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411924
玉雕界“北刘”刘伟利雕刻精品大赏
★ 刘伟利是国内玉雕界“南罗北刘”中的“北刘”。他虽然年轻,但雕刻技艺娴熟,在继承传统造型、技法的基础上,又有创新。近年来,他专攻冰飘南红的雕刻,利用其通透、俏色的特点,加以巧思,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在国内拿奖拿到手软。
★ 书中完整展现了刘伟利近年来的雕刻精品,材质涉及南红、冰飘南红、绿松石、战国红、盐源料等多种,雕刻主题多样,精彩纷呈,有不少就是当年的获奖作品。
★ 书中图片都经过精心拍摄,灯光恰到好处,细节纤毫毕现,多角度展现中国玉雕之美。
★ 珍宝级玉石原料,大师级完美雕工,是您玉器收藏投资的绝好参考。
刘伟利是中国玉雕界“南罗北刘”中的“北刘”,本书精选了他近年来雕刻制作的精品一百余件集结成册,材质涉及南红、冰飘南红、绿松石、战国红、盐源料等多种玉石,雕刻主题丰富多样,有古典仕女、吉祥花卉、佛教题材,还有一些取材于中国古诗、古画的作品,意境悠远,令人回味。书中作品,以南红,特别是冰飘南红居多,刘伟利利用其通透、俏色的特点,加以巧思加以创作,令人称绝,堪称天工人工的完美结合。书中图片以微距拍摄,多角度展现了材质与雕工,对于玉器玉雕的收藏投资,都有着极好的参考价值。
喜闻《刘伟利玉雕作品集》将要问世了,要我给写个序,看了有关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的玉雕作品及获得的各种奖项, 不得不让人感到高兴、 拍案叫绝!行内外众多人士对刘伟利作品的赞美及高度评价,让我不由得思绪万千:好作品的出现,人才的成长……为什么他20多岁就如此成功、出类拔萃?这与他德才兼备、勤奋好学、坚韧不拔,始终如一是分不开的,一点都不奇怪,且是必然!
今天, 刘伟利这么多惟妙惟肖的奇作、 绝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就无须用大量的笔墨一一赞评,看到的实物比任何评语都有说服力。我只侧重一点,谈一些因果关系吧。
高兴之余脑海里浮现出多少个昔日难忘的镜头。2001年,他15岁,初中毕业,父亲让他上高中, 他坚决不去, 他要到全国唯一的一所公办玉雕学校——新密市雕塑艺术学校去看看,看后、他当时就下定决心非报不可,同去的人说学校不大、楼也不高、条件也差,他当时就说我从小就喜欢画画, 学校不大我决心大, 校园楼不高但能看到老师的教学水平高,条件差点的农村孩子更能刻苦学东西。入校后他像爱花之蝶进了百花园,不分昼夜地挤时间,如饥似渴地贪多学。白天不怕苦累塑泥塑,晚上加班加点练习绘画搞设计,周日、月休、寒暑假也不休息。
同一时间段内,别人一种未学完,他三种学得逼真,别人中专学三年,他下大功夫,学得又快又多,还要再多学三年,这岂是一般同龄人能坚持的!
在黄帝宮实习基地,一系列室内外的大型雕塑工作,他一干就是三年。记得那是在2005年冬天,外面下着大雪,他和同学两个人连夜赶制一对大型奔馬。56个小时中间手拉钢管站着睡了一个小时。我当时问他为什么不坐下或躺下睡一会?他说怕睡的时间超了,计划就是休息一个小时就干的。他就是这样忘我地加班加点、坚苦奋斗,如饥似渴地勤学苦练,在刘伟利的带动下同学们都你追我赶,比学赶帮超,大多都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成绩。伟利也真正做到了学校的口号:“走前人已走过的艺术道路,攀前人未攀过的艺术高峰。”在校学习期间,由于伟利品学兼优,艺术成绩突出,数年来有多少个用人单位高薪聘请他去工作, 甚至有的老板亲自上门到家找他父亲说可以给如何如何好的条件, 都被父亲婉言谢绝,说一定要支持伟利在学校把基本功真正学扎实,才让他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走向社会。
