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25240
本书共6章。第1章主要阐述了电磁兼容的发展,电磁干扰的危害和电磁兼容的基本知识; 第2章介绍了国际及国内电磁兼容标准化组织、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标准体系及产品标准对电磁兼容的特殊要求; 第3章系统阐述了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要求; 第4章介绍了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试验要求和性能判据等; 第5章论述了大型医疗设备或系统电磁兼容现场测试的试验要求、试验方法,分析了其与试验场地检测的差异性及特殊处理方法; 第6章通过总结分析大量的实际测试案例,总结了常见的几类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检测、医学仪器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医疗设备科学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硬件设计师、测试工程师进行电磁兼容可靠性设计和检测的参考书,同时也是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技术人员的重要学习参考资料。
第1章概述
1.1电磁兼容发展历史
1.2我国医疗设备电磁兼容发展情况
1.3电磁干扰的危害
1.4电磁兼容释义
1.5电磁干扰的三要素
1.6电磁兼容设计的三个原则
1.7传输线的分布参数特性
1.8常用电磁兼容分贝单位
1.9本章小结
第2章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2.1国际电磁兼容标准化组织
2.2我国电磁兼容标准化组织
2.3电磁兼容标准分类
2.4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标准介绍
2.5电磁兼容标准与电气安全标准之间的关系
2.6医疗设备产品标准中的电磁兼容要求
2.7本章小结
第3章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测试
3.1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测试概述
3.1.1测试项目及标准
3.1.2设备的分组与分类
3.1.3试验概述
3.1.4抗扰度试验符合性判据
3.2传导发射测量
3.2.1试验目的
3.2.2试验原理
3.2.3试验限值
3.2.4试验方法及布置
3.3辐射发射测量
3.3.1试验目的
3.3.2试验原理
3.3.3试验限值
3.3.4试验方法及布置
3.4谐波电流测量
3.4.1试验目的
3.4.2试验原理
3.4.3试验限值
3.4.4试验方法及布置
3.5电压波动和闪烁测量
3.5.1试验目的
3.5.2试验原理
3.5.3试验限值
3.5.4试验方法及布置
3.6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3.6.1试验目的
3.6.2试验原理
3.6.3试验等级
3.6.4试验方法及布置
3.7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3.7.1试验目的
3.7.2试验原理
3.7.3试验等级
3.7.4试验方法及布置
3.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3.8.1试验目的
3.8.2试验原理
3.8.3试验标准等级
3.8.4试验方法及布置
3.9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3.9.1试验目的
3.9.2试验原理
3.9.3试验等级
3.9.4试验方法及布置
3.10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试验
3.10.1试验目的
3.10.2试验原理
3.10.3试验等级
3.10.4试验布置及注入方法
3.11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3.11.1试验目的
3.11.2试验原理
3.11.3试验等级
3.11.4试验方法及布置
3.12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3.12.1试验目的
3.12.2试验原理
3.12.3试验等级
3.12.4试验方法及布置
3.13电外科手术干扰试验
3.13.1试验目的
3.13.2试验原理
3.13.3试验等级
3.13.4试验方法及布置
3.14本章小结
第4章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测试
4.1概述
4.2实验室用的电设备试验
4.2.1试验要求
4.2.2抗扰度试验符合性判据
4.3体外诊断设备试验
4.3.1试验要求
4.3.2性能判据
4.3.3使用说明
4.4本章小结
第5章大型医疗设备或系统电磁兼容现场试验
5.1现场试验概述
5.2电磁兼容现场试验要求
5.2.1试验条件
5.2.2人员要求
5.2.3试验计划
5.2.4试验记录
5.3电磁兼容现场试验
5.3.1发射试验
5.3.2抗扰度试验
5.4本章小结
第6章几种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测试案例分析
6.1血液透析机电磁兼容测试
6.1.1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6.1.2运行模式
6.1.3测试布置
6.1.4符合性判定
6.2牙科综合治疗机电磁兼容测试
6.2.1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6.2.2运行模式
6.2.3符合性判定
6.3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电磁兼容测试
6.3.1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6.3.2运行模式
6.3.3测试布置
6.3.4符合性判定
6.4助听器电磁兼容测试
6.4.1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6.4.2测试原理和测试设备
6.4.3运行模式
6.4.4试验方法
6.4.5符合性判定
6.5多参数患者监护设备电磁兼容测试
6.5.1结构组成及原理
6.5.2运行模式
6.5.3测试布置
6.5.4符合性判定
6.6医用机器人电磁兼容测试
6.6.1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6.6.2运行模式
6.6.3测试布置
6.6.4符合性判定
6.7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
6.7.1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6.7.2运行模式
6.7.3测试布置
6.7.4符合性判定
6.8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的电磁兼容测试
