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丛书 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读本”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科普读物生物世界东方草木之美:绽放在西方的73种亚洲植物

东方草木之美:绽放在西方的73种亚洲植物

未读·探索家|讲述73种植物从东方迁移到西方的身世小传。原来这些美丽草木都源自东方!大英图书馆珍藏博物画,从西方视角尽赏东方神韵。北大学者、博物文化倡导者刘华杰推荐

作者:[英]西莉亚·费希尔 著,王瑜玲 译,未读 出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原版书名:Peonies&Pomegranates:Botanic Illustrations from Asia 

ISBN: 978755963159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0.99

类别: 生物世界 SKU:5d8409025f9849104540393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31596

编辑推荐
 ★讲述73种亚洲草木从东方到西方的迁移史。

★大英图书馆珍藏亚洲名家博物画,从西方视角尽赏东方神韵。
★内容跨越整个东方。书中有印度画、波斯细密画、浮世绘、中国水墨画在内的典藏级艺术作品。引用了松尾芭蕉、司马相如、陶渊明、白居易、曹雪芹等东方作家的文学作品。
★ 权威推荐。北京大学教授,博物文化倡导者刘华杰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今日西方庭园及田园里种植的花草蔬果,有许多都是过去收藏家或贸易商从东方引进的。 本书从西方的视角介绍了73种由东方引入到西方的植物,如茶、石榴、牡丹、兰花等,每种植物都搭配有属于它们的东方故事。文字之外,书中更有从古籍、手稿及绘画里挑选出的稀有图片,这些图片大多来自亚洲及中东的艺术家。
作者简介
 西莉亚·费希尔,拥有伦敦大学知名的科陶德艺术学院硕士与博士学位。

 她深入研究了15世纪绘画和手抄本中的花卉,以及关于植物和花园艺术的历史,并且时常演讲植物史及庭园史相关题目,这也是她的写作重点,出版有《植物大发现:黄金时代的花卉图谱》、《鸟的魔力》、《中世纪花卉手册》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卉》等书。
目  录
 
