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10047
编辑推荐
★本书由多位儿科专家共同编写而成,为读者讲述*权威、科学的养育知识,教会家长当孩子生病时如何应对。
★本书全面讲解婴幼儿常见的异常情况,如发热、咳嗽、肺炎、过敏、腹泻、哮喘、寄生虫病、口腔科疾病以及孩子预防接种、体检等知识。
★全书内容结构清晰,章节设计合理,版式活泼,将很多需要家长重点关注的知识用特殊模块的形式体现,阅读感更强。
★本书全面讲解婴幼儿常见的异常情况,如发热、咳嗽、肺炎、过敏、腹泻、哮喘、寄生虫病、口腔科疾病以及孩子预防接种、体检等知识。
★全书内容结构清晰,章节设计合理,版式活泼,将很多需要家长重点关注的知识用特殊模块的形式体现,阅读感更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来源于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的育儿课堂和内部刊物《超级宝贝》中的专题性文章,作者均是各科临床专家。与其他编著类的育儿书相比,本书内容不仅准确、权威,而且与国际*儿童保健研究同步,权威性与国际性是本书的*亮点。
目 录
课 新生宝宝的健康呵护
如何知道新生宝宝是否健康
新生儿常见病——黄疸
探秘新生儿病房
第二课 宝宝发热
正确认识发热
让宝宝安全退烧
第三课 宝宝反复咳嗽怎么办
反复咳嗽已很普遍
引起孩子慢性咳嗽主要的病因
慢性咳嗽的治疗原则
第四课 春季,告别呼吸道疾病
感冒
扁桃体炎
支气管炎
肺炎
春季发疹性疾病
幼儿急诊
过敏性咳嗽
春季容易诱发儿童抽动症
第五课 夏季感冒——热伤风
什么是热伤风
热伤风宝宝的家庭护理
第六课 秋季危害宝宝健康的两大疾病
秋季腹泻
流行性感冒
第七课 冬季多发的摇篮死亡
什么是摇篮死亡
摇篮死亡的预防措施
第八课 眼科疾病
近视眼
结膜炎
红眼病
眼外伤
全麻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第九课 牙科疾病
非龋齿导致的牙痛
咬牙合问题
牙科急症
牙外伤
第十课 耳鼻喉科疾病
鼻腔异物
鼻出血
打鼾
第十一课 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皮炎
第十二课 外科
儿童阑尾炎
儿童腹股沟斜疝
第十三课 皮肤科
湿疹
尿布疹
第十四课 宝宝私处的困扰
男宝宝包茎与包皮过长
女宝宝外阴炎
蛲虫病
第十五课 健康检查
为什么要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生长发育指标解读
呵护宝宝的听力
儿童肥胖问题
第十六课 宝宝预防接种须知
疫苗种类介绍
疫苗接种后的反应
流感疫苗的接种问题
第十七课 儿童常见外伤家庭急救
擦伤
裂伤
挫伤
骨折
烫伤
犬咬伤
溺水急救
第十八课 儿科常见症状的就医指南
如何判断病情
脱水的就医指南
头颅外伤的就医指南
哮喘或喘息的就医指南
腹泻的就医指南
感冒的就医指南
耳感染的就医指南
咽痛的就医指南
便秘的就医指南
眼睛感染的就医指南
咳嗽的就医指南
吼哮(急性犬吠样咳嗽)的就医指南
附录1 儿童用药特别提示
附录2 婴幼儿身长、体重曲线图
如何知道新生宝宝是否健康
新生儿常见病——黄疸
探秘新生儿病房
第二课 宝宝发热
正确认识发热
让宝宝安全退烧
第三课 宝宝反复咳嗽怎么办
反复咳嗽已很普遍
引起孩子慢性咳嗽主要的病因
慢性咳嗽的治疗原则
第四课 春季,告别呼吸道疾病
感冒
扁桃体炎
支气管炎
肺炎
春季发疹性疾病
幼儿急诊
过敏性咳嗽
春季容易诱发儿童抽动症
第五课 夏季感冒——热伤风
什么是热伤风
热伤风宝宝的家庭护理
第六课 秋季危害宝宝健康的两大疾病
秋季腹泻
流行性感冒
第七课 冬季多发的摇篮死亡
什么是摇篮死亡
摇篮死亡的预防措施
第八课 眼科疾病
近视眼
结膜炎
红眼病
眼外伤
全麻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第九课 牙科疾病
非龋齿导致的牙痛
咬牙合问题
牙科急症
牙外伤
第十课 耳鼻喉科疾病
鼻腔异物
鼻出血
打鼾
第十一课 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皮炎
第十二课 外科
儿童阑尾炎
儿童腹股沟斜疝
第十三课 皮肤科
湿疹
尿布疹
第十四课 宝宝私处的困扰
男宝宝包茎与包皮过长
女宝宝外阴炎
蛲虫病
第十五课 健康检查
为什么要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生长发育指标解读
呵护宝宝的听力
儿童肥胖问题
第十六课 宝宝预防接种须知
疫苗种类介绍
疫苗接种后的反应
流感疫苗的接种问题
第十七课 儿童常见外伤家庭急救
擦伤
裂伤
挫伤
