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60583丛书名: 公务员录用考试轻松学系列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公务员录用考试轻松学系列:行测必做5000题常识判断行测常识判断》具有考查内容涉及范围广、考查知识点“新”、出题角度灵活的特点。要想达到准确、快速答题的考试要求,就必须保证有大量的、高质量的做题训练。为此,我们特推出一书,用精选真题和完整详细的解析,帮助大家*限度地利用备考时间,科学刷题,轻松高效备考。
本系列图书以“轻松、高效”为定位,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1.100%高质量真题
所有题目均出自*近7年公考真题,覆盖国考省考核心考点。精挑细选,保证所选真题质量,凸显公考新趋势。
2.提分技巧一目了然
“解题锦囊”演示经典真题的作答过程,总结核心考点、解题技巧、设题陷阱。
“提分秘笈”讲解易错易混考点或扩展题型,帮助考生攻克难题,直取高分。
3.解析详细,看得懂、学得会
本系列图书通过详尽的解析和对作答思路的点拨,帮助考生寻找错题原因、拆解题目难点、看透设题陷阱、找准解题关键,让大家学会读题、解题,大大提升学习效果。
4.设计清新,体验愉悦
每本书均采用裸背锁线装订工艺,实现书页180°平铺阅读;题本、答案分册装订,方便核对答案解析;另附“趣知趣识”,丰富知识面,调节学习氛围。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公务员录用考试轻松学系列:行测必做5000题常识判断》是依据国家和各地公务员考试的情况,综合中公教育对常识判断专项特点的多年深入研究,编写而成的一本专项训练题库。所有题目均出自2013—2019年公务员考试真题。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具体内容如下:
上册为题本。根据行测常识判断的考查特点,分为政治、法律、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国情与地理、经济与行政管理基础知识、套题特训七章。前六章按节划分,每节所选真题根据考查频率、难易程度划分为“夯实基础”和“高分进阶”两部分,让考生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第七章套题特训选取*的国考和省考真题中完整的常识判断部分,检验考生的训练成果。
下册为答案解析。提供对应上册真题的答案解析,除了常规的解析外,“高分进阶”和“套题特训”的每道真题都添加了思路点拨,力求分析透彻、解答详尽。套题特训部分还配有“慧眼看真题,名师解疑难”的视频讲解,分析真题的考情、考点和解题技巧。
上册为题本。根据行测常识判断的考查特点,分为政治、法律、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国情与地理、经济与行政管理基础知识、套题特训七章。前六章按节划分,每节所选真题根据考查频率、难易程度划分为“夯实基础”和“高分进阶”两部分,让考生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第七章套题特训选取*的国考和省考真题中完整的常识判断部分,检验考生的训练成果。
下册为答案解析。提供对应上册真题的答案解析,除了常规的解析外,“高分进阶”和“套题特训”的每道真题都添加了思路点拨,力求分析透彻、解答详尽。套题特训部分还配有“慧眼看真题,名师解疑难”的视频讲解,分析真题的考情、考点和解题技巧。
目 录
题本
第一章政治
解题锦囊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节党的建设和时政热点
提分秘笈
第二章法律
解题锦囊
第一节宪法及其相关法
第二节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第三节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第四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五节其他法律
提分秘笈
第三章人文与历史
解题锦囊
第一节文学常识
第二节文化常识
第三节历史常识
提分秘笈
第四章科技与生活
解题锦囊
第一节科技常识
第二节生活常识
提分秘笈
第五章国情与地理
解题锦囊
第一节国情概况
第二节自然地理
第三节世界地理
提分秘笈
第六章经济与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解题锦囊
第一节经济基础知识
第二节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提分秘笈
第七章套题特训
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副省级)
2018年4·21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福建)
答案解析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节党的建设和时政热点
第二章法律
第一节宪法及其相关法
第二节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第三节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第四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五节其他法律
第三章人文与历史
第一节文学常识
第二节文化常识
第三节历史常识
第四章科技与生活
第一节科技常识
第二节生活常识
第五章国情与地理
第一节国情概况
第二节自然地理
第三节世界地理
第六章经济与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经济基础知识
第二节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第七章套题特训
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副省级)
2018年4·21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福建)
第一章政治
解题锦囊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节党的建设和时政热点
提分秘笈
第二章法律
解题锦囊
第一节宪法及其相关法
第二节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第三节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第四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五节其他法律
提分秘笈
第三章人文与历史
解题锦囊
第一节文学常识
第二节文化常识
第三节历史常识
提分秘笈
第四章科技与生活
解题锦囊
第一节科技常识
第二节生活常识
提分秘笈
第五章国情与地理
解题锦囊
第一节国情概况
第二节自然地理
第三节世界地理
提分秘笈
第六章经济与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解题锦囊
第一节经济基础知识
第二节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提分秘笈
第七章套题特训
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副省级)
2018年4·21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福建)
答案解析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节党的建设和时政热点
第二章法律
第一节宪法及其相关法
第二节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第三节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第四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五节其他法律
第三章人文与历史
第一节文学常识
第二节文化常识
第三节历史常识
第四章科技与生活
第一节科技常识
第二节生活常识
第五章国情与地理
第一节国情概况
第二节自然地理
第三节世界地理
第六章经济与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经济基础知识
第二节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第七章套题特训
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副省级)
2018年4·21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福建)
免费在线读
行测必做5000题题本·常识判断解题锦囊
要点速览
作答方针政策类试题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1追本溯源
切入点:方针政策的提出人/场合、提出时间。
当前我国热点政策:扶贫、“三农”、经济改革等。
2系统梳理
复习要点:方针政策的发展演变,总结相应的会议、文件及其重要内容。
会议: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如党的十九大等。
文件:具有指导性或持续时间较长的重要文件,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
文件的重要内容: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实现目标、具体措施等。
