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415564
章:历史由来
1.1犁炉炼铁
1.2犁镜铸造
1.3铁范铸造
第二章:工艺流程
2.1材料整备
2.1.1矿石
2.1.2燃料
2.1.3耐火材料
2.2犁镜铁范的制备
2.2.1铁范形制
2.2.2造型工艺
2.2.3熔炼工艺
2.3坩埚炼铁法的创造和长期流传
2.4犁炉及其制作
2.4.1犁炉的修筑
2.4.2犁炉的运行与炉前控制
2.5犁镜的熔铸
第三章:大师介绍
3.1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著名传承人
3.1.1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著名传承人-张文法
3.1.2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著名传承人-张锁明
3.1.3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著名传承人-酒虎成
3.1.4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著名传承人-上官全贵
3.1.5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著名传承人-李生才
3.1.6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著名传承人-石明轮
3.1.7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著名传承人-王辛酉
3.1.8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著名传承人-孔朝底
3.1.9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著名传承人-张宽镜
3.1.10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著名传承人-张原明
3.2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省级传承人
3.2.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吉抓住
3.2.2采访吉抓住新闻稿
3.2.3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翟李宽
3.3阳城犁镜的“保护神”华觉明
3.3.1华觉明简介
3.3.2华觉明教授论著目录(1958-2005)
第四章:传承与保护
4.1坩锅炼铁技艺介绍
4.2犁炉炼铁技艺介绍
4.3犁镜介绍
4.4犁镜铁范技艺介绍
第五章:风俗奇趣
5.1阳城名胜—砥洎城
5.2阳城生铁冶铸技艺文化的推动者—晋城市量子文化传媒公司
5.3阳城生铁冶铸技艺——壹品相府泽州铁器
第六章:调研花絮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积淀了十分丰富而又独特的优秀文化遗产。从现实情况看,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着信息缺失、表现缺失、机制缺失等问题,民族文化传承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这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教育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应责无旁贷承担起这一使命,发挥职业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作用、服务作用和促进作用,才能程度地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只有科学与文化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艺术手段并用,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解决资源与需求的突出问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才能促进传统文化继承发展,满足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是自主学习平台、是教育教学平台、是推广应用平台,是保护、传承、创新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资源惠及于民众,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之中国传统金属工艺与泥塑工艺美术子库项目建设历时两年,我们不忘初衷,恪守资源库建设承诺书,南向彩云之南户撒刀之乡、西走甘肃临夏积石山县,从中原浚县泥咕咕到江苏无锡惠山泥人,排除万难,以传承文化、传习技艺为己任,寻访我国金属工艺、泥塑两大类非物质文化遗存,构建非遗素材信息中心、课程建设应用中心、教学资源转换中心、展示交流学习中心、创作转化推广中心、互动体验传播中心,圆满完成资源库建设任务。本套丛书是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每册包括历史由来、工艺流程、名家传记、作品赏析、风俗奇趣、图说非遗等六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际和工艺特点出发,既注重传承脉络和访谈纪实,又关注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便于读者学习与研究。感谢政校企行各界人士对资源库建设的鼎力支持,感谢非遗项目各级技艺大师的无私帮助,由于我们专业学术研究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