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27331
唐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靓丽的奇葩,对后世词的创作影响深远。了解和掌握它的格律特点,对于今人填词,以及更好地理解吸收唐宋词的精华,是必不可少的。龙榆生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词学家,毕生从事词学研究,《唐宋词格律》即是重要成果之一。这部部深入浅出、别具特色的词学著作,堪称爱好填词者案头之书。它既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填词的需要,同时也适宜于当词的选本阅读欣赏。
为方便读者使用,书后附有清人戈载《词林正韵》,并特别制作了词牌索引,以供检索。
出版説明1
凡例1
類平韵格
十六字令(又名《蒼梧謡》、《歸字謡》)1
南歌子(又名《南柯子》、《風蝶令》)1
漁歌子(又名《漁父》)2
憶江南(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3
瀟湘神4
搗練子(又名《深院月》)4
浪淘沙(又名《賣花聲》,附《浪淘沙慢》)5
江南春8
憶王孫(又名《豆葉黄》、《闌干萬里心》)9
江城子(一作《江神子》)9
長相思(又名《雙紅豆》)10
醉太平11
玉蝴蝶12
浣溪沙(附《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14
巫山一段雲16
采桑子(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艷歌》、《羅敷媚》)17
畫堂春18
阮郎歸(又名《醉桃源》、《碧桃春》)19
三字令20
朝中措21
眼兒媚(又名《秋波媚》)22
人月圓(又名《青衫濕》)23
柳梢青(又名《隴頭月》)24
太常引25
少年游26
臨江仙28
鷓鴣天(又名《思佳客》)31
小重山(又名《小重山令》)33
一剪梅34
唐多令(又名《南樓令》)35
破陣子(一名《十拍子》)36
喝火令37
行香子38
風入松39
金人捧露盤(又名《銅人捧露盤引》、《上西平》、《西平曲》)41
八六子42
雪梅香43
滿庭芳(又名《鎖陽臺》)44
水調歌頭46
鳳凰臺上憶吹簫48
漢宫春49
八聲甘州50
揚州慢52
高陽臺(又名《慶春澤》)53
錦堂春慢54
壽樓春55
憶舊游56
夜飛鵲58
望海潮59
沁園春(又名《壽星明》)61
多麗(又名《緑頭鴨》)64
六州歌頭66
第二類仄韵格
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源》)70
歸自謡(一作《歸國謡》)71
天仙子71
生查子72
醉花間74
點絳唇75
霜天曉角(又名《月當窗》)76
傷春怨78
卜算子(附《卜算子慢》)78
謁金門80
好事近(又名《釣船笛》)81
憶少年(又名《十二時》)82
憶秦娥(又名《秦樓月》)83
燭影摇紅(或名《憶故人》)84
醉花陰86
望江東87
木蘭花(附《木蘭花令》、《玉樓春》、《减字木蘭花》、《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
87
鵲橋仙93
夜游宫94
踏莎行(附《轉調踏莎行》)95
釵頭鳳(又名《折紅英》)96
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栖梧》)97
漁家傲99
蘇幕遮100
淡黄柳101
錦纏道(一名《錦纏頭》)102
酷相思103
解佩令103
青玉案104
千秋歲(附《千秋歲引》)105
離亭燕(一作《離亭宴》)107
粉蝶兒108
御街行(又名《孤雁兒》)109
祝英臺近(又名《月底修簫譜》)110
驀山溪(又名《上陽春》)111
洞仙歌113
惜紅衣115
法曲獻仙音116
滿江紅118
天香121
聲聲慢122
黄鶯兒123
劍器近124
醉蓬萊125
暗香126
長亭怨慢127
雙雙燕129
宴山亭(一作《燕山亭》)130
念奴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壺中天》、《湘月》)
131
繞佛閣135
絳都春136
桂枝香(又名《疏簾淡月》)137
翠樓吟138
霓裳中序139
水龍吟(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140
石州慢(一作《石州引》)142
瑞鶴仙144
宴清都147
齊天樂(又名《臺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148
雨霖鈴149
眉嫵(一名《百宜嬌》)150
永遇樂151
二郎神153
拜星月慢154
西河155
西吴曲156
望遠行157
疏影(附《緑意》)158
摸魚兒(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159
賀新郎(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换酒》)161
蘭陵王163
六醜166
夜半樂167
寶鼎現169
鶯啼序171
第三類平仄韵轉换格
南鄉子174
蕃女怨176
調笑令(又名《古調笑》、《宫中調笑》、《調嘯詞》、《轉應曲》)176
昭君怨(又名《宴西園》、《一痕沙》)178
菩薩蠻(又名《子夜歌》、《重叠金》)179
更漏子181
喜遷鶯(又名《鶴沖天》、《萬年枝》、《喜遷鶯令》、《燕歸來》)182
清平樂(又名《憶蘿月》、《醉東風》)182
憶餘杭184
河瀆神184
河傳185
虞美人187
第四類平仄韵通叶格
西江月(又名《步虚詞》、《江月令》)189
醉翁操190
渡江雲(又名《三犯渡江雲》)191
曲玉管193
哨遍(一作《稍遍》)194
戚氏196
第五類平仄韵錯叶格
荷葉杯199
訴衷情200
定西番200
相見歡(一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201
上行杯202
酒泉子203
定風波(一作《定風波令》)203
樓205
附録一詞林正韵207
附録二詞牌音序索引257
附録三詞牌筆畫索引261
凡例
(一)
本編依韵脚分類,計分平韵、仄韵、平仄韵轉换、平仄韵通叶、平仄韵錯叶等五格。
(二)
本編所收諸格,以適宜表達各種不同情感而又爲多數人所采用者爲主,間亦兼采不甚習見之調,但一般澀體概從省略。
(三)
本編所收諸格,以所采標準作品之字數多寡爲排列先後。
(四)
每一格除標句、豆、韵外,每字逐一標明平仄,以-表平,表仄,+表可平可仄。其有須兼顧特殊情况,如某字定要去聲之類,並見附注。
(五)
每一詞牌,皆説明來歷及所屬宫調,間或指出適宜表達何種情感。其無從查考或可泛用者從略。
(六)
每一詞牌,以諸家所習用者爲定格。其或句豆小有出入者,别爲、第二等格,或加附注。又習用平韵改作仄韵、或習用仄韵改作平韵者爲變格。
(七)
每一詞牌,原有平仄兩體者,視其應用範圍之廣狹以定隸屬,而以使用較少者附見於後。
(八)
詞有從七言絶句或單調小令增演爲引、近、慢者,間亦依萬樹《詞律》舊例,依次排列,以明發展因由。
(九)
每一格視傳世名作之多寡,舉一闋至若干闋以示例,供參考比較。
(十)
每一格下所舉唐宋詞,以、表豆(在句中),·表句,◎表平韵,△表仄韵(均在句下),以便查核。唯少數按格中應作豆者,因文意而或有改標作句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