作答古诗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结合的试题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1释义
考生需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具体含义。
2对应
考生需将古诗词中的含义与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对应。
3归类
考生需将蕴含哲理相同的古诗词归类,找出与其相同或相异选项。
特别注意:名人名言、领导人讲话等也经常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结合进行考查。
(2018·陕西)下列关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战略
B2020年实现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C2035年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D206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时政知识。A项显然正确,首先排除。D项关键词“2060年”明显错误,我国现在的规划一般最长到2050年。“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提出的新的战略,考生在备考时,要重点关注我国新提出的重大方针政策,掌握这些方针政策的具体内容,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完整解析
A项正确。“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战略。
B、C两项正确,D项中的时间节点表述有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故本题选D。
(2016·重庆)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思路点拨
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题。通过分析每句的关键词我们发现,“人间四月芳菲尽”与“山寺桃花始盛开”,“深处种菱”“浅种稻”与“不深不浅种荷花”,“梅”与“雪”均因自身属性而存在较大差异,即矛盾的特殊性。反观B项的“渐欲”和“才能”只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并不是事物自身存在的差异。由此可选定答案。
完整解析
A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为四月时,山下的花已基本凋谢,但是山上寺庙的桃花才刚开始盛开。这是因为山上和山下海拔不同,气温也有差异,所以同一植物生长的状况也不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B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眼观岸边野花,渐使游人为之着迷;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这两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作者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其在西湖早春风光中流连忘返、无比喜悦的感受,并没有体现哲学道理。
C项,“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意为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上水稻,在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D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为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A、C、D三项都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故本题选B。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夯实基础
1(2019·北京)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恩格斯曾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提到,马克思有两大理论贡献。这两大理论贡献是:
A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B唯物史观和空想社会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2018·吉林)以“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为题材改编的军事电影《红海行动》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官兵不畏危险、不畏艰苦,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捍卫国家荣誉,保卫人民安全的精神。该影片叫好又叫座,这表明:
A艺术作品的创作源于作家的创新思维
B维护和平的共同心愿是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源泉
C观众的喜好是评判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根本标准
D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
3(2018·吉林)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19世纪,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这一认识过程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绝对性
D真理具有唯一性
4(2018·吉林)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宪法修正案经表决,获得高票通过。此次宪法修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宪法修改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发展的本质是扬弃
B事物发展的本质是保留
C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克服
D事物发展的本质是抛弃
5(2018·吉林)国务院机构改革优化了创新引擎。一方面,重组科学技术部,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重组国家知识产权局,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让“第一动力”更有劲头。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
B社会意识一定要适应社会存在
C社会存在状况决定社会意识
D上层建筑应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6(2018·吉林)新西兰一家园艺研究所研究发现,水果成熟时会释放挥发性的化合物,而且随着成熟程度的增加,其浓度也会有所变化。研究人员正是根据水果这一特性,制成了一种能“感知”水果是否成熟的标签。当水果成熟时,标签通过感知其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而变换颜色。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科学预见性
D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7(2018·广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乎时乎不再来”是古代哲人在启示我们时间非常宝贵,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这反映出时间具有()的特点。
A连续性B间隔性
C一维性D反复性
8(2017·国家)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之中的事物不是真正的存在,持这种理念的人会认为以下哪项最真实?
A一棵树B勾股定理
C人的照片D关于马的概念
9(2017·北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这段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共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C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D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10(2017·北京)在任何社会中,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
A货币B资本
C使用价值D劳动
11(2017·北京)在当下社会,纸币已经出现电子形态,比如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整个支付过程完全见不到纸币的踪影。这说明手机支付可以代替货币的哪项职能?
