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61896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2国内外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进展与启示
2.1引言
2.2国外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情况
2.3国内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情况
2.4总结及启示
2.5结语
参考文献
3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认识与需求调查研究
3.1研究方法和过程
3.2问卷填写者的基本信息
3.3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3.4高校图书馆开展馆员分类管理与馆员培养情况
3.5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建议
3.6结语
参考文献
4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基于高校图书馆招聘的视角
4.1关于本章研究的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界定的说明
4.2数据来源及统计相关说明
4.3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构成
4.4基于招聘视角总结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
4.5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启示
4.6结语
参考文献
5岗位设置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
5.1引言
5.2调查对象的选取
5.3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5.4思考与建议
5.5结语
参考文献
6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变迁研究——机构设置视角
6.1引言
6.2基于高校图书馆发展史视角的变迁
6.3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方向
6.4结语
参考文献
7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社会环境解析
7.1引言
7.2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发展现状
7.3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社会环境解析
7.4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未来趋势
7.5结语
参考文献
8图书馆职业道德中的“休谟问题”研究——基于图书馆职业能力视角
8.1引言
8.2国内外研究现状
8.3基本概念分析
8.4图书馆职业道德中“休谟问题”的解读
8.5结语
参考文献
9北美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支持人员设置调查与分析
9.1数字学术支持人员的数量与类型
9.2数字学术支持人员的职位
9.3数字学术支持人员所属部门
9.4数字学术支持人员负责的工作
9.5数字学术支持人员的学位与技能
9.6启示
9.7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认识与需求调查
附录2研究随笔
图书馆事业为满足不同读者需求而进行相应要素组合所形成的运行形态,是影响图书馆职能变化的重要因素。由于泛在网络发展和商业信息服务竞争,使用户需求朝着多渠道、移动化、社交化等方向发展,促使图书馆向着新的业态转变。而图书馆新业态环境要求图书馆员职业核心能力随之改变,以应对信息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图书馆的冲击。图书馆员是图书馆运作的重要资源。图书馆员职业化经历了至少两百多年,然而由于图书馆的财政压力、网络环境的冲击、现有制度的制约以及专业教育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等原因,近年出现了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理论思潮与现象。职业资格制度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来自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是保证图书馆事业特别是图书馆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图书馆主要有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统,在行政隶属上分别由平行的不同部门主管,缺少一个统一的、具有权威的、有效的行业主管单位,对于跨系统的行业指令,不同系统仅将其作为参考,无须强制执行。在建立和实施职业资格制度上,目前乃至今后较长时间内还无法做到政令通畅、系统统一。我国对图书馆职业能力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但需求是十分迫切的。2015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送审稿)》已报国务院审议,该法征求意见稿第四十条(人员聘任和岗位管理)陈述“公共图书馆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业务岗位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遵循国家有关职业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图书馆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2014年修订稿首次提出区分专业馆员和辅助人员,并要求“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符合行业的资格准入条件。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辅助人员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组成部分,按岗位需求和相关规定进行聘用和考核”。修订原则特别强调:“对于高校图书馆职能的扩展要反映当前形势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近年来,国外对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相关研究的后续展开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现有的文献很少提及专门的高校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同时也缺乏实证研究。相较于欧美已经纷纷提出许多一般图书馆员或图书信息人才的普遍职业能力规范,中国没有特定组织对图书馆员能力提出标准,对于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尚未有明确性的指标或共识。目前中国的研究仍存在薄弱之处:一是研究针对各种类型图书馆或侧重于某一方面(如专门图书馆、图情硕士教育等),而对高校图书馆职业能力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二是尚未提出可供实践参考的高校图书馆职业能力体系模型。为此,我们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5YJC870020)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王启云(淮海工学院,副研究馆员)、鄂丽君(燕山大学,副研究馆员)、王爱(淮海工学院,副研究馆员)、王浩(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课题组开展的主要工作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在新业态环境下培养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新的职业能力,结合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史、图书馆社会职能和社会责任、图书馆学科体系和工作内容、图书馆工作者特质和素养等多角度考察高校图书馆职业能力,系统调查了国内外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进展,明晰了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的基本问题,探索了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变迁,初步构建了职业能力体系模型并为高校图书馆职业能力分级与评价提出对策建议。
该课题研究主要分9部分,形成9章内容,由此构成本书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总结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由王启云撰写。
第二章:国内外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进展与启示。以中外文数据库及网络搜索引擎检索到的文献为基础,运用文献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国内外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述评。总结了研究和实践的特点,包括:与各方加强合作;明晰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的基本问题;深入了解新业态环境下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变迁;准确认识和把握研究内容;构建实用的职业能力体系模型;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图书馆学(协)会的作用等,可为我国图书馆职业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由王启云撰写。