6.8.1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6.8.2运行模式
6.8.3测试布置
6.8.4符合性判定
6.9电动轮椅车电磁兼容测试
6.9.1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6.9.2运行模式
6.9.3测试要求
6.9.4符合性判定
6.10本章小结
附录A产品(专用)特殊要求
参考文献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逐步向高频、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高集成化等方面发展,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突出,并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电磁兼容指令、规范和标准逐步出台并要求强制执行。除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很多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也开始建立自己的EMC实验室,以满足产品研发阶段、产品认证阶段的检测需求,以提高产品电磁兼容性能、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上市周期。在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检测过程中,一方面,因医疗设备种类繁多,电磁兼容检测方法复杂,设备和线缆布置要求相对特殊,运行模式和测试结果判定考虑因素较多等,极大地影响了技术人员获得准确的测试数据和结果,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困惑,甚至出现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差异较大,相互质疑等情况; 另一方面,电磁兼容费效比关系规律表明,随着产品的设计、测试和生产进程,后期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方法越来越少且成本越来越高。要做好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首先需要了解产品电磁兼容试验的原理和要求。因此,对于医疗设备工程师来说,掌握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测试项目、测试标准和试验原理等知识,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同时在产品研发阶段就考虑电磁兼容要求,提高产品电磁兼容设计水平。
相比于其他行业的电磁兼容标准要求,我国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强制性检测要求起步较晚。2012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YY 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 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行业标准,同时发布了2012年第74号《关于发布实施YY 0505—2012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公告》,及2012年12月19日食药监办械〔2012〕149号《关于印发YY 0505—2012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和食药监办械〔2012〕151号《关于YY 0505—2012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实施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至此,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要求在我国开始强制实施。
本书从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检测标准,分6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医疗设备(不含植入式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检测方法和要求。第1章主要阐述了电磁兼容的发展、电磁干扰的危害和电磁兼容的一些基础知识; 第2章介绍了国际及国内电磁兼容标准化组织、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标准体系及产品标准在电磁兼容方面的特殊要求; 第3章阐述了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相关内容,逐节具体分析了各个检测项目的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等级、试验方法及试验布置等; 第4章介绍了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试验要求和性能判据等; 第5章论述了大型医疗设备或系统电磁兼容现场测试的试验要求、试验方法,分析了其与试验场地测试的差异性及特殊处理方法; 第6章分析了几种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测试案例,从产品的工作原理及组成、运行模式的选择、测试布置的要求、基本性能和符合性判定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本书是编者基于多年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测试和产品设计工作实践,并结合医疗设备相关标准要求编写完成的。内容编排简洁清晰,概念原理论述清楚,结合了生动案例分析,并辅以图示,概括总结了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要求和具体应用案例。本书适用范围广,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检测、医学仪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医疗设备科学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硬件设计师、测试工程师等进行电磁兼容可靠性设计和检测的专业参考书,也是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技术人员的重要学习参考资料。
本书的试验数据、检验方法验证等实践成果是在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提供的试验场地和试验设备基础上完成的。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给予的帮助与支持!本书能够顺利出版,离不开所有参与人员的鼎力帮助和大力支持!
