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628817
综合评价了草地有毒有害草与其他植物的关系,草地有毒有害草化感作用,狼毒对豆科牧草替代防控技术及狼毒对禾本科牧草替代防控技术。研究了狼毒水浸提液、狼毒残体腐解、狼毒根分泌液以及狼毒根际土壤萃取液对受体植物苜蓿的化感作用,明确了狼毒释放化感物质的途径,狼毒根和茎叶对各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对于豆科牧草狼毒根的化感抑制作用非常显著,并且随狼毒根量的增加化感抑制作用增强。狼毒对豆科牧草的化感抑制作用强度强于禾本科牧草。对草地主要有毒有害草狼毒、乳浆大戟、加拿大蓟、针茅芒刺、小花棘豆、牛心朴、紫茎泽兰、苦豆子、披针叶黄华等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草地有毒有害草的合理利用及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解决了当前农牧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控制有毒有害杂草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章草地毒害草发生对畜牧业造成的危害()
节草地发生退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毒害草对草原生态和畜牧业造成的危害()
第二章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分布和为害()
节分布为害()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草原有毒植物的危害特点()
第三章草地毒害草发生历史与存在主要问题()
节毒害草防治历史()
第二节毒害草研究存在问题()
第三节毒害草防治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草地毒害草防控技术研究()
节生物防控技术()
第二节物理防控技术()
第三节化学防控技术()
第四节替代防治技术()
第五章草地有毒有害草生物防控——天敌资源利用()
节乳浆大戟主要天敌种类()
第二节加拿大蓟主要天敌种类()
第三节针茅芒刺主要天敌种类()
第六章优势天敌昆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节大戟天蛾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第二节加拿大蓟绿叶甲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欧洲方喙象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第四节针茅狭跗线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第五节针茅草原的大针茅病害()
第七章优势天敌昆虫(螨)的寄主专一性()
节大戟天蛾的寄主范围食性分析()
第二节绿叶甲寄主专一性试验()
第三节欧洲方喙象寄主专一性试验()
第四节针茅狭跗线螨寄主专一性研究()
第五节主要天敌昆虫的取食量、耐饥能力测定()
第六节大针茅病害及生防利用()
第七节针茅病害的利用评价()
第八章主要天敌昆虫的控制作用效果的评价()
节优势天敌昆虫饲养繁殖与释放技术()
第二节优势天敌昆虫控制效果的评价()
第三节对生物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第九章草地有毒有害草与其他植物的关系()
节草地有毒植物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第二节有毒植物与微生物的关系()
第三节有毒植物与草食动物的协同进化()
第四节利用种间竞争控制乳浆大戟()
第十章草地有毒有害草化感作用()
节植物化感物质()
第二节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
第十一章狼毒对豆科牧草替代防控技术()
节利用生物测定的方法()
第二节受体植物对狼毒化感作用耐抗性评价()
第三节狼毒根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变化规律()
第四节狼毒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五节狼毒对草木樨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六节狼毒对红豆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七节狼毒对小冠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八节狼毒对苜蓿幼根生长的化感作用()
第九节狼毒根量在不同的腐解时间内对苜蓿幼根生长的影响()
第十二章狼毒对禾本科牧草替代防控技术()
节狼毒对蒙古冰草和扁穗冰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二节狼毒对披碱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三节狼毒对新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四节狼毒对无芒雀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五节狼毒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六节狼毒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影响()
第七节植物对狼毒化感作用耐抗性评价分析()
第八节狼毒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变化规律()
第十三章草地有毒有害草综合防控技术()
节乳浆大戟防控技术()
第二节加拿大蓟防控技术()
第三节狼毒防控技术()
第四节针茅芒刺防控技术()
第五节苦豆子防控技术()
第六节棘豆属防控技术()
第七节披针叶黄华防控技术()
第八节牛心朴子防控技术()
第九节紫茎泽兰防控技术()
第十节荨麻防控技术()
第十一节菟丝子防控技术()
第十四章草地有毒有害草可持续综合治理()
节加强草原科学利用和管理()
第二节草原生态防治技术()
第三节生物防治技术()
第四节机械化学防治技术()
第五节烧荒防除技术()
第十五章草地有毒有害草的合理利用()
节饲用植物开发利用()
第二节药用开发利用()
第三节农药开发利用()
第四节其他用途开发()
第十六章有毒有害草——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节野生植物资源狼毒综合开发利用()