有的老板甚至让同龄人前去说服:“伟利你都学了好几年了,学了那么多东西,出去一定比我们工资高得多,在学校不出去就是傻子……”面对一次次介绍人的游说,刘伟利总是笑笑回答:我还小,学的东西还少,走向社会还早。他总是把父亲的话挂在心上:“咱们家庭条件虽然不太好, 但我和你母亲再辛苦也要支持你把学业完成, 把基础打扎实,半途而废到社会上可站不住脚,要做难的,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的主意。”学校老师也常说,学过不等于学会,学会不等于学熟,学熟不等于学精,学精不等于学巧。学精学巧了,才能在面对千奇百怪的天然玉料时,恰到好处地精心设计、巧夺天工地精心构思,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地精雕细琢,有时甚至是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使一些原不起眼的东西身价百倍。 否则, 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事无成……老师教导、父母叮咛刘伟利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在行动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伟利未毕业就在学校当了兼职老师,且备受学生们的尊重。同时又被任命为玉雕总设计助理。
由于他苦爱钻研,精益求精,别人学一种绘画或玉雕。他既学习绘画、设计又学园林景观、泥塑及玉石精雕。一般行内人有的专长人物,有的专攻动物或花鸟等。而刘伟利却苦心钻研掌握了各种动物、人物、花鸟鱼虫,且无不精细入微。最后他刻苦学习、认真钻研了九年才不舍地离开了他酷爱的学校。
由于伟利努力拼博、成绩突出,离校时,学校领导们亲自敲锣打鼓用专车把刘伟利等送回家。并送有奖金、奖品小轿车,玉料、磨玉机等。这在全国的普、职教毕业生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离开学校以后,刘伟利与夫人牛翠英二人同心协力,相互扶持,共同创办了翠微雕刻艺术工作室,一步步发展壮大,工作室走到今天离不开二人的共同努力。15年了,他从一个十四五岁乡村初中毕业的毛头小伙, 到今天成了远近闻名的雕塑巨匠。 业界无不夸他绘画设计有新创意,造型主题突出简繁得体,做工精细传神,特别是俏色巧用恰到好处,生动逼真……
刘伟利常给玉雕青工讲:“学习艺术基本功犹如建大楼打地基,基础挖得越深,根基越牢固,将来你的大楼才会盖得越高。有些学生认为基础挖得那么深不显工,表面看不到效果,那是大错特错!”
“我们在学校听老师反复讲的:学过不等于学会、学会不等于学熟、学熟不等于学精、学精不等于学巧。这些谁能真正听懂了,真正做到了,谁的手里就会出高精尖作品,甚至是稀世珍品!”
“我们不能让大自然数千万年形成的美玉在自己手里成为废品,那是犯罪,我们要将它变废为宝,那才叫负责,那才叫成功……”
了解了这些,你就了解了刘伟利对玉雕、对艺术的坚持,了解了他这本作品集背后的不懈付出。
中国玉雕艺术大师、新密市雕塑艺术学校校长
陈玉芳
2016年11月
15年了,他从一个十四五岁乡村初中毕业的毛头小伙, 到今天成了远近闻名的雕塑巨匠。 业界无不夸他绘画设计有新创意,造型主题突出简繁得体,做工精细传神,特别是俏色巧用恰到好处,生动逼真……
——中国玉雕艺术大师、新密市雕塑艺术学校校长陈玉芳
刘伟利老师通过繁简、虚实组合的处理表现作品的含义和意境,既给人以全面印象又能重点突出,他的作品有清新、素雅、精细的唯美气韵,吸收众家之长又融入自己的艺术构思,发扬传统,同时又融入当下的审美元素,非常难得。
——“陆子冈杯”评委会
刘伟利的玉雕非常棒,精雕的线条流畅,生动传神;写意的作品看似只有寥寥数笔,但意境悠远,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原料的俏色,能看出其功力相当老到。看到这些作品,你很难想象这都出自一位不到30岁的小伙子之手。趁现在收藏市场价格回落,而刘伟利的精品将来肯定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值得投资!
——某藏家
Q:1.你是怎样走上玉雕这条路的?