本书得到了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研发应用型专项资金项目“数字分娩医疗器械的研发与产业化”(2015B020233010)的资助,特此鸣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较紧,医疗设备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和相关技术发展迅速,虽然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本书内容难免存在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和专家指正。
编者
2019年4月
大型医疗设备或系统电磁
兼容现场试验
5.1现场试验概述
电磁兼容试验可以分为试验场地试验与现场试验。试验场地试验是指按照电磁兼容标准的规定,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试验。如果设备由于物理方面的限制(尺寸、功率、安装等)无法在实验室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那么只能在非试验场地的试验环境下对设备进行电磁兼容试验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满足标准规定的电磁兼容性能要求,这就是现场试验。
大型医疗设备或系统具有尺寸较大、运输不便、安装相对固定、额定供电电流大(这里特指每相电流大于16A)等特点,例如MRI、DR、级联生化分析仪、大功率灭菌器、高压氧舱等,这类设备在试验布置、电缆连接等方面较常规医疗设备更为复杂。由于安装环境和使用环境的特殊要求,这部分设备或系统不便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电磁兼容试验,就需要在安装现场对设备进行试验和评估。在现场试验时,由于没有有效的屏蔽措施,现场电磁噪声往往非常复杂。特别对于辐射骚扰试验项目来说,环境噪声、非试验场地试验、试验距离和限值的选择等,给现场辐射骚扰试验带来很大不确定性。表51总结了现场试验与试验场地试验的主要区别。
表51现场试验与试验场地试验的区别
因素现 场 试 验试验场地试验
试验场地设备安装现场符合相关标准的场地或暗室
电磁环境复杂,不可控干净,可控
受试设备大小、重量、安装不受限大小、重量、安装受限
试验供电市电、不可控电源供电稳压、隔离电源供电
背景噪声不可控,多数情况下不能满足标准试验要求可控,满足标准试验要求
受试设备安放试验点受限试验点基本可以任意
试验数据难以重现可重现
试验结果因背景噪声不可控,结果的分析难度大按标准规定的限值进行判断
5.2电磁兼容现场试验要求
5.2.1试验条件
进行大型医疗设备或系统电磁兼容现场试验时应按照设备用户手册中的相关规定正确安装和操作被测设备。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温湿度和大气压,如因实际情况不能满足相应基础标准要求时,必须备注该情况的影响因素,记录实际的温湿度和大气压条件。
抗扰度试验时,参考接地板不应小于2m×2m,应充分考虑接地。现场试验供电需同时满足被测设备和试验仪器的供电要求。
5.2.2人员要求
由于现场试验可能需要对试验计划、试验等级以及试验方法等进行调整,因此参与现场试验的试验人员对相关试验方法及试验原理应有深入了解,并接受过电磁兼容现场试验相关培训。
5.2.3试验计划
试验前应制订试验计划,包括: 被测设备应满足的试验标准; 所用试验仪器的校准数据和性能参数文件,以确认是否安全有效,是否满足试验要求; 应详细列出被测设备运行模式、供电情况、控制线和信号线缆信息等; 现场记录文件,该文件应当给出试验设备的位置、试验等级、被测设备运行模式、性能判据以及任何与开展试验有关的信息。文件记录的目的是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
5.2.4试验记录
试验记录至少应当包含下列信息。
(1) 被测设备信息: 被测设备的唯一标识,设备配置信息,设备供电信息,工作模式,尺寸,互连线缆名称,长度,是否屏蔽。
(2) EMC试验设备信息: 试验设备名称、型号、校准日期。
(3) EMC现场试验人员姓名。
(4) 试验地点: 试验环境参数描述、天线位置。
(5) 试验方法: 每项试验均应提供充分的信息以确保试验的复现性。
(6) 试验结果: 试验时间、试验数据、性能判据和试验结果。辐射发射试验的环境噪声、被测设备运行模式、试验布置照片、结论。
5.3电磁兼容现场试验
医疗设备或系统电磁兼容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试验依据GB 4824标准进行。GB 4824中规定了A类设备辐射发射的试验,其既可以在试验场也可以在现场进行。由于被测设备本身的大小、结构复杂程度和操作条件等因素,某些工、科、医设备只能通过现场试验来判定它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辐射发射限值。但应该认识到,现场得到的试验结果与在试验场得到的试验结果是没有可比性的。
5.3.1发射试验
1. 传导发射
在现场试验的条件下,不要求传导骚扰的评估。
2. 辐射发射
1) 试验环境要求
应调查现场电磁环境特性,确保被测设备的发射能从周围环境噪声中区分开来。
应在现场辐射骚扰试验前,对环境噪声确认,找到影响环境噪声的因素,合理避开这些干扰频点(如夜间开展现场试验)。先按照正常试验布置摆放好天线和接收机,关掉被测设备。试验时,应尽量关闭周围的电子设备,远离交通干线、铁路、变电站、移动电话基站、广播发射台、飞机场、港口、电梯及其他可能影响到辐射骚扰试验的设备。为了区别环境噪声与被测设备发射的骚扰,在辐射发射试验之前应先测试环境噪声电平,在确保环境噪声能够识别后,再进行辐射骚扰试验。
