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11313
是“天”、“地”、“人”,内容即为: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同,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由韩彪编著的《人生可以走直线——跟胡雪岩学经商》是笔者及诸多同仁历时数载研究整理出来的。全书比较全面地阐释了胡雪岩波云诡谲的人生经历和灵活多变的生意经。生动地再现了胡雪岩“平生商事人生成败之大端”。
本书书中集结了胡雪岩一生的坎坷经历及奋斗历程,展现了其个人内在的人格魅力,尽现了胡雪岩磨炼心志、身处逆境、砥身自强之良法。
本书是笔者及诸多同仁历时数载研究整理出来的。全书比较全面地阐释了胡雪岩波云诡谲的人生经历和灵活多变的生意经。生动地再现了胡雪岩“平生商事人生成败之大端”。
第一章 白手起家,天助自助之人
1.空前绝后的赌注
2.忍辱负重,天降大任于斯人
3.以权生财,封建时代经商捷径
4.借鸡生蛋,开阜康钱庄
5.无本生利,筹资创业获双赢
6.以小搏大,十万银子做百万的生意
7.慧眼独具,善抓商机
8.用钱“生”钱,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9.商海弄潮,成事在人
第二章 抓住机遇,于势取利
1.智者善抓机遇,圣者创造机遇
2.善驾时事,方有胜算
3.从不让财源擦肩而过
4.抓住时机,敢想敢干
5.与其待时,不如乘势
6.从变化之中找出机缘
7.紧跟时势,与时俱进
8.做生意要同时局脉搏共振
9.机变与权变交互
第三章 交结贵人,大树底下好乘凉
1.背靠官府的“红顶商人”
2.襄助王有龄:成功的“风险投资”
3.结交左宗棠:安身立命的“大树”
4.送高帽,捧场面
5.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6.最宜患难烧冷灶
第四章 知人善任,才能人尽其才
1.不遭人妒是庸才
2.别具一格选人才
3.不计人短,单看人长
4.察其所能,量才而用
5.放手使用,用人不疑
6.以情感人,吐哺归心
7.以利激人,重赏勇夫
第五章 为人处世是一篇大文章
1.牡丹虽好,需绿叶扶持
2.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3.三人同心,其利断金
4.遵循游戏规则是生意人的不二法门
5.留人一条活路,等于留给自己一条财路
6.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7.做财神,不做守财奴
8.为人最要紧的是收得结果
9.江湖上做事,说一句算一句
lO.“圆世”哲学,能大能小是条龙
第六章 同行不是冤家,花花轿儿人抬人
1.义结江湖朋友
2.同行不妒好成事
3.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
4.不抢同行的盘中餐
5.共进共退,垄断丝蚕
6.钱财账与人情账
7.谨小慎微防人妒
第七章 不断拓展商场有形和无形的势力
1.借得东风好行船
2.名气一响,黄金万两
3.打码头,张势力
4.抱势经营,强强联合才能做大
5.“真不二价”的竞争策略
6.胜败在于“敢”与“不敢”之间
7.想到就做,绝不拖延
第八章 先创“金字招牌”,才能把市面做大、场面做好
1.市面做大,生意才火
2.招牌“镏金”,方能不倒
3.风平浪静好行船
4.行善越多,市而越稳
5.市面需要众人围
6.名声扬起,实利落怀
7.场面大了,事事都好办
8.门而三招:宜址、精修、巧陈
9.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第九章 活络的手面与远准的眼光
1.手面活络,生意才能活络
2.“软”、“硬”兼用的的两而手法
3.吃亏也是占便宜
4.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的连环手法
5.千万要沉住气
6.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7.世事多变难预料,眼光远准是英雄
8.能看出偶然中的必然,
9.从精明的商务视角挖掘富源
1O.要给自已留下退路
11.未雨绸缪,事情发生_r就来不及补救r
12.深谋远虑,方显大家风范
第十章 智、仁、勇、信,商人四德
1.以小诱大,放长线钓大鱼
2.顾客乃养命之源
3.广施恩惠,以仁取众
4.有胆有识、当机立断
5.洋场生意,开商界之先
6.信用乃经商之本
7.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第十一章 商人虽重利,未敢忘忧国
1.济世善举,仁术为本创药号
2.一石三鸟,创办义渡播善名
3.善后赈抚,寸草报舂晖
4.行侠仗义,为杨乃武与小白菜昭雪
5.洋人亦可大用
6.巧借洋款,力助左帅西征
7.平步青云,“红顶商人”天下扬名
胡雪岩以“仁”、“义”二字作为其经商的核心准则,他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他广交朋友,随机应变,精神而不投机取巧,生意蒸蒸日上;他富而不忘本,怀着一颗仁厚之心,开办胡庆余堂,以实现济世救人的伟大理想;他虽是商人,却时刻不忘为国分忧,曾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国家的安宁;在救亡国存的洋务运动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胡雪岩因陷入官场太深,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且在生活方面极尽奢靡,但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最终还是瑕不掩瑜,在他身上仍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精神和智慧。
