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中国史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

从书斋到万里河山,行走与文化之旅。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耿朔,仇鹿鸣 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ISBN: 978710113879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5.99

类别: 中国史 SKU:5d84087b5f984910454037c6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38795

编辑推荐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九位出色的青年学者,来自文、史、考古、美术等不同领域,共同点在于:研究时段都是中古,所以他们选择了嵩山—洛阳这条代表中古时期“天下之中”的线路,与壮丽河山和数不清的文物古迹,来一场行走与学术的邂逅。

他们上攀嵩山,登顶峻极峰;下探古墓,亲临考古现场。从沉默的石碑中读出故事,认出看似平凡的土堆实为帝陵封土。洛阳在中古为何如此重要?太室阙上的石刻是大象吗?中原的酷热会不会是某些历史事件背后未被注意到的理由?还原历史现场,也许永远不可能100%;去与不去,却仍有本质的不同。*终成书为什么这样好看,大约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作者们:学术功底扎实,将纸面文献吃透了,并且极具问题意识,才能将现场和历史知识结合起来,彼此印证,互为生发。同时尚属青年,有体力有活力,经得起多日奔波,也能把文字写得活泼。

考察对象:嵩山之顶峻极峰、少林寺塔林、汉三阙、“中华D一塔”嵩岳寺塔、曾代表洛阳繁华与毁灭的永宁寺塔、汉魏故城考古工地、武则天所立升仙太子碑、巩义宋陵等等,各种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看得到或看不到的文物与古迹。

新技术:引入无人机,多幅航拍图提供从未有过的古迹观察角度。

为保证文物图片的还原度,并提升阅读愉悦感,本书采用进口艺术纸全彩印刷,大量美图呈现。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群出色的青年学者的嵩洛文化之旅为主线,串起中原大地的名胜古迹,以人文景观为主,非泛泛而谈的游记,而是真正挖掘名胜蕴含的历史意义。因是学术游,行程中多获当地考古所或相关高校院系支持,得以参观不对外开放但极珍贵的文物或考古现场,获取z新考古发现和一手材料。9篇文章或全面介绍考察过程,或就旅途中涉及之某一具体文物及现象专门论述,或就中原地区的历史地理展开讨论,涵盖文学、历史、考古、美术等多个专业,展现出跨领域联合考察的独特价值,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可读性。
作者简介

耿朔,1984年生,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已在《考古》《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美术研究》《边疆考古研究》《南方文物》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另为《中国国家地理》《国家人文历史》《中国新闻周刊》《中华遗产》《南方周末》等多家公共媒体供稿,出版旅行随笔《总有一段时光,虚度在江南》。主要研究兴趣为汉唐考古和中国早期美术史,并任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宝藏》D一期国宝守护人之一。

仇鹿鸣,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出版专著《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参与整理修订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并曾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古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士族政治、石刻文献等。

参与者除两位编者外,还有:林晓光(浙江大学)、胡鸿(武汉大学)、范兆飞(上海师范大学)、孙正军(首都师范大学)、王煜(四川大学)、唐雯(复旦大学)、毋有江(武汉大学),均为当下出色的青年学者。

目  录

引言:考察何为/仇鹿鸣  耿朔   

中原看遍旧山河/林晓光   

经行天下爱嵩洛/毋有江   

嵩岳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耿朔   

天下之中的苦乐悲欢/胡鸿   

惯于石上读春秋/王煜  

袁安碑前   巩义窟中/孙正军   

螭龙寂寞碑额垂/范兆飞   

一块石碑的生命史/唐雯  

今月曾经照古人/仇鹿鸣

编后记/耿朔

前  言

引言:考察何为

仇鹿鸣  耿朔

 

考察,是一个语义模糊的字眼,与考古作为一门学科有清晰的指涉范围不同,考察是个日常词汇,天然地介于业余与专业之间。身边每个以学术为生业的朋友,都有过这样那样的考察经历,但对考察的理解却可能大相径庭。最简单来说,学术会议之后的半天参观即可称考察;也有越走越有经验的人,每次行前都会做大量准备,再上一个台阶,就接近规范的田野调查了。

所以,2016年的那个深秋之夜,当我们十人围坐在首都师范大学附近的小酒馆里,酒酣耳热之际也不知是谁提出第二年暑假组织考察时,指向可谓相当不明确。我们分散在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美术史等不同学科,席上有些人还是初次见面,并不熟悉,唯一的交集,是大家的研究时段都在中古。于是,烟雨的江南、云淡的雁北乃至崎岖的蜀道,都被抛上饭桌,借助酒劲,漫天闲游,最后落地的却是听上去旅游团也会走的路线:从嵩山到洛阳。乍一看或许有些平淡,但这条路线穿越中古政治版图的心脏地带,中古历史的物质载体保存的数量与质量均足以触到每个人的兴趣点,堪称一桌美味而经典的家常菜。

