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642059
内容简介
本书从城乡规划视角预期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经济格局与生活方式产生的分异,展望我国未来社会聚落模式与总体格局,并设想在云贵高原与黄土高原发展大型生态聚落。本书前两章主要分析指出我国城市化进程如果继续沿用西方模式将难以为继;第三章阐述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应对策略,以及由此推断我国新的空间发展方向;四、五、六章主要讲述两大高原聚落形成的依据与技术途径;第七章展望我国未来发展前景、总体功能区划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第八章主要阐述本书构想的现实意义。
目 录
第一章城镇化的困局
用地指标
蚁族现象
控制的副作用
城市的规模与容量
关于新型城镇化
看不懂的城市群
第二章绕不开的麻烦
土地资源
旅游业的前景
能源与环境
人口老龄化
中等收入与一带一路
第三章剑走偏锋
技术进步的影响
关于“低保”
游泳池的处理方式
虚实之间
思维辨析
第四章云贵高原兴起
攀枝花的启示
竹子建筑
丽江客栈
回归自然
再说西部大开发
第五章寻找神灯
苍天厚土
现实的困境
绿色建筑与窑洞
掩土与薄壳
有无之间
生态修复
第六章黄土聚落形成
银河九天
无形的手
自然经济复苏
主流社会
发展转型
军旅文化
社区重塑
第七章大格局
有丝分裂
经济热岛
乡村振兴
主体功能区划
多彩世界
第八章可预见的未来
科幻与现实
窗口期
关于产能过剩
诺亚方舟
文明的境界
用地指标
蚁族现象
控制的副作用
城市的规模与容量
关于新型城镇化
看不懂的城市群
第二章绕不开的麻烦
土地资源
旅游业的前景
能源与环境
人口老龄化
中等收入与一带一路
第三章剑走偏锋
技术进步的影响
关于“低保”
游泳池的处理方式
虚实之间
思维辨析
第四章云贵高原兴起
攀枝花的启示
竹子建筑
丽江客栈
回归自然
再说西部大开发
第五章寻找神灯
苍天厚土
现实的困境
绿色建筑与窑洞
掩土与薄壳
有无之间
生态修复
第六章黄土聚落形成
银河九天
无形的手
自然经济复苏
主流社会
发展转型
军旅文化
社区重塑
第七章大格局
有丝分裂
经济热岛
乡村振兴
主体功能区划
多彩世界
第八章可预见的未来
科幻与现实
窗口期
关于产能过剩
诺亚方舟
文明的境界
后记
前 言
序言
机器人开始尝试从实验室走进人们的生活,20年后社会总体就业率不知还能保持在多少,怎样确保人人都有相对稳定的收入?
当国内化石能源消耗殆尽,雾霾可能会消散,蓝天重现,但油价又在不停上涨。 国际能源价格我们无法掌控,有时只能适应,而新能源生产成本不一定乐观,普通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还能像现在这样消费得起吗?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二个一百年是到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集约化、智能化养老可能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但集中到什么程度、在哪里集结,我们这些未来的老人愿意被集中吗?
一线城市房价高得离谱,年轻人 “北漂”发展的机会所剩无几。没有新鲜血液流入,这些经济“领头羊”能否继续保持活力?
大城市已不堪重负,还能继续扩张吗?如果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实现高度的城市化,城市又未必负担得起,那滞留在乡村“就地城镇化”的人们又会有怎样的前景?
