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51666
001/序胡劲军
003/京剧北平无战事龚孝雄
035/京剧竹简之书吕祥
065/昆剧浣纱记传奇魏睿
103/越剧素女与魃罗周
131/滑稽戏七十二国房客夏天珩
199/昆剧牵丝戏高媛
217/话剧家客喻荣军
269/滑稽戏皇帝不急急太监梁定东
335/滑稽戏独家拍卖潘惠森
395/歌剧晨钟姚远
425/话剧国际歌唐栋
475/淮剧半纸春光管燕草
513/沪剧青山吟徐正清
553/沪剧董竹君蒋东敏
579/沪剧四月歌声薛允璜
613/话剧大世界赵化南
665/儿童剧巴黎圣母院杜邨
序 读舞台新作步文艺高峰 胡劲军
舞台艺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剧本创作是其中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一直强调,剧本是一剧之本。但是好的剧本如何诞生?人们往往忽视了剧本创作本身也有一个从播种选题、培土育苗到生长成熟的过程,而选题研发是创作之初的重中之重。
多年来,剧本创作大都是望天收成,缺乏自觉主动的组织与规划,缺乏一套研发孵化的保障机制。2016上海市委发布的11号文件提出,“十三五”期间,上海要在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美术、群众文艺、网络文艺六大门类创作完成“百部精品”的目标。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创作不能被动地处于散兵作战、各行其是的状态,而要成为宏伟愿景和宏大格局中的一个部分。
精品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稳扎稳打,精益求精。“十三五”期间,为记录上海舞台艺术创作的发展足迹,我们将逐年出版优秀剧本共计100部,其中每年分上下两册出版20部左右,这就是《读步——上海新剧作》丛书的由来。这套丛书的陆续出版是一种见证,也是一种鞭策,其意义就在于为时代珍藏记忆,为历史留存档案,让后人记住今天,从高原走向高峰。
收入《读步》每个年度卷的作品,大都是当年在上海创作或首演或演出之后又作了重大修改的版本。有的属于定稿本,有的还在边演边改,但都是为上海创作、在上海舞台上演出亮相的优秀之作,代表着上海市剧本创作的新水平与新成果,反映着上海舞台艺术剧本创作的基本面貌。而作者们,则不局限于上海本土,外地作者为上海文艺院团创作的剧本均在遴选之列。上海舞台艺术的繁荣,离不开全国的支援。上海的剧本创作,同样需要全国剧作家的加盟。唯有如此,上海才有希望收获更多的优秀剧本,上海的舞台艺术创作才有厚实的剧本富矿。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在上海举办;2020年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十三五”规划完成之年;2021年我们又将在党的诞生地上海迎来建党100周年的辉煌盛典。这些重大节庆和节点都提示我们,上海的舞台艺术正面临着创作繁荣和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上海应该拿出好的作品来献礼,攀登文艺创作新的高峰。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一剧之本”的支撑。
我们生在伟大的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上海也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中国故事和上海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上海也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如党的诞生地、浦东开发开放、上海自贸区建立、上海“四个中心”及科创中心建设等,关键要有创作中国史诗和上海史诗的雄心。我们要致力于现实题材创作,致力于“四个讴歌”创作。我们的文艺家不仅要有这样的雄心,而且要有这样的能力,要善于把古代的故事讲给现代人听,把革命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把中国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践行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艺思想,努力创作中华民族的新史诗。
读舞台新作,步文艺高峰。从“读步”纸间,到“独步”舞台,上海这座城市风姿绰约的文化创造,不仅属于上海、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让我们镌刻历史,留住记忆。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