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40471
辽代砖塔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本书从建筑艺术和营造技术的角度,系统地介绍和解析了辽代砖塔的建筑特点及发展演变过程。
本书分为辽代砖塔的建筑艺术和辽代砖塔的营造技术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辽塔概况、辽塔的平面布局体系、辽塔的造型艺术、辽塔的装饰艺术等;下篇主要介绍辽塔的施工方式及工艺、辽塔的建筑材料、辽塔的构造做法、辽塔与其他时期砖塔营造特点的比较等。本书旨在使读者对辽代砖塔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了解。
本书可供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人员阅读,也可供考古、宗教、旅游、工艺美术等专业人员及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
上篇
辽代砖塔的建筑艺术
章
辽塔概况
节
中国塔与辽塔的发展
第二节
辽代的宗教与塔
第三节
现存辽塔的数量和分布
第四节
辽塔形制的演变发展
第二章
辽代砖塔的平面布局体系
节
塔城相伴
第二节
塔寺同存
第三节
多塔与双塔
第三章
辽代砖塔的造型艺术
节
辽代砖塔的艺术形态
第二节
辽代砖塔各部构成的形式与内涵
第三节
辽代砖塔的形态构成
第四节
辽代砖塔的用材与模数制度
第四章
辽代砖塔的装饰艺术
节
佛塔装饰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辽塔装饰的分布特点
第三节
辽塔装饰内容
第四节
辽塔装饰的表现手法
下篇
辽代砖塔的营造技术
第五章
辽代砖塔的施工方式及工艺
节
出资与建造的发起
第二节
施工组织及工匠
第三节
施工脚手架
第四节
施工建造顺序及时间控制
第六章
辽代砖塔的建筑材料
节
砖料
第二节
木构件
第三节
瓦件
第四节
灰浆
第七章
辽代砖塔的构造做法
节
地宫、中宫和天宫
第二节
塔基
第三节
塔身
第四节
铺作
第五节
塔檐
第六节
塔心室
第八章
辽代砖塔与其他时期砖塔营造特点的比较
节
辽塔与隋唐五代佛塔营造特点比较
第二节
辽塔与北宋佛塔营造特点比较
第三节
辽塔与金塔的辨别
第四节
辽代砖塔营造技术的特殊性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唐代之后,中国进入了宋、辽、西夏多民族政权并列的时期。由契丹族建立的辽占据着北部地区,今东北、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皆为当时辽所辖。辽实行“五京制”,立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东镇)为上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为南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为东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为中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为西京。因此,辽代建筑遗存多分布在这些地区。
辽与同时期的北宋既交往频繁又征战不断,这使得辽代建筑与宋代建筑之间互有影响,也有所差异。辽代建筑更多地继承了唐代建筑的风貌与技术,特别是北方晚唐建筑的特点。而宋代建筑接受中国南方文化的影响较多,在唐代建筑的基础上体现出偏向装饰与秀丽的发展趋向。此外,辽代建筑亦受到当地客观条件、文化习俗等的影响和制约,沿袭着当地建筑的传统做法,体现出地域性的特点,而与南部地区的建筑有所不同。在梁思成和刘敦桢共同发表的论文《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中也曾指出了这一点:“燕云一带可能具有地方做法。”
北宋中期,女真族崛起并兴盛起来,于1115年建立了金朝,又在10年之后灭了辽,12年之后灭了北宋。于是宋室南迁,建立了南宋。自此形成了南宋与金、西夏相互对峙的局面。金代建筑则更多地吸纳了宋代建筑的做法,也与辽代建筑稍有不同。
辽代建筑遗存多的要数塔和陵墓。特别是辽塔,代表着中国塔发展的高峰。现存辽代木塔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代表——应县木塔却被认为是中国塔成就的典范。而大量保留下来的辽代砖塔,更是体系完整,其以仿木作为艺术表现与构造技术的前提,形成了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地方特征。
辽塔按建筑材料可以分成三类,即砖塔、木塔和砖木塔;按形式也可以分成三类,即密檐式塔、楼阁式塔和华塔。目前,我国现存辽塔约100余座,它们大部分为密檐式砖塔。
辽代砖塔的体量庞大、壮观,既承袭了唐代建筑雄伟大势的风格,又流露出北方民族豪爽的气势。辽代砖塔的平面多呈八边形,塔基宏大,塔身收分有度、比例得当,密檐多为13层,由修长的刹杆与重重相轮、宝珠组合成的塔刹作为砖塔的收头,塔的整体造型美观而有气度。辽代砖塔的结构合理,建筑构造与建造方式都明显体现出模数和标准化的理念,是科学与审美的共同结晶;辽代砖塔的装饰精美,以砖仿木的样式独到,各类斗栱形态丰富,辽式斜栱更被广泛采用,砖砌、雕刻、饰件等艺术手法完美配合,砖塔形式美观华丽,散发出浓郁的地方与民族气息,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宝。辽代砖塔既对后期中国塔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是对辽代建筑扩展研究的实物载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