……
人们对未来既充满期待,也心存疑虑。按说现在应该有一套类似“未来三十年展望”系列丛书来满足人们不断产生的好奇心,或吃一粒定心丸。但谁来执牛耳,又从哪儿说起呢?毕竟这不是未来学范畴,更不是写科幻小说,因为前者并不针对某个具体时间和地区,比如像《第三次浪潮》或《未来简史》;后者更像是长着两只翅膀到处乱飞,不需要承担什么义务与责任。
这些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从技术层面看首先应该是城乡规划要做的事。社会分工的这部分工作就是对可预见的未来提前做出空间上的安排,需要搞清楚这些空间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以及它们的演化趋势。所有这些都将直接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只不过这些并非政府某一个部门委托某个专业规划机构能够解决,而是需要几乎全社会的力量协同完成,涉及问题的学科也是五花八门,规划只是牵头进行综合协调。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也是面向公众的读物,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既需要公众参与,又不至于像量子力学、超静定结构那样晦涩难懂。但它又是专业的,要从眼前这些林林总总的麻烦背后去找到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途径。这些技术性的“基本面”一旦有了答案,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而规划的最大范围可以扩展到全国,从这一视角我们或许可以窥测到我国未来发展的某种技术途径,从而展望未来。本书正是尝试探索这样的“基本面”,给出的答案看似离奇,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陈述的基本事实与简单逻辑却又无法置疑。
近代发端于西方的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到后工业时期城市演变为以第三产业或称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人口聚居地,我国似乎也在沿这一方向加速迈进。然而时过境迁,在可持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将通过一条与这些发达国家不大相同的路径,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人口空间格局。
从发展条件看,要实现中国梦,人口、资源与环境无疑成了最大的瓶颈,尤其以能源问题突出。以当前的速度,大约10年左右我国石油资源耗尽,30年左右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也将耗尽,同时环境压力也迫使我们不得不放弃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意味着廉价化石能源时代结束,无论依靠进口还是采用新能源,都将成为人们未来生活中的奢侈品;大数据与智能化离不开能源驱动,本身产生不了能源,只能使越来越多的人下岗失业,或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半失业状态。
将人们从劳作中解放出来没有违背科技进步的初衷,而是需要转变观念:让所有人得到合理的生活保障既是资源优化的结果,也是全民所有制的体现,更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目前极力推进的城镇化也是基于资源优化考虑,只是要转化近5亿乡村人口让城市难以消化,因为已经有28亿人处在人户分离状态。资源匮乏与环境恶化让大城市进退维谷,小城镇增长乏力,也可能使“被城镇化”人口贫困依旧,为此我们必须、也只能依靠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以间接方式化解城镇化的困局。这对现有城乡格局的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的:大量不依赖物质生产要素的“闲置”人口将迁至低能耗地区以降低生活成本,将来可能分别有2亿~3亿人生活在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形成地球上两个最庞大的聚落。这里冬季不需要生火取暖,夏季不需要空调降温,前者因为天然的气候条件,后者则拥有窑洞—— 一种天然节能模式。两大聚落的出现会使乡村转移人口“兵分两路”实现非农业化——就像细胞有丝分裂,而不是单一极核的城镇化。
对于云贵高原聚落的形成,从技术层面看不会有太多问题,而黄土高原则需要探讨一番。其实条件已具备,而且我们也拖不起:一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每年会给这里增加170亿立方米水,至少相当于2亿人口的生活用水;二是当代工程技术完全能够使传统窑洞脱胎换骨,满足未来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经过40年快速发展,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过剩”的产能,如果持续开发建设黄土高原30年——在宝贵的窗口期,每年就需要上千万工作岗位,开始沉睡的产能将被唤醒,同时伴随生态修复过程,这里将恢复犁耕之前林草的繁茂,黄河也不再浑浊。
形成两大聚落需要市场力量,而国家对能源的控制至关重要。
未来云贵高原的竹子建筑是可降解循环的,而黄土聚落新型窑洞又几乎是永久性的。从广义建筑节能看,包括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的全过程,全部能耗不到其他地区20%,两大聚落将为全社会节省至少15%的能耗,相当于65亿吨标准煤。这里不创造财富却体现价值。攀枝花的康养产业为云贵聚落未来开了个好头,而黄土聚落可能是另一番景象:得益于政府提供的基本保障和超低生活成本,令人怀念的自然经济和邻里关系会复苏,半自耕农方式的田园生活和军旅文化独特魅力使传统文明焕发生机——文明进步不是更迭而应该是叠加,这里是新的栖息地而绝不是收容所。
与此同时,不断涌现的新兴产业与那些不知疲倦的人们仍将继续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几大经济热点地区聚集,形成超大城市群,而不会出现我们现在规划的二三十个。这几个城市群,或者说是经济圈,由于两大聚落对人口的有效吸纳可以放手一搏,进一步扩容、优化、宜居、高效,使房价回归理性、人力资源富集,成为世界经济的超级军团与特混舰队。我们由此可以确定未来三十年我国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规模和速度可能超乎我们想象。四十年前邓小平说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今后这些城市群将首先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成为经济“热岛”,而两大聚落将成为“冷湖”,是最有效的平衡力量。这是科技与社会进步在国土空间的投影,也让人们面对未来有更多选择。
或许这就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一个背负沉重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时期,一个高端技术与局部贫困并存时期,一个社会发展转型、向现代化强国迈进时期形成的特有聚落模式与空间格局。探索这种预期有助于我们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行动准则,对未来充满信心;有了可预期的未来,就能在风云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处变不惊。
不过即使设想成立,我们对它的认识过程也未必轻松。这倒不是因为这里有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恰恰相反。由于当代科学的门类、专业、领域、方向等越分越细,过于精深,有时又有相互背离的倾向,以至于当我们面临一些最现实的问题时反而有些难以表述。这就好比一个人出现了头疼脑热的症状时,脑外科、传染病专家或病理学家都会有自己的专业解释,在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据之前谁也不会轻易开出自己的药方。但在一个乡村医生看来事情或许没那么复杂,他嘱咐病人多喝些水,再卧床休息一天可能就好了。有时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如果既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也不妨从最容易理解的视角去做一番探讨,所以本书试图从眼前的一些容易解释的麻烦事说起,在技术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再去描绘它的前景,并且尽可能以讲故事的方式,以形象的图片、比喻替代枯燥的技术细节、乏味的论证与引述,说明为什么、怎么办、有什么用等等,希望有一些“厚重感”与可信度,但更为重要的是对其他相关领域的读者或公众而言能放下所谓“学术”包袱轻松阅读,从而达成一些共识。
该书前两章以当前的社会热点,也就是大家都清楚的事实解释我国城镇化进程如果继续沿用西方理论与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第三章分析技术进步会为我国发展空间与利用方式带来新的选择;第四、第五、第六章讲述两大聚落形成的可能,其中第五章以工程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寻求黄土高原开发建设途径,是该书重要的支撑点;第七章主要预测两大聚落对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由此展望我国未来城乡的全新格局与人们的生活前景;第八章解释本书构想的现实意义,同时又将这一构想“链接”到国家与民族复兴,并特意将这一命题与犹太民族崛起做了一些比较,旨在印证某种历史的必然。
机器人开始尝试从实验室走进人们的生活,20年后社会总体就业率不知还能保持在多少,怎样确保人人都有相对稳定的收入?