“胡雪岩是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在进行,列强对中国进行着文化侵略和经济侵略,李鸿章和左宗棠推行洋务运动,各方面关系非常复杂。他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并且张扬自己,并且最终消亡下去。他这个人好接近又难惹,讲义气又圆滑,既不过分又不短分寸,他把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为人处世上用到了极致。”
——二月河
胡雪岩出身贫寒,却成为当时中国最有钱的巨商富贾,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然而,富可敌国的胡雪岩,最终却是倾家荡产,刚刚62岁就郁郁而终。胡雪岩的一生,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什么还记得胡雪岩?因为他创办的胡庆馀堂还在,因为他修建的大宅子还在,更因为他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
——曾仕强
第一章 白手起家,天助自助之人
1.空前绝后的赌注
有钱要用,还要看机会,还要看人。——胡雪岩
大凡进人中国封建官场者,不外乎有几个途径:一条路是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四书五经、诗词曲赋烂熟于心,八股文章做得顺畅。吃尽千般苦头,逐步求取功名,由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而步入官场。有吉星高照的,中了状元,披红挂彩,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便是道其风光。历史上清贫书生转瞬之间金榜题名、飞黄腾达者不乏其人。另一条路是国家有难,或外族进犯,或官逼民反,社会动荡,天下大乱,社稷倾危。此时,瞅准时机,投笔从戎,沙场血战,博取武功。所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旦凯旋,论功行赏,封妻荫子,泽及后世,一样无限风光,不亚于科考入仕。
以上入仕者,或从文,或习武,为官作宦,来路光明正大,无可非议诟言。倘有这么一种人,文不能提笔成章,武不能盘马弯弓,金榜题名无望,封妻荫子休想,难道只好做个平头老百姓,绝了为官作宦的念头?其实不然,只要有孔方兄帮忙,一样可以穿朱着紫、出将人相哩!这便是进入官场的另一条途径:捐官。
查历代捐官情况,_人约在秦始皇帝二年,关中飞蝗成灾,庄稼饱受咬噬,天下大饥,国库空虚。秦始皇情急之中,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诏日:凡百姓缴粟千石者,拜爵一级。此例一开,富贵者莫不惊喜万分,群起踊跃响应,缴粟纳粮,论价买官,国库果然充盈,避免了一次社会危机。但百姓从此便有了一种概念:原来有钱也可以做官。
胡雪岩的辉煌历程就是从捐官开始的。也正是“捐官”这一新概念造就了一代“红顶商人”,为胡雪岩的破土而出营造了契机。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1823年出生于徽州绩溪。徽州多商,徽商遍布全国各地。受经商之风的影响,胡雪岩在父死家贫的窘境中,12岁那年,便告别寡母,只身去杭州信和钱庄当起了学徒。
胡雪岩生得一双八面玲珑的眼睛,一看就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平时他不仅能吃苦肯学,而且能言善道,出手大方,外加他有一张常开的笑口,所以人缘极好,上上下下的人都喜欢他。由于这些因素,胡雪岩3年师满后立刻成了信和钱庄一名得力的小伙计。
开始时,胡雪岩和其他伙计一样在店里站柜台,后来东家和“大伙”都觉得这个小伙计顺眼,就派他出去收账,胡雪岩认真操办,从来不曾出过纰漏,深得东家赏识。
有年夏天,胡雪岩在一家名叫“梅花碑”的茶店里跟一个叫王有龄的人攀谈,知道他是一名候补盐大使,打算北上“投供”加捐。
清代捐官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做生意发了财,富而不贵,美中不足,捐个功名好提高身价,像扬州的盐商,个个都是花几千两银子捐来的道台,这样一来便可以与地方官称兄道弟,平起平坐,否则就不算“缙绅先生”,有事上公堂,要跪着回话了;再有一种,本是官员家的子弟,书也读得不错,就是运气不好,3年大比,次次名落孙山,年纪大了,家计也艰窘了,总得想个谋生之道,走的就是“做官”的这条路,改行也无从改起,只好卖田卖地,托亲拜友,凑一笔钱去捐个官做。
于有龄就是属于后者,他的父亲是候补道,没有奉委过什么好差事,分发浙江,在杭州一住数年。老病侵寻,心情抑郁,死在异乡。身后没有留下多少钱,运灵柩回福州,要很大一笔盘缠,而且家乡也没有什么可以投靠的亲友,王有龄就只好奉母寄剧在异地了。
境况不好,且又举目无亲,王有龄穷困潦倒,每天在茶馆里穷泡,消磨时光。虽然捐了官却无钱去“投供”。
在清代,捐官只是捐了一个虚衔,凭一张吏部所发的“执照”,取得某一类官员的资格,如果要想补缺,必得到吏部报到,称为“投供”,然后抽签分发到某一省候补。玉有龄尚未“投供”,更谈不上补缺了。
胡雪岩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心头不由一亮,眼前的王有龄绝非等闲之辈,若助他进京“投供”,日后定有出头之日,成为助已飞黄腾达的靠山!
