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626300
汇辑众说,以资循览
《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经典著作,唐人编撰《晋书》就多取材于此书,宋代以降刻本繁多,自宋末刘辰翁首先批点此书以来,直至明清时期,不断有研究者对之加以批、校、注、论,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世说学”。《世说新语》广泛传播到海外,在日本、韩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以来,留下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研究“世说学”,研究中华文明的海外传播,具有重要价值。《世说新语》是研究汉魏晋宋文学、文化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历代对于《世说新语》的评、校、注、论,则折射出传统士人思想文化演进的轨迹。本书是对《世说新语》的一次全面性的文献整理研究,包括汇校、汇注、汇评,不仅为学术界提供更为可靠的《世说新语》版本,丰富的汇注、汇评文献,而且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世说学”文献资料,将极大地推动《世说新语》的研究,对于研究汉魏六朝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 録
總序黄 霖 (………………………………………………… 1 )
前言…………………………………………………………… (1 )
凡例…………………………………………………………… (1 )
版本、批註本敘録…………………………………………… (1 )
卷上之上……………………………………………………… (1 )
德行………………………………………………… (1 )
言語第二………………………………………………… (100)
卷上之下……………………………………………………… (285)
政事第三………………………………………………… (285)
文學第四………………………………………………… (322)
卷中之上……………………………………………………… (487)
方正第五………………………………………………… (487)
雅量第六………………………………………………… (586)
識鑒第七………………………………………………… (653)
賞譽第八上……………………………………………… (700)
卷中之下(740……………………………………………………… )
賞譽第八下……………………………………………… (740)
品藻第九………………………………………………… (847)
規箴第十………………………………………………… (930)
捷悟第十一……………………………………………… (978)
夙慧第十二……………………………………………… (995)
豪爽第十三……………………………………………… (1007)
卷下之上……………………………………………………… (1027)
容止第十四……………………………………………… (1027)
自新第十五……………………………………………… (1068)
企羨第十六……………………………………………… (1075)
傷逝第十七……………………………………………… (1083)
棲逸第十八……………………………………………… (1108)
賢媛第十九……………………………………………… (1133)
術解第二十……………………………………………… (1188)
巧藝第二十一…………………………………………… (1204)
寵禮第二十二…………………………………………… (1223)
任誕第二十三…………………………………………… (1229)
簡傲第二十四…………………………………………… (1301)
卷下之下……………………………………………………… (1326)
排調第二十五…………………………………………… (1326)
輕詆第二十六…………………………………………… (1408)
假譎第二十七…………………………………………… (1452)
黜免第二十八…………………………………………… (1478)
2 世説新語彙校彙注彙評
儉嗇第二十九(1492…………………………………………… )
汰侈第三十……………………………………………… (1501)
忿狷第三十一…………………………………………… (1522)
讒險第三十二…………………………………………… (1530)
尤悔第三十三…………………………………………… (1535)
紕漏第三十四…………………………………………… (1559)
惑溺第三十五…………………………………………… (1576)
仇隙第三十六…………………………………………… (1590)
附録一:《世説新語》佚文…………………………………… (1606)
附録二:序跋題識彙編……………………………………… (1632)
《世説新語》跋………………………………… 董 弅 (1632)
跋《世説新語》後……………………………… 黄伯思 (1632)
跋《世説》第三卷後…………………………… 黄伯思 (1633)
《世説新語》跋………………………………… 陸 游 (1633)