第二节野生植物资源苦豆子开发利用()
第三节野生植物资源牛心朴子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附录乳浆大戟、加拿大蓟、针茅芒刺生物防治图片()
近几十年来,由于牧区半牧区人口增加、气候变化以及不合理利用,导致大面积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2011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牧区半牧区“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全书同)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为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牧区半牧区草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然而,长期以来,牧区半牧区农牧民接受科技信息渠道不畅、科技成果应用和普及率不高、草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生态和生产不能很好兼顾等因素,制约着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草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引领支撑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现代化。
在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组织一批中青年专家,编写了《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科普系列丛书》。该丛书贯彻“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以草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线,面向广大农牧民和基层农技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深入地介绍我国草原科技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帮助大家认识和解决牧区半牧区生态、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该丛书编写人员长期扎根牧区半牧区科研一线,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发行,对于普及草原科学知识,推广草原科技成果,提升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科技支撑能力和科技贡献率,推动草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欣喜之余,撰写此文,以示祝贺,是为序。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
2016年1月《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科普系列丛书》前言牧区半牧区覆盖我国23个省(区)的268个旗市,其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从远古农耕文明开始,各个阶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牧区半牧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全书简称内蒙古)、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书简称新疆)、西藏自治区(全书简称西藏)、青海省和甘肃省等自然经济落后的省区。草原作为牧区半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基本的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的全局,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随着牧区人口增加、牲畜数量增长、畜牧业需求加大,天然草原超载过牧问题日益严重。2000—2008年的数据显示,牧区合理载畜量为12亿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近18亿个羊单位,超载率近50%。长期超载过牧以及不合理利用使草原不堪重负,草畜矛盾不断加剧,草原退化面积持续扩大。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约15%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退化,80年代中期的30%,90年代中期的50%,持续增长到目前约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导致草原生产力大幅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发、畜牧业发展举步维艰,草原生态、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2011年也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包括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针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加大牧区教育发展和牧民培训支持力度、促进牧民转移就业等举措,把提高广大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现实、直接、紧迫的民生问题,大力改善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草牧业”是个新词,源于2014年10月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农业部汇报草原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情况时,汪洋副总理凝练提出了“草牧业”一词。随即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全书同)中特别强调“加快发展草牧业”,对于经济新常态下草业和草食畜牧业迈入新阶段、谱写新篇章是前所未有地强有力的刺激和鼓舞。