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30745
章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综述
节 北方民族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一 中外学界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法
一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范围界定及依据
二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价值
一 从艺术的视角进行萨满教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 萨满艺术研究在艺术学领域中的研究价值
第二章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规律研究
节 影响萨满造型艺术发展的自然及社会因素
一 生存环境对萨满造型艺术发展的影响
二 民族历史对萨满造型艺术发展的影响
三 民族间宗教交流对萨满造型艺术发展的影响
四 政治制度对萨满造型艺术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规律
一 萨满造型艺术生成的审美心理的特征研究
二 萨满造型艺术审美表达方式的特征研究
三 萨满造型艺术审美标准的特征研究
四 萨满造型艺术审美思维的特征研究
第三章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萨满祭祀仪式的互动关系研究
节 萨满祭祀仪式对萨满造型艺术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一 萨满造型艺术被创造时其艺术形式从属于祭祀的场合和空间
二 萨满造型艺术的美感和审美价值的生成、固化、追加离不开萨满祭祀仪式
三 萨满祭祀仪式的需要促进了萨满造型艺术整体艺术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 萨满造型艺术、萨满神词、萨满舞共同完成祭祀仪式中神圣空间转换
一 萨满造型艺术的作用
二 萨满神词的作用
三 萨满舞蹈的作用
第四章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征个案研究
节 萨满神偶制作研究
一 原生的材料
二 保守的传承
三 简省的造型
四 不断追加的审美价值
第二节 满族祖先神像研究
一 满族祖先神像的兴起
二 满族祖先神像的艺术特征
第三节 萨满服饰符号研究
一 萨满服饰符号的艺术特征
二 萨满服饰符号的现代借鉴价值研究
第四节 满族萨满祭祀剪纸研究
一 挂笺
二 佛头
三 纸人
四 表现祭祀的剪纸
第五节 萨满面具研究
一 满族面具艺术的文化内涵
二 萨满面具的审美特征
第五章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传承研究
节 教学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有效的传承方式
第二节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传承的具体要求
第三节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传承的策略研究
一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中小学地方课程资源策略研究
二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学传承策略研究
第四节 萨满艺术中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传承范例研究
——以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省优课为例
一 高校美术专业满族剪纸课程的研究意义
二 高校美术专业满族剪纸课程范例研究
三 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 积极进行教学成果交流和教学经验的推广
第六章 萨满艺术在当代美术界的延伸
参考文献
后 记
自 序
次接触萨满艺术是在吉林大学东荣大厦展示的考古成果图片中,看到一个画在器皿上的鱼,那条鱼只用两三笔,像是用尖锐的东西划在器皿外壁上,我非常惊奇原始初民竟然能有这样大师级的手笔,这是完全不受拘束的心无挂碍的天真之作。我之前看过的抽象绘画大师、陶艺大师、国画大师的手笔,也都没有如此地率性、直接。时代压之,不可高估。每一个时代的人秉承着那个时代的思维、认知,他们的思想与其他时代不同,他们有着他们特有的朴素与真,所以他们笔下的痕迹是独特的。那条鱼画得太灵动了,给观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胜过瞪着鄙夷白眼的八大山人的鱼,胜过僧人笔下恬静的鱼,胜过点染而成的顺水而下嬉戏的鱼,不是再现,不是表现。如何理解呢?假如大自然运行中有节奏的话,那条鱼的影像是自然中所有鱼的总结,又是艺术中所有“鱼”的开启,它是宇宙节奏中的休止符,既是上一段乐章的加强,又预示着向下一段乐章前进的冲动,是人类认识的驻留。我想这条鱼的作者肯定也是当时的大师吧,他为什么能画出这样浑然天成的作品?我很想知道那时他们的精神世界,因而此后在所阅读的原始艺术方面的书籍中,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关于萨满艺术的研究中。萨满艺术的创造者本身并没有艺术创作的自觉,他们画面具、扎神偶、涂染料,就和生活中在子孙绳上打个结、记录一下自己梦到的事情是否应验一样,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萨满艺术创造者的心境,我们很难体会,萨满艺术蕴含着当时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恐惧、祈望、欣喜、好奇,从当代人的视角观照萨满艺术,用新的理念、新的研究方法去挖掘萨满艺术的魅力,是丰富萨满艺术符号系统的过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