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365876
本书系嵊州市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嵊州市图书馆藏1912年以前古籍3300余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目 录
《嵊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1
《嵊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前言1
330000-1719-0000001至0004039(古籍普查登记编号。中有空号,系原缺号及民国线装书等文献,本书不载)1
书名笔画字头索引205
书名笔画索引215
前 言
嵊州历史悠久,古称剡县,历来为人文荟萃之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教育家蔡元培到嵊任剡山、二戴书院山长,集资购置新学图书,聘专人管理,除供院内诸生借阅外,还允许院外士人检阅、摘抄,已具公共图书馆雏形。民国六年(1917),剡溪学社社员张廷衡等集资创办剡溪图书馆,设于县城文昌阁,置书千余册,以研究学术、灌输知识为宗旨,传播新文化,推广国民教育。民国八年(1919),县城又建立通俗图书馆,附设于剡溪图书馆。剡溪图书馆即嵊县图书馆的前身。1956年,嵊县图书馆成立。1995年,嵊县撤县设市,嵊县图书馆改为嵊州市图书馆。
由于种种历史条件的限制,我馆一直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馆藏古籍书目。随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全面实施,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09]54号)文件精神,我们对古籍保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三方面工作:一是配备专职人员,对古籍进行日常整理、维护;二是按标准进行古籍库房改造,安装专业设备用于控温、控湿和防火,使库房内达到恒温、恒湿的保管条件,有效改善了古籍的保存环境;三是对馆藏古籍进行清点核对工作,形成完整的馆藏古籍目录,为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著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顺利通过批“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验收。
为了进一步规范古籍保护工作,我馆积极响应浙江省古籍保护工作联席会议下发的《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文社[2012]30号)等文件精神,于2012年制订古籍普查计划,申报古籍普查项目,正式启动古籍普查工作。普查人员专心致志,认真校核每一部古籍,力争使普查数据准确、规范,经过一年多艰苦努力,按时完成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摸清了我馆古籍馆藏家底。
《嵊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了馆藏1912年前以传统装帧形式装订的古籍,共3323部20658册。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
我馆馆藏古籍,从版本时间来看,明代古籍52部626册,清代古籍3271部20032册,册数占比分别为3%和97%;从版本定级来看,以四级古籍为主,三级乙等及以上(清代乾隆以前)有222部1992册;从版本类型来看,形式多样,有刻本、铅印本、影印本,另外还有一小部分活字本(主要为宗谱)、稿本等。
珍贵的古籍善本、丰富的地方文献是我馆的特色馆藏。我馆馆藏的明泰昌元年(1620)西吴凌汝亨刻朱墨套印本《管子》二十四卷入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明弘治十六年(1503)黄淮集义堂刻本《石田稿》三卷、清光绪十年(1884)庆系堂木活字印本《剡西长乐钱氏诗存》七卷等5部古籍入选第三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我馆收藏有不少地方历史文献,极具特色。如涉及清末本地文人的诗文集和本地方志,这些本地古籍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此外,在这次普查过程中,还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本地宗谱,这些宗谱记载了家族的繁衍变迁、特色的风俗礼仪、家族文化等内容,对研究区域内人口变化、社会发展等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难得的是,嵊籍宗谱中的彩色祖像和大开本装帧,在宗谱类古籍中独具一格,与其他地域编修的宗谱有着明显的区别。2016年,凤凰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珍稀家谱丛刊·彩绘宗谱》一书收录的29部彩绘宗谱中,有15部为嵊籍宗谱。
本次普查项目的完成为我馆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古籍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同时形成了可供查阅的数字目录和书影,有利于扩大古籍的利用率和影响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使古籍焕发新的生机。
《嵊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在即,借此机会,我们对所有参与古籍普查工作的同志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水平所限,本目录难免存在错漏之处,希望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教,惠予订正。
《嵊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
2018年7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