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98190
本书作者张宇枢律师,将其多年的实务经验与研究心得,以务实的角度、清晰的条列、简明的图表、简约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撰写了《跨国专利诉讼手册》这本具有很大实用价值的工具书,值得以下的读者留意并参考这本书手册中的一些具体说明与建议:
准备或正在国际进行专利诉讼的企业之高管及法务与工程人员
准备或正在协助客户至国外进行专利诉讼的律师或专业顾问
从事与跨国商务相关政策或研究的政府领导、学者专家或学生
准备或已经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之高管及法务人员
由于跨国产业分工现象日益频繁,而竞争者之间基于经营策略、成本效益与风险分散之考虑,商业型态也更趋复杂;因此,本讲将介绍哪些经营型态在美国可能构成侵害专利,哪些商业模式可以避免被美国法院认定为侵权。
第二讲 如何开始与应对专利争端
在一般跨国专利诉讼实务上,当专利权人发现市面上有侵权产品时,经过审慎评估,往往会向侵权产品之制造者、进口商或经销商发出警告信,以先礼后兵的方式开启专利争端;而被控侵权之一方在收到警告函后,倘若过去没有类似之经验,也时常不知所措,一时之间乱了章法,以致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因此,专利权人应知悉如何撰写一封架构完整之警告信;而被控侵权之人在收到警告信,或发觉专利权人可能会对我方进行专利诉讼,甚至突然收到原告的专利侵权诉讼起诉状后,建议被控侵权人可依序参考本讲之重点,迅速掌握相关警告信之基本内容,有条不紊地在*时间研拟相关应对之道,审慎采取相关作法,以掌握宝贵的时机、甚至先发制人。
第三讲 如何主张专利无效
本讲将为读者介绍如何在美国专利诉讼中,依据《美国专利法》第101条、第102条、第103条或第112条之相关规定,藉由美国发明法中专利无效审查之机制或美国专利无效确认诉讼,从根本上挑战原告专利的有效性。
第四讲 专利侵害分析
有可能在美国面临专利诉讼之人,事先应设法使其外部律师在其协助下,为其完成一份内容严谨的(不)侵害意见,如此不但可以在研发产品过程中,做有必要之回避设计;日后即使真正进入专利诉讼,亦可尽量避免被控侵权成立。但是,由于在现阶段,大部分公司内部之法务人员,或一般之外部律师,并未接受过美国专利诉讼之基本专业训练,以致未能掌握在美国实务上,专利侵害鉴定之要领;而从事设计研发业务之工程师,亦因不具备相关之知识背景,以至于在回避设计之过程中,疏忽或误解部分专利侵害鉴定的基本原则。因此,本讲将介绍目前美国专利侵害救济实务,在处理专利侵害鉴定的过程中,如何确定专利权范围、所采用之专利侵害分析流程;并将其中之全面覆盖原则、逆等同原则、等同原则以及禁止反悔原则等较为抽象的基础理论,以简明的方式加以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有效地参考相关原则,进行回避设计、检视专利是否被侵害以及协助外部律师完成(不)侵害鉴定报告,以确保个人或企业在美国专利战场上的利益。
第五讲 专利不可执行
所谓不能执行之抗辩(unenforceable),大部分乃是基于衡平法的观念,所产生之一种抗辩方式,普遍地为美国法院斟酌援用;而此种抗辩可使该专利权之所有申请专利范围不得实施排他效,换言之,倘若此际专利权人有相关之事由,专利权人即不得排除他人实施其专利权,他人即有机会得以直接实施相关之技术内容。
第六讲 选择救济机关
若在美国之专利权受到侵害,对专利权人而言,寻求公权力之介入为*好的选择时,专利权人首先会面临要到何机关请求救济的问题;而由于在美国专利权受到侵害,*主要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与联邦地方法院可以提供相关之救济;因此二者之程序与特色及二者之比较,遂成为本讲将介绍之重点。
第七讲 提起专利争讼
在专利权人初步掌握相关具体证据、经过完整评估作业后,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在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或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专利侵权争讼时,专利权人可逐一参考本讲之相关重点,发起对侵害专利之人的攻击行动。
第八讲 原告如何主张
原告于起诉状中完成前讲关于诉讼基本事实之说明后,应如何进一步向法院提出具体要求,请求法院做出有利于己之裁判;而在诉讼中,原告可向法院提出哪些具体的要求,是本讲之相关重点。
第九讲 抗辩及反诉
当收到原告的专利侵权诉讼起诉状后,原则上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被控侵权之一方便必须要完成答辩书状,为期尽速完成相关诉讼上之防御阵线,建议被控侵权人可依序参考本讲之重点,审慎采取抗辩及反诉等因应措施。
第十讲 主动提供证据
本讲将介绍在美国专利诉讼中,原告与被告在初始披露(initial disclosure)阶段,即应于一定期限内,自行提供对方哪些相关信息;而在某些特殊之诉讼或程序中,则不必主动提供何种信息给对方参考。
第十一讲 挖掘对方证据
美国专利诉讼程序开始后,双方当事人*耗费时间、精力、与成本的阶段,即一般传统所谓之搜证程序(discovery);读者于本讲的说明中,可以了解搜证程序中*主要的之四种程序。
第十二讲 保护我方信息
在美国专利诉讼过程中,时常涉及当事人不欲为对方当事人、尤其是竞争对手的对造所亟欲知悉之商业机密、与律师研商之过程、以及律师所制作相关内部文件之内容;然而,为有效进行诉讼上之主张或抗辩,又面临不得不将该等机密信息摊在台面上,供法院及对方当事人逐一审视之困境。因此,如何在激烈的美国专利诉讼攻防过程中,有效地根据相关之规定,撑起保护伞,而主张不必揭露我方欲保护之相关信息,遂成为本讲之重点。