題《世説新語》………………………………… 高似孫 (1634)
讀《世説》……………………………………… 林之奇 (1634)
世説敘録……………………………………… 汪 藻 (1635)
《世説新語》序………………………………… 劉應登 (1637)
刻《世説新語》自序…………………………… 袁 褧 (1637)
跋吴中新刻《世説》…………………………… 楊 慎 (1638)
《世説舊注》序………………………………… 楊 慎 (1638)
《世説新語補》舊序…………………………… 王世貞 (1639)
俞氏書《世説新語》略………………………… 王世貞 (1639)
重刻《世説新語》序…………………………… 管大勳 (1640)
目 録3
《世説新語》序張 程 (1640………………………………… )
《世説新語》題詞……………………………… 喬懋敬 (1641)
批點《世説新語》序…………………………… 王世懋 (1642)
再識…………………………………………… 王世懋 (1643)
刻《世説新語》序…………………………… 鄧原岳 (1643)
《世説新語》序………………………………… 王思任 (1644)
《世説新語》題識……………………………… 周天球 (1645)
重刊《世説新語》序…………………………… 吴瑞徵 (1646)
《世説新語鼓吹》序…………………………… 凌濛初 (1649)
《世説新語鼓吹》凡例………………………… 凌濛初 (1649)
書《世説鼓吹》之前…………………………… 沈懋孝 (1651)
《世説》小跋…………………………………… 沈懋孝 (1652)
讀《世説新語》………………………………… 胡應麟 (1652)
《世説補菁華》自序…………………………… 狄期進 (1653)
四色套印本《世説新語》題識………………… 凌瀛初 (1654)
書宋板《世説新語》…………………………… 鍾 惺 (1654)
《三注鈔》序…………………………………… 鍾 惺 (1655)
集《世説》詩…………………………………… 李鄴嗣 (1655)
《世説新語補袖珍》小序……………………… 黄汝亨 (1658)
題《世説新語》………………………………… 盧世 (1658)
重刻《世説新語鼓吹》序……………………… 沈 荃 (1659)
與周琮瑩論《世説》《語林》書………………… 毛先舒 (1660)
跋《世説新語》………………………………… 王士禛 (1661)
又…………………………………………… 王士禛 (1661)
《世説舊注》跋………………………………… 李調元 (1662)
《世説新語》跋………………………………… 沈 巖 (1663)
4 世説新語彙校彙注彙評
《世説新語》跋吴嘉泰 (1663………………………………… )
《世説新語》題識……………………………… 吴 騫 (1663)
題識明吴中珩校刻本《世説新語》…………… 張端木 (1664)
《世説新語》跋………………………………… 潁 谷 (1664)
書理寒石手批《世説新語》後………………… 張 庚 (1665)
《世説新語》跋………………………………… 孫毓修 (1666)
讀《世説》迂談………………………………… 孫奇逢 (1666)
《世説新語》識語……………………………… 周心如 (1667)
黄丕烈校本《世説新語》跋識………………… 唐鴻學 (1667)
重刊《世説新語》序…………………………… 王先謙 (1668)
《世説新語》校勘小識………………………… 王先謙 (1669)
《世説新語》校勘小識補……………………… 王先謙 (1669)
《世説新語》考證……………………………… 王先謙 (1670)
《世説新語》注引用書目題記………………… 葉德輝 (1676)
《世説注所引書目》序………………………… 沈家本 (1677)
《世説新語》跋……………………………… 戴熙艾等 (1679)
孝耕跋………………………………………………… (1680)
佚名跋………………………………………………… (1680)
《世説新語》題識……………………………… 丁 丙 (1680)
《世説新語》題識……………………………… 李慈銘 (1681)
《世説新語》題識……………………………… 葉昌熾 (1681)
《世説新語》題識……………………………… 章 鈺 (1682)
《世説新語》八卷題識………………………… 樊漱圃 (1683)
唐寫本《世説新書》題識……………………… 神田醇 (1685)
《世説新語》殘卷古鈔卷子本………………… 楊守敬 (1686)
唐寫本《世説新書》跋………………………… 羅振玉 (1686)
目 録5
唐寫本《世説新書》跋尾劉盼遂 (1687……………………… )
重刊《世説新語》序…………………………… 楊士琦 (1690)
王存善題識二則……………………………………… (1691)
沈曾植題記…………………………………………… (1692)
楊復題記……………………………………………… (1692)
佚名題識……………………………………………… (1692)
周岸登題識…………………………………………… (1693)
《世説新語》總論校箋凡例…………………… 劉盼遂 (1693)
《世説新語》後敘……………………………… 劉盼遂 (1696)
《世説新語》題識……………………………… 沈劍知 (1697)
校跋《四部叢刊》本《世説新語》……………… 傅斯年 (1698)