草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核心是强调草畜并重、草牧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草牧业的提出无疑是对我国草业和牧业的鼓励,发展草牧业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国崛起的重大步骤。发展草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调方式、转结构”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牧区半牧区及农区优质生态产品产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变革过去粮、草、畜松散生产格局、有效解决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生产效率低及生态成本高等问题的关键突破口,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自建所52年来,坚持立足草原,针对草原生产能力、草原生态环境及制约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应用基础性研究为主线,围绕我国草原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等科学和技术问题,系统开展牧草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与评价、多抗高产牧草良种培育与种质创新、草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草原生态监测与灾害预警防控、牧草栽培与加工利用、草业机械设备研制等科研工作。自2015年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以后,恰逢加快发展草牧业的契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组织全所精英,把老、中、青草牧业科研工作者组织起来,共同努力,针对目前牧区半牧区草牧业发展的薄弱技术环节,制约牧区半牧区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关键技术,以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支撑,解决农牧业农村问题为目的,特编著《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科普系列丛书》,该套丛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结构合理,语言通俗易懂,可为牧区半牧区草原退化防治、人工草地栽培、家庭牧场生产经营、家畜养殖技术、牧草病虫鼠害防治等问题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真正地把科研成果留给大地,走进农户。
编者2016年1月
章草地毒害草发生
对畜牧业造成的危害
草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草原干旱、超载过牧、盲目开垦、乱砍乱挖、人口增长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原退化,生态持续恶化。我国90%的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30%已严重退化,且退化以每年200万hm2的速度递增,草原退化呈现局部改善而整体恶化的趋势。
节草地发生退化的主要特征
草原退化即草原植被衰退,是指草原生态系统在其演化过程中,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共同作用下,其结构特征和能流与物质循环等功能过程的恶化,即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环境的总体恶化。草原退化是草原在不合理利用下,草原生态系统逆行演替、生产力下降的过程。主要表现是草原植被的种类、高度、盖度、产量和质量下降,土壤生境恶化,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衰退。长时间、大范围的草原退化,不仅引起草原本身生产力的下降,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
退化草原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植物种群结构中原来的建群种和优势种逐渐减少或衰变为次要成分,而原来次要的植物逐渐增加,后由大量非原有的侵入种变成为优势植物。从稳定功能较强的多层结构演化为稳定功能较弱的单层结构,生物多样性降低,植物群落的结构、高度、盖度以及外貌等明显地劣化,优质的、可饲的豆科、禾本科、菊科等牧草减少,不可饲用、劣质、有毒、有害的毛茛科、大戟科等植物滋生蔓延,植物群落呈现小型化与矮化的特征,其高度与盖度大大降低。严重退化草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丧失,珍稀植物与名贵动物消失或大大减少,如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的单花郁金香消失,口蘑、黄花苜蓿等变得十分稀少;黄羊基本消失,百灵鸟、猛禽也大幅减少。
1生产能力下降
退化草原群落中,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减弱,可食牧草产草量下降而不同的有毒有害植物比重增加。如内蒙古退化草原已发现有毒有害植物50多种,青海退化草原大量出现的有毒有害植物有20多种。有毒有害植物的蔓延,不仅消耗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妨碍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而且经常造成牲畜中毒甚至死亡,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的危害。轻度退化草场可食牧草产量减少20%~40%、植被覆盖度减少20%;中度退化草场可食牧草产量减少40%~60%、植被覆盖度减少20%~50%;重度退化草场可食牧草产量减少60%以上、植被覆盖度减少60%以上。重度退化草原植物群落平均高度仅相当于草原植物群落平均高度的1/5左右。全国草原产草量下降了30%~60%,每头家畜的产品产量也有明显的下降。
2灾害频发、甚至暴发
