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628664
内容简介
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影 响,草原蝗虫发生种类迅速增加,种群密度和发生面 积增大,对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的危险性也不断增大, 呈现出逐年严重发生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草原生 产、畜牧业发展和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对草地畜牧 业、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屏障、野生植物资源等构成了 严重的威胁,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引发沙尘暴等灾 害,严重威胁着农牧民的生活和生存。因此,草原蝗 虫治理一直是草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韩海斌 、刘爱萍、高书晶等主编的《草原蝗虫综合防治技术 》共分为6章:分别介绍了草原蝗虫的发生、分布、种 类、治理方法、预测预报方法及现有的一些既定的防 治标准。为基层草原植保工作人员及农牧民在草原蝗 虫合理防治方面提供参考和依据。
目 录
章 草原蝗虫基本知识 节 认识蝗虫 第二节 蝗灾的危害 第三节 蝗虫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第四节 蝗虫的近亲 第五节 草原蝗虫 第二章 常见草原蝗虫种类 节 丽突鼻蝗 第二节 笨蝗 第三节 短额负蝗 第四节 中华稻蝗 第五节 短星翅蝗 第六节 黑腿星翅蝗 第七节 沼泽蝗 第八节 草绿蝗 第九节 大垫尖翅蝗 第十节 甘蒙尖翅蝗 第十一节 黄胫小车蝗 第十二节 亚洲小车蝗 第十三节 疣蝗 第十四节 蒙古束颈蝗 第十五节 红翅皱膝蝗 第十六节 鼓翅皱膝蝗 第十七节 白边痂蝗 第十八节 轮纹异痂蝗 第十九节 宽翅曲背蝗 第二十节 红腹牧草蝗 第二十一节 小翅雏蝗 第二十二节 东方雏蝗 第二十三节 素色异爪蝗 第二十四节 李氏大足蝗 第二十五节 毛足棒角蝗- 第二十六节 北京棒角蝗- 第二十七节 宽须蚁蝗 第二十八节 条纹鸣蝗 第二十九节 中华剑角蝗 第三章 草原蝗虫预测预报技术 节 草原蝗虫田间调查检测方法 第二节 草原蝗虫的预测预报 第三节 草原蝗虫预测预报技术 第四章 草原蝗虫综合防治 节 植物源农药防治草原蝗虫 第二节 生态治蝗 第三节 保护利用天敌防治草原蝗虫 第四节 牧禽防治草原蝗虫 第五节 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 第六节 物理机械治理草原蝗虫 第七节 化学农药治理草原蝗虫 第五章 蝗虫主要天敌目录 节 昆虫纲 第二节 蛛形纲 第三节 鸟纲 第四节 两栖动物类 第五节 爬行动物 第六节 菌类 第七节 线虫 第八节 哺乳动物 第六章 草原蝗虫相关技术规范 节 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 第二节 草原蝗虫调查规范 第三节 草地蝗虫预测预报及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参考文献 附图一 蝗虫形态特征图 附图二 蝗虫总科和科检索表 附图三 常见蝗虫图
前 言
序
我国牧区半牧区面积广袤,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覆被以草原为主,自然环境比较恶劣。自古以来,牧区半牧区都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是边疆少数民族农牧民赖以繁衍生息的绿色家园,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稳定繁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牧区半牧区人口增加、气候变化以及不合理利用,导致大面积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2011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牧区半牧区“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全书同)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为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牧区半牧区草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然而,长期以来,牧区半牧区农牧民接受科技信息渠道不畅、科技成果应用和普及率不高、草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生态和生产不能很好兼顾等因素,制约着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草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引领支撑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现代化。在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组织一批中青年专家,编写了《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科普系列丛书》。该丛书贯彻“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以草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线,面向广大农牧民和基层农技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深入地介绍我国草原科技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帮助大家认识和解决牧区半牧区生态、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该丛书编写人员长期扎根牧区半牧区科研一线,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发行,对于普及草原科学知识,推广草原科技成果,提升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科技支撑能力和科技贡献率,推动草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欣喜之余,撰写此文,以示祝贺,是为序。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
2016年1月 前言牧区半牧区覆盖我国23个省(区)的268个旗市,其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从远古农耕文明开始,各个阶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牧区半牧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全书简称内蒙古)、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书简称新疆)、西藏自治区(全书简称西藏)、青海省和甘肃省等自然经济落后的省区。草原作为牧区半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基本的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的全局,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随着牧区人口增加、牲畜数量增长、畜牧业需求加大,天然草原超载过牧问题日益严重。2000—2008年的数据显示,牧区合理载畜量为12亿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近18亿个羊单位,超载率近50%。长期超载过牧以及不合理利用使草原不堪重负,草畜矛盾不断加剧,草原退化面积持续扩大。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约15%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退化,80年代中期的30%,90年代中期的50%,持续增长到目前约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导致草原生产力大幅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发、畜牧业发展举步维艰,草原生态、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2011年也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包括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针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加大牧区教育发展和牧民培训支持力度、促进牧民转移就业等举措,把提高广大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现实、直接、紧迫的民生问题,大力改善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草牧业”是个新词,源于2014年10月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农业部汇报草原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情况时,汪洋副总理凝练提出了“草牧业”一词。