景宋本《世説新語》三卷題識……………………… 泉 (1698)
《世説新語》箋注證略例……………………… 程炎震 (1699)
《世説新語選注》小序………………………… 崔朝慶 (1701)
校《世説新語》雜識…………………………… 趙西陸 (1701)
《世説逸》序………………………………… 岡井孝先 (1704)
《世説新語補考》序………………………… 後藤世鈞 (1705)
題《世説新語補考》後……………………… 中村文輔 (1706)
《世説鈔撮》序……………………………… 大典禪師 (1706)
《世説鈔撮》跋識……………………………… 木弘恭 (1707)
《世説講義》序………………………………… 杉林修 (1708)
《世説講義》序……………………………… 牛尾介之 (1709)
《世説講義》序…………………………… 加賀三宅邦 (1710)
《世説講義》跋………………………………… 小森貫 (1710)
《世説講義》跋……………………………… 伏瞻米寅 (1711)
《世説音釋》序……………………………… 菅原長親 (1711)
6 世説新語彙校彙注彙評
《世説音釋》序礒谷正卿 (1712……………………………… )
《世説新語》三卷題識………………………… 島田翰 (1712)
評論資料選編………………………………………………… (1715)
目 録7
读者对象: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者,中国古代文学史、思想史研究者;传统文化爱好者
總 序
黄 霖
一
評點是一種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學批評樣式,其主要特徵是在正文邊或天頭上有評语或點圈。其評之源可上溯到秦漢的經史之學。如《易》之有繫辭、説卦,《詩》之有《毛傳》、《鄭箋》,乃至司馬遷的“太史公曰”,《楚辭章句》每篇前的小序等等,均可視爲其濫觴。後加上看書時隨手“點煩”、“點抹”、“鈎識”、“朱墨别異”等,就形成了一套有圈點、有批語、有總論的評點模式,並逐步完善化。宋中葉以後,始有刻本①。宋元間曾産生過吕祖謙、真德秀、方回、劉辰翁等著名的文學評點家。至明代,刊刻評點之風大盛,整個清代也久盛不衰,以至到當代,一些評本的出版還絡繹不斷,致使若干小説作家也按捺不住,紛紛伸紙弄筆,批點起一些古典文學名著來了。
文學評點的走紅,恐怕與宋代吕祖謙《古文關鍵》的一炮打響頗有關係。俞樾曾評此書曰:“先生論文極細,凡文中精神、命脉,悉用① 葉德輝:“刻本書之有圈點,始於宋中葉以後。”耿素麗點校《書林清話》卷二,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頁。筆抹出;其用字得力處,則或以點識之;而段落所在,則鈎乙其旁,以醒讀者之目。學者循是以求,古文關鍵可坐而得矣。”①《古文關鍵》的評點,不僅使一些經典選文精神全出,而且其卷首的“總論”也十分精闢,如《論作文法》云:文字一篇之中須有數行齊整處,須有數行不齊整處。或緩,或急,或顯,或晦。緩急顯晦相間,使人不知其爲緩急顯晦。常使經緯相通,有一脉過接乎其間,然後可。蓋有形者綱目,無形者血脉也。有用文字,議論文字是也。爲文之妙,在叙事狀情。筆健而不粗,意深而不晦,句新而不怪,語新而不狂。常中有變,正中有奇。題常則意新,意常則語新。辭源浩渺而不失之冗,意思新轉處多則不緩。②
諸如此類,都是創作經驗的總結,具有高度的概括意義。
其後,樓昉《崇古文訣》、謝枋得《文章軌範》、周應龍《文髓》、真德秀《文章正宗》等相繼致力於選文評點,揭示“文法”,“抽其關鍵,以惠後學”③,捲起了陣文學評點的旋風。這一代評家,多深得文章奥秘,下筆淵雅得體,故其書能風行,其人亦足傳世。明人隨其後,文學的評點擴而大之,推向詩詞稗曲各體,乃至對儒家的經典也敢用文學的眼光、評點的手法去重新解讀,真可謂是百花競放。到俞樾《東萊先生古文關鍵後跋》,清光緒廿四年江蘇書局本《東萊先生古文關鍵》卷末。吕祖謙《論作文法》,清光緒廿四年江蘇書局印本《東萊先生古文關鍵》卷上,第3頁。樓昉《崇古文訣》卷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1354册,第2頁。明末清初,終於出現了如金聖歎這樣天才的評點大家,將文學評點推向了高峰,爲中國古代的文學理論特别是叙事文學理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凡事如一窩蜂式地争上之時,必然是泥沙俱下,並招致一些嗜利之徒蠅營蟻附而拼命跟風炮製,幾使部部名著有評點,家家書肆出評本,其粗劣、惡俗、拼凑、抄襲之作也就層見疊出,這就必然使評點遭致一片詬病,乃至詈駡之聲。
當然,假如對於評點的否定僅僅是針對一些粗劣惡俗之作而發,當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然在歷史上蔑視與否定評點的緣由並非這麽簡單,主要還是有相當一批有影響的文人學士在思想認識上並不認可這種批評樣式。
類是封建社會中的儒學衛道者。他們將儒家經典奉爲神明,就將用非傳統的儒家觀點與方法來評點《詩經》、《尚書》之類視之爲旁門左道,甚至是洪水猛獸。如錢謙益、顧炎武等看到孫鑛、鍾惺等評點《詩》、《書》而被世人“奉爲金科玉律,遞相師述”,“天下之士,靡然從之”之時,就起而痛批,甚至上綱到“非聖無法”的地步,説:古之學者,九經以爲經,三史以爲緯……敬之如神明,尊之如師保……越僭而加評騭焉,其誰敢? ……妄而肆論議焉,其誰敢?
