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6046949
本书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规划项目。
生计方式是文化底层*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求。本书认为,各种生计方式是一个民族在适应所处环境以及和其他民族互动的结果。而生计模式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依附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为维持其自身、家庭以及民族的生存、延续和发展,所形成的多元的谋生技能和手段;这种生计模式是受其特定文化影响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具有稳定性、开放性、多元性、合理性、系统性、延续性和关联性。
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第二节 碧罗雪山两麓生计研究的简要回顾
第三节 研究碧罗雪山两麓生计模式的意义
第四节 一次翻越碧罗雪山的经历
第一章 碧罗雪山两麓地理环境及历史
第一节 自然气候
第二节 生物资源
第三节 族源及其历史
第二章 多元生计的形成及其中介(上)
第一节 采集狩猎:一种生计遗存
第二节 游牧:民族迁徙与文化传播
第三节 畜牧业:转场放牧
第四节 农业生计与土地所有制
第三章 多元生计的形成及其中介(下)
第一节 传统制盐业:生理需求与族群互动
第二节 民族商贸:共生与互动
第三节 天主教的传播:葡萄种植
第四节 “政治场域”下的别样生计
第四章 峡谷农业
第一节 土地类型和耕作条件
第二节 作物种类和农事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第三节 耕作技术与生产方式
第五章 转场放牧
第一节 牧场资源的分布以及放牧方式
第二节 牲畜的种类与用途
第三节 草场管理以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采集渔猎
第一节 采集
第二节 狩猎
第三节 捕鱼
第七章 澜沧江畔的传统盐业
第一节 生命之盐
第二节 传统的制盐技术
第三节 盐业贸易
第四节 盐民的生活
第八章 产品加工与手工技术
第一节 食物的加工与制作
第二节 编织和纺织
第三节 建筑
第四节 木器、竹器和陶器
第九章 政教合一及其制度下的生计
第一节 康区政教合一制度
第二节 寺院对政治经济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川、滇、藏间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别样生计
参考文献
后 记
前言
碧罗雪山(又称怒山)是喜马拉雅山的余脉,处中国之西南,位于西藏之东南、云南之西北。其东麓和西麓分别是著名的澜沧江峡谷和怒江大峡谷。两峡谷之间的高山上居住着藏族、纳西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至今仍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内,每个民族都通过自身的方式展现着本民族的文化。有时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家六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却有着五种以上的信仰;有着共同信仰的人们却又属不同的民族,各自保留着不同的文化习俗。长期的民族互动与冲突过程,使得该区域成为民族文化沉淀最深厚、最丰富的文化带。
不同民族在碧罗雪山两麓展现了一段人类生存和适应过程中充满斗争却又五彩缤纷的历史。“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便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今天,碧罗雪山两麓多民族分布的格局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现象,是各民族人民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作用下从事生产资料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与自然和社会长期互动的结果;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学会了如何应对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压力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并在不断冲突和融合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以此来提高生存技能。因此,无论是通过历史记忆传承下来的经验,还是吸收他族的适应技能,都成为本民族生计方式的组成要素。
总体来说,民族共同体或族群的生计模式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依附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为维持其自身、家庭以及民族的生存、延续和发展所形成的多元的谋生手段。这种生计模式具有稳定性、开放性、多元性、合理性、系统性、延续性和关联性等特点,是受其特定文化影响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从古至今,碧罗雪山两麓地域内的各民族共同呈现了包含采集狩猎、刀耕火种、游牧、畜牧、农业、种植业(如葡萄与核桃等)、盐业和商业在内的多种生计方式,为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我们认识同一区域内不同民族的多样化生计提供了一面镜子。该地域也成为众多民族学、人类学工作者不顾道路艰险和个人安危,力图揭开当地民族文化之外衣的“圣地”。
笔者关注碧罗雪山两麓人民的生计模式,其理由如下:
(1)该区域地处两江峡谷之间,气候复杂,群山起伏、海拔高,原始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广、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自身恢复能力强。历史上,在中国西南的这一区域内,各民族互动频繁,冲突时有发生,使得多民族在政治博弈和族群冲突下形成了新的具有文化多样性的族群。一方面,各民族保持了族群特有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多民族聚居区内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较深,造成文化涵化。整体上,不同民族长期以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生态环境有了较强的适应性。
