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0209590
*说收藏、谈文化、品艺术、论万象……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小文不小,用小短文解读大部头,以一本书通览65本书!
*多年夙愿终于结集,一本让马未都自己爱不释手、莫名兴奋、倍感幸福的书!
*特别加入二维码,扫码看马未都亲口讲述写作这些小文背后的故事。
这65篇文,为何人而序,因何而来?简短篇幅的身后,藏着序者与每位作者间的故事。于是,便有了这65段视频故事,记录的便是这一来一往,讲的也是字里行间的情谊。
精心收录马未都近15年来所写的序和跋,内容广泛涉及收藏、文化、艺术、建筑、文学、社会等方方面面,号称“上下五千年,诗书礼乐经”,“一册在手,胜读百科”。每篇序跋小文虽然多控制在千字以内,但寥寥数语,却往往可点明全书精髓,见解独到,足见一位博采众长的文化大家的学识和功力。读序可以事半功倍,品味书中奥秘,当从序始。本书可谓用小短文解读大部头,以一本书通览65本书。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特别加入了视频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马未都亲口讲述写作这些小文背后的故事。
第一篇 收藏
坐卧其间,有山林之思
打眼,不冤不乐
解读我们的文明成因
薪火相传,延续文明
新瓶旧酒,温润醇厚
收藏之趣,不如众乐乐
看不见的精神享受
百盒千合万和
庄敬中正,坐以修身
宣德炉,与文人雅士交相辉映
宗古人之妙法,探宣炉之真谛
雕风镂月话吉子
大千世界,皆是颜色的天地
千文万华,星汉灿烂
相识相知,苦乐共行
圆明魏紫,隽永姚黄
智慧之光,力透椅背
家具制作中传达着民族精神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表达
大漆家具,高格雅宗
共享民族千年文化积淀之福
在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中浮沉
自由随意,人生快事
古人的情趣及憧憬
隔着时空与古人沟通
耽于养尊处优,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炫中国传统文化之富
365天,天天有喜
粥鼎相随朝复暮
淬火涅槃,惊艳世界
华美绚丽的历史,灿烂文明的篇章
第二篇 文化
寒夜的音乐篝火
谨慎的敬畏之心
有思想的手艺,古中国的命根子
中华民族创造力的见证
社火娱神,香火娱人
延续千余年的日本古建智慧与匠人之魂
重构节日的温情
从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
呆萌而有文化的猫
野蛮才是文明的动力
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
以西方人的视角,重温帝都风情
寸小之器,大千世界
含香体素,寻觅本真
奇葩逸丽,淑质艳光
我的口舌之快
紫禁城的记忆
纸上宝石,书中蝴蝶
汉画无声,可知喧嚣
第三篇 杂谈
短长都罢,要活得明白
寒夜客来茶当酒
茶酒两生花
偷得浮生半日闲
最美好的时光
从小物中挖掘渐渐遗失的美好情怀
以漫画读博物馆,文化不再抽象
观复猫的出现是个宿命
建筑与烹饪,美美与共
科学领域的文学之作,文学之作中的严谨科学
让社会文化现象成为大众的盛宴
四虚可及喜乎欠
让历史、文物变得鲜活直观
用五十枚钱币串起的极简中国史
入艺术深处,悟根源之美
这是本奇特的小书,不知前人有否写过同类型的书。从某种意义讲,这书属于典型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我没有出书的意思,直到有一天忽然觉得这些年零敲碎打的文章可以结集。从那一刻起,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
我年轻时是一个职业编书者,所以对书的序与跋情有独钟。序放在书首,如戏之序幕,曲之序曲,可以为书定个调子,也可以大致了解一下该书的内容;而跋则置于后尾,有个总结的说法,让自己与读者一同心安。
这些不是每一位读者都在意的。我见许多人读书急不可耐,一下子迅速翻上几页,甚至翻至书中读起,还读得津津有味。这让人大惑不解。我以为读书可以粗读,也可以精读,但万万不可半途而读。读序可以事半功倍,品味书中奥秘,当从序始。
这就要求序言之有物,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言简意赅。可惜今天许多书的序不是这样,溢美之词多于中肯之见,阿谀之意湮没实在之情,让序变得空洞无物,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至于跋,除了感谢一圈已无其他。