評騭之滋多也,論議之繁興也,自近代始也。而尤莫甚於越之孫氏,楚之鍾氏。孫之評《書》也,於《大禹謨》則譏其漸排矣;其評《詩》也,於《車攻》則譏其“選徒囂囂”,背於有聞無聲矣。尼父之删述,彼將操金椎以穀之,又何怪乎孟堅之《史》、昭明之《選》,詆訶如蒙僮,而揮斥如徒隸乎! ……是之謂非聖無法,是之謂侮聖人之言。……學術日頗,而人心日壞,其禍有不可勝言者!① 錢謙益《葛端調編次諸家文集序》,《牧齋初學集》卷二十九,四部叢刊初編本,第
269册,第6頁。
後來,顧炎武在《日知録》中談及鍾惺時,照抄了錢謙益的話,在指責鍾氏評點“好行小慧,自立新説”的同時,更説他是“文人無行”,甚至是“病狂喪心”①。
第二類是將評點同“八股”簡單等同者。評點流行過程中,確與時文八股關係密切。八股文本身也是古代的文章之一,其“文法”自然與“古文之法”息息相通,所以,《古文關鍵》一類書所揭示的“作文之法”,對於應試者來説也是枕中秘寶。而評點這些“作文之法”者也往往是爲了給應試學子提供方便。比如《文章軌範》一書,王陽明在爲其作序時就指出,謝枋得的選評是“有資於場屋者”,他所標揭的“篇章句字之法”,“獨爲舉業者設耳”②。萬青銓在《文章軌範跋》中進一步引申説,編選者“蓋欲學者由舉業以達於伊、傅、周、召,不能不教之,用韓、柳、歐、蘇之筆,發周、程、張、朱之理,以期有當於孔、曾、思、孟之心,有當於千百世上下人之心”③。事實上,大量的評點之作爲當時的應試學子提供了仕途進取的實用門徑。所以,明清兩代,特别是科舉廢除之後,學界往往給評點戴上“八股”的帽子而加以否定。如胡適、魯迅等在否定金聖歎的評點時,都是用上了這頂帽子。胡適在《水滸傳考證》中説金聖歎評《水滸》曰:“這種機械的文評正是八股選家的流毒,讀了不但没有益處,並且養成一種八股式的文學觀念,是很有害的。”④魯迅在《談金聖歎》一文中全面否定金聖歎時也説《水滸》經他一批,“行文布局,也都被硬拖到八股的作法上”①。胡適、魯迅等人的看法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影響很大。
第三類是將評點視爲“純藝術論”而加以抛棄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我們的文學理論的指導思想是重内容而輕形式,甚至簡單地將注重形式美判定爲“形式主義”、“純藝術論”。在這樣的潮流中,評點也就被看作是表現“形式主義”、“純藝術論”的糟粕。郭紹虞在1979年版的《中國文學批評史》之“六二”《評點之學的理論》中就説:“明代文壇也可説是熱鬧喧天了。然而結果怎樣呢? 後的結穴却成爲評點之學。我們從這一個歷史的教訓看來,也就可以知道唯心的觀點和純藝術的論調之爲害於文學與文學批評是没法估計的。”他説“評點之學”的“眼光只局限於形式技巧,那就所得有限。然而他們沉溺其中,迷不知返,還自以爲走的是正路呢”②。
從明代以來的這些蔑視、否定文學評點的看法實際上都是不能成立的。古代的文學評點不是壞在“非聖無法”,恰恰相反,好的評點作品往往就在於能離經叛道,特立獨行,有創新意識。凡是不成功的評點之作,大都壞在不能衝破一套封建教條與僵化的批評方法,只知一味順應封建統治者所好,而背離了百姓,背離了時代。不要説像《詩經》那樣本身是屬於“經”的作品要擺脱“尊聖”、“宗經”的觀念十分困難,就是小説、戲曲類的作品,大量的枯燥無味的評點就
是用一套封建的標準來臧否人物,評價是非,而對作品的藝術性則置若罔聞。這樣的評點作品,理所當然地要被讀者所拋棄,被歷史所淘汰。只有像金聖歎那樣有膽有識,用獨特的思想、文學的觀點和精美的語言來評點的,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文學批評,值得我們去發掘與研究。至於評點受八股的影響,並不全是壞事,甚至可以説在總體上看是好事。因爲八股恰恰是引導中國文學批評走進追求文學形式美大門的重要使者。八股作爲一種考試形式,要求代聖人立言,束縛人們的思想,當然要拋棄,但八股是建築在中國文字特點上的一種形式美的總結。應該承認它作爲一種表現形式,確實是美的。壞的不在於八股這一形式的本身,壞是壞在將這一種、僅僅是一種美的形式僵化,一元化,逼着文人們都去走這華山一條路。正像肉是美味的,但假如要你天天吃、頓頓吃,那就味不美了。金聖歎等總結的種種“文法”,是明顯地帶有八股味,但正在這裏他們很好地總結了一些小説、戲曲、詩文表現的藝術特點與表現技巧,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與創作的發展是大有貢獻的。實際上,好的評點,就是當時的“新批評”,就是將文學當作文學來讀。它們既講藝術,也有思想,如金聖歎評《水滸》,既將《水滸》的藝術奥秘條分縷析,也充分地暴露了貪官污吏的醜惡嘴臉,揭示了《水滸》英雄的人性之美。他的評點根本就不是“純藝術”或“形式主義”的。因此,如今要將評點的研究引向康莊大道,首先要徹底拋棄以上所説的三道“緊箍咒”,特别是後兩道,因爲這已經深深地印在現當代一些人的頭腦