对于辐射骚扰试验,应核查环境噪声电平比被测设备的规定限值至少低6dB。由于现场试验的场地限制,有时干扰并不能人为地消除掉,不能满足6dB余量的要求。对于这种情况,可按如下方法解决:
(1) 当环境电平加上被测设备的发射后,仍不超过规定的限值,则无须使环境电平减小到规定限值的6dB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被测设备的辐射骚扰已满足规定的限值。
(2) 若因为环境噪声电平或其他原因而不能在规定的距离上进行试验,试验可在3m或10m的距离下试验,这时应在试验报告中记录该距离及试验情况。为了确定合格与否,应使用20dB/十倍距离反比因子将试验数据归一化到规定的距离上。如对试验结果有异议,应根据实际情况在30m距离下试验。在3m距离试验大型被测设备时(或天线距大型设备建筑物外墙的距离)要注意频率接近30MHz时近场效应的影响。
2) 试验布置
天线距被测设备(或天线距大型设备建筑物外墙的距离)30m处进行试验。对于安装使用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核磁共振、X射线等,试验边界为设备建筑物外墙。对于其他大型设备,如级联生化、体外碎石机等,试验边界为被测设备边界。试验时,天线中心固定在地面以上2.0m±0.2m的高度。在30MHz以下的频率范围内,应使用环形天线在1.0m高度(参考地与天线部分最低点的距离)测试磁场强度,天线沿着垂直轴线的方向旋转,以得到场强的最大值。
由于现场安装条件,不能满足30m距离试验条件,可以选择在10m或3m试验距离进行试验。
应在实际可能的情况下选取尽量多的试验点,至少选择在被测设备正交的四个方向上进行试验,具体布置图参见图51。除了这4个方向外,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被测设备为中心尽可能多地选取试验点。另外还应在任何可能对无线电系统产生有害影响的方向上进行试验。若被测设备安装的高度较高,建议改变天线的极化方向和倾斜度以获得最大读数,如45°角方向,对于安装在高层建筑内的大型医疗设备或系统,天线呈仰角状态进行试验。
图51四个面试验布置示意图
在试验辐射发射时,应尽可能调整设备的位置以获得骚扰电平的最大值。现场试验时,就特定的设备而言,要考虑到电缆位置的改变以及该设备在现场的房屋内可以移动的程度,被测设备的布置状况应准确地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试验时设备间的互连电缆的长度和型号应该和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一致。
如果试验中要采用屏蔽电缆或特种电缆,则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确规定。
对于有多个同类型接口的设备,如果增加电缆数量并不会明显影响试验结果,则只要用一根电缆接到该类接口之一即可。
任何一组试验结果都应附有电缆和设备位置的完整说明,以保证这种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如果有使用条件,则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做出规定。
假如某一设备能分别执行若干个功能,则该设备在执行每一功能时,都应进行试验。对于由若干不同类型设备组成的系统,每类设备中至少有一个应包括在试验中。
5.3.2抗扰度试验
关于抗扰度性能判据,大型医疗设备或系统应满足标准YY 0505及相关专用标准要求,试验、控制和实验室用的大型设备应满足GB/T 18268.1或GB/T 18268.26相关要求。
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2中7.2条款安装后的配置进行试验,设备和系统应该在其最终安装完毕条件下进行试验; GB/T 17626.2中7.2条款给出了试验配置的详细要求。
设备安装固定后或按使用说明使用后不再能接触到的点和面,例如,底部和/或设备的靠墙面或安装端子后的地方,可不进行静电放电试验。
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时会产生较高的场强,所以辐射抗扰度试验一般在电波暗室内进行,以便遵守禁止对无线通信干扰的有关规定。对于结构上能够实现子系统模拟大型永久性设备和系统,且可拆卸安装至电波暗室内,则应尽量在电波暗室内试验。
对于结构上不可实现子系统模拟运行的大型永久性安装设备和系统,则可以免于GB/T 17626.3所规定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这类大型永久性安装设备和系统应当在安装现场或开阔试验场,利用典型健康监护环境中的RF源(如无线(蜂窝或无绳)电话、对讲机和其他合法发射机)进行试验。除了可以使用实际的调制,例如无线(蜂窝或无绳)电话、对讲机等,还应调整源的功率和距离以满足标准规定的试验电平。
所有被测设备应尽可能按照典型安装的情况来布置。若设备设计安装在支架或柜中,则应按照设计情况进行试验。当需要某种装置支撑EUT时,应该选用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制作。但设备的机箱或外壳的接地应符合生产厂商的安装条件。当设备由台式和落地式部件组成时,要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所有试验结果均应附有连线、设备位置及方向的完整描述,确保结果可复现。
