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435381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广西西北部少数民族音乐和民间流传音乐研究专著。桂西北民族特色音乐是桂西北民间音乐的一朵奇葩,从音乐中可以领略到DANG*当地民间音乐的风格、音乐特点,体会其演唱的魅力、音乐传承的原动力、审美价值取向、民俗风情,以及了解DANG*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本书主要涉及桂西北一带民歌的大致分布,分山歌、桂西北二声部民歌几部分,除此之外,还对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桂西北少数民族戏曲音乐、刘三姐歌谣等进行了阐述。
目 录
第一章 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概述
第一节 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起源及分布
第二节 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种类
第三节 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传播途径
第二章 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节 桂西北少数民族山歌种类
第二节 不同少数民族的山歌
第三节 以刘三姐文化为代表的山歌
第四节 号子
第五节 小调
第三章 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音乐
第一节 扁担舞音乐
第二节 猴鼓舞音乐
第三节 铜鼓舞音乐
第四节 师公舞音乐
第五节 蚂拐舞音乐
第六节 芦笙舞音乐
第四章 桂西北少数民族戏曲音乐
第一节 少数民族彩调
第二节 环江毛南族傩戏
第三节 毛南“肥套”
第四节 宜州零零落
第五节 宜州渔鼓
第六节 罗城依饭节
第七节 仫佬族走坡节
第八节 水族火神乐
第九节 打钱排
第十节 台阁顶马
第五章 刘三姐歌谣
第一节 刘三姐歌谣传承的原动力
第二节 刘三姐歌谣传承的内在因素思考
第三节 广西宜州一带刘三姐歌谣的艺术特色和演唱魅力
第四节 刘三姐歌谣的审美文化内涵
第五节 刘三姐歌谣的文化内涵探析
第六节 刘三姐歌谣的哲理内涵探析
第七节 刘三姐歌谣的个性化特点及演唱魅力探讨
第八节 刘三姐歌谣走进地方高校课堂初探
第九节 舞蹈作品《唱山歌》中音乐与舞蹈融合
参考文献
前 言
广西素有“歌的海洋”之称。桂西北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擅长歌舞,热情好客,坚守“唱着山歌等你来”的待客之道。他们有“倚歌传情,倚歌择偶”的习俗,这种习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正是在这种习俗的浸润下,桂西北音乐文化不断丰富,不断发展。桂西北民间音乐由桂西北一带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民间戏曲音乐、民间器乐曲等组成,是桂西北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的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价值,是民族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鲜明体现,是民族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也是确立民族个性的重要标志。
在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亡的今天,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学术价值,研究其与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有着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学术课题。同时,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人类美好的历史记忆,又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2002年起,文化部、财政部等有关单位就开始启动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对具有重要价值且濒危的项目进行抢救性的保护。这一行动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推动了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和开发。
桂西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风景秀美,风光旖旎。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世居有壮族、瑶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仅河池市,就有环江、都安、巴马、罗城、大化等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4%。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金色的铜鼓、五彩的绣球、斑斓的壮锦、连情的歌圩、神秘的傩戏……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正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2006年,河池市就有“刘三姐歌谣”“壮族蚂拐节”“壮族铜鼓习俗”“毛南族肥套”“南丹瑶族服饰”“仫佬族依饭节”等6个项目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壮族蚂拐舞”“壮族舂榔舞”“瑶族祝著节”等项目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7年,河池市人民政府公布42个项目进入河池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桂西北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的工作大有可为。
桂西北民间音乐是当地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从音乐中可以领略当地民间的音乐风格、音乐特点,体会到其演唱的魅力、音乐传承的原动力、审美价值取向、民俗风情,以及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
本书可以为读者提供研究桂西北音乐的素材,也可以当作高校教材使用。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加上材料不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价值,是民族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鲜明体现,是民族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也是确立民族个性的重要标志。
在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亡的今天,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学术价值,研究其与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有着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学术课题。同时,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人类美好的历史记忆,又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2002年起,文化部、财政部等有关单位就开始启动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对具有重要价值且濒危的项目进行抢救性的保护。这一行动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推动了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和开发。
桂西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风景秀美,风光旖旎。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世居有壮族、瑶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仅河池市,就有环江、都安、巴马、罗城、大化等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4%。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金色的铜鼓、五彩的绣球、斑斓的壮锦、连情的歌圩、神秘的傩戏……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正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2006年,河池市就有“刘三姐歌谣”“壮族蚂拐节”“壮族铜鼓习俗”“毛南族肥套”“南丹瑶族服饰”“仫佬族依饭节”等6个项目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壮族蚂拐舞”“壮族舂榔舞”“瑶族祝著节”等项目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7年,河池市人民政府公布42个项目进入河池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桂西北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的工作大有可为。
桂西北民间音乐是当地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从音乐中可以领略当地民间的音乐风格、音乐特点,体会到其演唱的魅力、音乐传承的原动力、审美价值取向、民俗风情,以及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
本书可以为读者提供研究桂西北音乐的素材,也可以当作高校教材使用。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加上材料不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