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376799
☆珍贵内涵,UCLA教授倾心之作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荣誉教授/APA终身会员林克明教授 潜心研思40年,理解心理治疗大师的精彩代表作 跨越几地甄选一手资料、依托多年精神医学的训练和经验 权威解读心理学大师的真实人生和独特学说
☆全新视角,感受一个你从不曾见过的大师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大师们涅槃重生后的光芒, 却不曾看见其深陷其中的挣扎 他们救人,先是为了救己
☆启发与有趣兼备,深刻理解耀眼成就后的独孤和伤痕 可卡因重度成瘾者弗洛伊德——中年危机与大师的诞生 女人缘爆棚的荣格与弗洛伊德的恩怨情仇——危险的治疗方法 弗洛伊德的小女儿竟是同性恋——当弗洛伊德遇上蒂凡尼 抑郁症患者詹姆斯的情感与自由意志——美国心理学之父的崎岖成长路 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小儿麻痹症患者艾瑞克森何以成为现代催眠之父 幸存于集中营,首创“意义治疗学”不仅治愈了自己,还拯救了众生的弗兰克尔
☆悉心雕琢匠心之作
更新你的阅读和珍藏体验 圆脊精装,锁线装订,呵护书芯,方便阅读、记录 精选ESKA荷兰板,书脊三面滚红边,模切不干胶设计,易于保存,典藏之选 甄选大师传神照片、80g玉龙纯质纸、海德堡四色印刷,打造极致阅读体验 每章内容单独设计,注释分层呈现,搭配6mm典雅飘带,随读随思随喜
*早系统性讨论童年创伤对成年人行为之影响的人,正是弗洛伊德。他的洞见,真的来自他的临床观察吗?细究他的童年,却是伤痕累累。
与弗洛伊德的“绝交”让荣格几乎崩溃。他烦躁不安、激动易怒,幻听幻视、幻象、噩梦层出不穷。正是对每一个幻觉与梦境细节的记录和思考,帮助他从“疯狂”走出来。
即便幸存于纳粹集中营,绝大多数幸存者终其一生无法摆脱“创伤症候群”的梦魇。弗兰克尔是如何“超越”其“创伤”,开创“意义治疗学”,不仅治愈了自己,还拯救了众生?
十七岁的濒死经验和随后奇迹般生还的经历与催眠中的“出神”“恍惚”状态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经历是如何影响了他,让艾瑞克森医师变成了催眠大师?
醉心于人文思考的精神科医师林克明,在接触心理学之始,便是为了解开对人生的困惑。他试图从传记中寻找大师的人生智慧,却惊讶地发现,这些所谓的“心理治疗大师”,他们的人生其实满布荆棘,或有童年创伤,或有成长挫折;成年后时常怀才不遇,事业发展一波三折。他们也许坚毅、进取、百折不挠,但当生命转落困境时,也与我们同样彷徨、沮丧、举止无措。
在《受伤的医者》中,林克明记录了心理治疗界的大师生平、人生转折、走上探索心灵秘境的原因、彼此从惺惺相惜到分道扬镳的转折历程,清楚刻画深刻的人性纠结。在作者笔下,大师们不仅是专业领域的典范,更是有血有肉、是非祸福悬于一念的凡人。经由这样的“近身观察”,我们得以藉其经验反思己身,从苦难困顿中学习,走出自己的生命格局。
第一辑 “盛世”维也纳
Chapter 01 雪茄有时就只是雪茄
弗洛伊德的成瘾问题
4 可卡因的诱惑
9 弗洛伊德的成瘾倾向
12 “中年危机”与大师的诞生
15 雪茄的代价
Chapter 02 最危险的治疗方法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恩怨情仇
22 世纪大会面
24 谁先昏倒
28 祸水的名字就是女人吗
31 荣格的崩溃与复苏
35 心灵与量子物理学的对话
37 先知变成了充满智慧的老人
Chapter 03 既生瑜,何生亮
个体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44 “既生瑜,何生亮!”