草原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伴随的是草原的干旱、风沙、白灾、黑灾、鼠害、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加快,草原生态系统自发的抗逆机制等遭受破坏、抵御灾变的能力减弱。干旱缺水是草原与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干旱成灾能使牧草在生长季枯萎、产草量直线下降。1999—2001年内蒙古草原牧区连续遭受旱灾,使得草原“赤野千里、寸草不生”,牲畜大量死亡,草原畜牧业与牧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内蒙古1977年的特大雪灾,锡林郭勒盟牲畜损失40%~60%;2000年的特大雪灾加旱灾,锡林郭勒盟的牲畜损失率也达50%左右。由于草原退化和捕鼠天敌减少等原因,我国草原鼠害发生的面积有增大的趋势;同时蝗虫、草原毛虫等对草原的危害也在加大。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类占有重要地位。鼠类作为一类消费者,在草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食物链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鼠类对草原适度的啃食是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的。但是,长期以来,草原退化加剧了草原鼠害的发生,导致草原鼠害频繁暴发。全国草原鼠害发生面积由1996年的3094万hm2增加到2001年的4617万hm2,占草原总面积的118%;2002年全国草原鼠害成灾面积平均数高出近10年来成灾面积的28%;2003年、2004年内蒙古草原蝗虫大暴发,全国草原虫害面积分别达到2667万hm2和2933万hm2。2003—2012年全国草原虫害年均危害面积2099万hm2,成为草原进一步退化的原因。
第二节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主要有自然因素和气候变化两大方面的原因,导致草原退化。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长期干旱、气候变化、风蚀、水蚀、火灾、沙尘暴、鼠虫害等。如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是引起草原生态系统恶化的重要自然因素。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地区近40年气候呈波动性升高趋势,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年均气温升高14℃,年降水量减少971mm,而且温度和降水量年际间的变幅近年来明显加大,气候变化在草原退化成因中占主导地位。我国草原大部分位于干旱区、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降水较集中,气候干旱,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大风天气多,降水量少,土壤易被大风吹起、带走形成风沙天气,再加之无节制的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和土壤沙化,使风沙现象更为严重,形成沙尘暴。鼠害、虫害和毒害草是我国草原为严重的生物灾害,表现为种类多、暴发频繁、分布面积大、危害程度严重和对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作用大等特点,鼠虫害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制约着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鼠害,除了大量啃食牧草,与牲畜争食外,更为严重的是挖掘洞穴,拱抬土丘,破坏草原植被,轻者使草原植被覆盖度降低,重者导致寸草不生,土壤裸露,使草原完全失去放牧价值,甚至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内蒙古又是蝗虫灾害高发地区,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草原植被裸露,退化加剧。
1人为因素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规模过大,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超过了自然资源,尤其是草原资源的增殖,即资源的可承载能力,超过了环境容量与生态阈限。自然资源的增量已远不能满足供养如此多的人口需求,于是自然资源的存量也被部分利用、蚕食,这就使自然资源的恢复、更新能力不断下降,资源的数量减少、质量变劣,从而导致资源生态环境的总体恶化。由于我国内地的人口密度要比西北部边远地区大,因而出现了一次又一次机械式的大量移民,使草原牧区人口也超过其生态环境资源的承载量,大片的垦草种粮及大量的毁林开荒等,使得中国西北部特别是草原牧区的荒漠化面积以惊人的速度扩展。草原牧区既是生态脆弱地带、敏感地带,也是生态屏障带,其人口的承载能力比内地和沿海低得多;过高地估计草原地区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量,采取大量移民的政策,也不能不说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2草原过度放牧载畜量增大,不合理地利用
随着牲畜饲养头数的不断增长,草原牧区的草畜矛盾越来越激烈,大多数草场处于超载过牧的状态,草原的利用方式由原来的永续利用转变成了当今粗放的掠夺式利用,这使得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加速走向衰退。内蒙古33个牧区旗县,2004年的总体超载率达到751%。新疆草原畜牧业牲畜数量持续增加,在草原面积基本固定的条件下,草地资源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全疆牧民人口由1984年的871万户4974万人增加到2008年年底的2758万户11647万人;这个人口数据相当于1950年的423倍,1980年的185倍。新疆草原近年来的超载率一般为60%~70%,局部地区达100%以上。20世纪70年代,四川若尔盖全县共有各类牲畜33万混合头,到80年代中期,全县牲畜就增加到87万混合头:2002年,已超过117万混合头。2006年年底,全县牲畜存栏已达11878万混合头,折合340多万羊单位,而全县理论载畜量仅为1865万羊单位,超载率已近80%。
