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073451
本书主要介绍了水利信息监测仪器类型及原理,探讨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情信息监测方法及仪器;研究了水利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化。力求做到内容丰富、简洁实用,便于读者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本书共八章,包括水利信息传感器相关参数及检测原理、地表水情信息监测、地下水水情、水质检测、滑坡监测技术及设备、渗流监测、水利信息标准化研究与编码设计、农田智能灌溉信息化系统应用案例等。本书可作为水利信息监测和水利信息化系统设计类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和自学用书。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水利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 1
1.2 水利信息监测的重要性 2
1.3 水利信息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
1.4 河长制与水利信息化 5
1.5 水利大数据 8
1.6 参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9
第2章 水利信息传感器相关参数及检测原理 11
2.1 基本仪器参数 11
2.1.1 线性度 11
2.1.2 滞后 14
2.1.3 不重复性 14
2.1.4 分辨力与准确度 15
2.1.5 精度 15
2.1.6 漂移 16
2.1.7 稳定性 16
2.2 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17
2.2.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7
2.2.2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17
2.2.3 各种误差的分类及数据处理方法 19
2.3 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和基本原理 20
2.3.1 差动电阻式传感器 20
2.3.2 电容式传感器 23
2.3.3 电感式传感器 25
2.3.4 振弦式传感器 29
2.3.5 电位器式传感器 31
2.3.6 电感式传感器 32
2.4 本章小结 34
第3章 地表水情信息监测 35
3.1 水情测报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35
3.1.1 水情测报系统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35
3.1.2 水情测报系统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37
3.1.3 现有水情测报系统问题分析 38
3.2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39
3.2.1 监测项目选择原则 39
3.2.2 监测项目分类 40
3.2.3 分析方法 41
3.3 水情传感器及其原理 41
3.3.1 水位传感器 41
3.3.2 雨量传感器 43
3.3.3 流速与流量测量传感器 44
3.3.4 蒸发量测量 46
3.3.5 含沙量测量 48
3.3.6 冰层厚度测量 53
3.4 地表水情监测的主要传感器及参数 55
3.4.1 水位计 55
3.4.2 雨量计 57
3.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58
3.5.1 范围 58
3.5.2 引用标准 59
3.5.3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62
3.5.4 标准值 63
3.5.5 水质评价 63
3.5.6 水质监测 63
3.5.7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66
3.6 本章小结 71
第4章 地下水水情 72
4.1 水资源专题业务数据 72
4.2 地下水水位监测 72
4.2.1 地下水水位的监测要求 72
4.2.2 地下水水位的监测方法和仪器 73
4.2.3 国内外地下水监测仪器的比较 77
4.2.4 地下水位监测仪器的应用与厂家 79
4.3 地下水水质、污染及监测项目 80
4.3.1 地下水水质监测要求 80
4.3.2 地下水水质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80
4.3.3 国内外地下水水质监测仪器的应用与厂家 83
4.3.4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84
4.4 地下水水温监测方法和仪器 96
4.4.1 地下水水温监测要求 96
4.4.2 地下水水温的监测方法和仪器 96
4.4.3 国内外地下水水温监测仪器的比较 97
4.4.4 地下水水温监测仪器的应用 97
4.5 地下水出水量监测 97
4.5.1 泉水出流流量测量 97
4.5.2 水泵抽水量流量测量 98
4.5.3 地下水出水量监测仪器的应用 98
4.6 地下水流速流向的监测调查方法 98
4.7 地下水监测资料的收集、记录和传输 99
4.7.1 地下水监测资料的收集与记录 99
4.7.2 地下水监测资料的遥测传输(数传仪) 99
4.7.3 国内外地下水监测资料的记录和传输仪器比较 101