第三章: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认识与需求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认识与需求现状,并从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数量情况、对专业馆员应具备的能力认识与需求、高校图书馆开展馆员分类管理与馆员培养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建议:理解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与辅助馆员的界定,构建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框架,建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提升体系,建立专业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由鄂丽君、王启云撰写。
第四章: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高校图书馆招聘视角。以美国图书馆协会JobLIST网站发布的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招聘信息为数据源,基于高校图书馆招聘视角,就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展开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学历、经验、知识与技能、能力,调查的183个职位均要求至少具备四大类能力中的3类;美国高校图书馆重视专业馆员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以下简称图情)专业教育,图书馆从业经验是招聘专业馆员的重要条件。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提出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制定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要求、重视专业馆员的图情专业继续教育、专业馆员积极提升职业能力等建议。由鄂丽君、王启云撰写。
第五章:岗位设置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以我国12所高校图书馆网站上公布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为数据信息源,基于岗位设置的视角,采用网络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并结合个别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研究构建出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三大类的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职业素养、人际沟通与表达、学科专业知识、用户服务、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学术研究、领导与规划、评估能力、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管理、项目或计划管理、馆藏资源管理、数据或知识管理、教学或演讲、信息服务及营销推广18个能力要素。提出加快制定图书馆专业馆员岗位设置指导性文件、图书馆管理层高度重视、培养专业馆员的领导组织能力等建议。由王爱、王启云撰写。
第六章: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变迁研究——机构设置视角。图书馆新业态环境要求图书馆员职业能力随之改变,以应对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对图书馆的冲击。运用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将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置于历史视野中,从百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史(1896年至今)视角进行考察,着眼点聚焦于社会环境、机构设置、职业能力等方面,探索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定位的历史必然性、继承性、发展性。由王启云撰写。
第七章: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社会环境解析。探究社会环境新变化对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环境扫描法,对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进行研究,指出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未来趋势。由王启云撰写。
第八章:图书馆职业道德中的“休谟问题”研究——基于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视角。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图书馆职业活动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意义。研究图书馆职业道德中的“休谟问题”有助于提高馆员对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培养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馆员的职业能力。以图书馆职业道德中的“休谟问题”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对“休谟问题”的解读,同时对相关理论概念进行了辨析。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的确立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离不开价值判断的中介作用,价值判断构成了图书馆职业道德中联系“是”与“应该”的逻辑通道。由王浩撰写。
第九章:北美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支持人员设置调查与分析。对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发布的《SPEC Kit 350:支持数字学术》报告、美国图书馆协会及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北美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页面等涉及的数字学术支持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能够揭示北美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支持人员的数量与类型、职位、负责的工作、学位与技能。研究北美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支持人员设置情况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具有借鉴意义。我国高校图书馆应适时设立数字学术支持职位,以现有服务为基础开展数字学术支持,构建以专门人员为主、其他人员参与的数字学术支持模式,尽量安排部门主任或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参与数字学术支持工作,建立层次较高的数字学术支持人员团队。由鄂丽君撰写。
本书附录分别为本课题调研使用问卷及研究过程中撰写的研究随笔。本书由王启云拟定大纲,并统稿。
我们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国内对于图书馆员职业能力、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专业馆员等,尚未有明确性的指标或共识。我国高校办学方式多样,国家相关政策在调整之中。全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量化指标提出的要求不宜过高,但对于高校图书馆职能的扩展要反映当前形势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项目申请书中计划的“职业能力体系模型是个理论框架,模型由核心内容、基本要素、支撑体系和环境因素四个层面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高校图书馆职业能力体系(清单)”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内容庞大的问题,由于若干核心概念尚未有明确性的指标或共识,数据获取困难,本书未做深入的定量研究。尽管如此,本书结合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史、图书馆社会职能和社会责任、图书馆学科体系和工作内容、图书馆工作者特质和素养等多角度考察高校图书馆职业能力,并增加了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新型能力研究内容,可资进一步参考借鉴。希望今后以现有成果为起点,进一步深入探讨。书中存在疏漏或失当之处,恳请学者先进不吝教正。
课题的调研及阶段成果投稿等环节得到图书情报界相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圕人堂QQ群等多个QQ群的群成员积极参与了调研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南京大学图书馆沈奎林、孟勇老师在本项目申报阶段给予了帮助与支持;知识产权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由衷地感谢帮助过我们,给予我们支持的所有人!
王启云
?2018年12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