当国内化石能源消耗殆尽,雾霾可能会消散,蓝天重现,但油价又在不停上涨。 国际能源价格我们无法掌控,有时只能适应,而新能源生产成本不一定乐观,普通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还能像现在这样消费得起吗?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二个一百年是到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集约化、智能化养老可能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但集中到什么程度、在哪里集结,我们这些未来的老人愿意被集中吗?
一线城市房价高得离谱,年轻人 “北漂”发展的机会所剩无几。没有新鲜血液流入,这些经济“领头羊”能否继续保持活力?
大城市已不堪重负,还能继续扩张吗?如果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实现高度的城市化,城市又未必负担得起,那滞留在乡村“就地城镇化”的人们又会有怎样的前景?
……
人们对未来既充满期待,也心存疑虑。按说现在应该有一套类似“未来三十年展望”系列丛书来满足人们不断产生的好奇心,或吃一粒定心丸。但谁来执牛耳,又从哪儿说起呢?毕竟这不是未来学范畴,更不是写科幻小说,因为前者并不针对某个具体时间和地区,比如像《第三次浪潮》或《未来简史》;后者更像是长着两只翅膀到处乱飞,不需要承担什么义务与责任。
这些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从技术层面看首先应该是城乡规划要做的事。社会分工的这部分工作就是对可预见的未来提前做出空间上的安排,需要搞清楚这些空间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以及它们的演化趋势。所有这些都将直接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只不过这些并非政府某一个部门委托某个专业规划机构能够解决,而是需要几乎全社会的力量协同完成,涉及问题的学科也是五花八门,规划只是牵头进行综合协调。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也是面向公众的读物,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既需要公众参与,又不至于像量子力学、超静定结构那样晦涩难懂。但它又是专业的,要从眼前这些林林总总的麻烦背后去找到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途径。这些技术性的“基本面”一旦有了答案,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而规划的最大范围可以扩展到全国,从这一视角我们或许可以窥测到我国未来发展的某种技术途径,从而展望未来。本书正是尝试探索这样的“基本面”,给出的答案看似离奇,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陈述的基本事实与简单逻辑却又无法置疑。
近代发端于西方的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到后工业时期城市演变为以第三产业或称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人口聚居地,我国似乎也在沿这一方向加速迈进。然而时过境迁,在可持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将通过一条与这些发达国家不大相同的路径,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人口空间格局。
从发展条件看,要实现中国梦,人口、资源与环境无疑成了最大的瓶颈,尤其以能源问题突出。以当前的速度,大约10年左右我国石油资源耗尽,30年左右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也将耗尽,同时环境压力也迫使我们不得不放弃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意味着廉价化石能源时代结束,无论依靠进口还是采用新能源,都将成为人们未来生活中的奢侈品;大数据与智能化离不开能源驱动,本身产生不了能源,只能使越来越多的人下岗失业,或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半失业状态。
将人们从劳作中解放出来没有违背科技进步的初衷,而是需要转变观念:让所有人得到合理的生活保障既是资源优化的结果,也是全民所有制的体现,更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目前极力推进的城镇化也是基于资源优化考虑,只是要转化近5亿乡村人口让城市难以消化,因为已经有28亿人处在人户分离状态。资源匮乏与环境恶化让大城市进退维谷,小城镇增长乏力,也可能使“被城镇化”人口贫困依旧,为此我们必须、也只能依靠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以间接方式化解城镇化的困局。这对现有城乡格局的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的:大量不依赖物质生产要素的“闲置”人口将迁至低能耗地区以降低生活成本,将来可能分别有2亿~3亿人生活在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形成地球上两个最庞大的聚落。这里冬季不需要生火取暖,夏季不需要空调降温,前者因为天然的气候条件,后者则拥有窑洞—— 一种天然节能模式。两大聚落的出现会使乡村转移人口“兵分两路”实现非农业化——就像细胞有丝分裂,而不是单一极核的城镇化。
