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812886
编辑推荐
《三苏评传》共分60章,形式颇似章回体;内容上,则宏括三苏的生平事迹,考证三苏的诗文本事,述评三苏的诗文成就,三位一体,有机交融,组成《三苏传》的文脉。正文之后有10个附录,对正文进行文献性质的补充和考证,如《三苏年谱》《三苏著述》。是迄今为止*全面*权威的有关三苏生平事迹、文学成就、文艺思想、政治理念等方面的集大成性著作。史事严密,论据精当,文字清通,读之可喜,三苏之为人以及诗文风范跃然纸上,名家精品当之无愧。
内容简介
三苏生活的年代,是北宋王朝的全盛年代,也是北宋王朝由盛到衰,危机四伏的年代。在他们生活的一百零四年(1009—1112)里,宋王朝为巩固自身统治,进行过两次大的改革。一是庆历新政,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失败了;二是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推行了十多年,围绕熙宁变法的斗争几乎长达半个世纪,带来的不是宋王朝统治的巩固,而是北宋的灭亡。苏洵“亲见”了第一次变革的失败,他言庆历新政及其失败说:“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苏轼兄弟则直接卷入了围绕熙宁变法所进行的斗争。三苏父子都想“致君尧舜”,但他们历仕的五个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总体上说,真可谓“一蟹不如一蟹”,最后竟“致”出了宋徽宗这样的昏君、亡国之君,在苏辙死后十五年北宋就灭亡了。而“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这三位“一时之杰”,终成为“百世之师”。本书乃作者在1996年台湾出版的《三苏传》的基础上修改增补而成,增补内容如《老泉非苏洵之号》、《三苏世系和姻亲述略》、《三苏年谱简编》等。共分60章,形式颇似章回体;内容上,则宏括三苏的生平事迹,考证三苏的诗文本事,述评三苏的诗文成就,三位一体,有机交融,组成《三苏传》的文脉。正文之后有10个附录,对正文进行文献性质的补充和考证,如《三苏年谱》《三苏著述》。
目 录
自序 我与三苏祠(又序) 一 郁然千载诗书城 二 三世皆不显 三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四 年二十七始大发愤 五 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 六 惶惶有忧天下之心 七 苏明允本好言兵 八 家有雏凤凰 九 名动京师 一○ 勿滞彼泉旁 一一 江上同舟诗满箧 一二 闲伴诸儒老曲台 一三 极论朝政得失 一四 素所为文五十篇 一五 答策不堪宜落此 一六 明允恶荆公甚于仇雠 一七 我初从政见鲁叟 一八 岐梁偶有往还诗 一九 丹旒俄惊返旧庐 二○ 弃去旧学从儿嬉 二一 虽欲自效,其势无由 二二 宛丘学舍小如舟 二三 余杭自是山水窟 二四 齐俗强梁懒不容 二五 寂寞山城人老也 二六 同泛清河古汴 二七 我当畚锸先黥髡 二八 南都从事老更贫 二九 柏台霜气夜凄凄 三○ 逐客不妨员外置 三一 得罪南来正坐言 三二 微官终日守糟缸 三三 从公已觉十年迟 三四 行年五十治丘民 三五 曾未周岁,而阅三官 三六 谏草未成眠未稳 三七 不见跳珠十五年 三八 谁将家集过幽都 三九 冰炭同器,必至交争 四○ 坐席未暖,召节已行 四一 承平百年烽燧冷 四二 以汉武比先朝 四三 罗浮山下四时春 四四 再谪仍此州 四五 晚途更著黎衣冠 四六 圣恩尚许遥相望 四七 龙川父老尚相寻 四八 曾见南迁几个回 四九 经年汝南居 五○ 筑居定作子孙计 五一 教敕诸子弟 五二 编排旧文章 五三 心中未必空 五四 三千里外未归人 五五 千载之微言焕然可知 五六 得乎吾心而言 五七 天下之至文 五八 诗从肺腑出 五九 一洗香罗绮泽之态 六○ 千古各垂名 附录一 老泉非苏洵之号 附录二 三苏世系和姻亲述略 附录三 苏洵幼女八娘及其《自尤》诗 附录四 三苏交游考 附录五 三苏年谱简编 附录六 苏洵年谱 附录七 苏辙年谱 附录八 三苏著述简介 附录九 著者三苏研究编著目录 附录十 主要参考书目
免费在线读
苏洵字明允。南宋以来,多称苏洵号老泉。但《石林燕语》卷十云:“苏子瞻眉州谪黄州,号东坡居士,……晚年又号老泉山人”;明人黄燦、苏炜《重编嘉祐集纪事》载马元调语云:“老泉固子瞻号也,吾尝见子瞻墨迹矣,其图记曰‘东坡居士,老泉山人
’,八字合为一章。且欧(阳修)、曾(巩)诸大家所为志铭、哀挽诗具在,有号明允以老泉者乎?”,可见老泉为苏轼号而非苏洵号,但长期以来以讹传讹,一般人仍以苏老泉为苏洵。他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卒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终年五十八岁。
