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598465
一本写给“大人”看的“识字”书;
有趣、有味、有料;
愿你偷得浮生半日,随汉字穿越时空,回归古老的生活场景,随日出而作,待日入即息,不负光阴,拾(识)得汉字一箩筐。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是远古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虽历经几千年演变,与我们今日的生活依然密切相关,如表示方位的东、南、西、北,如区分季节的春、夏、秋、冬,如家,如畜,如花,如月……这些看似普通的汉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古老故事和生活场景?它们*初的本义是什么?又如何演变成今天的样子?作者在书中一一作了生动、有趣的讲解。在作者的讲述中,这些汉字仿佛有了生命般,穿越历史长河,在纸上跃动了起来。
辑一 春天里的一枝花
春天里的一枝花
冬之风雅
教人知道已春深
“年”是一幅画
初始的太阳
蟋蟀鸣秋
夏天的模样
长成一个字
离离原上草
老马识途
温暖祥和的羊
牛为大物
乌鸦为慈鸟
句芒迎春
辑二 心有灵犀
你看见了吗?
“我”是什么?
“你”的本相
“万”是一只蝎子
“它”是一条蛇
“女”为尊
举起你的右手
“衣”字那一撇
不是东西
不识南北
乐山乐水乐古乐今
足不是足,疋不是疋
一根绳子的迷踪
心有灵犀
十字路口
怎么走路?
回到树上
辑三 窗上的古风
什么是“家”?
门户之辨
架起万年梁
此椅非彼椅
窗上的古风
祭床神
拆字游戏
万乘之国
执箸巡城
因井而市
辑四 苔深不能扫
吹禅
花笺
空了以后
古人的梦
天地之气
韦编三绝
苔深不能扫
午门的威仪
大音希声
风月无边
字也有灵性
识得汉字一箩筐
你识字吗?这显然是废话,今天还有几个人不识字?
十多年前,偶然买了一本书——《汉字王国 》,是一个叫林西莉的瑞典人写的,讲述汉字的起源、形态以及其他种种,比如 :“山”为什么这么写?“人”最初是怎样的? 一个汉字就像一幅画,看一个字的形态,就能想象出活生生的事物的模样。想想看,汉字就是几千年前古人所描迷的周遭事物,从文字角度看,我们依然生活在古人所描绘的世界里 。我们用了几千年的汉字,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它一直在讲故事。
再看那些“山”“水”“日”“月”,以为无一字不识,却原来无一字识得。这才发现,原来我不识字啊! 正如林西莉说的:“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语教学,却很少加以解释。”
都说文字是一种工具,而汉字不仅仅是工具, 它也是一个巨大的矿藏 ,埋藏着丰厚的中华文化。学习汉字 ,就像打开一扇门,不光能看到文字的神奇,也能看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朋友杜平至今仍记得他一年的语文课,记得他是如何开始认字的。那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连课本都没有,老师只好一个字一个字地讲 :入 、米、女、土……都是最简 单的汉字。他的一年级语文老师是村里请的代课老师 ,显然是落魄乡间的旧知识分子,不会拼音,没有课本,只好自己乱讲,讲字的形,讲字的义,讲字的理, 讲与字有关的常识,九个汉字居然讲了整整一学期。在那个无趣无序的年代,这位老师无意无奈中打开的汉字大门 ,结果让孩子见到汉字的丰沛。于是,学生记了一辈子。
前些年,杜平办杂志,独辟蹊径开《识字》栏目。我有幸主持这个栏目,于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头细细学起来。几年下来,识得汉字几个, 并在这个栏目里当起了搬运工 ,将自己读到的汉字知识搬过来与大家分享,仅此而已。
汉字难学 ,旧时识字的人不多,但人们对文字却自有一种敬畏。汪曾祺先生写过一个老人——文昌阁的庙祝老白,除了管理文昌阁,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到各家各户去收集废弃的字纸。那时人对字纸有一种崇拜心理,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认为有字的纸是不能乱扔的,亵渎了字纸是要遭天谴的,于是凡是有字的纸,都要敬惜 。所以家家有个字纸篓,用白纸糊着,贴了红纸条,上书“敬惜字纸”,用来放有字的废纸。隔些日子,老白会来收去,拿到文昌阁烧掉。看到这里,不禁肃然起敬,这几乎就是中国民间尊崇汉字的一种日常仪式。
流沙河先生也写过一本书——《流沙河认字》,他历时十年研究汉字,觉得学习认字太有趣了。他说:“书成后怕有读者要问:‘认得那么清楚明白,有何益处? ’说老实话,当今世界看重实惠,我确实答不出有何益处 。但是我坚信某西哲之言 :‘有趣必有益。’”
“我”是什么?
我是谁?这是一个无聊的问题。如果把它换成“我是什么?”那就有的聊了。
“我”是一种武器,请看甲骨文:[65],很像一把横绑的三叉戟,带着利齿。《说文解字》里说:“我,从戈从钑。”钑是一种古代兵器。虽然许慎作《说文》时还看不到甲骨文,但是这个字像一把兵器太明显了。由此可以想象,在甲骨文那个年代,人是很张扬的,“我”就是明证。
自从超越石斧、石矛有了青铜、铁器,人类就进入了冷兵器时代,武器也越来越吓人,于是古人造出了许多与兵器有关的字,比如戈、戊、戌、戎,都是兵器。戈:[66],长柄一端带有横刃尖刀的兵器;戊:[67],放在兵器库里的不动之戈;戌: [68],带有长柄的战斧;戎: [69],戈加防护的铠甲(旁边的十字是一副铠甲),也是古代兵器的总称。还有一些字是从兵器变化而来的,比如伐:[70],一个人扛着一把戈,讨伐之意一目了然;戒: [71], 双手持戈,保持戒备;武:[72],下面是脚,持戈行进,说的也是军旅之事;成: [73],战斧下面加一横,似乎是一种会意作用。刻录者想表示这是一把带血的战斧?还是想说战斗已完成?还有一个字的本义你是完全想象不到的—咸: [74],居然是用战斧砍下人头的画面,血淋淋的一个“杀”。
这些字的产生都与兵器有关,字形刚劲有力,如今大多被时光流水洗去了血腥味,你想了解它的本来面目,只能到字典里去想象了。
在处处暗藏危机的古代,我,如何安身立命?靠手里的武器。我,如何征服群雄?靠手里的武器。那个时候,要么横刀跃马,要么枕戈待旦,不管走到哪里,人手一柄刀斧。遥想其时,人人举着大刀,呐喊示威,真是一个血脉贲张的年代。
什么时候,血性慢慢减退?再看一下“我”就知道了。早在殷商时代,“我”就已经被用来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了。到小篆的年代,利齿变成了“禾”,柔软的谷类作物。有人不甘心,造了一个新字“哦”—“我”加“口”,表示手持战具呐喊,可是至迟到东汉,“哦”又变成了“吟”,一种很温和的情绪表达。张艺谋的电影《英雄》里面,万人持枪呐喊“风!风!”,气势恢宏,那是后人不甘堕落的残余血性,这一场面,倒是古风犹存。
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据说甲骨文里用来当作称谓的“我”不是单数,是部族的称谓,是复数,是集体。那时的王室贵族,主要做两件事—祭祀和征战,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两件事,尤其是后者,都需要群体,要有部族的拥戴和追随,这就是“我”。当余、予、吾这些第一人称单数名词出现时,咱中国人已是儒雅的谦谦君子,不会喊“哦——”了。
“我”的本义里那种强者的骄傲,早已迷失在金戈铁马的远古时代。
步惊云 –
真是好看!装帧精美!汉字的故事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