在半农半牧区和牧区,草原植物是广大农牧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燃料之一。在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和牧区,每年用作薪柴的牧草灌木就高达百亿千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农牧民,20世纪70—80年代为了解决薪柴等问题,每年要大量樵采沙蒿、沙柳、乌柳和柠条等,每户每年仅为烧柴就要破坏草原267hm2左右。
我国北方草原盛产甘草、麻黄、黄芩、苁蓉以及发菜、蘑菇等,这些野生珍奇植物,有的是名贵药材,有的是珍品野菜。由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执法成本高昂、管理任务艰巨等,加之经济利益、发财梦的驱动,多年来导致草原牧区周边的农民滥挖干草、麻黄、黄芩、苁蓉等药材和滥搂发菜的行为屡禁不止。内蒙古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阿拉善等草原牧区,进行抢搂发菜。草原牧区滥猎也非常严重,使得大量的珍禽异兽减少甚至消失,导致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于草原牧区的不良影响也较严重。草原地区的荒漠化不断加剧;由于中上游用水量过多,黑河水流不到阿拉善,使得居延海干涸,绿洲开始消失,胡杨林大片干枯,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盲目地开发饲草料地,过量开采草原牧区的地下水,使得生态用水不断减少,草原植被衰退,生态环境恶化。
3草原盲目地开垦,使草原退化沙化严重
我国草原地区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工业化程度较低、教育不发达等原因,造成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必然要开发利用更多的自然资源。绝大部分人口的生产生活还主要依赖草原及其畜牧业,导致其开发利用方式往往是掠夺式的、粗放的和落后的,这必然造成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别是草原资源环境的破坏。盲目地开垦草原,使得贫瘠、极易沙化的耕地无节制地增加,大片丰美草原的原生植被与土壤遭受破坏;而开垦出来的耕地往往几年后就撂荒变成沙地或沙漠,于是再去开垦新的草原。周而复始,草原面积变得越来越小,沙地、沙漠的面积愈来愈大,草原退化沙化不断加剧,草原资源及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逆行演替大规模地开垦草原,使得大片丰美的草原变成了贫瘠的、极易沙化的农田或荒漠。而草原农耕区农村化的终结果就是沙漠化。我国荒漠化的人为成因中,过度农垦占254%,过度放牧占283%,过度樵采占318%。而过度农垦导致草原面积大量减少和牧区人口大幅度增加,使得超载过牧、滥樵乱采等不断加重。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垦的草原面积已达18667万hm2左右,造成大约25333万hm2退化、沙化面积,其中约800万hm2草原退化为永久性沙漠;同期,内蒙古开垦草原约3467万hm2,新疆开垦草原约300万hm2,甘肃开垦草原约1066万hm2等。
第三节毒害草对草原生态和畜牧业造成的危害
(一)毒害草对草原生态的危害
由于草原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利用,使得草原毒害草大量生长繁殖和蔓延,除导致牲畜被迫采食引起大批中毒发生外,毒害草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特性,占据了可食牧草生长空间,造成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产草量下降,严重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影响草原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食物安全。毒害草对草原生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草原生产力降低
草原毒害草具有一般植物无法比拟的抗性,如耐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根系发达、返青早、生长快、多种子、多分枝、生命力强等特性。一旦毒害草侵占草原后,能够在短期内形成优势种群,排斥其他牧草生长,使草原质量严重下降,产草量降低,草原承载能力下降,影响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为我国退化草原上危害严重的毒害草之一,瑞香科瑞香狼毒在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高寒草原以及荒漠草原都有分布。在正常情况下,瑞香狼毒在草原植物群落中以偶见种或伴生种存在,而在放牧过度的退化草原、山坡草原、沙质草原常成为优势种或退化草原的建群种存在。例如,在内蒙古巴林左旗,在适度放牧的草原地带,很少能见到瑞香狼毒生长,群落以大针茅、铁杆蒿等植物占优势。而在明显过牧地带,大针茅几乎消失,瑞香狼毒大量滋生,覆盖度达到30%,其生物量占到草原植被群落总产量的62%。在严重退化地带,瑞香狼毒种群已取代了其他所有植物,瑞香狼毒种群覆盖度达到40%~65%,地上生物量鲜重达2kg/m2。在青海退化草原,瑞香狼毒发生面积140万hm2,覆盖度为40%~60%,比较严重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瑞香狼毒覆盖度达到80%左右,其生物量占到草原植被群落总产量的80%以上。
豆科有毒棘豆和有毒黄芪也是我国退化草原上危害严重的毒害草,在西北、西南广大牧区的退化草原上,已形成优势种群,生物量很大。如茎直黄芪主要垂直分布于海拔2900~4600m的西藏各地,覆盖度为40%~60%;变异黄芪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荒漠半荒漠草原;甘肃棘豆和黄花棘豆主要分布在祁连山草原,覆盖度达90%以上,在甘肃天祝山地草甸和灌丛草甸草原,密度为3241株/m2,覆盖度为32%,生物量占到草原植被群落总产量的45%。草原毒害草的大面积泛滥,导致草原生产力降低,草原因毒害草的危害使得草原失去利用价值,导致草畜矛盾日趋严重。
2草原利用率下降
草原毒害草的生长和蔓延,导致牲畜毒害草中毒呈现多发、频发,甚至暴发态势,使牧民对此产生了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不敢在毒害草生长区放牧,造成现有草原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优良草原利用过度,终导致整个草原生态恶化,草原利用率显著降低。
3破坏植物种群多样性
