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05430丛书名: 无
1. 深度挖掘科技领域“看不见手”的秘密,阐述以互联网大脑为代表的超级智能是如何影响21世纪科技巨头与科技产业的兴衰命运,对人类社会的未来产生了哪些风险与机遇,帮助科技企业和个人应对科技浪潮带来的挑战。
2. 首次在世界上建立重要的基础科学模型“互联网大脑”,深刻解读了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4.0、云机器人、区块链、城市大脑等前沿科技概念涌现的原因及其之间的关系,为读者掌握前沿科技发展趋势提供了可靠的武器。
3. 张亚勤、刘慈欣、周鸿祎、王飞跃、约翰·翰兹推荐!石勇、吕本富、吕乃基作序!
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工业4.0、云机器人、区块链、城市大脑等新技术不断冲击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这些前沿科技的爆发是巧合还是必然,背后蕴含了怎样的规律?2005年以来,刘锋博士带领科学院团队对前沿科技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次在世界上提出互联网正在从“网状结构”发展成为“大脑模型”,由此产生的互联网大脑将数十亿人类的群体智慧和数百亿设备的机器智能链接在一起,形成大自然****的超级智能。
本书深入解析了“互联网大脑”的形成与发育过程,详细阐述了超级智能的崛起对行业产业、城市建设、人工智能、脑科学、生物进化、科技哲学以及人类社会的未来影响,前瞻性地预测了21世纪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行业产业与前沿科技结合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企业和个人在科技大潮中将如何寻找自己的定位,人类的未来在新科技的影响下会有怎样的命运。
?
第一部分 趋势与产业
引言 “大脑”爆发:21 世纪科技的新现象与新问题/ 3
新科技涌现,互联网是否已死/ 3
互联网,从巨网向大脑的进化/ 5
互联网大脑为什么是21 世纪非常重要的智能结构/ 9
第一章 互联网大脑发育,前沿科技如何不断涌现/ 12
人类大脑与互联网大脑发育的异同/ 13
从1701 年开始,互联网诞生前268 年的孕育/ 16
1969 年互联网诞生,联网计算机实现“世界语”交流/ 18
1989 年万维网推出,人类的知识海洋出现/ 21
2004 年社交网络产生,互联网类脑神经元网络发育/ 25
2006 年云计算兴起,互联网大脑中枢神经开始成熟/ 27
2008 年光纤、移动通信发展,神经纤维开始加速发育/ 30
2009 年物联网启动,类脑感觉神经系统出现萌芽/ 35
2012 年工业4. 0 和工业互联网被提出,运动神经系统开始发育/ 39
2013 年大数据爆发,形成互联网大脑的智能基础/ 42
2015 年人工智能重新兴起,激活互联网大脑的运转/ 45
2018 年阿里巴巴、360、腾讯、华为大脑涌现,互联网大脑初见雏形/ 49
2019 年之后,智慧社会、混合智能和云反射弧将成为热点/ 53
无穷时间点之后,智慧宇宙或宇宙大脑或成为发育终点/ 56
外传:区块链,一次古老神经系统结构的反抗/ 58
第二章 10 条规则: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企业的命运/ 67
“看不见的手”与10 条规则的总结/ 67
规则1:是否顺应互联网大脑的发育趋势,决定科技企业的兴衰/ 69
规则2:占据互联网类脑神经元网络才能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 72
规则3:保持互联网左右大脑平衡是科技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74
规则4:互联网大脑运动和感觉神经企业应解决单一生态问题/ 78
规则5:云群体智能在互联网大脑中蕴含巨大价值/ 81
规则6:互联网大数据企业需要解决数据瓶颈问题/ 84
规则7:挖掘互联网大脑的情感特征将获得超额回报/ 88
规则8:神经纤维公司通过连接各神经系统获得关键地位/ 92
规则9:互联网大脑梦境的构建带来产业升级/ 95
规则10:云反射弧公司应把确保反射成功放到首位/ 98
第三章 城市大脑:互联网大脑架构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103
城市的智能化发展简史/ 103
什么是智慧城市/ 105
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三个问题/ 106
城市大脑,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的智慧城市建设/ 108
建设城市大脑的三个关键点/ 111
城市大脑的应用范例:上海城市大脑/ 114
城市大脑有多聪明/ 115
第二部分 哲学与科学
第四章 世界和脑的哲学认知,一脉相承的千年思考/ 123
思想家的共同认知:社会是一个大脑/ 123
卡普的器官投影理论:技术与器官的关联/ 125
传媒学科创始人麦克卢汉的社会神经网络/ 126
英国哲学家彼德·罗素的地球脑(全球脑) / 127
第五章 两个世纪的类比:原子与太阳系,互联网与大脑/ 130
类比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价值/ 131