45 “济世救人”
46 异国恋情:一生的爱情长跑
48 十年盛会,十年风雨
52 一山不容二虎
54 各领风骚
Chapter 04 生太飘零死亦难
兰克的传奇人生
63 死亡的恐惧
65 生之创伤
66 俄狄浦斯真的是个谋杀犯吗
68 从罗森斐德到兰克
70 “李尔王”的反击
71 兰克的“浴火重生”,何其凄美
Chapter 05 从性格分析到呼风唤雨
赖克的辉煌与悲剧
78 当弗洛伊德遇上马克思
79 赖克医师的“四面楚歌”
79 如何帮“全身盔甲”的病人解除武装
80 如何启动生命的能源
82 “原欲”变成了“原潮”
86 赖克医师是不是精神科的病人
87 威廉·赖克的浴火重生
89 彼得·赖克的梦魇
Chapter 06 弗洛伊德的魔法师
将精神分析学带入英语世界的琼思
93 梅林的后裔
96 年少轻狂
99 多伦多的哈姆雷特
102 赔了夫人又折兵
104 仙女奇缘,何其短暂
105 春风得意
107 千里救“父”
109 烽火连天,焦头烂额
110 名作传世
Chapter 07 凄凉绚丽的人生
“客体关系理论”鼻祖梅兰妮·克莱恩
118 虚掷的青春
121 三十而志于学
123 四十而立
125 祸起萧墙
127 两个女人的战争
128 做人的代价
129 战斗到最后一刻
Chapter 08 当弗洛伊德遇上蒂凡尼
安娜·弗洛伊德与儿童精神分析学源起
135 丑小鸭变形记
141 最后的蒂凡尼
145 迟迟吾行
147 “真假公主”衣钵攻防战
150 爱到你不能呼吸
154 永远的弗洛伊德
Chapter 09 浴火重生,大难致福
意义治疗大师维克多·弗兰克尔
162 小时了了
165 大祸临头
169 苦难的意义
172 意义的演化论基础
172 现代人的“存在真空”(existential vacuum)
173 东西方人生哲学的合流
第二辑 从大洋到大洋
Chapter 10 重访玫瑰园
《未曾许诺的玫瑰园》探讨赖克曼的一生
179 从《未曾许诺的玫瑰园》谈起
182 精神分裂症是否能真的痊愈
183
心理治疗,尤其是精神分析术,
对精神分裂症是否有效
185 “受伤的医者”
Chapter 11 美国精神医学史上的奇葩
沙利文的大起大落
193 身世堪悲
194 时来运转
196 欲语还休的性向认同问题
199 “边缘人”的悲哀与报偿
Chapter 12 女儿眼中的人类学家
玛格丽特·米德与格雷戈理·贝特森的奇妙组合
206 豆蔻年华在萨摩亚
209 在人头猎人的环伺下坠入爱河
213 现代育婴学的南太平洋背景
217 荣辱身后事
220 妈妈,你到底是谁
222 永远的巴厘岛
Chapter 13 甘地自甘地,路德自路德
流浪汉艾瑞克与心灵导师埃里克森
228 如谜身世
231 在维也纳开始与自己相遇
232 三个女人,塑造了他的一生
236 原来你就是你自己的父亲
238 人生旅程与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242 夜,骤然降临
243 前有古人
246 后有来者
248 生生不息
Chapter 14 催眠大师音容宛在
米尔顿·艾瑞克森的传奇
255 艾瑞克森医师如何变成催眠大师
257 催眠现象与近代精神医学的源起
259 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术
261 “催眠现象”的普世性
Chapter 15 意识、情感与自由意志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
268 三代恩怨
272 崎岖成长路
276 “立业”原来也是点滴的累积
277 “成家”其实就是幸福的堆砌
279 绵绵不绝的“意识”就这么奇妙地存在着
280 “情感”是“体验”,身体会说话
281 阴魂不散的老亨利
284 威廉与亨利的美国世纪
《受伤的医者》让我们了解大师们也是人,一样经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林克明教授用他几十年在精神科的研究诊疗经验,深入剖析。他用流畅的文笔,同理心的思维,把复杂暧昧的前因后果,有条不紊的娓娓道来,瞄上一眼,就会让人要先睹为快,欲罢不能。
──符传孝医师(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
在《受伤的医者》里,所有不认识林克明教授的读者,必然都可以感受到其对知识的包容,对人物的包容,以及对生命的包容。
因为这样的包容,在他笔下的每一位医者英雄是如此可以理解的脆弱,他们或可亲可憎的性格反而是我们看见他们内在世界的*清楚角度。这是林克明教授才有的功力。他在字里行间所展现的态度,又一次让我有了如沐春风的感动。
——王浩威(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作家)