由于现场试验主要以常用射频源为主,可以选用(但不限于)如下干扰源中的几种进行试验,并详细记录。
(1) 无线对讲机频率范围: 400~480MHz。
(2) GSM手机频率范围: 880~915MHz。
(3) TDSCDMA手机频率范围,1880~1900MHz; CDMA2000手机频率范围,1920~1935MHz; WCDMA手机频率范围,1940~1955MHz。
(4) 无线路由器频率: 约2.4 GHz。
注: 可根据产品使用电磁环境增加试验频段。
现场试验时,应在其预定的运行和气候条件下进行试验,在试验报告中记录温度、相对湿度。试验应按照下述流程开展。
(1) 将被测设备按照典型安装要求进行现场布置,线缆按照生产厂规定规格和型号安装。
(2) 选取相应的RF干扰源,在满足标准抗扰度试验电平要求的距离内对被测设备施加干扰。
(3) RF源的驻留时间应基于设备或系统运行和对干扰信号充分响应所需的时间,报告应记录驻留时间。
(4) RF源应在EUT的敏感部位逐一进行试验,以保证被测设备各部件都可能受扰。
(5) 在试验过程中应尽可能使被测设备充分运行,并在所有选定的敏感运行模式下进行抗扰度试验。
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对于已安装设备的现场试验,标准要求应该按照设备或系统的最终安装状态进行试验。若在试验过程中,除了被测设备以外,有其他装置受到不适当的影响,经用户和制造商双方同意可以使用去耦网络。
标准给出了在实验室外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的试验布置方法,因此尽可能地遵循这一方法(按照GB/T 17626.4的图15)。如被测设备被测电缆从顶部走线,无法按照试验场地标准要求规范布置,按照GB/T 17626.4的图13中试验布置。
按照GB/T 17626.4的要求,现场试验时需要一块接地参考平面,且应靠近被测设备安装,并与电源插座处的保护接地端连接,快速脉冲群发生器应该放置在接地参考平面上。
出于对试验的重复性和对辅助设备的保护方面考虑,可选用耦合去耦装置。然而,如果它们不适用或者无法利用,可使用容性耦合夹试验。
如果需要使用交流/直流隔离电容,其电容应为33nF。从电快速脉冲群耦合装置的同轴输出端到被测设备接线端子的“带电导线”长度应为1.0m±0.1m,同时要考虑对其他装置的影响。
4. 浪涌抗扰度试验
在现场试验时,应尽量使用去耦网络(若电流比较大,可使用大电流的电缆线圈或隔离变压器),以免其他装置受到不适当的影响。具体试验方法按照GB/T 17626.5的要求进行。
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试验
试验时被测设备应按照典型安装要求安装完毕后进行。试验电缆的选择应保证每种类型的线缆都至少有一根被试验。对于承载大电流(每相电流≥16A)的电源电缆和/或复杂电源系统(多相或各种并联电压)的电缆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电流钳或电磁钳耦合方式注入干扰。
患者耦合电缆应使用电流钳进行试验。在电流钳不适用的情况下,应使用电磁钳。在任何情况下,在注入端和患者耦合点之间不应使用去耦装置。
电位均衡导体应使用CDNM1进行试验。
被测电缆从顶部走线,无法按照试验场地标准要求规范布置,按照GB/T 17626.6中图F.1和图F.2中试验布置。
大型的被测设备通常会有多个单元互连。对于多个单元互连的被测设备,标准建议采取下述方法之一进行试验。
(1) 优先法: 每个分单元应作为一个被测设备分别试验,其他所有单元视为辅助设备。耦合和去耦装置应置于被认为是被测设备的分单元的电缆上,应依次试验全部分单元。
(2) 代替法: 总是由短电缆(即≤1m)连在一起的并作为被测设备的一部分的分单元,可认为是一个设备,对于这些互连的电缆不进行传导抗扰度试验,而作为系统内部电缆考虑。
由于现场试验状态一般为最终安装现场,被测设备不再移动,受安装和场地限制,代替法很难实施,所以通常采用优先法进行试验。
6.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对于额定输入电流每相超过16A的非生命支持医疗设备或系统,只需要进行中断试验。试验时,在供电端口断电5s,连续进行3次。只要医疗设备或系统保持安全,不发生组件损坏并通过操作者干预可恢复到试验前状态,则认为符合要求。
对于额定输入电流每相不超过16A的医疗设备或系统以及所有的生命支持设备和系统,按照GB/T 17626.11的要求进行试验。
7.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大型固定式设备,由于体积比较大,通常无法采用浸入法进行试验,可采用邻近法进行试验,见图52(按照GB/T 17626.8的要求进行试验)。
图52邻近法试验示意图
5.4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大型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现场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人员、试验计划和试验记录等内容,并介绍了现场试验与实验室试验的区别,阐述了现场试验的环境要求和试验布置等内容。现场试验应调查现场电磁环境特性,确保被测设备的发射能从周围环境噪声中区分开来。此外,还对现场试验抗扰度试验中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进行了介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