中,恐怕不時還會有人拿出來念念有詞。解放了思想,纔能正確地去認識評點的價值。我曾經將包括評點在内的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特點概括成“即目散評”四個字。所謂“即目”,即寫於閲讀直覺的當下;所謂“散評”,即顯得並不完整與條貫。這實際上與中國文論的思維特點着重於直覺體悟密切相關,可以説是直覺體悟思維的必然結果與外在表現。在中國古代,曾經有過一些經年累月寫成的較有條理、略成體統的文論之作,如《文心雕龍》、《詩藪》、《原詩》等等,但這樣的作品實在不多,大量的是在感性直覺的主導下,將即目或即時體悟所得,信手揮灑而成,因而多爲散體的點評。像詩格、詩話(包括詞話、曲話、文話等),乃至以詩論詩及詞、文、曲、稗等都是,評點即是其中的一種。它們大都是由評論者即目所悟,直抒己見,隨手作評,點到爲止,往往給人以一種零散而雜亂的錯覺,但實際上,一個成熟的評家往往在心底裏潛藏着一根理性的標尺,其直覺的批評從根本上是並未脱離他的理性思維,所以多數著作是表現爲形散而神完,外雜而内整,有一個核心的見解或理論包容在裏面,或重格調,或標性靈,或倡神韻,一絲不亂。一部《第五才子書水滸傳》,金聖歎就小説中的人物、叙事、寫景,乃
至一句一字的點評,看似信手拈來,隨意點到,却都圍繞着他的“性格論”、“因緣説”、“動心説”、“結構論”、“文法論”等,井井有條。其中不少評點本不但有評議,而且有圈點。一些圈點記號,十分醒目,不繁言而使人一目瞭然。當然這裏也留下了一定的空白,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去思考。它們就是用了爲經濟的符號與文字,引導讀者用爲節省的時間去理解詩歌的要義與文法的美妙,這就是中國古代文論的一個明顯的表現特點。
這種特點,現在還常常被一些人否定。説得不客氣一點,這些人中相當一部分實際上根本不懂文學批評的本質特點。文學批評就要從文學的角度上來作批評。評點的長處,就在於憑着切身的感受、真實的體味,用自己的心貼近著作者的心去作出批評,而不是編造懸空的理論,或者是搬用别人的所謂理論來硬套。現在西方的有些理論,越來越離開文本,弄得那麽玄乎,甚至爲了理論而理論。然後有一些人跟在屁股後面,戴着某種理論的眼鏡,將文本作爲没有生命的標本放在手術臺上,去作冷漠的解剖,這樣的批評早已離開了鮮活的生命體驗,往往就會給人以一種“隔”的感覺。可惜的是,我們現在的文學批評大都是這樣的批評。而評點就與此相反,能呈現出一種“不隔”的特點。這種“不隔”的特點,往往能在讀者與評者、再與作者的兩個層次上達到心靈融合的境地:個層次是評者與作者的心靈融合,第二個層次是讀者與批者、作者的心靈融合。評點家在評點每一部作品時,决不能走馬看花、浮光掠影地將文本
一翻而過,而是必須細讀文本,身入其境,通過對每一個字、詞、句的細細咀嚼,與作者心心相印,真正達到“知人論世”的地步,纔能一言中的。而當讀者在閲讀時,由於正文與評點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往往能通過評點而深入地瞭解作者的匠心,引發更廣闊的想象空間,或者通過正文而體味到評者的眼光,從而更細緻、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旨意與妙處。評點就是溝通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一座橋樑,就是一種鮮活而不是僵硬、靈動而不是冷漠的文學批評。它
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有豐富的理論資源,是我們的祖宗留給我們的一份寶貴遺産。正因此,它雖幾經風刀與霜劍,但仍明媚鮮豔到今天。
二
對於評點這樣一份寶貴而豐富的遺産,今天我們有責任將它整理、研究並發揚光大。彙評,就是一種很好的整理方式。
文學名著評點的彙輯工作,原盛於明代。當時,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版刻事業的進步,作者、讀者、出版商從各自的立場上分别認識到了評點的價值,同時又受到了解經之作“集解”、“集説”、“義海”、“纂言”、“輯説”、“義叢”、“會説”之類的直接影響,於是在歷史與文學的名著作品中陸續出現了“評林”、“合評”等彙評式編著。較早且形成影響的有凌稚隆輯《史記評林》、《漢書評林》等。之後,明清兩代各種文集乃至小説的集評層出不窮,諸如楊慎選《合諸名家合評三蘇文選》、周珽輯《唐詩選脉會通評林》、李廷機選《新刻注釋草堂詩餘評林》、于光華編《文選集評》等等。這些彙評本多數是用心彙輯、認真出版的,充分顯示了它們特有的文獻價值、理論價值與傳播價值。