骨折
烫伤
犬咬伤
溺水急救
第十八课 儿科常见症状的就医指南
如何判断病情
脱水的就医指南
头颅外伤的就医指南
哮喘或喘息的就医指南
腹泻的就医指南
感冒的就医指南
耳感染的就医指南
咽痛的就医指南
便秘的就医指南
眼睛感染的就医指南
咳嗽的就医指南
吼哮(急性犬吠样咳嗽)的就医指南
附录1 儿童用药特别提示
附录2 婴幼儿身长、体重曲线图
前 言
认识儿科医生
为何选择儿科医生
儿科医生是儿童健康的专家。经过了长期艰苦的医学积累,才能成为一名能够处理新生儿、未成年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合格医生。
在医学院,儿科医生首先经过几年基础医学的教育,然后是5年专门的儿科学习。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让他们能充分理解作为父母的担心和害怕,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予父母有效的建议,尽量使用简单的治疗方法,而避免不必要的昂贵开销。
另外,儿科医生拥有的对于各种罕见病例的了解,让他们不会被蒙蔽,而是能够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甚至对孩子的个性、健康、成长都产生影响。
你可以向儿科医生请教各种问题:当你在哺乳期的时候,当你有常见问题想要咨询的时候,或者不巧你的孩子生病需要住院治疗的时候。儿科医生是更专业、更细心、更让你放心的医生。
当孩子没有生病的时候,儿科医生能做什么
儿科医生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特别是在妈妈养育个小孩的时候,比如,如何给宝宝洗澡,如何让孩子在两餐之间等待……又或者在需要时给予孩子专业的照顾。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医者,也陪伴妈妈和宝宝一起走过整个成长和发育的过程,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家庭中各项关系的正常建立。当妈妈突然之间要自己负责一个脆弱、娇小的生命时,有儿科医生在身边:给妈妈正确的指导,照顾孩子的健康。
为何选择儿科医生
儿科医生是儿童健康的专家。经过了长期艰苦的医学积累,才能成为一名能够处理新生儿、未成年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合格医生。
在医学院,儿科医生首先经过几年基础医学的教育,然后是5年专门的儿科学习。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让他们能充分理解作为父母的担心和害怕,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予父母有效的建议,尽量使用简单的治疗方法,而避免不必要的昂贵开销。
另外,儿科医生拥有的对于各种罕见病例的了解,让他们不会被蒙蔽,而是能够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甚至对孩子的个性、健康、成长都产生影响。
你可以向儿科医生请教各种问题:当你在哺乳期的时候,当你有常见问题想要咨询的时候,或者不巧你的孩子生病需要住院治疗的时候。儿科医生是更专业、更细心、更让你放心的医生。
当孩子没有生病的时候,儿科医生能做什么
儿科医生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特别是在妈妈养育个小孩的时候,比如,如何给宝宝洗澡,如何让孩子在两餐之间等待……又或者在需要时给予孩子专业的照顾。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医者,也陪伴妈妈和宝宝一起走过整个成长和发育的过程,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家庭中各项关系的正常建立。当妈妈突然之间要自己负责一个脆弱、娇小的生命时,有儿科医生在身边:给妈妈正确的指导,照顾孩子的健康。
在线试读
课 新生宝宝的健康呵护
如何知道新生宝宝是否健康
新生儿期是指从胎儿离开母体到28天这段时间,此时期的宝宝极为娇嫩与脆弱,且极易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征。而更让年轻父母苦恼的是,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生病或出现异常。
那么,要怎样判断一个新生儿健康与否呢?新生儿的哪些表现是生病或异常的信号呢?除了身体,要怎么检查新生儿的行为能力是否健康呢?