2000 年的探索,通过类比发现原子的秘密/ 132
用大脑类比互联网面临的两个困难/ 137
两个世纪的重要科学模型的研究对比/ 139
第六章 超级智能的运行机制:互联网大脑的结构/ 141
互联网的原有架构:连接计算机的世界之网/ 141
人成为互联网定义中新的重要元素/ 144
传感器的加入使互联网产生感觉神经系统/ 146
云机器人和智能设备构成互联网的运动神经系统/ 148
大数据是互联网大脑记忆和智力发育的重要基础/ 149
人工智能广泛分布在互联网大脑中并驱动运转/ 151
云群体智能:连接数十亿人的互联网右大脑/ 153
云机器智能:数百亿联网设备构建的互联网左大脑/ 155
类脑神经元网络:构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大社交/ 157
互联网大脑的五种神经元模式/ 160
云反射弧:互联网大脑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制/ 167
基于互联网大脑模型的Ω 超级智能诞生/ 172
第三部分 探索与未来
第七章 AI 能否超越人类,互联网大脑能否变成天网/ 177
天网引发的恐慌/ 177
“机器(AI)能否超越人类”的争议和面临的难点/ 179
人类智商与机器智商的研究简史/ 185
建立标准智能模型,统一描述人类与机器的特征/ 192
两次智商测试,评估机器能否超越人类/ 199
机器是人类的朋友、敌人还是仆人/ 202
互联网能否进化成天网,风险在哪里/ 208
互联网大脑的智商能达到多少/ 213
第八章 镜像作用:互联网大脑模型对脑科学的启发/ 214
人类最后的科学疆域——脑科学/ 神经科学/ 214
互为镜像的互联网与大脑功能结构/ 216
大脑中类思科和华为的路由系统机制/ 220
大脑中类谷歌和百度的搜索引擎机制/ 221
大脑中的类腾讯和脸书的社交网络特征/ 224
大脑中的类维基百科机制/ 225
互联网神经学:脑科学、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结合/ 227
第九章 进化启示录:从生命起源到智慧宇宙/ 233
生命进化有无方向之争:英国与法国两大阵营的对抗/ 233
大脑的进化方向:十亿年生物大脑发展历程/ 242
“上帝”公式与智能的7 个等级/ 246
智慧宇宙形成的10 张示意图/ 251
全知全能:生命进化的方向和目标/ 257
生存还是死亡,判断人类和人工智能伦理的标准/ 267
后记
互联网大脑进化简史/ 271
互联网大脑模型的起源/ 276
2008—2018 年5 个版本的互联网大脑模型/ 279
献给人类进化未来与终点的诗/ 283
序言
序言一 吕乃基 东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科技哲学研究专家
初次接触刘锋及其提出的互联网大脑是在2008 年。刘锋对以往相关技术领域的抽象提炼, 以及在宏观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 给我以深刻印象。看了刘锋的这部书稿方知, 刘锋关于互联网大脑的灵感第一次出现在2005 年。2008 年, 刘锋发表第一篇论文, 其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三年后, 刘锋的儿子呱呱坠地, 其研究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十年来, 刘锋的研究与相关技术的发展同步, 由于其创建的互联网大脑框架, 刘锋在全景视野中可以关注许多技术细节, 又以技术细节完善充实全景视野。一步一个脚印地, 刘锋关注互联网大脑的进化, 既关注这一过程, 也关注隐含的进化线索。十年间, 外在的互联网、人工智能(AI) 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与刘锋自身关于互联网大脑的思考, 逐渐接近, 日益吻合。
在两者日益吻合之际, 刘锋顺理成章地对未来进行预测, 特别提出“10 条规则: 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企业的命运”。理论的先进性不仅在于总结以往, 而且在于预测未来。某一理论的预测功能结束之时, 就是该理论的生命停止之时。10 条规则显示了互联网大脑强大的预测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 刘锋不仅在外部审视技术的发展, 还带领团队参与其中, 以学术成果推进互联网大脑的进化, 以相关的学术活动验证自己的设想。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就是测试互联网大脑、城市大脑等的智商。由此提出的各项指标, 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不乏启迪意义。比如, AI 价值智商对于科技型企业的价值, 或许不亚于“10 条规则”。
回顾2005 年灵光乍现的“分岔” 和十多年的历程, 看得出刘锋对类比方法深有体会。类比方法在科学史上应用的典型案例, 当数卢瑟福(Rutherford) 因与太阳系类比而提出原子模型。类比, 无疑是科研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是由已知通往未知的桥梁。