彙評本的文獻價值顯而易見。在網羅一時有關名著評點的目標下,必然保存了大量或罕見或珍貴的材料。一部《史記評林》,彙集了自漢晉至明代嘉、隆年間百餘家論評《史記》的文字,保存了十分豐富的資料。茅坤爲此書作《序》稱:“猶之採南山之藥,而牛溲、馬渤、敗龜、破鼓,君無不以貯之篋而入之肆,以需異日倉公、扁鵲者之按而求也。……噫,此編也,殆亦渡海之筏矣。”①它確實爲後來研究《史記》者鋪設了一條堅實的道路。然而,在其引用的百餘家書目中,至今不少已經亡佚,就賴此書以存其吉光片羽,這就顯示了它的文獻價值。這也誠如《四庫全書總目》評《古文集成》的彙評所云:此書“所録自春秋以逮南宋計文五百二十二首,其中宋文居十之八,雖多習見之作,而當日名流其集不傳於今者,如馬存、程大昌、陳謙、方
恬、鄭景望諸人,亦頗賴以存。所引諸評,如槐城、松齋、斆齋、郎學士、《戴溪筆議》、《東塾燕談》之類,今亦罕見。其書且有未知其名者宋人選本,傳世者稀,録而存之,亦足以資循覽也”②。
爲了保證我們的彙輯也具較高的文獻價值,故在主觀上也是力求窮盡當下所存的評本。比如《西廂記》一劇版本繁多,現存明刊本(包括重刻本)有110餘種,清刊本也有70種左右。自日本學者傳田章作《明刊元雜劇西廂記目録》以來,已有多種專論、專著著録或考論其各種版本的異同優劣。粗看起來,人們對其版本的搜求與著録已經網羅殆盡。其實不然,如現存的少山堂本《新刻考正古本大字出像釋義北西廂》,刊於萬曆七年,是弘治本後萬曆年間早的《西
廂》刊本①,比人稱“《西廂記》評點史上的發軔之作”②徐士範本《重刻元本題評音釋西廂記》早一年。然而由於此本藏於一個比較特殊的圖書館,致使長期“藏在深閨人不識”。這個圖書館是日本東京的御茶之水圖書館。這是一個“婦人專用”的圖書館,一般只提供18歲以
上的女性閲讀,所以連當年在不遠的東京大學工作的傳田章教授編寫《明刊元雜劇西廂記目録》時也著録爲“未見”,東京大學名教授田仲一成所撰《關於十五、六世紀爲中心的江南地方劇的變質》一書中詳論明代“《西廂記》諸本”時也未論列,至於他國學者更未置一詞③,
故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其實,這是一部很有價值的評點本。筆者就設法將此本的評點抄出,輯進我們的彙評本。與此情况相近,新近發現的劉應襲評點的《李卓吾批評合像北西廂記》,也是一部稀見的孤本,藏於美國伯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也輯進了我們的彙評本。這些都增强了我們彙評本的文獻價值。可以説,本叢書各彙評本都輯進了數量不等的珍本,特别是杜詩的彙評本,收羅了大量稀見的稿抄本、孤本,一旦問世,都可給學者提供不少有用的文獻資
料。我們在整理彙評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不少評本本身就輯録了一些後來亡佚的評點文字,十分珍貴。例如在金批系統的《西廂記》中,有一種《朱景昭批評西廂記》,係抄本,其書中録有王思任批語數則,十分罕見。本來,王思任有關《西廂》的評論文字僅見兩篇,一爲《三先生合評本北西廂》的序言,一爲《王季重十種》中的《王實甫序》。至於是否有過“王思任《西廂》評本”,却早成爲一桩學術公案。傅惜華先生《元代雜劇全目》等重要書目都將它列出,但也都無法提供文獻證據。蔣星煜先生因而認爲它“並不存在,王思任嘗爲《三先生合評本北西廂》作過一篇短序,因此書流傳不廣,後人以訛傳訛,王思任‘作序’本竟成爲王思任‘評本’了”①。但是,我們在整理彙評本的過程中,發現就在王氏身後不久的同鄉朱璐批本中録有幾條罕見的王氏批語,這就不能不使人相信確實有王氏評本的存在,並進一步瞭解王思任的戲曲觀點②。與此同時,也更使我們明確彙輯文學名著的評點本,將會使我們發現更多的文獻資料,推動文學研究的進展。
彙評本的文獻價值不僅僅表現在文論方面,而且對於鑒别各本的先後、優劣與真僞等也具有實用的意義。特别是在明代,評點盛行,書商見有利可圖,往往用抄襲、託名的辦法紛紛炮製,搞得同一種名著、同一個評家的名下不斷冒出不同的版本,各本間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真假難辨。但假如將它們彙輯在一起,冒牌的狐狸尾巴馬上會顯現出來。這種現象,在《西廂記》出版過程中表現得特别突出。或許是由於《西廂記》故事特别能打動人心,篇幅又比之《三
國》、《水滸》之類較小,刊刻的成本不大,出版的時間迅速,因此,其不同的版本、包括評本恐怕比之任何一部小説戲曲更多。據目前所知,《西廂記》的評點本尚存20餘種,其中顯然有一些是抄襲前人、臨時拼凑的急就章。我們且看《西廂記》“楔子”中老夫人説“因此俺就
這西廂下一座宅子安下”一句後的評語就可略見一二:容與堂本李卓吾眉批:老夫人原大膽,和尚房裏可是住的?孫鑛本眉批:老夫人原大膽,和尚房裏可是住的?三先生合評本眉批:和尚房豈可内家住? 老夫人甚欠明白。魏 仲雪本眉批:老夫人原大膽,和尚房裏可是住的?徐筆峒本眉批:老夫人原大膽,和尚房裏可是住的?
