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33536
翻译宫泽贤治的诗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国,许多读者对于宫泽的童话更为熟悉。事实上,在全部十六卷别卷一共十九册的《新校本宫泽贤治全集》(筑摩书房,2009 年3 月)中,童话有五册,而第二到第七册全都是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宫泽的诗比童话具有更强大难揣的想象力。宫泽的诗高度抽象,同时又对任何时代都极具现实意义。
对于原诗文本的定夺,译者几经筛选。因为宫泽的诗同时存在文圃堂版、十字屋版、筑摩书房1956 年版、筑摩书房1967 年版等诸多版本,且各个版本中,混杂着所谓“初稿”、诗人亲笔修改版、生前发表版等混合文本或合成文本。其中《校本宫泽贤治全集》(筑摩书房,1973—1977 年)是以《春与阿修罗》初版为底本,其他诗篇也都基于草稿形态推敲而成,而之后的《新修宫泽贤治全集》(筑摩书房,1979—1980 年)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文本整理成相对易读的形态。故本译本的翻译对象大多是收录在上述新修全集中的文
本。只有《永诀之晨》《寄语诸位同学》与《境内》三篇选择收录了在《新编宫泽贤治诗集》(新潮社,2014 年7 月)中的、宫泽家所藏手稿的文本,力求还原*为初始的诗人“心象”。
《心象素描春与阿修罗》选篇
序(1924.1.20)
003
折射率(1922.1.6)
006
鞍挂山上的雪(1922.1.6)
007
恋与病热(1922.3.20)
008
春与阿修罗(1922.4.8)
009
春光诅咒(1922.4.10)
012
谷(1922.4.20)
013
真空溶媒(1922.5.18)
014
蠕虫舞手(1922.5.20)
026
小岩井农场(1922.5.21)
029
报告(1922.6.15)
041
岩手山(1922.6.27)
042
高原(1922.6.27)
043
原体剑舞连(1922.8.31)
044
东岩手火山(1922.9.18)
047
永诀之晨(1922.11.27)
057
松针(1922.11.27)
060
无声恸哭(1922.11.27)
062
白鸟(1923.6.4)
064
青森挽歌(1923.8.1)
067
风景与八音盒(1923.9.16)
079
一本木野(1923.10.28)
083
冬与银河站(1923.12.10)
085
《春与阿修罗 第二集》选篇
序089
空明与伤夷(1924.2.20)
092
五轮岭(1924.3.24)
094
晴天恣意(1924.3.25)
098
盐水选种·浸种(1924.3.30) 101
早春独白(1924.3.30)
103
[辽杨树下](1924.4.19)
105
北上山地之春(1924.4.20)
107
函馆港春夜光景(1924.5.19) 110
林学生(1924.6.22)
114
[如若穿过这森林](1924.7.5) 118
[北上川上荧气流动](1924.7.15) 121
薤露青(1924.7.17)
126
[北边满天繁星](1924.8.17) 129
[落叶松的方阵](1924.9.17) 132
产业组合青年会(1924.10.5) 135
[夜的湿气与风寂寞地交织在一起] (1924.10.5) 137
[野马自顾踩出一条路](1924.10.26) 138
[迷迷糊糊就会发冷](1924.10.26) 140
向异途出发(1925.1.5)
143
嫉妒晓穹(1925.1.6)
145
旅程幻想(1925.1.8)
147
冰质笑话(1925.1.18)
149
来自未来圈的影子(1925.2.15) 152
发电站(1925.4.2)
153
远足统率(1925.5.7)
155
关于国立公园候选地的意见(1925.5.11) 158
岩手轻便铁道七月(爵士)(1925.7.19) 162
在溪边(1925.8.10)
166
关于山上黎明童话风的构想(1925.8.11) 169
鬼言(1925.10.18)
171
告别(1925.10.25)
172
岩手轻便铁道之一月(1926.1.17) 175
《春与阿修罗 第三集》选篇
村姑(1926.5.2)
179
春(1926.5.2)
180
汲水(1926.5.15)
181
飨宴(1926.9.3)
183
烟(1926.10.9)
185
白菜田186
实验室小景(1927.2.18)
188
[甲助 今早天还没亮](1927.3.21) 191
札幌市(1927.3.28)
193
恶意(1927.4.8)
194
[喂 别踹了](1927.5.3) 195
呓语(1927.6.13)
196
[那片田](1927.7.10)
197
野师傅200
和风吹满河谷(1927.8.20)
204
[别再干了](1927.8.20)
207
《诗稿补遗》选篇
阿耨达池幻想曲211
法印的孙女214
[这一张脸]217
火祭220
牧歌223
地主226
境内229
《病中》选篇
以眼诉说235
[手发烫脚无力]237
[丁丁丁丁丁]238
[风在门外喊]240
夜(1929.4.28)
242
《三原三部》选篇
三原 部(1928.6.13)
245
《东京》选篇
浮世绘展览会印象(1928.6.15) 251
《诗笔记》选篇
医院(1926.11.4)
259
[今日整天下着明亮又喧闹的雪](1927.3.4) 260
浪漫(1927.4.2)
261
政治家(1927.5.3)
262
[不管别人怎么说](1927.5.3) 263
[与名为释迦之墓的黑色花朵在一起]264
[我们](1927.6.1)
266
寄语诸位同学268
《补遗诗篇》选篇
有一种恋275
[不输风雨]276
小作调停官278
[雨过成黄昏]280
夜(1929.4.28)281
春283
肺炎286
注 释287
译后记 心象的答案304
选自《心像素描 春与阿修罗》
序
我是一种现象
是被假定的有机交流电灯的
一道蓝色照明
(所有透明幽灵的复合体)
共携风景与众人
焦灼躁动地闪烁着
的确是持续发光的
因果交流电灯的
一道蓝色照明
(光依然在 电灯却已消失)
源自感觉为二十二个月
过去方向的这些
将纸与矿质墨水相连
(万物与我共闪烁 众人同时皆感知)
一直坚持到现在的
每一缕光与影
正是如此这般的心象素描
围绕这些
人、银河、阿修罗与海胆1
一边吞噬宇宙尘埃、呼吸空气盐水
一边考虑各自新鲜的本体论
毕竟那些也是一种心之风物
只不过
被确实记录下的这些景色
是一种被如实记录下的风景
如果这算虚无,那虚无本身就是如此
某种程度上与众人共通
(万物正如我心中的众人一样
是众人各自心中的万物)
在新生代的冲积层2
巨大明亮的时间集合内
被正确反映的这些言语
匀速闪烁于仅此一点之际
(亦或是阿修罗的十亿年)
早已改变其组成与性质
无论是我还是印刷者
可能会有一种倾向
感觉到其不会改变
正如我们能感受我们的感官、风景与人物一般
只是一种共通的感受
记录与历史如此 史地学亦然
各种数据交织在一起
(在因果时空的制约下)
只是我们的一种所想
估计再过两千年
地质学一定会有全新变化
不断有新的证据从过去出现
众人在两千年前曾以为
蓝天之下无色孔雀遍地现
新进的大学士们从大气上层
华美的冰冻氮气附近
挖掘出绝伦的化石3
或是在白垩纪砂岩层面
发现透明人类的巨大足迹
所有这些命题
都将作为心象与时间自身的性质
在四次元的延长中得以主张
1924 年1月20 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