A:2001年,
我进入新密市雕塑艺术学校学习泥塑,2001~2003年是在学校打基础,2004~2007年,在新密刘寨轩辕黄帝宫,一个校外实习基地学习园林景观雕塑,2007年提前毕业并留校任教。2007~2011年,边教学,边在北京的实习基地学习玉雕。
2011年以前,我一直是跟着我的恩师陈玉芳先生学习的。他是学校的校长,也是创始人,正是恩师亲自教学的这几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他教会了我泥塑,教会了园林雕塑,也是他指出了学习玉雕的这条路,并手把手的教会了我如何使用工具,如何做活,如何设计。
我们2001年那一届, 是学校历届学生最多的一届, 一共300多人, 报大专班六年的有100多人,最后坚持到六年毕业的只有8人,现在非常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打基础的时间长,也庆幸又留校三年学了玉雕,要不也不会走到今天了。
从开始学习到留校的时间,算下来也有十年了,十年的时间让我成长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这十年里,没有一个完整的假期,基本上只要有时间,就全是在学校补课。补课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因为只有在补课的时间,学校才会安排学习平时不学的内容。
我觉得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基础越牢,在未来才会有持续的发展,而且我认为兴趣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我喜欢画画,喜欢泥塑,也喜欢石头,喜欢一块普通的石头经过自己的设计、雕刻,使它变成一件作品。我没有把它当成是任务,这是我的爱好,我喜欢做这个,从中我能收获到快乐。可能对于别人来说,这种活很枯燥,很累,但对于我而言不是,我喜欢这种创造的过程,充实,快乐。
2011年下半年,我从学校出来,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2012年春节之后,带着自己的全部资产,一万多块钱,我来到北京。在朋友的资助下,交了前三个月的房租,赞助了我机器和生活上的东西,我一直都非常感谢两位朋友的帮助,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合作,关系一直也很好。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主要是做加工,原料以翡翠为主,刚出校门没有经验,没有资金,多亏好友支持,让我稳步前行。
最早接触南红是2012年的下半年,当时还在以加工翡翠为主,也有朋友在做南红,要去西昌买原料,就让顺便捎了五六块回来,现在想想,那几块材料赌出来还是不错的,赚了一笔钱。2013年上半年, 第一次去了趟西昌, 也是几个朋友一起, 没有买原料的经验,每次买都让他们帮着看石头、还价格,第一次买南红,当时还都认红的,什么铁皮、墩子料最流行了,冰飘料、包浆料基本上没有。我买了一些带冻的回来,有一块切了两个牌子,做了佛和观音,用冻做的脸,红色为底,效果很不错,没做完就定出了,也坚定了我做南红的信心。后来接触到冰飘原料,我们之前做翡翠,讲究种水,冰飘料和翡翠的一些特征很相似,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了这种材料,一发不可收拾,喜爱冰飘的程度超过了柿子红,冰飘空灵清澈,干净,适当的红色点缀更增加了它的魅力,对比太强烈了,做出来的成品往往能带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在以后的几年一直是在以冰飘为主,从原料最早的几十元一块到现在好的几千几万元一块,也一直在坚持,也做出了一点小成绩,工作室也从最早的一个人发展到十几人的小团队,多亏了一路上有太多朋友的扶持,也多亏了有南红,给了我一个施展手艺的载体,感谢,感恩!
Q:2.你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题材是古典仕女题材,谈一谈你在这方面的创作心得。
A: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在作品中,以传统题材居多。刚创业的时候,因为是加工居多,往往都是要遵从客户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思想,后来做南红开始才有了自己做主的机会,也放开了很多。
做东西,有时我是不考虑市场的,只是在玩,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溪山野渡》的那件作品,主体就是一个小船,料子只有小指头大小,也没有很好的颜色,就是很普通的边角料,这样的料子可能在有些人眼中就是一个废料,可以扔的那种,我却可以用一个月去做它,并且又花时间去找石头,找木头来搭配组合它,使它完整性更强一些,做的时候没有考虑过成本,也没有想能卖多少钱,就是喜欢这么做,结果出来后效果不错,在展会上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好评。这件事给我的感受就是,做东西不能考虑太多,不能太商业,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作者思想最直观的表现,这样的作品才有灵魂。
古典仕女题材的创作也很偶然,之前做翡翠的时候也做过,南红的表现力比翡翠要更强一些,特别是冰飘料,我觉得这种材料太好了,简直就是为了仕女题材量身而生的材料,冰的部位清澈纯洁,红色部位娇艳欲滴,对比鲜明,气质相符相生,从遇到冰飘的一刹那我就心动不已,这种材料太好了。
刚开始做古典仕女的题材,也经历的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改进。石头不是一张白纸,它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绺裂,颜色,纹路,人物题材对料子的要求很高,必须干净无裂才行。
冰飘仕女的创作并不容易,在所有的人物类题材中也算是最难的一种了,因为美丑太直观了,人物好不好看一眼就能看清楚,要在一块小小的冰飘料子上刻出女子精致的容颜,栩栩如生的眉目,以及婀娜的身姿,飘扬的裙裾。五官的刻画更是精细,美丑往往就差一线,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不为过。
做古典仕女题材,还要讲究文化底蕴。这方面的创作,我吸收的更多的来源于绘画,喜欢看各种有关古典人物的书籍,加以提炼吸收,学为己用。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校长也曾教过我“处处留心皆学问”,用心,留意,去发现美也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只要是美的事物就多看,多观察,看好的书籍,也看很多摄影作品,有时候就会运用到自己的玉雕作品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喜欢美的事物,古典仕女也是如此。这也是一个持续学习总结的过程,从刚开始的面面俱到,做很多的工艺,到现在重点突出人物的形象,局部精细复杂,大面积简化,使画面不再那么杂乱,通过虚实,对比来体现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