退化的草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使草原从过去稳定功能较强的多层结构演化为稳定功能较弱的单层结构,生物多样性降低,植物群落的结构、高度、盖度以及外貌等明显地劣化,表现为可食牧草种类和产量急剧减少,而毒害草成为优势植物,大量滋生蔓延。
毒害草可通过其化感毒性,直接或间接地对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产生有害作用,影响物种种群多样性。目前,在菊科、豆科、瑞香科、玄参科等10多个科属中发现具有化感潜势的植物如瑞香狼毒、甘肃棘豆、冷蒿、黄帚橐吾、甘肃马先蒿、白喉乌头等,分离鉴定出的化感物质有萜类、酚类、皂苷类、生物碱、挥发油以及非蛋白氨基酸等十几类化合物。这些化感物质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次生代谢,可通过自然挥发、雨雾淋溶、凋落物或植物残体分解以及植物根系分泌4种主要途径释放进入环境,对其他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产生有害作用。如黄帚橐吾挥发物、水浸提液对早熟禾、大雀麦、中华羊茅、羊茅以及垂穗披碱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甘肃马先蒿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对中华羊茅、老芒麦、垂穗披碱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白喉乌头地上部分浸提液在高浓度下对无芒雀麦、草地早熟禾等牧草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瑞香狼毒和黄花棘豆对其他种植物的化感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根系分泌途径起作用。
(二)毒害草对草地畜牧业造成的危害
在过度放牧草原,由于草原退化,牲畜喜食的、适口性好的优良牧草减少,草群中毒害草比例上升,牲畜误食、饥不择食、被迫采食毒害草的机会增加,使得草原牲畜毒害草中毒呈现多发,频发,甚至暴发趋势。毒害草对草原牲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引起牲畜中毒,严重者导致死亡
由于有毒植物体内含有有毒物质,牲畜在可食牧草缺乏的情况下,以干草或青草形式被迫采食后,可引起牲畜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者导致死亡。有毒物质多是有毒植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有毒物质主要包括生物碱类、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内酯、毒蛋白,萜类化合物、酚类及其衍生物、有机酸、挥发油以及光敏物质等。也有少数有毒植物体内蓄积了某些特殊化学物质或无机元素,如环境中的砷、铅、镉、硒、硅、氯等,当被牲畜采食后易产生毒害作用。
据统计,2007年青海甘肃棘豆中毒羊10万多只,死亡和淘汰4000多只,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000多万元;2001年西藏阿里地区东部3个牧业县,因冰川棘豆中毒死亡的牲畜达53万只以上,损失超过6172万元;2003—2005年,改则县冰川棘豆中毒致死牲畜103万只,损失高达203495万元;2005年内蒙古阿拉善盟,毒害草灾害受害牧户901户,造成1344万头牲畜中毒,死亡3504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5万元;2009年甘肃肃北草原,牲畜采食棘豆草后,羔羊平均死亡率达到60%以上,母畜流产率高达917%;2007年,农业部对20个省区不完全统计,草原毒草引起161万头牲畜中毒,118万头牲畜死亡,毒草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016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间接经济损失926亿元)。仅2007—2009年,全国草原毒害草引起211万头牲畜中毒,84万头牲畜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7亿元。目前,有毒棘豆和有毒黄芪已成为我国天然草原毒害草之首,每年给畜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亿元。
2影响牲畜繁殖力
母畜采食毒草后造成不孕、流产、弱胎、畸形、难产、死胎及胎儿发育不良;公畜采食毒草后造成性功能降低,精子品质及活力下降。如1987年甘肃天祝某乡牲畜因误食甘肃棘豆中毒发病率高达891%,死亡率219%,流产率29%。1987年青海省共和县倒淌河乡母羊因采食棘豆草而流产的羔羊达5000多只,泽库县牲畜因采食棘豆草中毒流产率高达30%以上。1995年青海英得尔种羊场因棘豆草中毒,使母羊的繁殖力受到严重影响,存栏2万只的繁殖母羊,繁活春羔仅1409只。
3妨碍畜种改良
本地畜种对毒害草有一定识别能力,一般不会主动采食,而外地引进的优良畜种,由于无识别能力,往往会主动采食,如果管理疏忽,没有及时发现,随着采食毒害草时间的延长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当地畜种改良工作。如1977年西藏山南地区引进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羊改良当地绵羊,结果因引进良种对茎直黄芪、毛瓣棘豆等毒害草识别能力极差,主动采食引起中毒死亡,妨碍了该地区畜种改良工作。
4降低畜产品质量
有些有毒植物含有特殊物质,牲畜采食后能引起乳、肉产品变色、变味或变质,降低肉品质量。如十字花科的独行菜,可使肉色变黄;豆科的沙背能使肉变味;豆科的沙打旺能使乳、肉变苦;菊科艾属植物、百合科葱属植物、蓼科酸模属植物等,能引起乳产品变味或变质。此外,有害植物本身并不具有毒性,但其芒、刺被牲畜采食或接触后,可造成家畜伤害,如禾本科针茅、菊科鹤虱、菊科苍耳、菊科飞廉、豆科骆刺、豆科锦鸡儿、旋花科刺旋花等植物的芒刺可刺伤家畜皮肤,影响皮毛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有毒植物被牲畜采食后,会使畜产品含有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人食用后引起中毒。例如山羊采食大戟科的某些植物(如变异黄芪)后,虽山羊本身不出现中毒现象,但人食用其所产的羊奶后可引起中毒;牲畜大量或长期采食蓄豆主要灌丛积累砷、铅、镉、硒、氟等的植物后,这些有毒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会残留在畜体中,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