回到历史现场,当然不是什么新鲜事,古代的学者也有类似的访古之举;但古人所访之“古”,与今人的文物观念虽有不少重合之处,实则仍存分歧。古人访古的重点,大约包括两类,帝王前贤的陵墓坟冢及传说中的遗迹、地面上保存的石刻。特别是清代金石学大兴之后,访碑成为学者的乐趣所在,作为礼物的拓本也成为士大夫文化网络延伸的重要中介。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出任陕甘学政后,陈介祺、潘祖荫等纷纷致信,求取广武将军碑、仙人唐公房碑、沙南侯获碑等西北名碑的拓本,其中沙南侯获碑由于道光时才在新疆巴里坤县发现,拓片罕闻,吴大澂转托正在收复新疆途中的左宗棠代为罗致(参读白谦慎《吴大澂和他的拓工》)。尽管不少金石学家已有亲身踏查古迹的自觉,少数人也曾付诸实施,比如黄易;但囿于条件,当时学者访碑,大多不能亲赴现场,只能或派遣拓工前往捶拓,或辗转罗致拓本。可以说,尽管清代金石学研究成绩卓著,但仍不脱“扶手椅上学问”的本色。一般人多将金石学比附为考古学的“前身”,我们对此颇有怀疑。现代考古学完全是一门从西方舶来的学问,并不特别看重有文字的遗物,现在学术中真正承续传统金石学余脉的,大约仍属出土文献的研究。或由于这一隐而不彰的分歧,目前在现代考古学观念下生发出的文物保护体系所看重的古城址、古建筑、石窟寺等,并不居于古人“访古”的中心。正因如此,1930年代梁思成夫妇在华北大地进行古建筑调查时,曾感慨“当地人对建筑不大感兴趣,当我说我对文物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带我去看古代的石碑”(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历史的现场如何抵达?在后现代的冲击挑战甚至瓦解了文本的坚固性后,走出书斋,重返现场,就能自然而然地与古人处于同一情境了吗?正如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现代学者与游客对历史现场的再临,本身就是对往昔的介入与重构,夹杂着现实与历史。

因此,当2017年7月18日,我们十人集合在郑州(居然谁也没有失约),展开行程的时候,对于考察路上能收获什么,恐怕谁也没有肯定的答案。如何在考察中有效地提出问题并思考,如何落实历史的现场感,是始终隐含于行程背后的追问。

当时,嵩山隐隐在望,洛阳师友已置酒相候。所有的答案,唯有踏上旅程,才会一一揭晓。

媒体评论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自宋欧阳修、赵明诚开创金石学,实地调查为历代学人所重视。1980年代初,山东大学拟注释杜甫全集,首先考察杜甫游历之地,出版《访古学诗万里行》,具典范意义。二十多年前,台湾学者简锦松到夔州作杜诗现地研究,日本学者户崎哲彦到永州作柳宗元诗文现地研究,所著皆新见纷呈,中外瞩目。历史、文学都曾在具体时空间发生,学者可在山川景物之变与不变间细心体会。我很欣喜地发现,更年轻的一代学人也有意识地走向现场,展现他们独特的观察与思考。这本小书即记录他们的起步,相信还会有更多的精彩展示给大家,我很期待。
钱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站长、研究员)和他们相识,是一次偶然;和他们交流,成了忘年之交。一群思想活跃的青年学者,一场说走就走的文化旅行,怀揣着对中古历史的思考与畅想,带着各自的专业研究目标,走遍了嵩洛大地的名胜古迹。《问彼嵩洛》这本小书,是他们此行带给大家的一顿香醇可口、老少咸宜的文化大餐,体现了他们的不同研究方向和扎实学术功底,也是不同年龄段和各行业爱好者走行山水古迹的旅行指南。年轻真好!能够在充满激情和知识信息膨胀的新时代,在中古的中原故地身体力行地行走一番,知识与山水交融,学术与友情同行,令人向往!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从嵩山到洛阳,这青春的脚步,让古迹也变得年轻。从秦汉到唐宋,这晴朗的文字,又带上我们一起旅行。
郑嘉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读书,不难;行路,也不难。困难的是,像《问彼嵩洛》的作者们那样,把读书、行路、考古体验、历史研究、个人情感、生活体悟,整合起来,为我们奉上一组知性与感性相融的好文字。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增补版

EUR €237.91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红色延安口述·历史:会师陕北

EUR €26.99
加入购物车

三国史话:(精装珍藏本)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易中天讲三国的参照来源,揭开不为人所知的三国秘史!

EUR €20.99
评分 3.50 / 5
加入购物车

老兵口述抗战①: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

EUR €27.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