4.7.4 地下水数据传输存储设备的应用 102
4.8 地下水监测井布设 103
4.8.1 地下水监测井布设原则 103
4.8.2 布设地下水监测井地区 104
4.8.3 布井前资料收集 104
4.8.4 地下水对照监测井布设要求 104
4.8.5 地下水控制监测井布设要求 105
4.8.6 缺乏资料时的监测井布设 105
4.8.7 地下水功能区监测井布设要求 106
4.8.8 地下水监测井布设密度 106
4.8.9 地下水二级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井布设密度规定 107
4.9 地下水样品采集 107
4.9.1 采样时间与频次 107
4.9.2 地下水功能区采样时间与频次 108
4.9.3 采样器与样品容器 108
4.9.4 采样方法与注意事项 109
4.9.5 采样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09
4.9.6 样品保存 110
4.10 本章小结 110
第5章 水质检测 111
5.1 水质检测的国内外现状 111
5.1.1 水质检测国外现状 111
5.1.2 水质检测国内现状 112
5.1.3 水质监测实施阶段普遍面临的问题 113
5.2 水质监测的意义 114
5.2.1 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 114
5.2.2 为水环境保护提供基础 114
5.3 水质分析指标 114
5.4 水质采样要求及监测项目表 116
5.4.1 水质采样井布设原则、方法和要求简介 116
5.4.2 地下水水质监测的方法和设备 116
5.5 水质检测项目及仪器 118
5.5.1 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项目列表 118
5.5.2 水质检测项目分析方法 119
5.6 水质检测对象及仪器介绍 126
5.6.1 理化指标检测及仪器介绍 126
5.6.2 无机阴离子检测及仪器 129
5.6.3 营养盐及有机指标检测 131
5.6.4 金属含量检测 135
5.6.5 微生物检测及仪器介绍 137
5.6.6 有机污染物检测 140
5.6.7 抗生素含量检测及仪器 144
5.7 本章小结 146
第6章 滑坡监测技术及设备 147
6.1 滑坡监测技术现状 147
6.1.1 形变位移监测 147
6.1.2 物理场监测 148
6.1.3 地下水监测 149
6.1.4 外部触发因素监测 149
6.2 外部形变监测 150
6.2.1 外部形变监测的主要内容 150
6.2.2 外部形变监测的常用仪器设备 151
6.3 内部形变监测 151
6.3.1 内部形变监测的主要内容 151
6.3.2 内部形变监测布置及常用仪器设备 152
6.4 滑坡监测的主要传感器及参数 154
6.4.1 GPS与全站仪 154
6.4.2 测斜仪 156
6.4.3 裂缝计 158
6.4.4 孔隙水压力计 160
6.4.5 滑坡区域视频监控设备 161
6.4.6 数据采集仪 163
6.5 本章小结 166
第7章 渗流监测 167
7.1 概述 167
7.1.1 监测内容 167
7.1.2 国内外现状 168
7.2 渗流监测的布置要求 168
7.2.1 坝体、坝基 169
7.2.2 绕坝渗流 169
7.2.3 边坡工程与地下洞室 169
7.2.4 渗流量监测与水质分析 170
7.3 渗流压及其地下水水位监测 171
7.3.1 渗流压测量相关规定 171
7.3.2 渗流压测量原理 171
7.3.3 地下水水位监测内容及原理 175
7.4 渗流量监测 177
7.4.1 观测方法及设施 177
7.4.2 安装埋设 178
7.4.3 观测与计算 179
7.5 本章小结 182
第8章 水利信息标准化研究与编码设计 183
8.1 水利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分析 183
8.1.1 信息分类原则 183
8.1.2 信息分类方法 185
8.2 水利信息基础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187
8.2.1 表设计 187
8.2.2 标识符命名 188
8.2.3 表标识和字段标识 189
8.3 水利信息基础数据库字段类型及长度 189
8.3.1 字符串型 190
8.3.2 数值型 190
8.3.3 日期时间型 190
8.3.4 布尔型 190
8.4 水利信息监测数据 191
8.4.1 雨水情监测信息类数据属性 191
8.4.2 取用水信息类数据 192
8.4.3 水质监测评价信息类数据 193
8.4.4 工情监测信息类数据 194
8.4.5 测站设备信息类数据 195
8.5 本章小结 197
第9章 农田智能灌溉信息化系统应用案例 198
9.1 农田智能灌溉信息化系统应用 198
9.1.1 应用背景 198
9.1.2 研究意义 198
9.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99
9.1.4 应用简介 200
9.2 智慧灌溉信息感知系统设计 200
9.2.1 相关传感器元器件选取 200
9.2.2 主要设计流程 202
9.3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通信方式 204
9.3.1 常用通信方式 204
9.3.2 地下水监测工程数据通信报文规定 207
9.4 农田智能灌溉可视化系统设计 216
9.4.1 农田智能灌溉可视化需求 216
9.4.2 应用领域 217
9.4.3 可视化编程 217
9.4.4 基于Qt的农田灌溉监控信息化系统 217
9.5 本章小结 219
参考文献 220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