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389461
*法院的大法官们不再是不苟言笑、超凡脱俗、高高在上如神一般的存在,而更像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个性鲜明,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哈伦的严谨、博学和学者风范,伯格的狭隘、小心眼;道格拉斯的坚守,布莱克门出入*法院时的小心翼翼、忐忑不安……美国司法系统中*为神秘的群体,如此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颇为有趣的是,作者在书中还描写了大法官们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完美呈现了大法官褪去光环之后更为真实的另一面。
金卡纸、uv油墨印刷,超具质感的法律书。
本书记录了1969—1975年间美国联邦*法院受理的、在美国司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案件——包括废除学校种族隔离案、尼克松水门案、死刑的存废、禁止堕胎是否违宪案等。通过揭示这些判决背后不为人知的过程——关键第五票的争夺,自由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形形色色的意见书草案、大法官之间的对峙及协商等,全方位地展示了美国联邦*法院在这一时期运作的内幕。本书虽然只写了7个庭期,但对每一个庭期都描述的很详尽,九位大法官的矛盾也全都展露无遗。成功刻画了这一时期美国*法院十余位大法官的形象,伯格的诡诈与愚蠢、道格拉斯的坚定与使命感、布莱克门的小心翼翼,使人们得以走近美国司法体系中这一神秘的群体。
序 / 001
作者题记 / 001
引言 / 001
谁会是下一任首席大法官 / 003
伯格与尼克松 / 005
总统的任命 / 016
1969年庭期 / 023
新官上任的首席 / 025
废除种族隔离案 / 033
印第安人遗嘱案 / 055
埃文斯诉阿比尼案 / 058
伯格的分案控制权 / 063
科尔曼诉亚拉巴马州 / 069
阿什诉斯文松案——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 071
道格拉斯弹劾案 / 075
厄尔•巴索案——科科伦的游说 / 080
布莱克门的提名 / 087
1970年庭期 / 095
校车接送学童案 / 097
哈里斯诉纽约州——对米兰达规则的挑战 / 117
怀曼诉詹姆斯案 / 125
伯格的形象 / 128
马萨诸塞州诉莱尔德案——反对越战 / 130
科恩诉加利福尼亚州案——反对征兵 / 135
退伍军人抗议案 / 142
拳王阿里拒服兵役案 / 145
五角大楼文件案 / 148
1971年庭期 / 163
布莱克与哈伦的离去 / 165
鲍威尔和伦奎斯特的继任 / 170
山岭俱乐部诉莫顿案——布莱克门与道格拉斯的惺惺相惜 / 177
堕胎自由案 / 178
劳埃德诉坦纳——道格拉斯的抗议 / 193
布莱克门的堕胎案草案 / 197
堕胎草案的流产——道格拉斯的抗争 / 201
佛朗德诉科恩案 / 206
猥亵物品案 / 210
死刑的争议 / 224
1972年庭期 / 249
堕胎案尘埃落定 / 251
道格拉斯的助理们 / 263
猥亵的定义——首席大法官的胜利 / 269
弗朗第罗诉理查森案 / 279
格里菲斯案——鲍威尔的改变 / 281
丹佛的校园种族隔离案——布伦南赢了 / 287
不拘小节的伦奎斯特 / 297
不努力的斯图尔特 / 298
布伦南的失落 / 299
1973年庭期 / 303
施莱辛格诉霍尔兹曼案 / 305
詹金斯诉佐治亚州案 / 307
德夫尼斯诉奥德加特案 / 310
尼克松水门事件案 / 314
1974年庭期 / 385
福特继任总统 / 387
鲍威尔的助理 / 390
道格拉斯受伤了 / 393
布莱克门的转变 / 399
鲍威尔的立场 / 401
道格拉斯的去留 / 405
奥康纳诉唐纳森案 / 408
伦奎斯特企图改变证据排除规则 / 424
1975年庭期 / 427
道格拉斯的离开 / 429
史蒂文斯的继任 / 442
令自由派担忧的民权案件 / 446
伦奎斯特逐渐占了上风 / 454
堕胎案的后续 / 458
伯格的操控 / 462
史蒂文斯的新庭期 / 474
来自五个州的死刑案件 / 477
中间派的崛起 / 480
自由派的式微 / 491
致谢 / 495
该书作者之一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是当年揭发尼克松水门案丑闻的主要记者。为了写作该书,作者对包括数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一百七十多位前法官助理以及几十位最高法院前雇员等在内的两百多名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搜集了丰富的从未公开过的第一手资料。如作者所言,“本书最为核心的文件材料均来自尚未公开的资料”,作者“获取了大量的大法官的内部备忘录、信件、讨论会上随手写下的记录、案件分配表、日记、未公开的判决意见草拟稿,几个判决意见草拟稿甚至从未在大法官之间传阅”。根据作者在该书前言中所言,在书中所描述的最高法院七个庭期中,每个庭期在每个大法官办公室,作者都至少寻找到1-4个可靠的信息来源。所有书中引用的文件,都有原件或复印件佐证。只是因为该书出版之际,为作者提供第一手信息的大法官们仍然在任,他们的姓名并未在书中披露。后来,随着大法官们先后离世,他们的名字才最终得以揭晓,他们是:波特·斯图尔特大法官、路易斯·鲍威尔大法官、哈里·布莱克蒙大法官。
正是基于作者全面、翔实、可靠的资料收集工作,我们得以窥见最高法院运作过程中最为真实、生动的一面。在书中,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不再是不苟言笑、超凡脱俗、高高在上如神一般的存在,而更像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个性鲜明,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哈伦的严谨、博学和学者风范,伯格的狭隘、小心眼;道格拉斯的坚守,布莱克蒙出入最高法院时的小心翼翼、忐忑不安……美国司法系统中最为神秘的群体,如此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颇为有趣的是,作者在书中还描写了大法官们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完美呈现了大法官褪去光环之后更为真实的另一面。例如,书中的斯图尔特除了是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还是个棒球迷,是辛辛那提红人队的粉丝。他的钱夹里经常会有一张折角的报纸,上面有经过计算得出的红人队每一局棒球比赛得分的可能性。甚至,当在法官席上听审言辞辩论时,他也会要求助理将红人队季后赛每局比赛的结果传给他。
《隐秘的江湖:美国最高法院要案审理内幕》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首次出版发行后,在美国至今畅销不衰。其中译本也不断推陈出新,一版再版。之所以历久弥新,真实性是其能够焕发出长久生命力之源泉所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历任大法官们,运用其司法智慧,传承历史,顺应现实,充分发挥了司法对社会生活和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塑造了美国的法治形象和社会形象。司法的公正和独立是民主法治的根基,虽然司法的公正和独立并不意味着法院可以无视社会和政治现实作出判决,但对于法治的真诚信仰,只向法律低头的信念,应该成为每个司法者的坚定操守。考察美国的最高法院制度,探寻最高法院在捍卫美国法治中的作用,对于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司法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的于鹏副教授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语系,后来又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获得了法律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在法学研究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在法律翻译方面功底扎实,文笔流畅,遣词造句颇见功力。这本《隐秘的江湖:美国最高法院要案审理内幕》是其新近的译作,这本书虽然有过两部汉语译本,但因译者个人的专业背景、视角等因素,在翻译特色方面仍存在一些区别,希望这一译本能对有意愿对美国司法制度进行深入了解的同道有所裨益。
是为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