苏涣进士及第时,苏洵已经十六岁。正是在苏涣进士及第的影响下,苏洵也参加了下一届即天圣五年(1027)的进士考试,但未及第。欧阳修《苏明允公墓志铭》说:“(苏洵)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二十七岁之后“岁余”,表明是在二十九岁时;
“再不中”,说明苏洵在二十九岁之前还曾举进士;可惜欧阳修未明确交代苏洵初举进士的时间。但是,苏洵的《送石昌言使北引》却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
程、石、苏是当时眉山的三大家族,其后皆有人在外作官,并有姻亲关系,苏序幼女适石扬言,石扬言与石昌言为兄弟,故苏轼有“亲戚”之语。司马光《石昌言哀辞》说:
眉山石昌言,年十八举进士,伦辈数百人,昌言为之首,声震西蜀。四十三乃及第。及第十八年知制诰,又三年以疾终。光为儿时,始执卷则知昌言名,已而同登进士第,与昌言游凡二十年。
考《司马文正公年谱》,司马光与石昌言“同登进士第”在宝元元年(1038),逆数四十三年则石昌言当生于至道二年(996);年十八举进士则当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于此可见:(一)“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昌言举进士在大中祥符六年,时苏洵五岁。(二)“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可见苏洵少年时代也曾为应试而学习。(三)旧时学“成”与否,一般当指是否科举及第。所谓“未成而废”,即指进士未及第而废学。石昌言于宝元元年进士及第,时苏洵年三十。设苏洵十八岁初举进士不中,到石昌言进士及第为十二年,与“
后十余年,昌言进士及第”正合。苏洵在《祭亡妻文》中说:“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子心,忧我泯没。”这说明苏洵从十九岁结婚到二十七岁发愤苦读这段时间,皆游荡不学,再未参加进士考试。否则其妻就不会“耿耿不乐”,“忧我泯没”了。据《宋史·仁宗纪》载:“天圣四年(
1026)五月己卯,诏礼部贡举”;“五年(1027)三月戊申,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一千七十六人。”苏洵初举进士不中,当属这次贡举。
苏洵初举进士不第返川之后,同程文应之女结了婚。在眉山,程、石、苏三族中,程家最富。程氏之祖程仁霸,曾摄录事参军;父程文应,官大理寺丞;兄程溶与苏洵之兄苏涣同科进士及第。与程家比较起来,由于苏序好施舍,家财时而耗尽,生活并不宽裕。程氏由巨富之家来到相对比较贫寒的苏家,毫无傲慢或不满之状。苏洵的祖母“老而性严”,家里人走路脚步重了,都要受到呵斥。但年仅十八岁的程氏却能顺适祖母之意,得其欢心。有人对程氏说,你娘家不乏于财,以父母之爱,求其帮助,不会不答应,“
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程氏认为,她求助于娘家父母,自然会得到资助;但为了不使人笑话苏洵,说他靠人资助才能养活其妻,她宁愿过“蔬粝”生活,也不向娘家求助。她所唯一担忧的,是丈夫苏洵的“游荡不学”,将会一事无成。但程氏是一位沉静贤惠的女子,虽有这种忧虑,却从未向苏洵表露过。
当时不仅程氏为苏洵的前途忧虑,亲戚邻里也为此忧虑,只有其父苏序很放心。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说:“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苏序)纵而不问,乡党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曾巩《苏序墓志铭》说:“君之季子洵,壮犹不知书,君亦不强之。谓人日:‘是非忧其不学者。’”张方平《文安先生墓表》说:“先生(苏洵),其(苏序)季也,已冠犹不知书,职方不教,乡人问其故,笑曰:‘非尔所知也。’”苏序对苏洵“游荡不学”的态度是“纵而不问
”;人问其故,他或“笑而不答”,或说“非忧其不学”,甚至说“非尔所知”。苏序对苏澹、苏涣是“ 教训甚至”,为什么对苏洵却“不教”,“纵而不问
”,并对其未来充满信心呢?这是因为苏序对苏洵很了解,他颇有大志,不愿为声律句读之学所束缚;所谓“游荡不学”,对书本知识来说,固然是“不学”
,但对社会知识来说,“游荡”也是一种学习,可增加同社会的接触,了解时弊。加之苏洵“为人聪明,辨智过人”(曾巩《苏明允哀词》),只要他下决心静下来苦读,是不难“大究六经百家之说”的。苏洵后来曾说:“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苏序确实很了解苏洵的特点,善于因材施教。
’,八字合为一章。且欧(阳修)、曾(巩)诸大家所为志铭、哀挽诗具在,有号明允以老泉者乎?”,可见老泉为苏轼号而非苏洵号,但长期以来以讹传讹,一般人仍以苏老泉为苏洵。他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卒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终年五十八岁。