第十三讲 特殊程序
在展开美国专利诉讼程序后,当事人双方若不能及时达成和解,法院将会正式召开案件管理会议,以确定后续即将进行之相关程序;而若双方对专利之权利要求看法不一致时,将展开马克曼听证程序;为避免全案进入审判程序后,浪费当事人宝贵之时间、精力与费用,当事人可请求法院进入即决审判程序。在该等特殊程序中,法院扮演何种角色、程序如何进行以及当事人要注意哪些事项?将是本讲将介绍之重点。
第十四讲 *后的攻防及上诉
美国专利诉讼中,倘若双方当事人继续坚持斗争下去,势将进入事实审*后的攻防阶段即审判程序。而历经双方诉讼律师在审判程序中激烈的攻防,全案也将随着法院之判决而暂时划下句点;而对法院判决不服的当事人,也将面临是否再继续其他诉讼活动的抉择。
第十五讲 要如何面对跨国专利诉讼
中国企业面对跨国专利诉讼时,应该思考要如何有智慧地处理相关的问题。经过前述各讲中相关主题的介绍与整理分析后,本讲*后将以条列的方式,提纲挈领、再次提醒各个阶段应注意的要点以及处理跨国专利诉讼的新思维。
附录 跨国专利诉讼案例评析
本书*后将收录并介绍分析近年来数则美国专利诉讼实际个案,包括背景事实、争点以及美国法院或国际贸易委员会所作裁决之内容及重要意义。
决定逃避跨国专利诉讼之后果00
决定面对跨国专利诉讼之成果00
第讲发现侵权物品0
哪些行为类型在美国构成侵害专利?0
何谓直接侵害专利0
诱导行为可否构成侵害专利0
促成他人侵害专利是否应负责0
国际分工可否回避侵权责任0
第讲如何开始与应对专利争端0
警告信应包含哪些内容0
被控侵权人收到警告信后之应对对策0
被告收到起诉状后所应进行之工作0
第讲如何主张专利无效0
《美国专利法》第101条之抗辩0
《美国专利法》第102条之抗辩0
《美国专利法》第103条之抗辩0
《美国专利法》第112条之抗辩0
《美国发明法》案中有关专利无效及补充
陈述意见之机制0
确认诉讼0
002
第讲专利侵害分析0
如何确定专利权之范围0
如何进行专利(不)侵害分析
何谓全面覆盖原则
如何主张逆等同原则
等同原则的应用与限制
如何以禁止反悔原则狙击等同原则
第讲专利不可执行
不正当行为之抗辩
懈怠之抗辩
禁止反悔原则之抗辩
滥用专利之抗辩
第讲选择救济机关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美国联邦地方法院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与美国联邦地方法院之
比较
003
第讲提起专利争讼
何人可以在美国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在美国可以将何人列为专利侵权诉讼之被告
原告如何在美国专利侵权诉状中主张相关事实
在美国如何送达书状及法院传票
第讲原告如何主张
申请禁制令
估算损害赔偿额度
利息、诉讼费用及律师费
法院认为恰当之其他救济
请求陪审团审理
第讲抗辩及反诉
被告如何消极回应原告之主张
被告如何积极抗辩
被告如何提起反诉
被告其他可提出之申请
第讲主动提供证据
当事人应主动提供之信息
当事人不必主动提供信息之诉讼或程序
当事人应主动提出相关信息之期限
004
第讲挖掘对方证据
如何整理争点:要求自认
如何要求检视证物:要求文件
如何以书面质问对方
如何口头诘问对方当事人及证人
第讲保护我方信息
保护命令
律师与客户特权
工作成果豁免权
第讲特殊程序
案件管理会议
马克曼听证
迳行裁判程序
第讲*后的攻防及上诉
*后披露
诉讼律师如何进行审判活动
法院作出何种判决
当事人于判决后可申请之事项
上诉: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005
第讲要如何面对跨国专利诉讼
跨国专利诉讼总体规划
如何进行跨国专利诉讼
跨国专利诉讼的新思维
附录跨国专利诉讼案例评析
案例1:UMC v. SIS
案例2:Genesis Microchip v. MRT, Trumpion,
SmartASIC, and MStar
案例3:O2 Micro International Limited v. Beyon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nd FSP Group and SPI Electronic Co.,
Ltd., and Lien Chang Electronic
Enterprise Co., Ltd.
案例4:Quanta Computer Inc., et al v. LG
Electronics, Inc.
案例5:Micron Technology Inc. v. MOSAID
Technologies Inc.
案例6:In Re Seagate Technology,
LLC (Petitioner)
006
–一名在知识产权领域耕耘了三十多年的老知识产权人 毕囡
「专利诉讼是一场商战,跨国专利诉讼更是一场艰难的商战,本书作者集自身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法律实务经验,为读者全面展示了专利诉讼中各个关键环节之对策分析,是一部难得的专利诉讼实用指南。」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平
「实践是*好的老师。张律师在处理跨国专利交易与诉讼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在本书中以完整的架构及清晰的说明,为我们正确应对可能遇到的跨国专利纠纷,提供了非常宝贵且实用的参考。」
–中国技术交易所总裁 郭书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