关于认识过程, 马克思提出著名的“两条道路”: “在第一条道路上, 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 在第二条道路上, 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在科研中, 第一条道路上的方法是抽象、分析、比较、分类和归纳等; 第二条道路上的方法主要是综合与演绎。两条道路转折点上的方法是类比、模型、直觉、顿悟和假说, 类比位于两条道路的转折点上。经类比, 卢瑟福由已知的太阳系打开了未知的原子结构的大门。卢瑟福总结了已有的实验资料, 排除了错误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指明了下一步探索的方向。
就类比方法而言, 刘锋提出的互联网大脑与行星式原子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互联网大脑总结了往日的相关成果, 使林林总总的线索变得清晰, 这是第一条道路; 为未来的发展提出可能的方向, 把“看不见的手” 变为看得见的路, 使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 这是第二条道路。
除了方法论上的相似外, 互联网大脑与行星式原子模型都注重存在, 注重本体论, 本体是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类比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范畴, 刘锋的互联网大脑研究的核心是技术哲学。正是有了坚实的本体论“地基”, 刘锋及其团队才得以“开疆拓土”, 扩展到产业哲学、伦理学和价值论领域, 比如下文论及的石勇教授的灼见。
张亚勤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百度公司总裁、前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从虚拟世界正在走向物理化,深刻改变和冲击着人类社会和经济模式。互联网的架构也在经历着快速的变化。在这本书里,刘锋深层次、多维度、系统性地总结了他多年“互联网大脑”的研究成果,探索人类大脑、机器智能和互联网大脑结构的关联,对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演进方向,令人耳目一新。很值得阅读!
刘慈欣 雨果奖获得者、著名科幻作家、《三体》作者
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通过互联网正在形成自然界前所未有的超级智能形态,刘锋的这本开创性著作揭示了21世纪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科技模型原理,互联网大脑如何深刻影响人类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周鸿祎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50年来互联网结构从一张巨网变成一个大脑,这对企业、产业、城市建设乃至人类社会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趋势值得企业家、投资人、政府管理者的关注。刘锋所著的《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很好地为我们阐释了这一趋势的产生、原理和未来影响。
王飞跃 教授、中科院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这是一部探寻互联网“进化”和人脑发育相似之处的杰作。作者刘锋博士以其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视角,细致剖析了互联网从“网状结构”向“类脑结构”演化的历程,深刻揭示了“互联网大脑”这个超级智能系统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书中从大脑发育的角度,系统性地对物联网、人工智能、城市大脑等众多新兴技术做了归纳梳理,其真知灼见为科技企业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提供了难得的参考与指导。相信每一位希望顺应、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读者都会从本书中受益匪浅。
约翰·翰兹(John Hands)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员、《宇宙简史:从宇宙诞生到人类文明》(Cosmosapiens: Human Evolution from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作者
《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将成为一本经典书籍,其体现的创新思想,不仅是因为它对互联网与前沿科技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更是因为它提出数十亿人产生的群体智能与数百亿智能设备产生的AI智能进行链接,从而形成互联网大脑的论断。刘锋及其团队对互联网大脑如何不断进化和发展的预测,值得任何对人类和科技未来感兴趣的人阅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