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589494
序一/汪德迈(L?on VANDERMEERSCH) …………………… 1
序二/骆玉明 …………………………………………… 1
序三/俞 宁 ………………………………………………… 1
自序 ………………………………………………………… 1
上 编
魏晋文化与中国古典 “英雄”概念 ……………………… 3
曹操是汉末三国 “英雄”典型 ………………………… 76
“胡须”作为权力意志异化的象征符号 ……………… 118
“崇友”意识与魏晋家庭观念的演变 ………………… 146
“痴”与魏晋文化 ……………………………………… 172
子建 “尘埃”与魏晋文学创造 ………………………… 197
嵇康兄弟之 “谜”与兄弟关系 ………………………… 217
崇 “友”意识与嵇康的文学创作 ……………………… 226
阮籍人格之 “谜” ……………………………………… 248
阮籍 “癫狂”症说辩 …………………………………… 265
音乐意象与阮籍的文学创作 …………………………… 282
阮籍诸赋创作时间与赋体创作思维 …………………… 300
《咏怀·其一》与阮籍 “范式” ……………………… 319
陆机诗学与赋学思想价值 ……………………………… 338
下 编
“文心”与 “人心”正误……………………………… 377
音乐意象与魏晋诗歌 …………………………………… 389
萧统与音乐赋 ……………………………………………… 406
句型文化与魏晋诗赋 …………………………………… 425
附一: 英雄时代的社会风气与文学/赵逵夫 …………… 483
附二: 《魏晋文化与文学论考》序/郑 文 ……………… 491
附三: 《魏晋文化与文学论考》后记 …………………… 495
与中国历史上的六朝(中国学术界亦习惯称之为魏晋南北朝)同一时期,西方处于一些欧洲史学家所称的“古风时代晚期”。当
时,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的罗马帝国都进入了衰败、崩溃和分裂的状态,同时又分别处于恢复和过渡的前夜: 中国方面,从分裂的汉
帝国过渡到重新得到统一的唐帝国;欧洲方面,则是从分裂的罗马帝国过渡到欧洲中世纪各个王国分处的时代。然而,在引起这两个
东西方世界历史变更和过渡的文化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外来宗教的影响: 分别是从印度进入中国的佛教和从近东地区进入
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东、西两个世界的民众对新宗教的进入都持积极的态度,渴望得到精神上的回应。因为传统的宗教———无论是汉
帝国时期还是罗马帝国时期的传统宗教———都显得过于官僚化和纯粹的社会仪式化,无法回应民众的个人精神需求,特别是当时不断
加剧的内忧外患以及连绵战争所引起的焦虑。
在中国,佛教的传入同时伴随着庄子思想的复兴,这一点可由西晋郭象及其思想得到集中体现。而在西方,基督教精神与柏拉图哲学的混合,赋予了奥古斯丁(圣·奥古斯丁)所代表思潮以新的内涵。
包括道家在内的新精神,是如何在中国本土文化中产生“英雄”的概念,体现“英雄”的理想呢? 在西方文坛卷帙浩繁的著
作中,可以与中国思想史上“英雄”文学研究相比拟的代表作品,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首创的《忏悔录》
(Confession)。 在奥古斯丁的笔下,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圣洁基督教的神圣理念,通过文学的方式得以巧妙地阐述、表达,这在西方文
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英雄”时代诞育“英雄”文学,人的文学本质与必然的历史逻辑被予以真实的揭示,这正是刘志伟这部著作
《“英雄”文化与魏晋文学》最精到之处。
汪德迈(Léon VANDERMEERSCH)
(本序作者为法兰西学士院通讯院士,由汉学“儒莲奖”得主、法国阿尔瓦大学李晓红女士翻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