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368420
1.“佛光山金玉满堂系列”,星云大师佛学励志思想精华大集成,助你远离迷障、愚痴与痛苦,以大自在的心境,取得人生的成就。
2.本书翻开即见星云大师亲笔题写“金玉满堂”墨宝。随书赠送佛光山祈福加持金属材质精美书签套装!
3.星云大师曾说,音乐对人们来说,*亲和力,一首神圣的乐曲,或虔诚的佛赞,往往把人们的心灵升华到圣洁的境界。企望通过大师的文字般若与作曲家的乐谱,将佛法化作一泓清泉,流布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4.1953 年,二十六岁的星云大师展开“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弘法之旅。大师成立了佛教*支“佛教青年歌咏队”,1957 年,星云大师带着这群青年到台北广播公司,录制佛教史上*张唱片,造成空前轰动。星云大师创作歌词,陆续邀请煮云法师、李炳南居士,以及音乐家吴居徹、扬咏谱、李中和、箫泸音教授等人,共同参与现代佛教音乐的制作。1979 年,星云大师召集佛光山僧众及丛林学院学生,组成“佛光山梵呗赞颂团”,将传统梵呗结合表演艺术与敦煌舞蹈、国乐,甚至交响乐团的形式演出。2003 年,佛光山文教基金会集录大师的文章词句,向全球发布“人间音缘——星云大师佛教歌曲音乐发表会”的征曲活动。2006 年6 月成立的“佛光山人间音缘梵乐团”是佛教界首创的乐团。
“佛光山金玉满堂系列”由星云大师任总策划,由佛光山金玉满堂编辑小组编辑,内容以星云大师多年的佛法通俗著述与精彩言说为主,也有星云大师的高足慈庄法师、慈惠法师的佛学心灵励志的机锋妙语,以“人间佛教”的弘法精神,为当下世人因欲望、执念、迷障、焦虑而干涸的心田,引来股股清泉,启迪人们做人、做事的智慧,以大自在的心境中,取得人生的成就。
本系列图书有:《星云法语》《古今谭》《人间万事》《禅话禅画》《法相》《佛光山名家百人碑墙》《佛光菜根谭》《星云说偈》《佛光祈愿文》《人间音缘》。
本书以星云大师创作的词句为基础,配以乐谱,以音乐歌曲的形式开解人生的智慧。书中的歌曲,均由星云大师作词。此外,书中配以《星云日记》里的小故事,讲解立身处世的智慧,开解人们心中的困惑,表达了星云大师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善意与祝福,给人以欢喜,给人以信心和信念。
第一章
佛光山之歌/ 003
国际佛光会会歌/ 007
向观世音菩萨祈愿文/ 010
浴佛歌/ 013
为世界祈愿/ 016
新春祈愿文/ 021
星 云/ 025
甘露歌/ 030
信心门之歌/ 033
第二章
弘法者之歌/ 041
钟 声/ 045
西 方/ 049
佛 曲/ 052
伟大的佛陀/ 056
祈 求/ 060
菩提树/ 063
佛教青年的歌声/ 066
佛化婚礼祝福歌/ 069
第三章
礼赞伟大的佛陀/ 075
观音灵感歌/ 080
和 谐/ 084
双 好/ 088
爱 语/ 091
心灵净化/ 095
小 草/ 100
上善若水/ 105
人 生/ 109
惜别歌/ 112
第四章
三好歌/ 117
点 灯/ 120
我 愿/ 124
感恩的人生/ 128
心甘情愿/ 131
晨 祷/ 135
佛在汝心/ 139
人生是过客/ 143
耕耘心田/ 147
心中的阳光/ 152
第五章
爱就是惜/ 157
感动是最美的世界/ 160
幸福是什么/ 164
路要自己走/ 169
叫一声应万声/ 172
念佛心安/ 176
伊是阮生命的依靠/ 180
佛化家庭/ 184
念佛歌/ 188
妈祖纪念歌/ 192
第六章
人生试金石/ 197
接引大佛/ 201
云湖之歌/ 206
人我之间/ 210
好自在/ 214
爱的真谛/ 217
心香一瓣/ 220
分 享/ 224
心灵的曙光/ 227