随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特别强调“加快发展草牧业”,对于经济新常态下草业和草食畜牧业迈入新阶段、谱写新篇章是前所未有强有力的刺激和鼓舞。草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核心是强调草畜并重、草牧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草牧业的提出无疑是对我国草业和牧业的鼓励,发展草牧业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国崛起的重大步骤。发展草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调方式、转结构”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牧区半牧区及农区优质生态产品产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变革过去粮、草、畜松散生产格局、有效解决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生产效率低及生态成本高等问题的关键突破口,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自建所52年来,坚持立足草原,针对草原生产能力、草原生态环境及制约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应用基础性研究为主线,围绕我国草原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等科学和技术问题,系统开展牧草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与评价、多抗高产牧草良种培育与种质创新、草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草原生态监测与灾害预警防控、牧草栽培与加工利用、草业机械设备研制等科研工作。自2015年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以后,恰逢加快发展草牧业的契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组织全所精英,把老、中、青草牧业科研工作者组织起来,共同努力,针对目前牧区半牧区草牧业发展的薄弱技术环节,制约牧区半牧区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关键技术,以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支撑,解决农牧业农村问题为目的,特编著《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科普系列丛书》,该套丛书内容丰富翔实,结构通俗易懂,可为牧区半牧区草原退化防治、人工草地栽培、家庭牧场生产经营、家畜养殖技术、牧草病虫鼠害防治等问题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真正地把科研成果留给大地,走进农户。编者2016年1月
2016年1月 前言牧区半牧区覆盖我国23个省(区)的268个旗市,其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从远古农耕文明开始,各个阶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牧区半牧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全书简称内蒙古)、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书简称新疆)、西藏自治区(全书简称西藏)、青海省和甘肃省等自然经济落后的省区。草原作为牧区半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基本的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的全局,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随着牧区人口增加、牲畜数量增长、畜牧业需求加大,天然草原超载过牧问题日益严重。2000—2008年的数据显示,牧区合理载畜量为12亿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近18亿个羊单位,超载率近50%。长期超载过牧以及不合理利用使草原不堪重负,草畜矛盾不断加剧,草原退化面积持续扩大。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约15%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退化,80年代中期的30%,90年代中期的50%,持续增长到目前约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导致草原生产力大幅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发、畜牧业发展举步维艰,草原生态、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2011年也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包括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针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加大牧区教育发展和牧民培训支持力度、促进牧民转移就业等举措,把提高广大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现实、直接、紧迫的民生问题,大力改善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草牧业”是个新词,源于2014年10月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农业部汇报草原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情况时,汪洋副总理凝练提出了“草牧业”一词。随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特别强调“加快发展草牧业”,对于经济新常态下草业和草食畜牧业迈入新阶段、谱写新篇章是前所未有强有力的刺激和鼓舞。草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核心是强调草畜并重、草牧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草牧业的提出无疑是对我国草业和牧业的鼓励,发展草牧业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国崛起的重大步骤。发展草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调方式、转结构”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牧区半牧区及农区优质生态产品产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变革过去粮、草、畜松散生产格局、有效解决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生产效率低及生态成本高等问题的关键突破口,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自建所52年来,坚持立足草原,针对草原生产能力、草原生态环境及制约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应用基础性研究为主线,围绕我国草原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等科学和技术问题,系统开展牧草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与评价、多抗高产牧草良种培育与种质创新、草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草原生态监测与灾害预警防控、牧草栽培与加工利用、草业机械设备研制等科研工作。自2015年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以后,恰逢加快发展草牧业的契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组织全所精英,把老、中、青草牧业科研工作者组织起来,共同努力,针对目前牧区半牧区草牧业发展的薄弱技术环节,制约牧区半牧区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关键技术,以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支撑,解决农牧业农村问题为目的,特编著《牧区半牧区草牧业科普系列丛书》,该套丛书内容丰富翔实,结构通俗易懂,可为牧区半牧区草原退化防治、人工草地栽培、家庭牧场生产经营、家畜养殖技术、牧草病虫鼠害防治等问题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真正地把科研成果留给大地,走进农户。编者2016年1月