本书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本书,因为这些小文都是我自己在夜深人静时一笔一画写的,都有手稿为证。我年轻做编辑时,从未想到能为自己作序,更没想过为他人作序。没想到人过半百之后,竟然喜欢上写这类小文。先读其书,再想如何动笔,大多数文章都控制在千字之内,为的是让读者有耐心读完。
这本小书涉及至少65本书。书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文学有科学,有旧作有译著。许多书我读时深受感动,庆幸自己有机会为其作序。作为一名曾经的编辑,幸福莫大于此焉。作为读者呢,读此书至少可以了解65本书的脉络,也是一种幸福。
《小文65》会继续写下去,这对我则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许多书作序前逼迫自己认真想通某个问题,方可谨慎下笔,万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此乃为人作嫁的准则。
语轻意重,是为自序。
马未都
己亥谷雨后
第一篇 收藏
坐卧其间,有山林之思
中国传统家具选材极为讲究。尤其明清两代的硬木家具,其材料决定了家具的品质。我们今天熟知的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红木、铁力木等都是使用广泛的家具良材,至今仍为使用者或收藏者津津乐道。在古代家具良材中,还有一些地域性极强的品种过去鲜为人知,其中柞榛木极具代表性。
柞榛木的“柞”字,多音多解:一读zuò(作),比如东北常见的柞木,俗称高丽木,属山毛榉科的麻栎;一读zhà(炸),原指水名,在陕西。榛为灌木或小乔木。柞榛一词,未见典籍记载,在江苏读zhàzhēn(炸针),约定俗成。
柞榛木家具多出自苏北南通,地域性极强。多年来少有其他地区发现。由于南通近百年交通不便,地域较封闭,柞榛木家具在做工上独树一帜,风格彰著。
柞榛木尚有多种写法,柞桢、柞针、柞晶等。值得一说的是,与之不光是读音相近,其木质纹理也相似的树种——柘(zhè)木。它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一带及山东等地均有种植,亦是制作家具的良材。柘木,桑属,落叶乔木,叶可饲蚕,雌雄异株,木心黄色,可提取赤黄色染料,古代用以染制皇帝的龙袍。故南通地方称之为“柘黄”或“柘桑”。其木质坚韧,可制弯弓、扁担。柘木家具与柞榛家具颇易混淆,细观察尚能分辨。
南通地处淮南江北海西头,辽阔的江海平原属亚热带气候,地表是长江冲积层,土壤肥沃,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资源异常丰富。其中,柞榛木就是南通及周边地区特有的珍稀木种,曾经广为种植。但是因为生长缓慢,又极易虫蛀,素有“十柞九空”之说,且多弯曲,故柞榛木大材十分难得。
柞榛木属常绿小乔木,叶呈凤眼形,木质细密坚韧,木纹清晰雅致,倒伐后经数十年自然脱水,成材不易变形。南通地区有大量的明清家具存世,用材包括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红木、楠木及本土的柞榛、柘木、柏木、榉木、朴木、黄杨等。而用极难取材的柞榛木细算精打出来的家具尤为珍贵。
目前所能看到的柞榛木家具,其制作年代除少数可定为明末清初外,大多为清中期以后所做。其制作款式却能承上启下,如台座式家具延续到晚清仍有制作。柞榛木家具早期选料严格,绝少带白皮,凳椅的座面板、靠背板,床塌的围板,橱柜的门板皆选纹理优美为行云流水者,让人坐卧其间有山林之思。线脚非圆即方,而方线又多起浑面,或打凹槽,榫卯结构合理,做工精细,总体造型简练古朴、圆浑灵秀。柞榛木家具风格的形成与其地域特点吻合。南通自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建城,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这千年中有过数次民族大融合,使得南通地域文化既有江南水乡的灵秀美,又有北方大漠的粗犷豪放。这与柞榛木家具所散发的气息不谋而合。三四百年来,柞榛木家具像一位隐士——或隐于山林,或隐于市井,“养在深闺人未识”。自中国古典家具收藏蔚然成风之时,南通柞榛木家具被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和收藏家所关注。
柞榛木家具出南通,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占有重要一席。对它进行研究发掘,探讨其风格和样式的异同,以及所用的本土木材,当有助于认识当地文化、社会民生以及经济的发展。于宏林先生热衷地方文化事业,主持编辑这部《南通传统柞榛家具》,孜孜不倦,自谦为“管窥一斑”,但已为柞榛木家具在中国古典家具研究史上填补了空白,十分值得庆贺。
