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415719
序篇 一座城池,一段历史
篇 跨越千年的古都,多元融合的文化
一、遥远身影——上古至先秦的北京
1 史前时代
2 早期都邑
3 蓟都始建
4 燕国故事
二、北地重镇——秦汉至五代时期的北京
1 悉心经营的重镇——秦汉时期
2 你方唱罢我登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 与中原王朝分分合合——隋唐五代时期
三、各族争雄——辽宋金时期的北京
1 契丹人的“南京”
2 北宋边郡“燕山府”
3 金朝首都“金中都”
四、中华帝都——元明清时期的北京
1 世界名城元大都
2 明朝京师北京城
3 大清帝都北京城
五 千年变局——1840年以后及民国时期的北京
六、尾声:北京古城的消失和老行当的延续
第二篇 千姿百态的行当,魅力无穷的叫卖
一、前言:吆喝叫卖老行当,北京城的靓丽风景
二、北京老字号的汇聚点——前门商业大街
三、各显绝技闯江湖——北京老行当之一:杂耍、曲艺
1 老北京杂耍曲艺的核心舞台——天桥
2 “天桥八大怪”之一:砸石头———常傻子
3 “天桥八大怪”之二:布库摔跤、胸前开石———沈三
4 “天桥八大怪”之三:数来宝———曹麻子
5 “天桥八大怪”之四:赛活驴———关德俊
6 “天桥八大怪”之五:耍狗熊、顶碗———程傻子
7 “天桥八大怪”之六:相声鼻祖———穷不怕
8 “天桥八大怪”之七:耍中幡———王小辫儿
9 “天桥八大怪”之八:拉洋片———大金牙
四、百味绽放润心脾——北京老行当之二:小吃、美食
1 北京餐饮的突出特征:多民族的“大杂烩”
2 北京小吃的特点:味、质、温、色
3 老北京特色小吃之一:爆肚
4 老北京特色小吃之二:豆汁
5 老北京特色小吃之三:茶汤
6 老北京特色小吃之四:冰食
7 老北京特色小吃之六:雪花酪
五、巧手慧心成珍奇——北京老行当之三:玩物、衣着、手工艺
1 老北京孩子的童年玩伴:毛猴
2 飞针走线绘乾坤:京绣
3 巧夺天工“千层底”:老北京布鞋
4 吉祥天使“兔儿爷”
5 能玩能吃“吹糖人”
6 妙手烂泥变瑰宝:捏面人
7、笑看儿童放纸鸢:糊风筝
六、婚丧嫁娶讲究多——北京老行当之四:红事、白事
1 满汉融合成大喜——红事行
2 繁礼厚葬送亡灵——白事行
七、锅碗瓢盆含绝技——北京老行当之四:修补、搬运、剃头
1“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锔碗
2 “磨剪子来抢菜刀”:磨刀
3 针尖毫末显神通:修钢笔
4 绵延百年“老搬运”:窝脖儿
5 走街串巷“一头热”:剃头挑子
6 驼铃叮当求生活:拉骆驼
八、雅俗共赏多情趣——北京老行当之五:玩乐游戏、书画雅趣
1 见景又“听”景:拉洋片
2 动来常伴有清风:卖折扇
3 嗅处微微香雾起:鼻烟铺
4 小小秋虫成将帅:斗蛐蛐
5 妙笔绘出福满门:画喜神
6 锦上添花裱书画:装裱
第三篇 远去的老行当,失落的吆喝声
——关于北京传统文化的思考
一、古城韵味的远去,声声吆喝的消逝
1 青瓦幽巷古城魂
2 悠悠腔调入梦来
二、北京老行当的特色内涵和失落原因
三、守望与传承:关于保护北京传统文化的思考
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本画册,既是一部关于北京传统老行当的记录和展示,也是一幅勾勒北京漫长历史的岁月画卷,还是一份关于民族传统文化断裂与传承的思考。
三千多年北京城,金元明清古帝都,汇聚四面八方客,何止三百六十行。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文人雅趣,百姓玩乐,样样都是文化,门门都有讲究。它们早已成为古都北京独具魅力的风情、韵味无穷的标志,成为一代代北京人生活的方式、智慧的象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老行当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这不仅仅是行当的消失,更是珍贵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危机。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对这种现象感到忧虑,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引发人们对老行当包涵的深厚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加以感知、了解和思考,感知它们的魅力,了解它们的危机,思考它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
出于这样的责任感,我们构思了这个主题,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的认可和支持。从2013年7月到2016年2月,我和几位热爱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学生、朋友,历时两年多时间,深入遍布北京城的古迹旧址、高墙深院、胡同街巷,用心寻找许多早已远去的北京老行当的影子,拾取关于北京老行当的点点滴滴。我们在泛黄的照片和影像中发现线索,在与北京老人的交流中得到思绪,在对民俗专家的访谈中收获感悟,在实地探寻和考察中抓取一个个镜头、酝酿一段段文字。日积月累,字斟句酌,广纳细选,去粗取精,就有了眼下这本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