在线试读
章草原蝗虫基本知识
节认识蝗虫
昆虫是世界上的一个生物类群,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数量、种类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而有些昆虫则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例如蝗虫就是其中之一。蝗虫,俗称蚂蚱、蚱蜢、草螟、蚱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身体一般为绿色或黄褐色。蝗虫有很多种类,其中大部分种类有翅能飞,但也有个别种类只有翅芽,不能飞翔。目前已知的蝗虫种类有1万多种,我国发现有近1 000种。第二节蝗灾的危害蝗虫灾害是一种世界性生物灾害,全球发生面积达4 680万km2,全球1/8的人口受到蝗灾的袭扰。历史上,蝗灾常与洪灾和旱灾相间发生,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我国关于蝗虫的记载,早可追溯到商代(公元前16至公元前11世纪),在当时的甲骨文中就有“蝗”字,“蝝”字(蝗蝻),并有“告蝗”“雨”“不雨”等占卜蝗灾的发生和天气的卜辞。其后,历代古籍、史籍以及地方志、县志均有关于蝗虫和蝗灾的发生方面的记述。有史料记载,我国历史各朝代蝗虫灾害发生次数为东汉31次,唐代34次,宋代75次,元代42次,明代50次,清代94次。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蝗灾更是高发、频发,38年间各地方志中关于蝗灾的记录有2 100多次。给我国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新中国成立初期,蝗灾的发生态势也十分严峻,但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到20世纪70年代蝗灾严重发生态势得到了遏制。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气候变化和耕作制度变革等因素的影响,蝗灾发生频率再次回升,危害程度加重。第三节蝗虫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蝗虫种类较多,其外部形态、颜色、大小也多种多样。这是由于对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适应,经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就是因生存条件的改变,引起新陈代谢和内部器官机能的变化,后导致外部形态的改变,说明形态结构和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尽管如此,蝗虫的基本结构却是一致的,各种不同形态上的变异,只不过是基本构造的特化。一、 蝗虫的身体结构蝗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这是昆虫共有的特征,其重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及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蝗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要经过多次脱皮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1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主要结构有触角、眼和口器。触角:1对,丝状、分节,是蝗虫的感觉器官,具有触觉和嗅觉作用。眼:1对复眼和3个单眼。复眼位于头部上部,左右两侧各1只,由很多小眼组成,是蝗虫主要的视觉器官。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1只,还有1只位于头部前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等腰三角形。单眼仅能感光。口器:蝗虫的取食器官。蝗虫的口器分为5部分,包括上唇、下唇、上颚、下颚和舌。上颚十分坚硬,是切断、嚼碎植物茎叶的主要部位。2胸部运动中心,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蝗虫的前、中、后胸各生有1对足,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蝗虫的后足十分发达,适于跳跃,因此叫作跳跃足。蝗虫的中胸和后胸各生有1对翅,为前翅和后翅。前翅狭长、革质,覆盖于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宽大、膜质、柔软,飞行时展开,是适于飞翔的器官。蝗虫成虫的后足腿节有一列相当于弹器的乳头状突起,前翅胫脉基部有相当于弦器的粗脉,二者摩擦时便可发出声音,这就是蝗虫的发声器。3腹部蝗虫的腹部由11个体节组成。蝗虫的腹部第1节两侧各有1个半月形的薄膜,这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蝗虫的中胸、后胸和腹部的1~8节两侧对应位置上各有1个小孔,称作气门,共有10对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腹部末端是蝗虫的生殖器官(图1-1)。图1-1蝗虫的身体结构二、蝗虫的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开始,刚由卵孵化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蝗蝻。蝗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又叫若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生长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骼,这种现象叫蜕皮。蝗蝻一生要蜕皮4~7次,由卵孵化到次蜕皮是1龄蝗蝻,以后每蜕皮1次就增加1龄。3龄以后,翅芽显著。后一次蜕皮后成为成虫。可见蝗虫的个体发育要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图1-2)。昆虫由受精卵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史,叫作一个世代。在北方草原地区,蝗虫在土里越冬,第2年6—7月越冬卵孵化为1龄蝗蝻。图1-2蝗虫的发育第四节蝗虫的近亲蟋蟀:亦称“促织”“趋织”“吟蛩”,被人们熟知的名称就是“蛐蛐儿”。它隶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和蝗虫同属直翅目,但不是一个科。蟋蟀是以善鸣好斗著称的。蟋蟀的鸣声也是颇有名堂的,不同的音调、频率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既是警告别的同性:“这是我的领地,你别侵入!”同时又招呼异性:“我在这儿,快来吧!”当有别的同性不识抬举贸然闯入时,它便威严而急促地鸣叫以示严正警告。螽斯:就是人们常说的“蝈蝈”,螽斯的外表粗看很像蝗虫,稍仔细看便可以发觉,它们的身甲远不比蝗虫那样坚硬,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着细如丝,长过其自身的触角。而蝗虫类的触角又粗又短。隶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螽斯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mm左右,身体多为草绿色、也有的是灰色或深灰色。螽斯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鸣叫,是昆虫“音乐家”中的佼佼者。第五节草原蝗虫草原蝗虫种类多,分布广,是危害严重的一类草原害虫。广泛分布在各类草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每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草原蝗虫也是历史性害虫。草原蝗虫的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的草原地区,受影响人口达85亿。主要包括西伯利亚草原和北美洲西部大草原。在我国北方草原都曾有蝗虫大发生的历史记载,给广大农牧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