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5151424
内容简介
达拉特旗党委和政府,在各级党和政府领导下,带领全旗各民族人民,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开展群众性植树造林,向库布其进军,改造沙漠,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发展新型林沙产业,使国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牧民走上了致富道路。作品里有治沙战线上的各级党政领导,有专业技术干部金琦,有农民劳模徐治民,有企业家,有蒙汉族农牧民,有军人,有外国友人……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真切动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令人敬佩。
治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这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因为,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给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治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这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因为,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给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目 录
章 在王爱召,旗长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第二章 柴登,一位蒙古老人的绿色萝
第三章 历史是凝固的,奔向末来要跃马扬鞭
第四章 达拉特人的同一首歌:金色与绿色变奏曲
第五章 市市沙产业兴起,拓宽了富民之路
第六章 金琦,征服沙漠的先驱者
第七章 徐治民,沙海里追逐绿色的梦
第八章 赵永亮,引领林沙产业崛起
第九章 他们做出来了,我才能写在这里
第十章 绿风吹来,原野必然百花盛开
第十一章 绿满大地,引来八方宾客
第十二章 沙漠变绿洲,要全社会协同作战
第十三章 金色变绿色,达拉特前程似锦
后记
第二章 柴登,一位蒙古老人的绿色萝
第三章 历史是凝固的,奔向末来要跃马扬鞭
第四章 达拉特人的同一首歌:金色与绿色变奏曲
第五章 市市沙产业兴起,拓宽了富民之路
第六章 金琦,征服沙漠的先驱者
第七章 徐治民,沙海里追逐绿色的梦
第八章 赵永亮,引领林沙产业崛起
第九章 他们做出来了,我才能写在这里
第十章 绿风吹来,原野必然百花盛开
第十一章 绿满大地,引来八方宾客
第十二章 沙漠变绿洲,要全社会协同作战
第十三章 金色变绿色,达拉特前程似锦
后记
在线试读
《达拉特 金色与绿色变奏曲》:
由于沙化风蚀,土地生产力下降,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极为严重。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拉特旗粮食平均每亩产量仅为27-40公斤。不少地方因风沙灾害,每年要毁种和补种2-3次,有时甚至达5-6次,严重影响苗禾成活率,每年因风沙侵蚀需要补植的苗木数量庞大。土地沙漠化同样造成牧场面积缩小,草场质量变劣,牲畜数量、商品率、出栏率及肉、乳、绒、毛产量显著下降。
由于流沙移动,常使交通受阻,水库、水井、渠道等水利设施被埋压。对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危害极大。
大风袭来,细粒物质被吹扬,大气中粉尘杂质增多,特别是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空气变浑浊,环境质量变低,使人畜健康受到影响,严重危害着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直接影响着京、津、唐和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
据联合国数字,全世界荒漠化土地面积己达36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俄罗斯、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总和,更可怕的是,荒漠正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着势力范围,等于每年吞噬一个比利时加丹麦。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占去国土总面积的27. 3%,荒漠每年正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应该承认,我们的“家”问题不小。
德国人有个“钉子”推论:一枚钉子可以影响一只马掌,一只马掌可以影响一匹马,一匹马可以影响一名战士,一名战士可以影响一次战斗,一次战斗可以影响一场战争,一场战争可以输掉一个国家……内蒙古一位治沙专家认为:局部的、地区的破坏,从长远来看,可以造成整个国家的民族的损失。破坏一米厚的含有有机质土层的一片土地用不了半年。但是,形成这一米厚的有机土层需要大自然天高地厚地培养10万年。半年和10万年,我们选择哪头?
达拉特人是聪明的,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让金色的沙漠变成绿色的家园这一条路。
多年来,深受妖魔般库布其沙漠之害的达拉特各族人民,以现代人的智慧,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库布其沙漠宣战。
20世纪70年代,鄂尔多斯市成立了造林总场,经营区涉及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主要分布在库布齐沙漠中段,总经营面积126.6万亩,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一、二、三、四期工程以及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国家生态县建设、速生丰产林等国家林业生态工程。通过人工、飞播、封沙育林等造林手段,在库布其沙漠的腹地及边缘地带营建起了以乔、灌、草与带、网、片相结合的绿色防风固沙体系。90年代后期,达拉特旗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理,但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恶化的速度。2000年以来,旗委、旗政府及时调整思路,把生态建设作为全旗根本基础建设来抓,全面启动了库布其沙漠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工程,依靠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和日元贷款项目,针对库布其沙漠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已完成人工造林100万亩,飞播造林68.5万亩,封沙育林24.5万亩,设置沙障1.5万亩,修筑2条穿沙公路,全长120公里,开启了治理沙漠的先河,创造了历史奇迹。
……
由于沙化风蚀,土地生产力下降,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极为严重。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拉特旗粮食平均每亩产量仅为27-40公斤。不少地方因风沙灾害,每年要毁种和补种2-3次,有时甚至达5-6次,严重影响苗禾成活率,每年因风沙侵蚀需要补植的苗木数量庞大。土地沙漠化同样造成牧场面积缩小,草场质量变劣,牲畜数量、商品率、出栏率及肉、乳、绒、毛产量显著下降。
由于流沙移动,常使交通受阻,水库、水井、渠道等水利设施被埋压。对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危害极大。
大风袭来,细粒物质被吹扬,大气中粉尘杂质增多,特别是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空气变浑浊,环境质量变低,使人畜健康受到影响,严重危害着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直接影响着京、津、唐和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
据联合国数字,全世界荒漠化土地面积己达36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俄罗斯、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总和,更可怕的是,荒漠正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着势力范围,等于每年吞噬一个比利时加丹麦。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占去国土总面积的27. 3%,荒漠每年正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应该承认,我们的“家”问题不小。
德国人有个“钉子”推论:一枚钉子可以影响一只马掌,一只马掌可以影响一匹马,一匹马可以影响一名战士,一名战士可以影响一次战斗,一次战斗可以影响一场战争,一场战争可以输掉一个国家……内蒙古一位治沙专家认为:局部的、地区的破坏,从长远来看,可以造成整个国家的民族的损失。破坏一米厚的含有有机质土层的一片土地用不了半年。但是,形成这一米厚的有机土层需要大自然天高地厚地培养10万年。半年和10万年,我们选择哪头?
达拉特人是聪明的,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让金色的沙漠变成绿色的家园这一条路。
多年来,深受妖魔般库布其沙漠之害的达拉特各族人民,以现代人的智慧,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库布其沙漠宣战。
20世纪70年代,鄂尔多斯市成立了造林总场,经营区涉及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主要分布在库布齐沙漠中段,总经营面积126.6万亩,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一、二、三、四期工程以及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国家生态县建设、速生丰产林等国家林业生态工程。通过人工、飞播、封沙育林等造林手段,在库布其沙漠的腹地及边缘地带营建起了以乔、灌、草与带、网、片相结合的绿色防风固沙体系。90年代后期,达拉特旗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理,但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恶化的速度。2000年以来,旗委、旗政府及时调整思路,把生态建设作为全旗根本基础建设来抓,全面启动了库布其沙漠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工程,依靠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和日元贷款项目,针对库布其沙漠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已完成人工造林100万亩,飞播造林68.5万亩,封沙育林24.5万亩,设置沙障1.5万亩,修筑2条穿沙公路,全长120公里,开启了治理沙漠的先河,创造了历史奇迹。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