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25341
第1章摄影构图概述 001
1.1 什么是摄影构图 002
1.2 构图的作用:实现拍摄意图 003
1.2.1 用构图表明主次 006
1.2.2 用构图引导观者观看作品 007
1.2.3 用构图表达情感 009
1.3 构图的基本要求:主体突出,画面统一 012
1.4 构图的特点:有法而无定法 015
第2章构图的关键 019
2.1 摄影作品的分类 020
2.2 确立主题 023
2.2.1 如何确立主题 023
2.2.2 构图与主题的关系 026
2.3 理清画面的主次关系 028
2.3.1 画面主体 028
2.3.1.1 什么是主体 028
2.3.1.2 主体的作用 030
2.3.1.3 如何突出主体 031
2.3.2 视觉中心 042
2.3.2.1 视觉中心的定义及作用 042
2.3.2.2 哪些事物适合成为视觉中心 045
2.3.3 陪体 046
2.3.3.1 什么是陪体 047
2.3.3.2 陪体的作用 048
2.3.3.3 处理陪体的三个要点 053
2.4 构图优秀的摄影作品特点 056
2.4.1 主题清晰 057
2.4.2 具有吸引力的主体或视觉中心 057
2.4.3 结构美 058
2.4.4 画面简洁 059
第3章基本构图元素 063
3.1 点 065
3.1.1 点的作用 067
3.1.1.1 作为主体 068
3.1.1.2 作为参照物 070
3.1.1.3 点亮画面 071
3.1.1.4 多个点形成线的作用 076
3.1.2 多点时的排列规律 076
3.1.2.1 疏密有致 078
3.1.2.2 错落有致 079
3.1.2.3 虚实对比 079
3.1.2.4 形成形状或排列有规律 080
3.2 线 080
3.2.1 常见的线条形式 083
3.2.1.1 横线 083
3.2.1.2 垂直线 084
3.2.1.3 斜线 086
3.2.1.4 曲线 088
3.2.1.5 折线 090
3.2.1.6 弧线 091
3.2.2 特殊的线条 093
3.2.2.1 视线 093
3.2.2.2 光线 094
3.2.2.3 物体的动态趋势、运动轨迹以及方向 095
3.2.2.4 地平线 096
3.2.3 对比线 099
3.2.3.1 粗线与细线 099
3.2.3.2 实线与虚线 100
3.2.3.3 杂乱的线与规律的线 100
3.2.4 线条的作用 101
3.2.4.1 “骨架”线条支撑整体画面 101
3.2.4.2 突出重点并引导观者视线 102
3.2.4.3 拓展画面的空间 104
3.2.4.4 打破画面的格局或加强其纵深感 105
3.2.4.5 规律的线条能梳理画面、产生韵律美感 106
3.2.4.6 线条间相互关联能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107
3.3 形状 108
3.3.1 规则的形 109
3.3.1.1 矩形 109
3.3.1.2 三角形 110
3.3.1.3 圆形 111
3.3.2 不规则的形 113
3.3.3 形状的作用 114
3.3.3.1 整理画面 115
3.3.3.2 用趣味的形状吸引观者 115
3.3.3.3 形成图案 116
3.4 色彩 119
3.4.1 色彩的三个重要属性 119
3.4.1.1 色相 120
3.4.1.2 明度 120
3.4.1.3 饱和度 123
3.4.2 消色 126
3.4.3 构图离不开色彩的三个属性 128
3.4.4 色调 133
3.4.4.1 暖色调 134
3.4.4.2 冷色调 135
3.4.4.3 对比色调 138
3.4.4.4 和谐色调 143
3.4.5 色温 146
3.4.5.1 白平衡的概念 146
3.4.5.2 如何调节白平衡 146
3.5 质感 148
3.5.1 摄影介质的质感 151
3.5.2 质感表现情绪 152
第4章空间构图 153
4.1 景别与画面空间的关系 154
4.2 景别的作用 156
4.3 影响景别的主要因素 158
4.3.1 拍摄空间 158
4.3.2 拍摄距离 158
4.3.3 镜头焦距 160
4.3.4 摄影人的主观意图 161
4.4 五大景别各具特点 162
4.4.1 远景 162
4.4.1.1 什么是远景 162
4.4.1.2 远景的特点 163
4.4.1.3 人物远景 165
4.4.2 全景 165
4.4.2.1 什么是全景 165
4.4.2.2 全景的特点 167
4.4.2.3 人物全景 168
4.4.3 中景 170
4.4.3.1 什么是中景 170
4.4.3.2 中景的特点 171
4.4.3.3 人物中景 172
4.4.4 近景 174
4.4.4.1 什么是近景 174
4.4.4.2 近景的特点 175
4.4.4.3 人物近景 176
4.4.5 特写 177
4.4.5.1 什么是特写 177
4.4.5.2 特写的特点 177
4.4.5.3 人物特写 179
4.5 前景与背景 180
4.5.1 前景 180
4.5.1.1 什么是前景 180
4.5.1.2 前景的作用 182
4.5.2 背景 189
4.5.2.1 什么是背景 189
4.5.2.2 背景的作用 189
4.5.2.3 背景处理要做到两个方面 194
4.6 光影 198
4.6.1 光 198
4.6.2 影子 199
4.6.3 影调 201
4.6.3.1 高调 201
4.6.3.2 中间调 202
4.6.3.3 低调 204
4.6.4 光位 205
4.6.4.1 顺光 206
4.6.4.2 前侧光 207
4.6.4.3 侧光 208
4.6.4.4 侧逆光 209
4.6.4.5 逆光 211
4.6.4.6 顶光 215
4.6.4.7 底光 216
4.6.5 体积 218
4.7 景深 219
