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033863
★儒学集大成者的读书心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良师.
★国学大师钱穆、徐复观、余英时极力推荐.
★提高阅读的深度指南,成就人生的智慧途径.
★朱熹读书二十四字箴言:
◎循序渐进
读书贯穿人的一生,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到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半途而废。
◎熟读精思
读书要读到一定遍数,“百遍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时。”才有所收获。
◎虚心涵泳
边读边思考,用心体会文章的思想,反复揣摩文中的话语,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切己体察
读书不要停留在书本上,把书中传递的信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会才能更深刻。
◎着紧用力
不要借口没有时间而放弃读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阅读过程中,忌讳拖拖拉拉、消极懒散。
◎居敬持志
读书时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还要具备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
[朱子读书法]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博览群书与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主要散见于其著作和书信中,后由他的学生及后人整理编撰成书,即《朱子读书法》。该书是中国古代系统性、影响广泛、也经得起检验的读书方法,《朱子读书法》书中,朱熹除了介绍读书的六大基本方法外,还强调读书的核心是探究事物存在的道理,并在字里行间提醒读书人,加强对伦理道德的修养才是正统,才能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朱子读书法]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 /
编定《朱子读书法》原序 /
张洪 /
齐 /
卷一 辅广辑录部分(上) /
纲领 /
循序渐进 /
熟读精思 /
卷二 辅广辑录部分(下) /
虚心涵泳 /
切己体察 /
着紧用力 /
居敬持志 /
卷三 张洪、齐 增补部分(上) /
纲领 /
循序渐进 /
熟读精思 /
卷四 张洪、齐 增补部分(下) /
虚心涵泳 /
切己体察 /
着紧用力 /
居敬持志 /
[朱子读书法]
读书的好处不言自明,但不是谁都能开卷有益。同样一本书,有些人就是比别人掌握得快,收获得多;有些人恰恰相反,日夜攻读,几近拼命,却始终没什么长进。抛开其他次要因素不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者读书有法,而后者不得其门而入。
古人是非常重视读书的,所谓“头悬梁、锥刺骨”,精英就是这么炼成的;古人也很重视读书方法,诸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名言警句,称得上妇孺皆知;但说到系统性阐释读书方法的典籍,《朱子读书法》是唯一一本。
《朱子读书法》源出南宋大儒朱熹的系列著述,由后人张洪、齐 等人梳理合撰而成。作为儒学中兴的代表人物和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自幼博览群书,无形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读书方法;学有所成后又广泛授徒,称得上弟子满天下,这些门人弟子在他的循循善诱下,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也无一不是《朱子读书法》的有力注脚。
千百年来,后世学者对《朱子读书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得上无出其右。这一点,正如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在《我们今天怎样读中国书》一文中所总结的,“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再加上朱熹的知名度,以及成千上万读书人切切实实的实践效果,使得《朱子读书法》影响力愈发广泛,至今不衰。
《朱子读书法》虽是古代最具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但毫不繁复,只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可谓大道至简,适用于每一个读书人。
最后要说的是,尽管早就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有修心养性之功,但直到释译这本《朱子读书法》,我才真正体悟到:这不单纯是一本阐释读书方法的工具书,也是一本能使人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当下与自我的思想读本。希望每个读者都能有这样的收获。
[朱子读书法]
纲 领
陈希周①问读书修学之门,先生曰:“所谓读书者,只要理会这个道理,治家有治家道理,居官有居官道理,虽然头面②不同,然只是一理。如水遇圆处圆,遇方处方,小处小,大处大,然只是一水尔。”
【注释】
①陈希周:朱熹门人,福建建安人。
②头面:外表。
【译文】
陈希周向先生请教读书治学的法门,先生说:“所谓读书,就是要领会书中的道理。治家有治家的道理,做官有做官的道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做的事情不同道理也就不同,实际上道理是一致的、共通的。这就像水在圆的器皿中就变成了圆的,而放到方形的器皿中又变成了方的,放在小的器皿中就变小,放在大的器皿中就变大,但它始终是水,不论它是大还是小,是方还是圆。”
人生道理合下皆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得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子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
【译文】
人生的道理先贤反复讲,现在已经很完备了,之所以还要读书,是因为大多数人还没有经历过太多事情,见识少。圣人比一般人经历多,见识也广,他们把自己的经历与见识写到书册上,为的是与大家分享。读书,就是为了多见识类似经历,多学习相关道理。
先要读书,理会道理。盖先学得在这里,到临时应事接物,撞着便有用处。
【译文】
之所以要读书,要学习其中的道理,为的是当人明白了书中的道理并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时,马上就能应用相关的道理与办法。
而今只管说治心、修身,若不见这个理,心是如何地治,身是如何地修?若如此说,资质(好)底便养得成,只是个无能底人,资质不好,便都执缚①不住了。傅说云:“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②。”古训何消得,读他做甚底?盖圣贤说出道理都在里面,必学乎此而后可以有得。圣人之学,与俗学不同。圣贤教人读书,只要知所以为学之道。俗学读书便只是读书,更不理会为学之道如何。
【注释】
①执缚:约束。
②匪说攸闻:从未听说过。
【译文】
现在的人动辄把修心养性挂在嘴边上,但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心要怎么修?性要怎么养?那些有足够天分的人或许还可以自学自修,而大多数资质普通的人就很难自我成就了。傅说说过:“学习古人的教诲,一定会有所收获。不师法古人,却想把事情都办好,这样的人我还没听说过。”为什么要学习古人的经验,为什么要注重先贤的训诫?因为圣贤讲的道理都在里面,勤于学习,必有收获。圣人的学问,和世俗流行的学问有根本性的不同。圣贤教人读书,教学问,也教人为什么要追求学问的道理。而世俗的学问,教人读书就只是教人读书,根本不会在乎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做学问这样的深层次问题。
先生《记婺源藏书阁》有曰:道之在天下,其实原于天命之性,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其文则出于圣人之手,而存于《易》《书》《诗》《礼》《春秋》。孔、孟氏之籍,本末相须,人言相发,皆不可一日而废焉者也。盖天理民彛①,自然之物则②,其大伦大法所在,固有不依文字而立者。然古之圣人欲明是道于天下,而垂之万世,则其精微曲折之际,非托于文字,亦不能以自传也。故伏羲以降,列圣继作,至于孔子,然后所以垂世立教之具粲然大备。天下后世之人自非生知之圣,则必由是以穷其理,然后知有所至而力行以终之,固来有饱食安坐、无所猷为③而忽然知之,兀然得之也。故傅说之告高宗曰:“学于古训乃有获。”而孔子之教人亦曰:“好古,敏以求之。”是则君子所以为学致道之方,其亦可知也已。然自秦汉以来,士之所求乎书者,类以记诵剽掠为功,而不及乎穷理修身之要。其过之者,则遂绝学捐书,而相与驰骛乎荒虚浮诞之域。盖二者之蔽不同,而于古人之意,则胥失之矣。呜呼!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不以此欤?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