健康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新生儿健康与否,可从三方面判断:体格、生理现象、对外界的反应。
1.体格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约为3000克左右。出生后一周常会有体重暂时减轻的现象,10天内即可恢复,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身长平均约为50厘米左右,头围约为34厘米。新生儿的头顶前中央的囟门呈长菱形,平坦,有时可见搏动。腹部柔软,较膨隆。全身皮肤柔软红润,表面有少量胎脂,皮下脂肪较丰满。双手握拳,四肢呈蛙状体位。健康的小生命降生后,在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两周内每分钟呼吸40-50次左右,在睡梦中有时可见呼吸时快时慢,但面色应始终红润。新生儿的脉搏平静时以每分钟90-140次为正常。
2.生理现象
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绿色,无气味,为胎便,2-3日内排净后逐渐转为黄色。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逐渐达到每日6-7次以上。若宝宝持续尿量少,应及时寻找原因,避免引起低血糖,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新生儿体温在36-37.4摄氏度之间为正常。此时期体温调节能力差,不能过度保温或散热,以手足温暖,不出汗为宜。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7-10天逐渐消退。但若宝宝出现四肢手足黄染,或出现黄疸迟迟不退,又或是退而复现的情况,均需及时就诊,排除病理性黄疸。
3.对外界的反应
健康的新生儿哭声响亮而婉转,出生后半小时内可俯卧于母亲胸前吮吸和吞咽母乳。物体碰触口唇时会引起吮吸动作。对母亲的触摸、抚抱,感受灵敏,对母乳的香气显示出喜爱。觉醒时会慢慢睁开双眼,漫无目的地环视周围。能看见离眼20-30厘米远的鲜艳物体,有物品靠近眼睛时会眨眼。醒觉时,离宝宝10-15厘米内发出的响声可使其四肢躯体活动突然停止,似在注意聆听声音。
新生儿生病或异常的信号
1.黄疸出现过早、程度重或迟迟不消退
由于新生儿肝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将未结合的胆红素排出体外,因而沉积于皮下或巩膜里,出现黄疸。黄疸先是出现在脸上,然后到胸部和腹部,后到腿上,皮肤都呈黄色。黄疸是一种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的病,生理性黄疸大多好治愈,而且大部分通常会自行消失。
正常现象:生理性黄疸
胎儿在宫内所处的低氧环境刺激红细胞生成过多,使新生儿早期胆红素的来源较成人多;加之新生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的功能都比较差, 故出现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于生后2 – 3天出现皮肤黄染,生后5 – 7天达到高峰,黄疸程度不重,皮肤呈淡黄色。父母可在自然日光或荧光室下观察孩子,留意新生儿的皮肤和白眼球位置的颜色。足月儿在生后2周黄疸消退,早产儿在生后3—4周消退。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可能消退稍晚,但如果除皮肤黄染外,宝宝的一般情况均良好,则多数不需要治疗。
立即就医:病理性黄疸
若新生儿的黄疸出现于生后24小时内,全身皮肤呈杏黄染,特别是手心、脚心和白眼球黄染明显,且有其他伴随症状,并在生后2—3周仍未消退,建议家长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治疗黄疸可采取光线疗法(用荧光灯的光线照射新生儿的身体,使血液中的胆红素分解)。
2.呼吸次数不正常
正常现象
新生儿的呼吸次数应为40-50次/分。新生儿的胸廓运动幅度小,以腹式呼吸为主。因此,好是观察新生儿的腹部呼吸运动来监测其呼吸情况。
立即就医
安静情况下,若新生儿呼吸次数大于60次/分则为呼吸增快,可能患有新生儿肺炎。特别是出现脸色发青、口吐泡沫、呛奶症状时,应马上就医。新生儿肺炎不一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3.体重不增长
正常现象
宝宝出生后的初几天,吃奶较少、经皮肤和呼吸道丢失的体内水分较多、以及大小便的排出,使新生儿的体重在出生后的2-6天内有所下降,减轻的体重约是刚出生时的6%-9%,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属正常现象。
立即就医
如果在出生10天后,体重仍未恢复到出生水平或下降过多,则说明新生儿体内存在异常。应立即就医,及早确定体重不增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宝宝体重不增的常见的原因是喂养不当和疾病的影响,如未及时发现母乳不足。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有的家长担心奶粉过稠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或上火,未按需喂养,或给宝宝配奶时加水太多,使宝宝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影响体重增加。此外,体重不增还可能是因为新生儿患有的疾病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尤其是感染性疾病,也还包括一些少见病,如遗传代谢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4.发热