马未都
甲申初秋于北京
——本文原为《南通传统柞榛家具》序
打眼,不冤不乐
打眼是古玩收藏之路的必修课。新上路者往往像一个踌躇满志的猎人,刚愎自用,趾高气扬,无视路途荆棘密布、野兽出没,满眼只有猎物,没有危险;而长途跋涉者遭遇过蛇咬,变得缩手缩脚,常怀井绳之虞。以愚之见,这门课程的复杂深奥超出任何初学者的想象。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绵不绝的是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已逾五千年,况且今天许多收藏品还早于这个时代。各类新石器时期文化的证物至今还在收藏者中流传,传递着古老而诱人的文化信息。面对这样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文物信息系统,每一个智者都渺小得不能再渺小,所掌握的知识再丰富也不过沧海一粟。文明的积累在此刻的力量,能轻而易举掀翻任何蔑视它的好事之徒。
这个好事之徒就是我们自己。在物阜民丰的时代,收藏的乐趣在坊间传染蔓延,据古人之物为今人所有,此乐趣妙不可言。人性的弱点就在这妙不可言中一点点展现,面对诱惑,不再评估自己的能力,孤注一掷,以博弈心态上场,后果甘苦自知。
官方提倡的全国性收藏热自北宋、晚明、康乾、民国至今已是第五次,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历代仿品尽在其中。此次收藏热度之高、幅度之广超过历次。稍有不同的是作伪的质量,做套的手段花样翻新,前无古人。收藏本是个人与千军万马作战,不死已是英雄,别奢望再不负伤。负伤对一个明智的收藏者不是耻辱,而是一种光荣。
白明学兄将自己在途之伤展现于世,是他的高明之处。按旧时古玩的习惯做法,打眼后往床下一塞,眼不见为净,羞于见人。有勇气讲述自己可能被别人耻笑历史的人,令人尤其令我钦佩。不要说业余爱好收藏者,即便专业人才,即便国宝大师,打眼看错亦是家常便饭。几十年来,我经历、我看过的不计其数。这个领域没有神仙。
私有意识出现于人类社会那一刻起,生活变得丰富起来,随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戒贪。人性的弱点是会被人利用的。防止打眼,戒贪极其必要,其次才是努力认真地学习各类知识。从这点上讲,本书的重要性超过了任何一本指示收藏的专业书籍。读者应该珍重白明先生经验之谈、切肤之痛。勇于面对收藏之路的荆棘乃至陷阱,关键是事后的总结修正。读此书不单是听别人上当的故事,而是要弄明白人生的一个道理。
我说过,文化的乐趣是终生的乐趣。从这点上讲,打眼也是一种乐趣,体味痛苦,充实知识。古人云,不冤不乐,就是这个意思。
是为序。
马未都
丙戌大寒
——本文原为《打眼》序
解读我们的文明成因
我们了解历史一般通过两个途径——文献及证物。
文献的局限在于执笔者的主观倾向,以及后来人的修饰。因此不能保证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
证物不言,却能真实地诉说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文明的形成过程是靠证物来标定坐标,汇成进程图表。
此套书共四册,分为家具篇、陶瓷篇(上)、陶瓷篇(下)、杂项篇。在《百家讲坛》播出时受时间限制,此为全本,未做删节。全书系列,从当今百姓喜爱的传统文化入手,试图解释我们的文明成因,展现文化魅力。只要你对文物乃至文化有兴趣,读此书一定乐趣无穷。
这个乐趣是你熟知的文化带给你的,并不是我。
马未都
2008年1月
——本文原为《马未都说收藏》自序
薪火相传,延续文明
我试图以通俗的方式来讲述历史,颂扬文明。《百家讲坛》给了我机会,并提供这样一个极为广阔的平台,使我得以展现个人近三十年的积累。
我们文明的魅力很难用语言来表现,无论是谁,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面前,都显得渺小而微不足道。
但我仍努力去做了。这要感谢《百家讲坛》的魏淑青主任、制片人万卫先生,他们的肯定,给了我信心;还要感谢编导马琳、那尔苏、张佳彬,他们的具体工作使讲座增色。
感谢中华书局的顾青先生、责任编辑梁彦先生,在本书的出版编辑过程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我还要感谢为文明火炬传递不计荣誉的每一个人,正是他们,使我们灿烂的文明得以延续。
马未都
戊子岁首于观复博物馆
——《马未都说收藏》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