苏涣进士及第时,苏洵已经十六岁。正是在苏涣进士及第的影响下,苏洵也参加了下一届即天圣五年(1027)的进士考试,但未及第。欧阳修《苏明允公墓志铭》说:“(苏洵)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二十七岁之后“岁余”,表明是在二十九岁时;
“再不中”,说明苏洵在二十九岁之前还曾举进士;可惜欧阳修未明确交代苏洵初举进士的时间。但是,苏洵的《送石昌言使北引》却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
程、石、苏是当时眉山的三大家族,其后皆有人在外作官,并有姻亲关系,苏序幼女适石扬言,石扬言与石昌言为兄弟,故苏轼有“亲戚”之语。司马光《石昌言哀辞》说:
眉山石昌言,年十八举进士,伦辈数百人,昌言为之首,声震西蜀。四十三乃及第。及第十八年知制诰,又三年以疾终。光为儿时,始执卷则知昌言名,已而同登进士第,与昌言游凡二十年。
考《司马文正公年谱》,司马光与石昌言“同登进士第”在宝元元年(1038),逆数四十三年则石昌言当生于至道二年(996);年十八举进士则当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于此可见:(一)“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昌言举进士在大中祥符六年,时苏洵五岁。(二)“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可见苏洵少年时代也曾为应试而学习。(三)旧时学“成”与否,一般当指是否科举及第。所谓“未成而废”,即指进士未及第而废学。石昌言于宝元元年进士及第,时苏洵年三十。设苏洵十八岁初举进士不中,到石昌言进士及第为十二年,与“
后十余年,昌言进士及第”正合。苏洵在《祭亡妻文》中说:“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子心,忧我泯没。”这说明苏洵从十九岁结婚到二十七岁发愤苦读这段时间,皆游荡不学,再未参加进士考试。否则其妻就不会“耿耿不乐”,“忧我泯没”了。据《宋史·仁宗纪》载:“天圣四年(
1026)五月己卯,诏礼部贡举”;“五年(1027)三月戊申,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一千七十六人。”苏洵初举进士不中,当属这次贡举。
苏洵初举进士不第返川之后,同程文应之女结了婚。在眉山,程、石、苏三族中,程家最富。程氏之祖程仁霸,曾摄录事参军;父程文应,官大理寺丞;兄程溶与苏洵之兄苏涣同科进士及第。与程家比较起来,由于苏序好施舍,家财时而耗尽,生活并不宽裕。程氏由巨富之家来到相对比较贫寒的苏家,毫无傲慢或不满之状。苏洵的祖母“老而性严”,家里人走路脚步重了,都要受到呵斥。但年仅十八岁的程氏却能顺适祖母之意,得其欢心。有人对程氏说,你娘家不乏于财,以父母之爱,求其帮助,不会不答应,“
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程氏认为,她求助于娘家父母,自然会得到资助;但为了不使人笑话苏洵,说他靠人资助才能养活其妻,她宁愿过“蔬粝”生活,也不向娘家求助。她所唯一担忧的,是丈夫苏洵的“游荡不学”,将会一事无成。但程氏是一位沉静贤惠的女子,虽有这种忧虑,却从未向苏洵表露过。
当时不仅程氏为苏洵的前途忧虑,亲戚邻里也为此忧虑,只有其父苏序很放心。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说:“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苏序)纵而不问,乡党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曾巩《苏序墓志铭》说:“君之季子洵,壮犹不知书,君亦不强之。谓人日:‘是非忧其不学者。’”张方平《文安先生墓表》说:“先生(苏洵),其(苏序)季也,已冠犹不知书,职方不教,乡人问其故,笑曰:‘非尔所知也。’”苏序对苏洵“游荡不学”的态度是“纵而不问
”;人问其故,他或“笑而不答”,或说“非忧其不学”,甚至说“非尔所知”。苏序对苏澹、苏涣是“ 教训甚至”,为什么对苏洵却“不教”,“纵而不问
”,并对其未来充满信心呢?这是因为苏序对苏洵很了解,他颇有大志,不愿为声律句读之学所束缚;所谓“游荡不学”,对书本知识来说,固然是“不学”
,但对社会知识来说,“游荡”也是一种学习,可增加同社会的接触,了解时弊。加之苏洵“为人聪明,辨智过人”(曾巩《苏明允哀词》),只要他下决心静下来苦读,是不难“大究六经百家之说”的。苏洵后来曾说:“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苏序确实很了解苏洵的特点,善于因材施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