正常现象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有时,环境温度高或是捂得太严实,新生儿就会发热。如果喂养不当,新生儿液量摄取不足(摄取液量充足的新生儿每天可有6 –7次排尿),身体丢失过多水分,会出现脱水热,引起发烧。这两种情况,新生儿表现为体温高,同时手足温暖。只要避免环境温度过高,或减少新生儿多余的衣物以及补充水分,就会使宝宝的体温恢复正常。
立即就医
但是,如果新生儿发热,且其手足冰凉,或同时伴其他症状,家长一定赶快带宝宝来医院就诊,因为发热可能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感染等严重疾病的表现。另外,新生儿发热不宜服用退热药物。一般采取打包散热及物理降温的方法。
新生儿行为检查
以前,我们总认为新生儿完全受母亲的行为所支配。但近20年在儿科领域对新生儿行为能力的研究有了新发现——新生儿与母亲的相互关系中,新生儿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妈妈。实际上,在新生儿期,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与外界相互作用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宝宝呱呱坠地时就已经具有很多能力了,如:会哭笑,会吃喝,能听,能看;还有令人惊奇的模仿能力:如伸舌、张嘴等;不仅如此,新生儿对外界刺激还有防御反应;新生儿脑内的“生物钟”会支配他的各种行为,如四肢躯干自发节律性运动,会举眉、举臂、吃手、凝视、眨眼、打哈欠、张嘴、伸舌、握持、踢腿等等。
当新生儿的这些能力被发现时,医生们对新生儿也不再是单纯地进行神经反射检查和成熟度评价,而是通过复杂的新生儿行为评定来考察各种影响因素,评判其中枢完整性。
目前,有多套新生儿行为测试的方法,可针对不同状况的新生儿。布莱泽顿量表适用于出生后天到满月的婴儿,有27个检查新生儿对环境刺激的行为反应的项目。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NBNA为新生儿尤其是脑损伤的新生儿的行为神经发育进行评估,为干预提供依据,以减少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率。
NBNA常应用于窒息儿,可以使家长知道小儿从出生开始已有感受外界刺激和产生反应的能力,并指导家长通过丰富环境和良好的育儿刺激促进窒息儿的智能发育。NBNA也常应用于其他高危儿,家长可以在有条件的产科、新生儿科、保健科通过新生儿期行为检查,早期发现脑性瘫痪和精神发育迟滞,从而做到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新生儿常见病——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如果黄疸严重还可能造成宝宝不可逆的损伤。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爸爸和妈妈应该掌握生理与病理的基本区别,对宝宝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疏漏。
生理性黄疸
宝宝生后2~3天出现,4~5天高峰,7~10天后消退,不超过2周,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一日内不应该迅速进展升高。宝宝吃奶好,睡眠好,体温正常,大便金黄色等,不伴其他异常症状。
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不超过220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家长在家无法测定,可以通过皮肤黄染范围大致初步判定,生理黄染,一般局限在巩膜、颜面、躯干。若四肢皮肤见黄染,黄疸可能偏高,继续进展出现手足心黄染,一般已明显超标了,需及时去医院检查。
病理性黄疸
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以下是临床常见的几种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过早,黄疸发生于生后24小时之内,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并在短期内迅速加深,常为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黄疸进行性加重,同时伴有发热、拒乳、精神差等,有可能是各种感染引起的败血症。
●如果随着黄疸逐渐加重,宝宝的大便变成白色呈陶土样,要考虑由先天性胆道闭锁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黄疸持续时间过久,或黄疸消退后而又复现,有可能是新生儿肝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代谢性疾病引起。
●血中检测胆红素水平过高,黄染过深,嗜睡、吸吮无力、尖叫或抽搐等,可能已发生胆红素脑病。
一旦怀疑宝宝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现象,无需紧张,但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病因多种多样,比如因黄疸超标住院的宝宝,有的发现是感染,有的发现是先天性心脏病,有的发现是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等。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脑(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宝宝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分析