(2)该区域内多元生计并存的现象特别突出。直到20世纪初,生活在碧罗雪山西麓怒江两岸的怒族、独龙族、傈僳族等民族,还过着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生活,多以采集、渔猎、刀耕火种为生计,农业长期得不到发展,经常食不能饱、衣不能暖;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进行采集渔猎活动。所幸的是,碧罗雪山西麓的怒江两岸,东面是碧罗雪山,西临高黎贡山,植被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天然的物质资料。比起西麓,生活在东麓的人民历史上受汉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文化影响深,已逐渐走向以畜牧业、农业、盐业、葡萄种植业、商业等为主要生计方式的生活。因此,东西两麓的澜沧江峡谷和怒江峡谷地带,形成了多民族共居、多元生计方式并存、多种宗教共存的文化区域,这对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3)综观全球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急剧变化,现代化的触角已经伸入少数民族传统地区,同时某些文化现象正不断消逝,因此记录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迫在眉睫。需要指出的是,碧罗雪山下的村庄毕竟远离大中城市,由于交通不便、地势险要,现代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暂时还未能完全渗透到该地区,此时进入该地区进行民族文化的研究为时不晚。
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就一个民族而言,如果它的文化延续越久,越能证明它适应来自环境和社会双重压力的能力越强。20世纪末,中国在通信、交通等方面技术不断发展,物质资料生产不断丰富,城乡间的物质资料、基础设施、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小,各民族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笔者旨在尽可能认识世代生存在这片历史周期长、文化积淀深的土地上的诸如傈僳族、怒族、藏族、纳西族、独龙族等民族,理解和诠释他们的生活。无疑,历史资料的记录和现实调查的情况都表明,生活在该区域内的民族具有极强的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这对研究者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总体来说,碧罗雪山两麓地区具有以下人文特点:
(1)地域狭窄,民族众多;垂直气候明显,生计方式复杂多样。
(2)民族迁徙频繁,东麓各民族之间商贸往来历史悠久,文献记载表明至少唐代就已经开始有藏族和纳西族之间的交换。
(3)该区域是藏族和汉族的中间过渡地带,包含藏、纳西、傈僳、白、怒、独龙等多个少数民族;宗教冲突现象明显,表现在藏传佛教各教派之间和不同宗教(如藏传佛教与东巴教、天主教)之间时有冲突。
(4)政权交替频繁且混乱,且表现在政治边界上的混乱,导致冲突不断发生;政教合一制度长期影响着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
因此,本书试图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碧罗雪山两麓形成多样生计的原因,从共时性的角度剖析东西两麓不同生计的细微差异。
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本书最终形成以下观点:
(1)碧罗雪山两麓人民的多元生计是不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为了规避自身的不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围绕人类社会的两大生产(即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而逐渐形成的适应自然和社会的技术与策略;这种适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适应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是适应所在的社会组织。适应自然环境为的是通过和自然环境互动,进行自身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适应社会组织为的是给生存提供各种保障。
(2)一个民族的封闭性是相对的,在相对的空间内,不同民族长期以来不断冲突与融合。冲突是为了在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上形成边界,融合是为了吸收不同文化间的精髓从而形成互动和共生。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使种族得到繁衍、民族自身的文化得到传承。不同民族在生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手段,同时,不同民族在资源的占有方式上也不尽相同,以致民族之间对物质资料的不同需求要求各民族之间尽量保持一定的交换和互利关系,以保证满足身体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要。
(3)一个民族的生存条件越艰苦,说明该民族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越强,也越能集中表现该民族的生计方式。即生计方式越单一的民族,生存技能越强。这可以从东西两麓生计情况比较中看出。
基本结论有两条:①生活在碧罗雪山两麓不同民族的人都尽可能地适应环境,在与自然界长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生存技能。②各民族人民生计方式的形成过程不仅是通过技术手段获得资源的过程,也是各民族不断和周边民族互动的过程;同时,生计也包括人们在各自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依靠非正常手段(如抢劫、乞食、占有妇女等)获得利益的各类手段。
本书是历史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产物,围绕多元生计的主题,在碧罗雪山两麓选择了三个主要田野点,并对多个自然村寨进行了调查,通过点的描述形成面的认识。
本书以绪论展开,提出研究的问题、对象以及方法,并对有关生计的研究情况做了扼要的回顾,在此基础上阐明碧罗雪山两麓人们生计模式研究可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环境,介绍碧罗雪山的地理位置、气候、海拔、雨量、各种动植物资源、卤水资源,目的是为了研究当地人生计提供背景知识;二是民族和历史,介绍该区域内不同民族的族源和历史,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和第三章总体介绍本书研究的各种生计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大体情况,从而为第四章到第九章的内容做铺垫。第四章介绍碧罗雪山两麓峡谷内的农业,从土地类型和耕作条件入手,展现地方社会从事的各种农业情况,分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形成的技能以及农事知识。第五章分析在耕种土地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如何利用人畜关系和人地关系进行转场放牧,同时介绍不同种类的牲畜和喂养方式。第六章介绍人们利用生态资源进行采集渔猎的方式和技能。第七章介绍西藏盐井传统盐业技术以及盐业生产在碧罗雪山两麓区域内起到的作用和意义。第八章着重介绍人们在获得物质资料后如何进行加工,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以何种方式对生产工具进行改进或创造。第九章介绍了藏区政教制度,分析在特定权力关系下,社会组织或个体(如寺院、土司、商人、马帮、土匪等)如何通过正常或非正常手段获得物质资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