克明兄的每一本书都令人惊艳!他是光芒内敛的思想家,凡事都看得清楚想得透澈,话不多,但一开口必然语惊四座,论点令人折服。本书所评论的每一位医者,克明兄都博览群书,归纳其内容,以多年精神医学的训练和经验加以评论,何其难得。
──宋维村医师(天若瑟医院首席顾问)
困而学之,学而知之
四十多年前进入台大医院神经精神科担任住院医师的时候,我对精神医学这个领域所知其实非常有限。当时的心情,一方面是无尽的憧憬,同时也有更为深沉的惶恐。高中大学时代之所以经常搜寻涉猎心理学书籍,与其说是“为学问而学问”,不如说是源于对人生意义的茫然,源于对为人处世、日常生活的种种不安与惶惑。但是当时所能找到的有关心理学、心理治疗学乃至精神分析学的著作,不论是原著还是转述,都常让人有高深莫测的感觉。大师们的自传或传记(如《弗洛伊德传》、《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等)又总是让人只能感觉到他们的才气纵横与坚忍不拔的惊人毅力。他们怎么看怎么像“超人”兼“完人”,把守着通往神秘心灵世界的秘密钥匙。为了摆脱自己心灵的贫乏,我渴望着要去了解他们,寻求他们的秘密。
但是那也正是精神医学转型的年代。我在一九七四年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继续进修时,原为精神分析师的主任刚卸任不久,新的主任注重行为科学及生物精神医学,反映的正是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走向。第三版《精神医学诊断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Third Edition [DSM-III]
)在一九八○年出炉之后,精神动力学(psychodynamics)的概念遂逐渐为“描述性”(descriptive)学说所取代。因而在我接受住院医师的训练过程里,精神分析学乃至其他种种心理治疗学正在逐渐淡出精神医学界。在这样的氛围下,存身于大学临床学术机构的我,摆荡于精神药理学、社区精神医学与文化精神医学之间,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成了茶余饭后助兴的话题。当代掌权的“新克雷培林学派”(Neo-Kraepelinian)把“心灵”当成“黑箱”、“黑洞”,相信跳过这个黑箱,我们反而会更有余裕去探讨脑神经科学乃至分子基因学与行为、思考、情绪的关系。训练结束后,我一直留在大学教学医院与研究机构,三十年间为发展个人小小的学术事业而奔波,凝视心灵“黑箱”的时间自然大减,但是对二十世纪初以来我们这个行业里勇于探索人心的“祖师爷”们的人生际遇与心路历程,还是一直充满好奇。
这期间有幸接触到一些大师的传记,内容生动,考证翔实。经由作者抽丝剥茧的叙述,我才真正体会到大师的人生其实过得很辛苦。他们的童年常有严重的创伤;他们的成长过程充满挫折;他们“怀才不遇”,事业发展一波三折。在传统的“伟人”传记里,这样的事迹通常会用来作为反衬、彰显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人格特质:坚毅、进取、自信、百折不挠。但是新一代的传记,则不再那么“为贤者讳”。在这些作者的笔下,传主面对人生苦难时的彷徨、沮丧、举止失措,历历在目;传主面对阻碍与争议时表现出来的愤怒、激情乃至钩心斗角的场面,也都无所遁形。这样的书写,当然有可能沦于流言蜚语的嫌疑。坊间有些书籍,的确明显表露门户之见,对异己者口诛笔伐、不遗余力。但是真正严肃的“史家”在披露传主的癖性、弱点、缺失的时候,总是带着淡淡的“哀矜勿喜”的态度。他们这种具体的“揭露”,其目的是要让我们更有可能去贴近传主,让他们不再只是样板,而是有血有肉、是非祸福悬于一念之间的人。也唯有经由这种贴近到几乎可以感受其呼吸的了解,我们才更有可能深刻体会大师们“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的历程。
本书记述的十五位传主,每个人的成长、“成名”过程都极其艰辛,他们也多长期为种种身心症状所苦(如果用现代的诊断标准来看,他们就正是名副其实的精神科病人)。就我所知,因篇幅所限,未包含在本书中的许多其他“先行者”也多有类似的经历。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我们出名的先辈,多半曾为明显的精神疾患所苦呢?这个问题并不是本书所想要或有可能解答的:因为故事性的考量及个人的偏好,我的取样绝对不会是客观公正的。但我相信,人生苦难、适应困难及由此发生的情绪、行为问题,必然曾是大师们创见、洞见的一个重要源头。就此意义而言,他们本来就是“受伤的医者”,他们“救人”先是为了“救己”。就如孔子自述,“我非生而知之者”,他们也不应该是天生的圣哲。因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所以他们的学问才会是弥足珍贵的“生命之学”。而我们后人,步其后尘,也必须“困而学之”,不只从书本与师长,更重要的是从他人(病人)及自身的烦恼、苦难中学习,才有可能终于“学而知之”。