在医学上以血中胆红素的浓度来代表胆红素累积的程度,医护人员常以「黄疸指数」来简称胆红素的浓度,如黄疸指数12表示胆红素浓度为12mg/dl。可化验血清获得,新生儿也可用无创伤的经皮测胆仪初步测定。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即血清胆红素值,足月儿不超过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
学会正确观察宝宝是否有黄疸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的宝宝出现了黄疸,家长却没有及时发现,往往是因为产后妈妈和宝宝的居室光线太暗;宝宝肤色深,偏红等影响了肉眼观察,所以,宝宝和妈妈从产院平安回家后,家长还需自己留意宝宝皮肤黄染的情况,通常黄疸高峰发生在回家后,而且即便黄疸不重,也要观察有无延迟消退。每天应在光线明亮处观察,若宝宝肤色深不易观察,可用手指轻压皮肤后放开,即可发现有无黄染情况了。
得了黄疸必须要照蓝光吗
光疗(光照疗法)是新生儿高胆红素(未结合)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胆红素能吸收光,光照后形成水溶性异构体,经胆道及尿路排出。用于光疗的光源有多种:临床常用一种特殊蓝光。通常光疗需要一次连续数小时及间断反复数天照射才能达到疗效,常需住院治疗。若胆红素轻度超标,没有其他病理因素时,若家长不愿住院治疗,也可口服中药,在家中日光浴观察随诊。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有的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超标或消退延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绝大多数患了母乳性黄疸的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黄疸就会渐渐消退,不会对健康造成任何影响。
●早发型
主要是母乳不足,开奶晚,胎粪排出延迟之故。
●晚发型
是由于母乳中富含β葡萄糖醛酸苷酶,增加了胆红素肠肝循环形成。其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患了这种黄疸的宝宝一般不会出现其他的不适症状,精神、吃奶、大小便都和其他的宝宝没有什么区别。
如何知道新生宝宝是否健康
新生儿期是指从胎儿离开母体到28天这段时间,此时期的宝宝极为娇嫩与脆弱,且极易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征。而更让年轻父母苦恼的是,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生病或出现异常。
那么,要怎样判断一个新生儿健康与否呢?新生儿的哪些表现是生病或异常的信号呢?除了身体,要怎么检查新生儿的行为能力是否健康呢?
健康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新生儿健康与否,可从三方面判断:体格、生理现象、对外界的反应。
1.体格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约为3000克左右。出生后一周常会有体重暂时减轻的现象,10天内即可恢复,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身长平均约为50厘米左右,头围约为34厘米。新生儿的头顶前中央的囟门呈长菱形,平坦,有时可见搏动。腹部柔软,较膨隆。全身皮肤柔软红润,表面有少量胎脂,皮下脂肪较丰满。双手握拳,四肢呈蛙状体位。健康的小生命降生后,在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两周内每分钟呼吸40-50次左右,在睡梦中有时可见呼吸时快时慢,但面色应始终红润。新生儿的脉搏平静时以每分钟90-140次为正常。
2.生理现象
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绿色,无气味,为胎便,2-3日内排净后逐渐转为黄色。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逐渐达到每日6-7次以上。若宝宝持续尿量少,应及时寻找原因,避免引起低血糖,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新生儿体温在36-37.4摄氏度之间为正常。此时期体温调节能力差,不能过度保温或散热,以手足温暖,不出汗为宜。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7-10天逐渐消退。但若宝宝出现四肢手足黄染,或出现黄疸迟迟不退,又或是退而复现的情况,均需及时就诊,排除病理性黄疸。
3.对外界的反应
健康的新生儿哭声响亮而婉转,出生后半小时内可俯卧于母亲胸前吮吸和吞咽母乳。物体碰触口唇时会引起吮吸动作。对母亲的触摸、抚抱,感受灵敏,对母乳的香气显示出喜爱。觉醒时会慢慢睁开双眼,漫无目的地环视周围。能看见离眼20-30厘米远的鲜艳物体,有物品靠近眼睛时会眨眼。醒觉时,离宝宝10-15厘米内发出的响声可使其四肢躯体活动突然停止,似在注意聆听声音。
新生儿生病或异常的信号
1.黄疸出现过早、程度重或迟迟不消退
由于新生儿肝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将未结合的胆红素排出体外,因而沉积于皮下或巩膜里,出现黄疸。黄疸先是出现在脸上,然后到胸部和腹部,后到腿上,皮肤都呈黄色。黄疸是一种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的病,生理性黄疸大多好治愈,而且大部分通常会自行消失。
