一重要条件,即子女须有自立之能力,不必倚赖父母之接济,否则父母或因此断绝经济上之援助,实际上仍有困难。盖欲享愉快自由之婚姻,必须有相当之奋斗精神与能力,权利义务,常须并行也。
十九,三,七。
满面汗毛
鄙人有一女友,年仅念龄。满面汗毛,粗者如男性之胡须。以丝线拔之复发,且拔且粗,甚以为虑,前见《妇女杂志》中卫生顾问曾言及胡须可用电气破坏其毛根,未知可否依法破坏。但又不知究用何种电气,经何手续试验,电之危险,诚不敢轻试,惟望先生有以详细答复是幸。
十,九,二十。
〔答〕承示某女士面部汗毛甚多且粗,有何方法疗治。敝刊特代询医学专家。现已得复,据云:用药拔毛,仍能生长,用电去根,确系可靠办法。法名Elektrolyse译为电分析。倘有相当设备,决无触电危险。
十,二一,二十。
宿妓一次
鄙人于前黄花节假曾同友人三四至扬州一游,因为友人所嬲,宿妓一次。妓年仅十六,据云操皮肉生涯只年余,但全身均无疮痕,且乳部尚未十分隆起,似非完全发育者。鄙人年方二十,而又从未经此,不知此中利害。返宁后一二日,尚无若何变化,不过小便时觉尿道内微痛,然此种现象,因于平时受火热时亦有之,故未置意。自上礼拜起,生殖器内,即有如浓疮之液体流出,至今不止,且觉较前增多。粘裤后,干时即变成深黄色,而小便时极感痛苦。未知此是否淋病,抑为其他毒菌侵入,及为传染梅毒?鄙人因自不谨慎,受苦实罪有应得,但求医购药,殊未敢轻信。素慕贵刊济世利人,敬此函恳,务望给与指导,及给与诊治方法,俾下疾早痊,则感激无涯矣。
十九,四,八。
〔答〕足下受友人之愚,不慎与妓女同宿,致受毒菌,深代惋惜。据来信云,该妓操此生涯仅年余,惟妓言殊不足信。既得有此现象,无论淋病或梅毒,决为受毒无疑。际此入毒未深时,宜速就可恃之西医检验病状,速加疗治,万不可延误,否则甚为危险。良好医生,当有职业道德,足下既患此病,万勿以怕羞而不实告,当老实详言,免至一误再误。此病除速诊外,书信往返,无从效力,至以为歉。
十九,四,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