從中可見,這句批語自容本之後,孫鑛本、魏仲雪本、徐筆峒本都是一字不差在照抄的。三先生本的文字雖然不同,但語意也是一樣的。再看“楔子”中張生歎曰“暗想小生螢窻雪案,刮垢磨光,學成滿腹文章,尚在湖海飄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之後,容與堂本旁批:“不獨你一個。”後三先生合評本、魏仲雪本眉批、徐筆峒本眉批也都照樣批曰:“不獨你一個。”諸如此類相同的批語極多。在當時,孫、魏、徐等都頗有名氣,似不會這樣張狂抄襲。合理的推測,當爲書商借用他們的聲名來炮製贋品。彙輯本將不同評本的批語彙輯在一起相互比較,猶如葱拌豆腐一样,其評本的真僞優劣就一清二楚。
彙評的理論價值,就在於它能集各家之説於一處,“可以融会群言”①,在客觀上形成了對批評對象的一種個案批評鏈,方便人們在縱横比較中認知歷史,認知真諦,認知方向。這種比較的優勢,是由於就某一篇文章,某一種觀點,某一類表達不同的批評鱗次櫛比地集中在一起,給人以一種短兵相接、鍼鋒相對、一鍼見血、痛快淋漓的衝擊。例如劉濬的《杜詩集評》在彙評《八哀詩·故右僕射相國張公九齡》處共引録了朱鶴齡、李因篤、吴農祥、王士禛等人批語多條。
在這些人的衆多批評中,一般多作讚揚語,而王士禛則發表了與衆不同的意見,説:《八哀詩》本非集中高作,世多稱之,不敢議者,皆揣骨聽聲者耳。○《八哀詩》冗雜,不成章,亦多囈語,而古今稱之,不可解也。
後來有人進一步批評《八哀詩》“拉拉雜雜,紛乘龐集”的缺陷。這類批評十分尖鋭,讀後足能增進人的見識。
同時,彙評將前後不同時代具有不同思想品格、藝術趣味的批評家的觀點彙集在一起,它實際上成了有關名著、有關作家、有關問題的一部接受史、闡釋史,從中可以看出不同時代的哲學觀念、學術思想、文學觀念之異同與演進。在這裏,可以看到後人的批點不僅僅在於發表不同的批評意見,也有補充、完善、發展性的。如對杜甫《發同谷縣》一詩,吴農祥稱該詩“一氣讀,一筆寫,相見尋常事却説得駭異不同,此人人胸臆所有,人不道耳”。對此,吴廣霈補充説:
“非人不道,實人人道不出耳。”從“人不道”,到“人道不出”,就進一步突出了杜詩的超妙和難以企及,是一種發展。有些問題也將會沿着同一個大方向論述得越來越深入。這在關於論定《西廂記》之類歌頌青年男女愛情的作品中表現得比較突出。當時抒寫的青年男女違反封建禮教而自主戀愛,就容易在社會上引起争議。在這漫長的争議過程中,評點都從不同的角度來肯定《西廂記》的愛情描寫,充分地展示了闡釋、接受《西廂記》的歷史過程。
評點與彙評工作的文學價值,還表現在各抒己見的過程中,在理論上豐富與發展了中國古代的文學批評的内涵。首先看我國古代的寫人論。在宋、明以前,以詩文批評爲基點的文論,雖然也偶爾涉及人物批評,但很不充分。元、明以後,隨着小説戲曲創作的繁榮,中國的寫人論也得以迅猛發展,特别是在傳統哲學與畫論的影響下所形成的“形神論”,在小説與戲曲的評點本中得到前所未有的豐富與完善。作爲形神論的補充與發展,在中國古代文論中、特别是在小説戲曲的評點中,又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一個富有創意的理論範疇“態”。“態”超越了描寫對象的形與神,而又相容了人物形象的神與形。正因爲“態”具有形神相容而又超越形神的特點,它似無形而有形,説有形而實無形。可見,“態”,就是傳統寫人論中超越形神的一種特殊的審美境界,具有相對獨立的品格。它又與現代的所謂“體語”、“態語”、“體態語”、“態勢語”、“人體語言”、“肢體語言”等方面的理論具有相通之處,故值得我們重視①。
評點也豐富、發展了傳統的範疇論。如戴問善在《西廂引墨》中提出的“恰”,指的是《西廂記》作者寫出了一般人不能道出的讀者對作品的接受期待。换一個角度看,也就是劇中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恰當地表現了當時的心理狀態、性格特徵與身份處境等等。這個“恰”與“真”、“自然”等範疇的意思有點接近,但也略有差别。“真”是側重在作品所反映的客觀世界作爲標準來加以衡量,“自然”也關係到主體表現的角度上加以考慮,而“恰”是側重在從主體表現的角度來批評,又融入了讀者接受時的感受,所謂“蓋人人心頭口頭所恰有”者也②。又如方拱乾批點《杜詩論文》時以“緒”論詩,也值得注意。“緒”字本義是絲綫的端頭,由此而衍生爲清理頭緒之意,就有思路、綫索、條理的意思,再有餘留、遺下之意,所謂“餘緒”等等。此“緒”字自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引進論文,説“章句在篇,如繭之抽緒”之後,至宋明以下用“緒”論文者漸多,到清代使用者更爲普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中,方拱乾在卷首的題識和序言中提綱挈領地申述了有關“緒”的理論,又輔以大量的批點,將“緒”這個範疇突出了出來,不但成爲他論文的一大特色,同時也豐富了中國古代文論的寶庫①。