4.7.1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219
4.7.2 焦距与景深的关系 220
4.7.3 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 221
4.8 画幅 222
4.8.1 横画幅 222
4.8.2 竖画幅 223
4.8.3 正方形画幅 225
构图对于摄影作品终的优劣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它不断被提及,更被反复强调。构图对于摄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也是笔者出版《摄影必修课》(上下册)这套综合性摄影书籍之后,再单独围绕“构图”著书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是根本的原因。
之所以撰写《摄影必修课:构图为上》这套书,是基于如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很多人对于摄影构图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明显的就是将摄影构图等同于构图形式,以至于很多摄影爱好者(其中包括一些接触摄影时间较长的人)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在谈到摄影构图时,就会马上列举出各种经典的构图形式,例如三分法(九宫格)、对称构图、三角形构图、中心式构图、散点式构图等。摄影构图其实包括构思、画面组织、布局,以及采用各种摄影语言实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图等诸多方面,而构图形式只是安排、处理画面中各元素时会用到的排列办法。这种认识误区的危害是,将摄影构图由一个整体、系列的过程变成了其中的一个方面,这样就极大地缩小了摄影构图的内涵,不利于建立摄影构图应有的整体、全局的意识,养成从整体着手布局画面的习惯,反而变成了一开始就围绕各种构图形式去思考和做文章。这样缺乏整体性构思、构建的画面,即使构图形式新颖、别致,对于主题的表达依然很难获得理想的结果。另外,对于构图形式,虽然不少摄影爱好者如数家珍,实际上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十分清楚这些构图形式各自的特点,即使看出一些摄影作品的构图形式很好,却说不清为什么好。反过来也一样,有时发现画面的构图形式不太好,却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二是所有摄影人都认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构图知识很有必要。要知道,摄影构图与许多方面都关系紧密,例如,表达的主题、选定的主体不同,画面构图就会随之改变,这时,明暗影调、构图形式、色彩关系、画幅等自然也要改变。还有测光方式、曝光量等,似乎与构图没有直接、明显的关系,但测光方式会对测光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曝光量是依据测光量而定的,即在它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减或不变。曝光量会影响画面的明暗关系,自然也会影响画面的终效果,而画面的终效果是检验构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由此可见,摄影构图是复杂而深奥的,初学者必须经过系统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
《摄影必修课:构图为上》就是围绕摄影构图这一技术,系统地讲述并梳理了与其关联的各方面知识点,旨在让大家熟悉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特性,进而在构图中自如地运用各种技巧,轻松地实现自己的拍摄想法。特别是对7类拍摄题材的优秀摄影作品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解读,凡是涉及影响构图的因素,在解读中都会一一指出,阐明相互的关系以及这样布局画面的好处,并从整体上对画面的视觉效果、主题表达进行综合性的品评。这些内容对于摄影爱好者的构图实际训练具有直观的借鉴作用。
构图没有对错,只有针对主题表达的恰当与否。摄影构图既有法而又无定法:既要懂得规则,也要在遵守一定规则的基础上,敢于并且善于打破规则,这一点贯穿于这套书所有规律性的摄影知识讲解中。摄影人只有深刻理解并努力实践,才有可能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优秀摄影作品。
《摄影必修课:构图为上》突出的特点是系统、完整、详尽,涉及摄影构图的方方面面,并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无论是普通的摄影爱好者,还是有一定拍摄经验的摄影人,相信这套书都能对您有所帮助,让您的摄影之路更加顺畅、快乐!
《摄影必修课:构图为上》的面世离不开多位知名摄影家和友人的辛勤付出,他们是:谢子龙、颜志雄、熊汉泉、梁向锋、杨抒怀、郭立亮、陈大昕、王文晋、钱小川、贾晓光、卢秀红、周伟、章建华、刘倩、夏源、刘红台、杨一九、冯建国、章正国、赵智慧、郭跃佳、谢湘波、石述威、方若欣、周姣姣、向旦伯、汤跃范、唐新民、翟安伦。在此,对他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著 者
2018年7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