A世界货币B储藏手段
C价值尺度D支付手段
12(2017·吉林)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在思考中会触及各种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下列属于哲学层面的思考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吗
B陶瓷是硅酸盐材料吗
C劳动力是商品吗
D水为什么往低处流
13(2017·吉林)翻开古代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游,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C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14(2017·新疆)1986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波兰客人时说:“我们两国原来的政治体制都是从苏联模式来的。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即使在苏联百分之百地成功,但是它能够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吗?能够符合波兰的实际情况吗?……我们现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邓小平同志上述论断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D联系具有条件性
15(2016·联考)“庖丁解牛”之所以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是因为他:
A顺应客观规律
B注重主动思考
C能够坚持不懈
D能够触类旁通
16(2016·北京)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这段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7(2016·吉林)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possible!”。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C真理具有条件性
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18(2016·深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首要因素是:
A社会政治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精神文化条件
D意识形态条件
要点速览
作答方针政策类试题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1追本溯源
切入点:方针政策的提出人/场合、提出时间。
当前我国热点政策:扶贫、“三农”、经济改革等。
2系统梳理
复习要点:方针政策的发展演变,总结相应的会议、文件及其重要内容。
会议: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如党的十九大等。
文件:具有指导性或持续时间较长的重要文件,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
文件的重要内容: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实现目标、具体措施等。
作答古诗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结合的试题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1释义
考生需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具体含义。
2对应
考生需将古诗词中的含义与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对应。
3归类
考生需将蕴含哲理相同的古诗词归类,找出与其相同或相异选项。
特别注意:名人名言、领导人讲话等也经常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结合进行考查。
(2018·陕西)下列关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战略
B2020年实现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C2035年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D206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时政知识。A项显然正确,首先排除。D项关键词“2060年”明显错误,我国现在的规划一般最长到2050年。“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提出的新的战略,考生在备考时,要重点关注我国新提出的重大方针政策,掌握这些方针政策的具体内容,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完整解析
A项正确。“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战略。
B、C两项正确,D项中的时间节点表述有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故本题选D。
(2016·重庆)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思路点拨
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题。通过分析每句的关键词我们发现,“人间四月芳菲尽”与“山寺桃花始盛开”,“深处种菱”“浅种稻”与“不深不浅种荷花”,“梅”与“雪”均因自身属性而存在较大差异,即矛盾的特殊性。反观B项的“渐欲”和“才能”只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并不是事物自身存在的差异。由此可选定答案。
完整解析
A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为四月时,山下的花已基本凋谢,但是山上寺庙的桃花才刚开始盛开。这是因为山上和山下海拔不同,气温也有差异,所以同一植物生长的状况也不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B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眼观岸边野花,渐使游人为之着迷;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这两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作者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其在西湖早春风光中流连忘返、无比喜悦的感受,并没有体现哲学道理。
C项,“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意为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上水稻,在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D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为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A、C、D三项都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故本题选B。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夯实基础
1(2019·北京)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恩格斯曾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提到,马克思有两大理论贡献。这两大理论贡献是:
A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B唯物史观和空想社会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2018·吉林)以“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为题材改编的军事电影《红海行动》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官兵不畏危险、不畏艰苦,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捍卫国家荣誉,保卫人民安全的精神。该影片叫好又叫座,这表明:
A艺术作品的创作源于作家的创新思维
B维护和平的共同心愿是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源泉
C观众的喜好是评判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根本标准
D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
3(2018·吉林)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19世纪,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这一认识过程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绝对性
D真理具有唯一性
4(2018·吉林)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宪法修正案经表决,获得高票通过。此次宪法修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宪法修改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发展的本质是扬弃
B事物发展的本质是保留
C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克服
D事物发展的本质是抛弃
5(2018·吉林)国务院机构改革优化了创新引擎。一方面,重组科学技术部,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重组国家知识产权局,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让“第一动力”更有劲头。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
B社会意识一定要适应社会存在
C社会存在状况决定社会意识
D上层建筑应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6(2018·吉林)新西兰一家园艺研究所研究发现,水果成熟时会释放挥发性的化合物,而且随着成熟程度的增加,其浓度也会有所变化。研究人员正是根据水果这一特性,制成了一种能“感知”水果是否成熟的标签。当水果成熟时,标签通过感知其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而变换颜色。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科学预见性
D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7(2018·广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乎时乎不再来”是古代哲人在启示我们时间非常宝贵,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这反映出时间具有()的特点。
A连续性B间隔性
C一维性D反复性
8(2017·国家)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之中的事物不是真正的存在,持这种理念的人会认为以下哪项最真实?
A一棵树B勾股定理
C人的照片D关于马的概念
9(2017·北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这段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共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C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D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10(2017·北京)在任何社会中,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
A货币B资本
C使用价值D劳动
11(2017·北京)在当下社会,纸币已经出现电子形态,比如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整个支付过程完全见不到纸币的踪影。这说明手机支付可以代替货币的哪项职能?
A世界货币B储藏手段
C价值尺度D支付手段
12(2017·吉林)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在思考中会触及各种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下列属于哲学层面的思考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吗
B陶瓷是硅酸盐材料吗
C劳动力是商品吗
D水为什么往低处流
13(2017·吉林)翻开古代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游,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C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14(2017·新疆)1986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波兰客人时说:“我们两国原来的政治体制都是从苏联模式来的。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即使在苏联百分之百地成功,但是它能够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吗?能够符合波兰的实际情况吗?……我们现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邓小平同志上述论断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D联系具有条件性
15(2016·联考)“庖丁解牛”之所以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是因为他:
A顺应客观规律
B注重主动思考
C能够坚持不懈
D能够触类旁通
16(2016·北京)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这段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7(2016·吉林)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possible!”。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C真理具有条件性
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18(2016·深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首要因素是:
A社会政治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精神文化条件
D意识形态条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