这本书分为两辑。第一辑《“盛世”维也纳》将重点放在弗洛伊德及他在“精神分析运动”初萌芽时最重要的伙伴兼宿敌——荣格与阿德勒——身上,试图刻画他们各自的挣扎跌扑,他们一生的纠缠、恩怨,以及他们惊人的耐力与原创力。这一辑也包括几位持续开展广义定义下的“精神分析运动”的“第二代”俊杰之士,包括与弗洛伊德多年“情逾父子”的兰克、企图结合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而终至崩溃的赖克、将精神分析学带入英语世界的琼思、自认为是弗洛伊德正宗传人的“客体关系理论”鼻祖克莱恩,以及弗洛伊德声誉的守护者,也与克莱恩同被尊为“儿童精神分析之母”的安娜·弗洛伊德。这一部以意义治疗大师弗兰克尔压轴。先后受教于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弗兰克尔,后来发现对人性的了解不应被局限于“性”或“权位”,而只能经由“意义”的追寻才能来完成。令人感动的是,经过纳粹集中营的劫难,九死一生的弗兰克尔竟能更加肯定生存的意义。他的言传身教,带动了战后迄今“存在/人本主义”(Existential-Humanistic)心理学的发展。
相对于第一辑完全以欧洲为主的事实(九位传主里有七位来自维也纳,其他两位分别来自瑞士与英国),第二辑《从大洋到大洋》(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意)的重心则全在美国,六位传主之中有四位生于美国,其他两位的事业则在移民美国之后才得以开展。他们之中,莱克曼、沙利文与米德就正是“人际关系精神分析学”(Interpersonal
Psychoanalysis)及“新弗洛伊德学派”(Neo-Freudian)的中坚分子。而这两个学说的发展,反映的正是精神分析学及相关心理治疗学说在从欧陆移植到“新世界”沃土的过程中,学者在新的文化环境下重新省思人心、人性的成果。相较于上一代欧陆的学者,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再只是“内心世界”,而是个人与其环境,尤其是家庭、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建基于美式的乐观与实用倾向,他们主张人性不是命定的,人的心理健康可以由环境的改造来促成。这样的主张,一方面鼓动了全球推动社区心理卫生运动的风潮,同时也助长了如弗洛姆(莱克曼之夫)等学者对当代社会剥夺人性自由的深刻批判。
虽然艾瑞克·埃里克森一生自诩为正宗的弗洛伊德传人,他的许多挚友(例如米德)其实都是“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人。他的人生八阶段发展理论,强调的正是个人发展的社会背景,他以路德及甘地为主题的巨著,讨论的也是社会、文化对个人认同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或可以说埃里克森之所以成名,固然反映了他的才华与创见,但同时也因为他的想法呼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心理需求。
另一位几乎同姓的米尔顿·艾瑞克森则更是个来自中西部、身上同时流着维京人与印第安人血液的“正宗”美国人。他“残而不废”,自信、乐观、富于幽默。他不相信潜意识是洪水猛兽,而将之视为生机的源泉。也因为他,源远流长但长期被误解忽视的催眠疗法才得以重见天日。
这一部分以威廉·詹姆斯殿后,其实感觉上对他是有点委屈的。詹姆斯是本书所有传主之中最年长者,年纪比弗洛伊德还大上一轮。当弗洛伊德与荣格及法郎克齐于一九○九年首次访美时,最向往的就正是能与其时已执美国心理学界牛耳的詹姆斯相见,并得到他的支持。詹姆斯虽然对新兴的精神分析学不乏好感,他的兴趣则始终放在“意识”的层面。他常年苦思人之所以为人的种种严肃议题,诸如自我意识的本质、自由意志与命定论(Determinism)并存的吊诡、灵魂与宗教情操的存在与属性等。虽然伴随这苦思的是大半生经年累月的极度忧郁与种种严重身心症状,他还是“甘之如饴”,勇往直前,晚年还与约翰·杜威创立“实用主义”(Pragmatism)与“彻底经验主义”(Radical
Empiricism),流风所及,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世界的面貌。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