正常现象:生理性黄疸
胎儿在宫内所处的低氧环境刺激红细胞生成过多,使新生儿早期胆红素的来源较成人多;加之新生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的功能都比较差, 故出现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于生后2 – 3天出现皮肤黄染,生后5 – 7天达到高峰,黄疸程度不重,皮肤呈淡黄色。父母可在自然日光或荧光室下观察孩子,留意新生儿的皮肤和白眼球位置的颜色。足月儿在生后2周黄疸消退,早产儿在生后3—4周消退。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可能消退稍晚,但如果除皮肤黄染外,宝宝的一般情况均良好,则多数不需要治疗。
立即就医:病理性黄疸
若新生儿的黄疸出现于生后24小时内,全身皮肤呈杏黄染,特别是手心、脚心和白眼球黄染明显,且有其他伴随症状,并在生后2—3周仍未消退,建议家长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治疗黄疸可采取光线疗法(用荧光灯的光线照射新生儿的身体,使血液中的胆红素分解)。
2.呼吸次数不正常
正常现象
新生儿的呼吸次数应为40-50次/分。新生儿的胸廓运动幅度小,以腹式呼吸为主。因此,好是观察新生儿的腹部呼吸运动来监测其呼吸情况。
立即就医
安静情况下,若新生儿呼吸次数大于60次/分则为呼吸增快,可能患有新生儿肺炎。特别是出现脸色发青、口吐泡沫、呛奶症状时,应马上就医。新生儿肺炎不一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3.体重不增长
正常现象
宝宝出生后的初几天,吃奶较少、经皮肤和呼吸道丢失的体内水分较多、以及大小便的排出,使新生儿的体重在出生后的2-6天内有所下降,减轻的体重约是刚出生时的6%-9%,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属正常现象。
立即就医
如果在出生10天后,体重仍未恢复到出生水平或下降过多,则说明新生儿体内存在异常。应立即就医,及早确定体重不增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宝宝体重不增的常见的原因是喂养不当和疾病的影响,如未及时发现母乳不足。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有的家长担心奶粉过稠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或上火,未按需喂养,或给宝宝配奶时加水太多,使宝宝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影响体重增加。此外,体重不增还可能是因为新生儿患有的疾病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尤其是感染性疾病,也还包括一些少见病,如遗传代谢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4.发热
正常现象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有时,环境温度高或是捂得太严实,新生儿就会发热。如果喂养不当,新生儿液量摄取不足(摄取液量充足的新生儿每天可有6 –7次排尿),身体丢失过多水分,会出现脱水热,引起发烧。这两种情况,新生儿表现为体温高,同时手足温暖。只要避免环境温度过高,或减少新生儿多余的衣物以及补充水分,就会使宝宝的体温恢复正常。
立即就医
但是,如果新生儿发热,且其手足冰凉,或同时伴其他症状,家长一定赶快带宝宝来医院就诊,因为发热可能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感染等严重疾病的表现。另外,新生儿发热不宜服用退热药物。一般采取打包散热及物理降温的方法。
新生儿行为检查
以前,我们总认为新生儿完全受母亲的行为所支配。但近20年在儿科领域对新生儿行为能力的研究有了新发现——新生儿与母亲的相互关系中,新生儿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妈妈。实际上,在新生儿期,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与外界相互作用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宝宝呱呱坠地时就已经具有很多能力了,如:会哭笑,会吃喝,能听,能看;还有令人惊奇的模仿能力:如伸舌、张嘴等;不仅如此,新生儿对外界刺激还有防御反应;新生儿脑内的“生物钟”会支配他的各种行为,如四肢躯干自发节律性运动,会举眉、举臂、吃手、凝视、眨眼、打哈欠、张嘴、伸舌、握持、踢腿等等。
当新生儿的这些能力被发现时,医生们对新生儿也不再是单纯地进行神经反射检查和成熟度评价,而是通过复杂的新生儿行为评定来考察各种影响因素,评判其中枢完整性。
目前,有多套新生儿行为测试的方法,可针对不同状况的新生儿。布莱泽顿量表适用于出生后天到满月的婴儿,有27个检查新生儿对环境刺激的行为反应的项目。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NBNA为新生儿尤其是脑损伤的新生儿的行为神经发育进行评估,为干预提供依据,以减少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率。