对于云贵高原聚落的形成,从技术层面看不会有太多问题,而黄土高原则需要探讨一番。其实条件已具备,而且我们也拖不起:一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每年会给这里增加170亿立方米水,至少相当于2亿人口的生活用水;二是当代工程技术完全能够使传统窑洞脱胎换骨,满足未来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经过40年快速发展,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过剩”的产能,如果持续开发建设黄土高原30年——在宝贵的窗口期,每年就需要上千万工作岗位,开始沉睡的产能将被唤醒,同时伴随生态修复过程,这里将恢复犁耕之前林草的繁茂,黄河也不再浑浊。
形成两大聚落需要市场力量,而国家对能源的控制至关重要。
未来云贵高原的竹子建筑是可降解循环的,而黄土聚落新型窑洞又几乎是永久性的。从广义建筑节能看,包括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的全过程,全部能耗不到其他地区20%,两大聚落将为全社会节省至少15%的能耗,相当于65亿吨标准煤。这里不创造财富却体现价值。攀枝花的康养产业为云贵聚落未来开了个好头,而黄土聚落可能是另一番景象:得益于政府提供的基本保障和超低生活成本,令人怀念的自然经济和邻里关系会复苏,半自耕农方式的田园生活和军旅文化独特魅力使传统文明焕发生机——文明进步不是更迭而应该是叠加,这里是新的栖息地而绝不是收容所。
与此同时,不断涌现的新兴产业与那些不知疲倦的人们仍将继续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几大经济热点地区聚集,形成超大城市群,而不会出现我们现在规划的二三十个。这几个城市群,或者说是经济圈,由于两大聚落对人口的有效吸纳可以放手一搏,进一步扩容、优化、宜居、高效,使房价回归理性、人力资源富集,成为世界经济的超级军团与特混舰队。我们由此可以确定未来三十年我国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规模和速度可能超乎我们想象。四十年前邓小平说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今后这些城市群将首先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成为经济“热岛”,而两大聚落将成为“冷湖”,是最有效的平衡力量。这是科技与社会进步在国土空间的投影,也让人们面对未来有更多选择。
或许这就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一个背负沉重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时期,一个高端技术与局部贫困并存时期,一个社会发展转型、向现代化强国迈进时期形成的特有聚落模式与空间格局。探索这种预期有助于我们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行动准则,对未来充满信心;有了可预期的未来,就能在风云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处变不惊。
不过即使设想成立,我们对它的认识过程也未必轻松。这倒不是因为这里有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恰恰相反。由于当代科学的门类、专业、领域、方向等越分越细,过于精深,有时又有相互背离的倾向,以至于当我们面临一些最现实的问题时反而有些难以表述。这就好比一个人出现了头疼脑热的症状时,脑外科、传染病专家或病理学家都会有自己的专业解释,在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据之前谁也不会轻易开出自己的药方。但在一个乡村医生看来事情或许没那么复杂,他嘱咐病人多喝些水,再卧床休息一天可能就好了。有时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如果既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也不妨从最容易理解的视角去做一番探讨,所以本书试图从眼前的一些容易解释的麻烦事说起,在技术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再去描绘它的前景,并且尽可能以讲故事的方式,以形象的图片、比喻替代枯燥的技术细节、乏味的论证与引述,说明为什么、怎么办、有什么用等等,希望有一些“厚重感”与可信度,但更为重要的是对其他相关领域的读者或公众而言能放下所谓“学术”包袱轻松阅读,从而达成一些共识。
该书前两章以当前的社会热点,也就是大家都清楚的事实解释我国城镇化进程如果继续沿用西方理论与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第三章分析技术进步会为我国发展空间与利用方式带来新的选择;第四、第五、第六章讲述两大聚落形成的可能,其中第五章以工程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寻求黄土高原开发建设途径,是该书重要的支撑点;第七章主要预测两大聚落对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由此展望我国未来城乡的全新格局与人们的生活前景;第八章解释本书构想的现实意义,同时又将这一构想“链接”到国家与民族复兴,并特意将这一命题与犹太民族崛起做了一些比较,旨在印证某种历史的必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