前  言
 引子 花园的历史 
    花园可以被打造成各种样式,尽管园中的植物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植物的种类也不一定丰富,但其中总少不了它们的身影。花卉、水果和树木是东方花园里最为常见的主角,它们与其他实用性大于观赏性的植物一同出现在东方艺术家的画作中,或者作家的作品中。花园不仅提供了一个舞台,还赋予了植物更多意义。     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集植物并将植物用于仪式了。在伊拉克的扎格罗斯山脉上的沙尼达尔洞穴(Shanidar caves)里,有一处尼安德特人的坟墓,其中一具骸骨戴着一个由蜀葵等治疗植物做成的花环。埃法老的坟墓中也出土过陪葬用的花环,由纸莎草、柳、橄榄、矢车菊、石榴、蓝睡莲和春黄菊等植物的叶片和花朵制成。古埃及人的坟墓中还有画着花园景致的壁画。在卡纳克神庙中,由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约公元前1479—前1425在位)建造的一间神殿拥有许多植物图案的浮雕, 其中一些植物是他在埃及同叙利亚的战争中采集而来的,旁边题刻着“圣地上生长的所有植物”。可辨认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石榴和蓝睡莲,还有白星海芋、罂粟和鸢尾花。图特摩斯三世的长辈兼摄政王——女法老 哈特谢普苏特则把从红海上邦特之地采集回来的没药树(这种树会产出乳香和没药)画在了神庙的墙壁之上。美索不达米亚(古代伊拉克)的历代君主也会收集帝国各地的植物,并用它们来装点自己的花园。亚述王亚述纳西拔二世(约公元前883—前859在位)的铭文上就写道:他在山中挖通了一条水渠,这样流水便可以从山上流进花园。园中种植着他的大军征战各国所见的植物:松树、柏树、杜松、杏树、枣树、橄榄树、石榴树、梨树、榅桲树、无花果树和葡萄藤。     随后,大名鼎鼎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建成。其实,花园的实际地点在尼尼微(Nineveh,曾为古代亚述王国首都),亚述王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前681在位)在这里建起了一系列的空中露天长廊,比如湖上阶地花园——经由水道从山中取水,再通过螺旋泵引流到露天长廊之上。辛那赫里布的碑文中提到了用以制作水泵的黏土模具,这些水泵全天候地运作,从而将空中花园打造成“众人眼中的奇观”。 在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皇家园林是西安的上林苑,它的建造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他还修筑了长城。他的这座上林苑修筑在高处,俯瞰着四周乡野,以彰显君威。这座园林是秦帝国的象征,其间种植着帝国境内的各种植物,包括异国送来的礼物(桃树、葡萄)。 
    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 北,驰骛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 漭之野。……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 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答沓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 《上林赋》,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 
这种过分华丽的传统流传了十几个世纪之后,直到马可•波罗描绘出元上都——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建造的位于北京以北的避暑行宫时,才第一次引起了西方人的注意。皇帝命人挖出了一个大湖,湖水由河流引入,还搭起了一座人造小山,为他那些珍贵的树木营造出最相得益彰的环境。 
    但凡大汗听闻哪里有一株好看的树,都会命人将之连根挖出,无论多重,也要用象运到避暑行宫的这座小山上栽种,这使得小山增色不少。 《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马可•波罗 (Marco Polo,1254—1324) 
    1793 年,英国大使马戛尔尼写下了他携使团觐见乾隆皇帝的过程,在描述皇家园林时,他做了最后的润色。他来到承德避暑山庄,目睹了迷人的亭台楼阁和景致——时而能见小溪汩汩流过林中空地,时而看见壮观的瀑布飞流直下,激起千万朵水花,从水底回荡出不绝于耳的巨响——与马戛尔尼同时代的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写那首著名的《忽必烈汗》时,一定是从这段描述中获得了灵感。     放眼亚洲,如果皇家园林的设计初衷就是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们要表达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也需要同样重要,甚至历史更加久远。中国人崇敬自然本身的和谐,并且相信,虽然景观可以被优化以适应人的需求,但是,具形态感的石头、流水和树木构成了基本的能量和大自然的韵律,这些会净化感官、鼓舞心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被载入道教思想。道教与其说是一种信仰,其实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尽管这催生出了长生不老的概念——谁实现了完美的和谐,谁就能得道成仙。中国秦汉时期相传的“十洲三岛”,是位于遥远东海的道教仙境,它们皆为人迹罕至、距离遥远之地。所以,在皇家园林的湖泊中建几座岛,湖面栽满莲花,还可泛舟其中,就象征着仙境的概念;就像在中国士大夫宅邸中的庭园池塘里,也会有精心布置的三块山石一般;或者,像日本的枯山水制景,在碎石上耙制出象征流水的纹理,再以完美的间隔精心摆放上爬满苔藓的石块。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第一个命名了“庭”,意为东面一处布置好的净地,用来敬奉神灵;这里还排列着木质鸟居,代表神域的入口。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佛教中的冥想和开悟与本土已有的这些神圣且平静的地点仿佛浑然一体。释迦牟尼一生的讲经常在圣树下进行,因此寺庙和僧院中都会有佛教园林,其间绿树环绕,道路两旁开满鲜花,人们会采下它们献于佛像之前。     在佛陀的故乡印度,花园和宗教二者间,有更为明显的基于生殖的联系。印度教的神祇在花园中舞蹈、狂欢和做爱,花园也因他们的行为而越发迷人。在最为精美的一幅花园图中,黑天神克里希那和爱人罗陀被绿色植物、音乐和鸟鸣环绕。不仅如此,克里希那站在一群牧牛女当中,她们每个人都相信眼前的神明是在为自己舞蹈。佛教崇尚的简朴,并没有打消人们对于盛放的鲜花的热爱;尘世乐土的概念深入人心,所以在信仰佛教的土地上,它也成了佛教神话的一部分。比如,神话中虚构的喜马万塔(Himavanta)就被设想为圣林的样子——开满鲜花的树木环绕着莲花湖,动物与善灵在此嬉戏玩耍。    “Paradise”(天堂)一词最早来自波斯语,意为“围墙花园”,这里特指园中拥有树荫、绿色植物和水(从地下井渠而来)——在干燥贫瘠的地区,这些无疑都是最珍贵的资源,沙漠中的绿洲是希望和福祉的原型。根据《圣经•旧约》第一卷《创世记》的记载,基督教中的伊甸园 也有着相似的发源地:“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有河从伊 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四等分的概念在伊斯兰教中更有几何意义:圣城麦加中最神圣的克尔白( 名“天房”),就是一处神秘的立方体建筑,象征着完美;《古兰经》将“下临诸河的乐园”(伊斯兰教中的天堂)描述为“四分花园,两两对称”。园林的中轴线设有水池(理想的情况下还配有喷泉),四条水道由水池向外延伸,形成对称的结构。水池通常呈方形、八角形或者四边形的倍数形态,但仍然保持着四分花园,即“夏巴”的结构。《古兰经》中尤其提到了缠绕着葡萄藤的棕榈树和金合欢树,但伊斯兰园林最佳的图像记录波斯细密画中也出现了其他的组合,比如高大的常青柏树与婀娜的柳树或开花树相映成趣。后者可能受到了中国园林的影响,因为在当中可以看到红色的中式围栏和门廊。最美的树荫处生长着许多东方植物,它们的叶子被描绘上秋日的色彩。画的四周是颜色鲜艳的花卉纹饰,有水仙、风信子、郁金香和紫罗兰,接着是鸢尾、百合、罂粟、金盏花、茉莉花,甚至还有波斯文学典籍《真境花园》中的玫瑰园。在波斯礼制中,伴随着鸟鸣和潺潺流水的视觉、嗅觉享受是最让人珍视的。…… 
媒体评论
 诸多熟悉的植物,人家拿去了,我们才把它们视为宝贝。这本书让我们反思中国的文化传播,我们应当向日本和印度学习。                                                           ——北京大学教授,博物文化倡导者刘华杰

抢先评论了 “东方草木之美:绽放在西方的73种亚洲植物”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认识身体:探索人体微宇宙

EUR €28.99
加入购物车

鱼什么都知道

EUR €38.99
阅读更多
缺货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Human Gene Editing)

EUR €38.99
加入购物车

花朵的秘密生命

EUR €30.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