NBNA常应用于窒息儿,可以使家长知道小儿从出生开始已有感受外界刺激和产生反应的能力,并指导家长通过丰富环境和良好的育儿刺激促进窒息儿的智能发育。NBNA也常应用于其他高危儿,家长可以在有条件的产科、新生儿科、保健科通过新生儿期行为检查,早期发现脑性瘫痪和精神发育迟滞,从而做到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新生儿常见病——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如果黄疸严重还可能造成宝宝不可逆的损伤。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爸爸和妈妈应该掌握生理与病理的基本区别,对宝宝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疏漏。
生理性黄疸
宝宝生后2~3天出现,4~5天高峰,7~10天后消退,不超过2周,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一日内不应该迅速进展升高。宝宝吃奶好,睡眠好,体温正常,大便金黄色等,不伴其他异常症状。
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不超过220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家长在家无法测定,可以通过皮肤黄染范围大致初步判定,生理黄染,一般局限在巩膜、颜面、躯干。若四肢皮肤见黄染,黄疸可能偏高,继续进展出现手足心黄染,一般已明显超标了,需及时去医院检查。
病理性黄疸
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以下是临床常见的几种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过早,黄疸发生于生后24小时之内,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并在短期内迅速加深,常为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黄疸进行性加重,同时伴有发热、拒乳、精神差等,有可能是各种感染引起的败血症。
●如果随着黄疸逐渐加重,宝宝的大便变成白色呈陶土样,要考虑由先天性胆道闭锁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黄疸持续时间过久,或黄疸消退后而又复现,有可能是新生儿肝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代谢性疾病引起。
●血中检测胆红素水平过高,黄染过深,嗜睡、吸吮无力、尖叫或抽搐等,可能已发生胆红素脑病。
一旦怀疑宝宝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现象,无需紧张,但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病因多种多样,比如因黄疸超标住院的宝宝,有的发现是感染,有的发现是先天性心脏病,有的发现是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等。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脑(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宝宝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分析
在医学上以血中胆红素的浓度来代表胆红素累积的程度,医护人员常以「黄疸指数」来简称胆红素的浓度,如黄疸指数12表示胆红素浓度为12mg/dl。可化验血清获得,新生儿也可用无创伤的经皮测胆仪初步测定。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即血清胆红素值,足月儿不超过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
学会正确观察宝宝是否有黄疸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的宝宝出现了黄疸,家长却没有及时发现,往往是因为产后妈妈和宝宝的居室光线太暗;宝宝肤色深,偏红等影响了肉眼观察,所以,宝宝和妈妈从产院平安回家后,家长还需自己留意宝宝皮肤黄染的情况,通常黄疸高峰发生在回家后,而且即便黄疸不重,也要观察有无延迟消退。每天应在光线明亮处观察,若宝宝肤色深不易观察,可用手指轻压皮肤后放开,即可发现有无黄染情况了。
得了黄疸必须要照蓝光吗
光疗(光照疗法)是新生儿高胆红素(未结合)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胆红素能吸收光,光照后形成水溶性异构体,经胆道及尿路排出。用于光疗的光源有多种:临床常用一种特殊蓝光。通常光疗需要一次连续数小时及间断反复数天照射才能达到疗效,常需住院治疗。若胆红素轻度超标,没有其他病理因素时,若家长不愿住院治疗,也可口服中药,在家中日光浴观察随诊。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有的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超标或消退延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绝大多数患了母乳性黄疸的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黄疸就会渐渐消退,不会对健康造成任何影响。
●早发型
主要是母乳不足,开奶晚,胎粪排出延迟之故。
●晚发型
是由于母乳中富含β葡萄糖醛酸苷酶,增加了胆红素肠肝循环形成。其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患了这种黄疸的宝宝一般不会出现其他的不适症状,精神、吃奶、大小便都和其他的宝宝没有什么区别。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