有佛法就有办法/ 230
第七章
世纪生春/ 237
日日是好日/ 240
小小的妙用/ 243
落花流水/ 246
永恒的生命/ 249
珍惜因缘/ 252
家和万事兴/ 256
全面的人生/ 260
山水生活/ 264
佛 道/ 269
第八章
为什么/ 275
广结善缘/ 278
清白人生/ 284
人 心/ 288
保健歌/ 293
天 堂/ 296
真 心/ 301
浮生若梦/ 304
秋 叶/ 308
佛 性/ 311
第九章
心 量/ 319
发心的礼赞/ 323
一半一半/ 328
朝 山/ 332
忙是营养剂/ 337
流 转/ 341
残缺也是美/ 345
为人生加把劲/ 350
留/ 353
第十章
十修歌/ 361
修修修/ 364
彩色的世界/ 368
善缘好运/ 371
一步一脚印/ 376
蒲 团/ 381
无情说法/ 385
谛 听/ 389
停听看/ 393
迎接挑战/ 396
○我们应当把佛光山当成安置精神的家,一个人找到可以安放精神之地,远比找到安放肉身之处重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
○星云大师有志致佛光山于人间天堂,俾佛光普照,法水长流,其胸怀之大,令人敬佩。──中山大学终身教授 余光中
○佛光山几十年来致力于让佛教走向现实人间、走向世界各地的宏大事业,成果卓著。──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 余秋雨
祈 求
我常常在自想,我来自什么地方?
我细细在思量,我将去什么地方?
忆往事,罪业深重,怎不悲伤;
望前程,十字街头,只有彷徨。
佛陀、佛陀,
伟大的佛陀!
我依靠在您的座旁,
告诉我─
一个光明平安的地方。
【提要】
有的人向宗教祈求幸福;有的人储财置产,以备不时之需;有的人生儿育女,希望老来得到孝养。有的人则追求知识;有的人则希望能离苦得乐。然而,生命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瓶颈。这首歌曲,主要描写一个求法者的心声,每当万籁俱寂之时,独自跪在佛前,忏悔过去所做的种种罪业,心里茫然无助、无依的心情,只能依仗着佛陀的慈光与智慧,带领我们到一个光明平安的所在。
【听大师说故事】
“佛陀”是我们的教主,认识佛陀才能认识佛教。当我还是沙弥时,在佛学院曾翻过《释迦谱》,但只会看图不知其精神意义。二十六岁编《人生》时,很多作者的文稿不仅抽象且空洞,觉得佛教都是在谈玄说妙,对佛陀实在是很茫然无知。所以我发心要写一本《释迦传》,用文学的方式来表达佛陀一生的事迹。但因手边没有资料可供参考,寻遍了所有图书馆、寺院,有关佛陀的资料实在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因而就参考一些日版书籍。我二十六岁到台湾时,曾学过日文,只能勉强读懂一些。
在动笔之际,同时有民本、民声等四家广播电台,每天都在播出我写的《释迦传》,为了要供稿给广播电台,尽管自己对写作没有经验,但也不得不逼着自己写,往往写完一篇都已三更半夜,再步行到邮局,听到稿件投进邮筒的声音,才放心回到雷音寺,刚好打板作早课。或许是常常熬夜赶稿的关系,那时我曾妄想得了肺病,深怕《释迦传》还没有写完就往生了,因此每天都拜佛祈求,希望等我写完《释迦传》再让我往生,也从拜佛中增加不少信心,发愿要将佛陀写成至情至圣且人性化人间化的人。尤其每次写到佛陀用心的情节,自己就很感动,从字里行间中徜徉在佛的慈悲里,与佛感应道交。
──摘录《星云日记25》1993 年10 月
【思考】
1.
你曾经想过自己来自什么地方?又将去什么地方?
2.
为什么佛陀可以引领我们到光明平安的地方?
3.
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祈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