胡雪岩虽然读书不多,却极有悟性,对“否极泰来”、“乐极生悲”这类社会哲理体会弥深。他身处钱庄,在钱眼儿里打斤斗,看惯了多少人在生意场上一夜之间暴富,改变命运;又有多少人万贯家产毁于一旦,沦为乞儿。他猜想为官作宦,也和升斗小民一样轮回运转,或官或民,全是命相使然。胡雪岩喜欢听说书,“昨日阶下囚,今日座上宾”、“落难公子,小姐赠金,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诸如此类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常令胡雪岩兴奋不已。
胡雪岩认定眼前这个落魄潦倒的王有龄必定会翻转过来,大富大贵,只是火候未到,还缺一位帮他的贵人罢了,。胡雪岩年龄尚轻,20出头,正处于多梦时代,他想象自己正是刚肠侠胆、救人危难的豪爽之士,虽算不上“贵人”,但手里尚握重金——那五百两未交给老板的银子,亦是助人成就大业的本钱。
王有龄却不知胡雪岩的心思,他心不在焉地呷口茶,冲胡雪岩拱拱手,然后起身告退。胡雪岩看着王有龄渐渐远去,感觉到一生的重大机遇似乎即将失去,失去了便再难遇到。胡雪岩此时突然坚定了信心,决定在王有龄身上下注。
“老哥不忙走,请看一样东两。”胡雪岩从衣兜里掏出布包,一层层理开,露出一张500两的银票,原来老板当初交代胡雪岩去讨一笔倒账,并无十分把握,即使讨不回来.也并不怪罪他。故而胡雪岩未把银票交回钱庄,他寻思把这钱当本钱,做一桩大生意的投资,如今瞅准了王有龄,正好在他身上下功夫。胡雪岩见识高明,他认定以钱赚钱算不得本事,以人赚钱才是真功夫,倘若选人得当,大树底下好乘凉,今生发迹才有靠山。这思想一直左右胡雪岩终生,这想法终使他成为一代大贾巨富。
当时,王有龄一下惊呆了,盯住银票入定一般,半天回不过神来。当他听胡雪岩说这些银票要送给他进京“投供”时,他双手乱摇不肯接受。这么大一笔钱,没有人敢替他作保,他实在还不起!
然而当他感知胡雪岩是真心实意,绝非儿戏时,顿时又感动万分,热泪滚滚,倒头便要下拜。胡雪岩慌忙扶住他,两人互换帖子,结拜为兄弟。胡雪岩重又唤来酒菜,举杯庆贺,预祝王有龄马到成功、衣锦荣归。两人如同亲兄弟一般,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手足情。
第二天,王有龄买舟启程北上,胡雪岩到码头相送,两人依依惜别。秋风鼓动白帆,客船飞快远去,运河水而百舸争流,千帆竞发。胡雪岩站在码头上,望着此情此景,忽然生出念头:运河犹如大赌局,不知王有龄能否赌赢?
但有一点胡雪岩不会怀疑,那就是王有龄一旦发迹是绝不会忘记他的。
当然,胡雪岩拿饭碗换银票资助王有龄,从一开始做这件事,他就不是茫无目的的,他相信王有龄将来定会发达,这是一场赌博,需要勇气,更要有长远目光,一般人赌的是现在,而胡雪岩赌的是将来,正所谓“长线放远鹞”,王有龄一旦官场走红,胡雪岩自会沾光,那时他的钱就不会白花。
从这一点上看,胡雪岩颇有些类似和他同时代的四川巡抚吴棠。
吴棠当初在江苏地而儿上做知县时,一天有人来报,说吴棠的一位世交过世,送丧的船就泊在城外的运河上。吴棠就派差役送去200两银子,并约改日有闲了前去吊唁。
差役的回话颇多矛盾,细问才知是送错了对象。吴棠大为光火,立命差役追回这200两银子。
身边的书办却提醒他,送出去的礼再要回来,于知县情面上有碍,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吴棠称是,第二日还专门去船上吊唁。
原来,被错送200两银子的船上也是一家送丧的,而且是两位满洲姐妹,因为家道中落,人情冷漠,才害得两位女子亲自护柩北上。一路上孤苦伶仃,从无一人上船问寒问暖,没想到却在这里遇到了父亲的故友旧交。P3-6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