在明清兩代的評點中,“文法論”的蓬勃發展也特别引人注目。“文法論”,就是在《古文關鍵》卷首《總論看文字法》所總結的多種“作文法”之後,加以發揚光大的。《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就在評點中提出了諸如“躲閃法”(第21回)、“捷收法”(第57回)等文法,雖然比較零碎,但明確概括了一些“文法”。到金聖歎在批評《水滸傳》時就比較系統化了。他在《讀第五才子書法》中就集中總結了“倒插法”、“夾叙法”、“草蛇灰綫法”、“大落墨法”等近二十種法。後來的毛綸毛宗崗父子、張竹坡、脂硯齋等又有所發展,名目更多,如“回風舞雪、倒峽逆波法”、“由遠及近、由小至大法”、“横雲斷嶺法”、“偷度金鍼法”等等。這些叙事“文法”,雖然有的含義比較模糊,但它畢竟形象地總結了不少叙事文學的表現手法和形式美,不但推動了以後的創作,而且對今天也還是有一定的借鑒作用的。
文學名著的彙評本還有巨大的傳播能力,這是由於評點這種批評形式是隨文下筆,即興感言;有批有點,點到爲止;文筆靈動,餘意不盡。所以不論男女老少,讀來明白好懂,饒有興味,常常會愛不釋手,容易接受與傳播。如今將它們彙集在一起,猶見千巖競秀,萬壑争流,更能引人入勝,“興起其嗜學好古之念”②,很能引發讀者的閲讀欲、想象欲。更何况大量的評點之作是面向廣大青少年學子的。它們作爲古代教學的實用教材,如今又將有關評點彙輯在一起,省去了许多查覓翻檢之勞,這正如王世貞《史記評林序》所言:“蓋一發簡而瞭然若指掌,又林然若列瓌寶於肆而探之也。”①這就自然會得到廣大家長與學子的普遍歡迎,擁有了巨大的市場,從而使一部部文學名著經彙評的新包裝後,以一種新的面貌,又一次得以傳播。
三
彙評在保存有關文獻、總結理論批評、傳播文學名著等方面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引起我們重視這一工程的根本原因。再看當前古籍保存的實際情况,國内外各大圖書館還塵封着相當數量的評點本,由於長期以來對評點的忽視,致使這些多爲孤本、罕見本的評點本不少已在存亡之間,亟待搶救、整理和研究。這就更使我們下定决心,對尚存的文學評點本進行一次廣泛的調查、輯録、考辨、整理與研究。
當然,在我們的前輩與同行中,早有一些有識之士在這方面作了努力,特别是在一些小説名著的彙評方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早在20世紀50年代,俞平伯就開始對《紅樓夢》的脂評進行整理,60年代有《聊齋志異》彙評,至80年代以後,《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儒林外史》、《紅樓夢》等都陸續有了彙評本。近年來,一些唐宋詩、詞、散文等也有若干彙評之作。但是,總的説來,除小説文體的彙評之外,多數工作顯得比較零碎,不成系統,疏漏與闕略也多。有鑒於此,我們這次的彙評工作,除小説之外,準備將歷代文學名著的評點有系統地進行收輯與整理。從《詩經》、《楚辭》、《文選》一類文學經典,到陶淵明、杜甫、韓愈、柳宗元、蘇軾、歸有光等詩文别集,再到《西廂記》、《琵琶記》、《牡丹亭》等戲曲名著起步,開放性地逐步擴大范圍。這一工作實際起步於2006年,屈指算來,已有十年,但由於這一工程規模浩大,困難多多,非親歷其事者,恐難知其中之甘苦。令人欣慰的是,這項工作同時也得到了各方專家的關注與支持,故還是一步一步地在按計劃前進。我們將成熟一部先出版一部,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當全部告竣付印之時,再集中推出一套比較完整的中國古代文學名著彙評的叢書,以饗讀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